說起秋季的治癒美食,無論如何都少不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日式拉麵。一碗濃湯,包裹粘連著每一根筋道的麵條,慢火烹製叉燒肉配上木耳絲,再撒上一把香蔥,濃鬱的滿足感團團將你包圍。再加個溏心蛋,來點海苔和紅姜,似乎能喚醒人疲憊的身體,掃去所有的不適感, 讓你的味蕾一次性過足癮。當麵條裹著濃鬱的湯汁被筷子夾起的那一刻,心中不由一陣感動,然後 「哧溜哧溜」消滅一碗,感覺拯救了全世界。
走在商場內突然想起田丸屋,就像想起了熟悉的老朋友一樣親切。然後在這個略帶微涼氣息的秋天,再次來到了這裡,店長熟悉親切的面孔是萬家燈火最溫暖的光。適合一人食的餐廳,或許跟三五知己一起吃飯聊天會是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偶爾也會想要獨自一個人去享受美食, 有些美食只適合獨享,只適合一個人細細品味。
田丸屋其實是一家很適合一人食的餐廳。 簡約的裝修與有質感的原木桌椅,營造了深夜食堂的模樣,讓人還未吃到面,就感受到一種內心的溫暖。在暖色調的燈光下,本有些冰冷的木具如同暖玉一般。在這裡 你可以絲毫不被外界打擾的沉浸在美食的海洋中,可以按著自己的喜好,不被他人左右的點餐。人們在這因這麼一碗麵的距離而更為親切,喃喃的低語讓人不自覺放鬆心神。 當拉麵捧上來的那一刻 大家又都心照不宣,埋頭集中於自己那幸福一刻。吃得安心,吃得自由,吃得隨性。
每張桌子上都陳設了白芝麻、麻油、醬油、辣椒、自製的醃製菜脯和壓蒜頭的工具。 或原味、或清淡、或濃烈、或辣,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無論怎麼調劑你在這肯定能找到適合你的味道。
靈魂湯底,對於一碗拉麵來說,湯底可以說是靈魂所在。為了製作出好的湯底,田丸屋中國每家店都由日本聘請的拉麵職人嚴格把關,按照在日本的工序,將大量的骨頭加水一起大火熬煮。在熟湯的基礎上將新湯和骨頭混合交替使其美味凝縮,將乳脂狀和骨頭的香味最大限度地提取出來。從湯熬製出來的豬骨的味道【香味】、水乳交融結合出來的極細型【脂泡】就是正宗豬骨濃湯的證據。
正如壽司在日本餐飲文化中代表和諧與精緻,而拉麵則被看作是一種修行。 好的湯底需要熬10多個小時,有時甚至是一天的時間。所以 不管是嚴寒酷暑,日本而來專門駐店的職員都必須守在火爐邊不停地翻攪。 直至將豚骨中的膠原蛋白盡完全溶於湯中,形成濃稠白玉的原味湯汁,之後再上調和出或香濃,或清淡或鮮美或辛辣等多種口味。正是這種令人動容的執著態度,才會做出如此動人的拉麵。
小配菜彰顯平衡之道,田丸屋創始人吉村幸助非常注重拉麵的湯底、麵條、配料三者之間的平衡。平衡是一碗拉麵的生命。在一般人的認知裡面,認為一般的日式拉麵概念是分量越多越好,配料越多越好,實則不然。
田丸屋由於在湯底和麵條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因為配料的分量和味道影響了拉麵本身的存在,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簡單不串味的配料。
叉燒,選用豬裡脊肉,加上機密的秘制醬汁醃製而成的特製叉燒,不主張喧賓奪主,換句話說就是不能超越拉麵本身的味道,充分考慮食材的總體平衡。肥瘦適宜的特製叉燒的味道與精心熬製的豬骨湯完美融合。
糖心蛋,拉麵中一顆合格的溏心蛋不能流心也不能全熟,蛋清部分要全熟,蛋黃要呈現琥珀蜜蠟狀。溏心蛋在日式拉麵中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搭配麵條吃下口感極佳!
溫泉蛋,溫泉蛋另外用一個碗裝著的,利用高溫泉水將蛋清為乳狀半凝固狀態,全白,蛋黃被完全包住,剛有點點凝固,用筷子紮下去,蛋黃就會迫不及待地流出來了。
小吃,日本人習慣用餐時點幾份小吃一起搭配享用,所以每款小吃的分量都較為精緻,讓人可以一次過試勻其中不同的美味。
日本匠心精神,在日語中有兩個詞專門用來形容匠人:一個是「一生懸命」,即把一生都貢獻在所從事的職事上,是其敬業精神的寫照;一個是「一筋」,即專注於一道一藝,從一而終,決不變心。
日本匠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用心做到最後。他們認為:堅持,就是勝利。有人,決心做一輩子拉麵。基本上,每家拉麵館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才敢出來混跡江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日本人深諳此道一點不比中國人差,甚至在諸多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幸會一碗匠心日式拉麵,一場食物本真的尋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