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境資源審判 (2019年)
充分發揮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研究中心的核心智庫作用,圍繞環境司法實踐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及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理論問題開展研究,為環境資源審判提供理論支撐。加強與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合作,出席研究會年會並作主題發言。與清華大學環境資源與能源法研究中心等合作出版《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8)》。與歐洲環保協會合作,共同編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理論分析與實務指南》等法官培訓教材。
-
——最高法發布環資審判白皮書、環境司法發展報告及生態環境保護...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7-2018》(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7-2018》(綠皮書)(以下簡稱綠皮書)及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
-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瑋:保護生態環境,司法有力量!| 2020記者看法院
9月21日,「司法護航美麗長江」集中調研宣傳活動在重慶啟動。啟動儀式上,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高院聯合籤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明確四省市將破除區域限制、克服地方保護,協調處置重大事項,形成協同共治的環境司法保護新格局。早在2018年9月,在最高法指導下,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與青海省高院就籤訂了《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
-
聚焦環境資源審判一體化,示範區法院共建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機制
示範區法院共同籤署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協作備忘錄》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人民法院環境資源案件跨域專業法官會議實施方案》。該兩份文件的制定,完善了示範區環境資源司法協作機制,為推進長三角環境資源審判一體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抓手和路徑設計。
-
【典型案例】全市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全市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目 錄一、張鉑非法佔用農用地案——探索環境資源修復性司法理念在實踐中的運用二、李桂花濫用職權案——違規辦理土地行政許可被處刑罰三、通遼環亞水務科技有限公司寶龍山分公司及方鵬汙染環境案
-
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最高法發布環境資源審判...
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9)》(以下簡稱白皮書)、《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綠皮書)及2019年度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
-
司法保護長江上遊生態 雲貴川渝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環境資源審判非常注重跨地區、跨流域審判。」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趙翎21日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建立後,未來將實現對一個地區、一個流域的跨區域、一體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由最高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護航美麗長江」集中調研宣傳活動21日在重慶啟動。
-
渝川貴雲四省市高院籤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 共同建立長江上遊跨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
據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負責人介紹,「司法護航美麗長江」集中調研活動將考察調研重慶、湖北、江西、江蘇四省市法院,通過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和新聞媒體記者觀摩庭審、參觀修復基地、舉辦新聞發布會、開展座談等多種形式,展現人民法院為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工作成效。
-
打造環境資源審判的「青海模式」
它的成立,是青海省法院在環境資源司法取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時間回溯到2014年12月29日,根據青海省高院的統一部署,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和西寧市城西區法院在青海全省率先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實現民事、行政「二審合一」的審判機制。
-
報告析中國環境司法現狀 哪些地區汙染環境罪多?
湯琪 攝 環境行政案件內容複雜 13日,最高法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5-2017)》。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4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人民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專門審判機構946個,其中審判庭296個,合議庭617個,巡迴法庭33個。
-
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
但就專項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發布白皮書,還是第一次,因此,今天發布的是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科學謀劃,部署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在持續推進環境資源案件歸口審理的同時,積極探索構建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審判和立案執行等業務部門既分工負責,又密切合作的協同審判工作機制,探索建立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法院和非集中管轄法院協同配合的審判執行協作機制,促進集中管轄法院與非集中管轄法院審判工作的有效銜接。
-
國家法官學院調研組一行到濮陽調研環境資源審判工作
)實證調研座談會,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加強法官教育培訓和應用法學研究,促進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與法院、檢察院、有關行政機關負責人以及法官、檢察官、律師、當事人代表等進行座談交流。
-
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今天發布
但就專項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發布白皮書,還是第一次,因此,今天發布的是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科學謀劃,部署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在持續推進環境資源案件歸口審理的同時,積極探索構建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審判和立案執行等業務部門既分工負責,又密切合作的協同審判工作機制,探索建立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法院和非集中管轄法院協同配合的審判執行協作機制,促進集中管轄法院與非集中管轄法院審判工作的有效銜接。
-
最高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王旭光一行來湘調研指導
會議現場湖南法院網訊 為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周強院長在全國法院深入貫徹「兩山」理念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環境資源審判庭王旭光庭長一行來湘就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進行調研和指導,並在湖南高院召開調研座談會。
-
《中國審判》:玉樹法院以生態法治 呵護「中華水塔」
2020年第23期《中國審判》雜誌刊登省高級人民法院文章《玉樹法院以生態法治 呵護「中華水塔」》。興奮與壓力2017年2月28日,三江源生態法庭在玉樹法院掛牌成立,受理玉樹州域內涉及環境資源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庭長扎西回憶當時的場景,至今難掩激動:「牌子掛上去,意味著責任也掛上去了,興奮與壓力並存」。
-
連雲港市法院入選全國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
據了解,這次發布的十個典型案例均為獲評首屆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優秀裁判文書的案件,並由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與司法案例研究院合作首次開展網絡評選,廣泛聽取社會公眾意見後確定。 尹某等六人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期、禁漁區非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六人的行為均已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
寧夏在重點生態區域實施環境資源類案件巡迴審判
記者從相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寧夏回族自治區將全面推行重點生態區域環境資源類案件巡迴審判、環境資源類案件集中管轄等改革舉措,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據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寧夏各級法院將積極協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等行政部門,選擇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功能區、礦區等重點生態區域以及黃河流域寧夏段、賀蘭山、六盤山沿線的縣區設立巡迴法庭或工作室,並配備巡迴審判車和移動審判設備,推動實現環境司法保護「零距離」。寧夏還將緊緊圍繞自然保護地和生態紅線管控區,實施環境資源類案件集中管轄。
-
南昌發布「環境資源審判十大案例」
2020年6月4日上午南昌市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中新社、中國網、中青網、中國日報等三十餘家媒體記者出席南昌市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雷麗紅主持發布會發布會通報了2016年1月以來南昌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情況南昌中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張萍介紹近年來,南昌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履行環境資源審判職能,著力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專門化建設,積極培育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特色。
-
濂溪區法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5月14日掛牌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羅豔華、尹玉超攝影報導:5月14日上午,九江市濂溪區人民法院在濂溪區森林公安局馬祖山派出所舉行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掛牌儀式,九江中院審委會專職委員柯為民,濂溪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彭青松,濂溪區政府副區長陳典勤,濂溪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林及濂溪區檢察院、濂溪區林業局、濂溪區森林公安局等相關單位領導出席
-
吉林鐵路運輸法院 環境資源審判調解工作室正式揭牌
為了促進和保障環境資源法律的全面正確施行,統一司法裁判尺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在全社會培育和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新理念,遏制環境形勢的進一步惡化,提升我市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良好形象,吉林鐵路運輸法院決定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合議庭,建立環境資源審判調解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