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清北復交的名校學歷,就沒機會進金融圈?」給你看看我知道的...

2020-12-25 騰訊網

畢業季到了,最近我收到的【盤問毯叔】的問題也越來越有共性。

比如河南鄭州馬同學提出的問題:

「毯叔,我在一所二線城市的211大學讀金融專業,已經畢業了,工作卻沒著落,都說清北復交以下無金融,像我這種學歷背景的人,還有機會進金融圈麼?」

馬同學不僅僅是馬同學,還是王同學,李同學,和眾多一心想進金融圈的焦慮年輕人。最近幾年,金融行業雖然在降溫,但還是吸引了不少高考狀元,家境優秀的二代,金融專業科班學生,以及從其它專業勵志轉入金融圈的人,組成了蔚為壯觀的準金融預備役。

這個預備役的人數有多少?大概是每年金融圈可吸納人數的20倍左右吧。

而這些預備軍,怎樣才能提升進入金融圈的概率,是每個人迫切想知道的問題。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概率。

就從四個問題談起。

一千個人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同樣,每個人對金融圈的定義也各不相同。

如果你眼中的金融圈,指的是金融領域核心崗位的工作,比如投研,投行、公募基金,PEVC,資管、量化、固收、風控、銀行總行、一行兩會及其他top崗位,每年全部招聘人數加起來不超過一萬人那種,那麼確實,清北復交以下無金融,清北復交的人爭破了頭也不一定有機會進去。

但如果你把各家金融機構的分行、支行、券商營業部,保險公司等基礎崗位也算作金融圈的話,那麼不僅僅是你,還有很多一本、二本、三本的同學都是有金融的。

這背後反映的是金融行業的一個核心特點:金融是有分層的。

什麼是「分層」?說簡單點,就是同一領域內的三六九等之分。

最高等級的金融精英,在金融圈從事著最頂尖的「基礎雜活」,是屬於上來就可以接觸IPO項目和幾個億資產的金融人,也是最嚴肅意義上的金融人。

除了他們,還有一大群人叫金融民工。

比如在券商營業部拉人頭的,在銀行支行網點賣理財的;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還有推銷信用卡的銀行員工等等。他們從事的工作當然也是金融,卻和光鮮高端扯不上關係。

能養活自己麼?當然能。橫向比也不差,以後也不是沒機會向上走,比如成為銀行分行行長之類的,但付出的艱辛可就要多得多了。

這就好比大家去登珠穆朗瑪峰。

有的人只是去感受一下氣氛,在山腳下扎個帳篷就歇息了,然後拍個照發朋友圈說:「你看,我來過珠穆朗瑪峰」。

還有的人爬到半山腰就覺得很滿足,再往上既沒那個耐心也沒那個能力。

還有的人一定要爬到靠近山峰的地方才覺得算是來過珠峰,哪怕冒著死的風險,他們也要往上爬。最後他們千辛萬苦登頂了,也就成了人人豔羨的金融大佬,比如基金公司的明星經理,大型投資基金的老闆、合伙人等。

每個人的天資,追求和想法不同,所以爬了一回珠峰爬到哪裡都不算失敗。

但最怕的就是你抱著要登頂的心卻只爬到了半山腰,甚至連半山腰都沒到,站在山腳下氣得直跺腳。

這就是自我認知和實際能力之間巨大差異造成的。

換到金融圈的工作上,也是一樣。如果你接受金融民工的工作,願意在這些崗位發光發熱,那麼以你現在的學歷背景,就有機會進金融圈。早上面完下午就能辦入職,第二天就可以直接拉業務去了。

但是、但是、但是,我連說三個但是,如果你對未來從事的金融崗位有要求,不是什麼類型的工作都接受,希望在金融圈賺到比其它行業多的錢,那麼對不起,你就必須要理解並接受:

核心金融崗位對你的學歷和背景是有要求的,而且是很高的要求。

舉個例子,你是個鑽石王老五,交過不少女朋友,但最滿意的還是前任。因為長的漂亮,還聰明,帶出去時候有面子。後來你和前女友分手了,發現自己「曾經滄海難為水」,以後再找女朋友也會越來越看重長相。

你說漂亮就更適合當女友嗎?還真不一定,但是你還是堅持這點。為什麼?因為你自己是鑽石王老五啊,有的是實力,能接觸到的漂亮女性也不少,能找漂亮的為啥要降低標準。

在金融行業也是這個理。

當大家一窩蜂都去讀金融,投金融崗以後,用人單位自然會拉高胃口。明明我招聘的崗位不需要高學歷的人來做,但大家都來搶,你說我是不是也得優中擇優,高中拔高,選最優秀的那個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性?

更何況,金融是服務業,而且是非常典型的服務業。只有讓看起來最聰明能幹的人去服務客戶,才能在客戶面前展現什麼是「全方位的專業和逼格」

而怎麼體現專業和逼格?我的官網介紹、Pitch Book、募資材料等把團隊一擺,全是頂級名校,多整齊多漂亮啊。

我之前和大家說過,我自己不是清北復交畢業,但也是target school的研究生,後面又讀了Top2的MBA。當然,十多年前我畢業時,競爭少,我的背景還不錯,所以得到了很多Top公司的offer。

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公司招人,我部門的年輕人,清北復交已經是最低門檻了,哈佛耶魯常青藤的碩士,博士一打一打的。

我們這些部門老人,也時常感慨,以現在學生的努力程度,對求職的積極準備,以及覺悟和認知,足以吊打當年的我們。要是我們現在求職,估計連行都入不了。

和這些名校同事工作是一種什麼體驗呢?確實省心。

自驅性強,足夠自律和自信,有好的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

寫個招股書,交易報告書啥的,極少犯低級錯誤。

同時自帶的社會資源也更多,畢竟在各大金融核心崗位都有師兄師姐,做個交易,隨隨便便就能勾兌上。

當然,我並不是說非名校的同學不優秀,甚至很多非名校的同學所展現出來的個人魅力和實力遠在名校同學之上。

可在當今這種人才篩選機制之下,很多人在第一步就被拍死在沙灘上了,哪怕你能力再出眾,人家也不給你表現的機會。

所以在我看來,想做金融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就是:

成!功!進!門!

當然有。我周圍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可以在頂尖金融機構做的很好。

只是概率相對來說,低了一些。

就好比一個優秀的人,出生在貧苦人家白手起家的成功概率,肯定比生在富貴人家父母可以給資源要低的多。

所以,在入行前,我們所做的所有準備,無非就是在提升進入金融圈的概率。

第一個提升概率的方法,是考研。

1,如果堅定了想做金融核心工作的心,我建議你還是要讀個碩士,本碩一定要有一個名校。當然,這個名校不一定是清北復交四所,還有人大、中財、外經貿、上財,南開、天大、武大、廈大等一些不錯的985或211院校,以及一大批排名靠前的海外學校。(提醒下:如果是海外研究生,非常青藤院校,在目前的篩選機制下,反而不如國內985高校研究生錄取概率高)。

2,對於金融本科生,研究生階段最好去讀個其他專業,比如統計、計算機等等,而不是繼續讀金融。因為現在金融機構在招人時,更傾向於招聘複合型人才,尤其是統計,數理這樣的專業,在日後職場是有碾壓性競爭力的。

3,研究生讀金融,選擇院校除了本身的「名頭」以外,還要特別注意學校所處的城市。因為這關係到你的實習問題。比如同為985,蘭州大學和復旦大學,實習資源和就業資源能一樣麼?我不解釋了,各位都懂的.......

4,儘量在大學本科畢業後2-3年內拿到CPA或CFA。這對於找工作是有直接幫助的。不要等工作以後再去準備考試,那樣會非常痛苦,兩頭都很焦慮。

第二個提升概率的方法,曲線救國。

什麼是曲線救國,就是你不要把就業目標定的那麼高,步子邁的那麼大,而是先夠到一個自己能夠到的最好工作,再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去一步步挪,從小公司向大公司挪,從後臺崗向前臺崗挪。

比如學會計,財務,審計等專業的同學,可以先進到會計事務所工作2-3年,辛苦點積累一定的財務經驗,再視情況往外跳。

比如,本科畢業你先從中小商業銀行的分支行網點、券商營業部、互金公司等地方金融機構做起,然後一步步找到連結和機會往上爬,去到更大的平臺,轉到更前臺的崗位。

所有人都能曲線救國麼?

不好說,因為入了行以後,真的就看個人了。

比如工行去證監會的易會滿老大,就是從一般學校畢業,一線一步步幹上來的。哪條路都有人走到巔峰,不過你能走多遠,既要靠個人的奮鬥,也要看歷史的進程了。

所以我反反覆覆強調要入行,一定要努力先入行,入行之後,這個行業會倒逼你快速進步和成長,你處理事情的能力,情商見識等各個方面,會不斷被打磨。

等你能搞得定項目,搞得定資金,能給公司創造利潤的時候,誰還會管你之前的學歷?你再去跳槽,誰還會去看你本科是不是名校?

更何況,如果學歷不夠,你以後有的是機會可以補足短板。讀個名校的MBA、EMBA,相信我,這些花錢不難解決。

關鍵是,你要先賺到錢。

答案是,沒有。

雖然我們常說,甭管你是坐飛機,坐火車,還是騎自行車來的,只要到了目的地,進了圈子,大家的起點就都是一樣的。

但你別忘了,每個人到達目的地的速度可不一樣,為了達到這樣的速度,所付出的代價也絕不一樣。

年輕時,最怕的就是老想著去走捷徑,企圖繞開別人都在辛辛苦苦走的路。

你想想,如果捷徑真那麼香,為什麼那麼多比你聰明比你還優秀的人每天還在周而復始地深耕?

進入金融圈這麼多年,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所有省時省力的事兒都沒有太大含金量,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

你現在給自己找的藉口和偷的懶,未來遲早要還的,而且是加倍還。

▼▼▼

最後,回到開頭馬同學的問題,我不認同「清北復交之下無金融」這句話,因為它太粗暴,杜絕了別人的可能性。

但我從來都沒否認過學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門檻高分層多的金融圈。

別相信那些低學歷成功者所說的「學歷不重要,能力才重要」的屁話,你要知道,他們中大多數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因何成功的。有些人的成功背後更是有太多的不能說出口。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找工作就是一場被大家透徹研究的開卷考試,如果你家庭背景好,家裡有關係,不用上考場就能考過,那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可以直接忽略。

但如果你沒有這個條件,卻還是想進金融圈,那你躲不過的就是這場眾目睽睽之下成王敗寇的學歷考試。

畢竟,教育的作用從不是為全人類改變命運的,而是給想要改變命運的人一次機會,至少留一個門縫。

當然,如果你想明白了,何必去擠這個獨木橋,何必去拼那個命,何必去夠那個未必能夠得到的門檻。

那一切就簡單得多了,我們總還是可以在各行各業混口飯吃的。

比如,去幹網際網路啊,那可是現在所剩無幾的沒學歷也有春天的行業了,雖然這個窗口正在加速關閉。

「金融這個行業適合那些有勇氣堅持的人。」

忽然想起我畢業時,導師和我說的這句話。過了十多年再回想,越想越覺得是這個理。

就把這句話也送給你吧。

全文完,感謝你的耐心閱讀。

微信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如果你還想看到我的文章,請一定給本文「點讚」、「在看」、「分享」三連,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微信裡。認識這麼久,我可不想丟掉你。

想和毯叔近距離接觸,一起聊天談錢

加入【毯叔讀者董事會】

添加時請備註「讀者」

相關焦點

  • 「沒有名校學歷,不能進金融圈?」給你看我知道的金融圈學歷真相
    畢業季到了,最近我收到的【盤問毯叔】的問題也越來越有共性。比如河南鄭州馬同學提出的問題:「毯叔,我在一所二線城市的211大學讀金融專業,已經畢業了,工作卻沒著落,都說清北復交以下無金融,像我這種學歷背景的人,還有機會進金融圈麼?」
  • 在上海,從小學到高考,要擠掉多少人才能進清北復交?
    因此,由於各種原因,小升初階段大概有1.4萬人沒能繼續在上海上初中。多少人能進清北復交呢?2020年,參加上海高考約有5萬人,又有多少人能進清北復交呢?考清北復交,考上好高中最重要從各階段學生數據來看,初中階段篩掉的人是最多的!要想考清北復交,中考這道坎是必須要邁過的,考上一所好高中就顯得至關重要。
  • 市重點成「清北復交」生源輸送「主力軍」,普高娃如何逆襲?
    這個調查持續了半年,結果:很多清北的學生,小學和初中都默默無名,但是高中,毫無例外的都出自名校。其實小學和初中是否是名校,對以後的成才影響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但是高中非常重要。我們來看看2020年上海各高中清北復交的錄取數據就知道:滬上頂尖高校,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為首,關注度高是必然的。想要考取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幾乎只能通過綜評,這兩所高校把90%的名額放在了綜評。
  • 基礎拔尖2.0之「經濟學」:「清北復交」傻眼了,外經貿也哭了
    我趕緊看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沒有,北京大學沒有上榜,清北復交,在金融行業全部淪陷了,這拔尖計劃沒有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還有信服力?我今天就想認真的來看看教育部學科評估。成績比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都好,和廈門大學一個檔次啊其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冤枉,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更冤枉呢,名校就得冤枉一下,不過清北復交是其他學科入選五六個,所以經濟沒有入選,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可是1個學科都沒有啊,外經貿大學哭了,估計很傷心,因為太不公平了。
  • 為啥要考名校?看看中石化總部的錄用名單你就知道,非清北不要?
    在教育君看來,考大學還是要努力考名校為好,為何?看看中石化總部的錄用名單你就知道,非清北不要!中石化總部機關2019錄用名單一經公布就掀起一陣波瀾,仔細觀察這份名單就會發現,裡面除了一些海歸選手,其他被錄用的人員清一色都是清北的碩博研究生,其他985高校壓根沒有參與的資格,更別提被錄用了,一些石油類211院校在這份名單中也是全軍覆沒,在總部機關的招聘上被冷落。
  • 「競賽解讀」學科競賽不只為進清北,其實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用處
    隨著高考的改革,高考裸考已經不是唯一考大學之路,參加保送、三一、強基、專項等特殊招生的渠道越來越多,從一些名校招生計劃來看,自主選拔佔了絕大部分,僅靠裸考,想上名校是難上加難了!競賽的殘酷性讓很多不了解學科競賽的人望而卻步,覺得拿到「省一」、進了省隊,如果拿不到「國一」或者進不了「國訓」、拿不到清北保送資格,一切好像白搭。
  • 北清復交的無所作為把她讓給港大,華科武大留不住
    在失意清華北大之後,白湘菱沒有選擇內地任何一所985大學,而是選擇了香港大學。為了留住白湘菱,南大招生組上下奔走,最終無果而終。一批知名大學校長「上門服務」,卻始終沒有感動白湘菱。最終,港大的金融類專業吸引了白湘菱,收走了這個今年江蘇文科分數最高的優秀學生。消息公布之後,網友們又是議論紛紛。白湘菱選擇港大,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 人人都想進的「四大名校」!上海4所傳奇高中,清北復交生源地
    所謂四校,其實是「四大名校」的簡稱,也是民間家長流傳的叫法,是上海高中界討論比較多的4所學校:上海中學、華師大二附中、復旦附中、交大附中。  這是上海高中界最好最熱門的4所學校,清北復交率連年排名全市前列。除了成績好,還有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是教委直屬學校!
  • 大學必須是清北復交,還要看你的初中學歷
    讓人萬萬沒想到孩子在班上的排名竟然是37名,總共是38人,以這樣的成績居然是墊底,全班倒數第二……我的天,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恕我孤陋寡聞,這難道是應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所說嗎?根據家教招聘啟事來看:大學學歷要求是清北復交,其次就是國際頂尖一流大學的高校畢業生,例如說美國藤校或英國G5等名牌大學。這還遠遠不夠!如果你沒有在「海澱區六小強」學習,那麼只能說你與這份家教招聘無緣。
  • 2018清北復交初審通過人次各省排行及全國百強高中排名
    本文根據陽光高考公布的名單,對全國各省市、各中學通過清北復交2018年自招總人次進行了排名統計,僅供參考~各省市自治區排名清北復交初審通過人次及比例註:①序號排名是按清北復交初審通過總人次進行排名的。③比例那一欄,由清北復交總計人次除以高考人數所得,因為高考人數單位是百人,所以所得比例已放大100倍,避免數字太小。比如貴州省的清北復交人次佔高考人數真實比例為1.05%的百分之一,即近乎萬分之一,以「萬裡挑一」來形容毫不為過。④比例那一欄後面括號的數字為清北復交初審通過人次在各省的比例排名。
  •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我終於熬成了一個金融民工
    尤其想讀金融,這個在所有名校裡常年霸屏第一的專業,更是難上加難。每所學校,從C9到雙非,只要開了商科,金融、經濟都是分數最高的專業,兩財一貿的相關專業分數甚至超過清北復交,二本院校的金融專業比一本線還高30多分。你的金融夢就決定了你為此需要付出的艱辛,遠超他人。初中高中,你必須時刻開足馬力保持個好成績。
  •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我終於熬成了一個金融民工」
    尤其想讀金融,這個在所有名校裡常年霸屏第一的專業,更是難上加難。每所學校,從C9到雙非,只要開了商科,金融、經濟都是分數最高的專業,兩財一貿的相關專業分數甚至超過清北復交,二本院校的金融專業比一本線還高30多分。你的金融夢就決定了你為此需要付出的艱辛,遠超他人。
  • 清北復交為何不錄取白湘菱?真是制度僵化?我看不見得
    那麼,清北乃至復交等名校真的是墨守成規,白白讓人才流失嗎?我看不見得,那麼清北等名校為何不破例錄取白湘菱呢?近十年來,清北等名校未在江蘇破例錄取過因為選修等級低的高分考生。白湘菱的遭遇也並非個例,2019年,南京市的考生蔡壯在高考中就憑藉著429的高分獲南京市高考理科第一名。但他選考科目化學卻同樣只有有&34;,正因如此,他與清華北大無緣。如果真的要為白湘菱打破這個規矩,那麼對之前那些高分低等的選手公平嗎?
  • 北大清華讀不了心儀專業,其他大學任選,網友:清北招牌勝過所有
    某700分的理科考生,全省排名20多名,這樣的位次排名上清華北大沒有任何問題,但這名考生想讀時下最熱門的計算機或者金融專業,但無奈清北相關專業在該省份招生人數並不多,以他這樣的排名,讀不了計算機或者金融,可以選擇清北的其它專業。
  • 清北復交堅持規則拒絕白湘菱,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今年高考中,江蘇「文科第一」白湘菱因選測科目歷史的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僅為B+,不符合清華、北大等20餘所985大學對招收江蘇考生選測科目等級成績的要求,導致其雖有高分卻無緣清北復交等名校。「省狀元」卻上不了清華北大,輿論為姑娘感到惋惜,眾多網友呼籲清北復交等名校應考慮破格錄取。
  • 是北清復交的無所作為黑白不分,把她讓給港大!
    最近江蘇「文科第一」白湘菱因選測科目歷史的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僅為B+,不符合清華、北大等20餘所985大學對招收江蘇考生選測科目等級成績的要求,導致其雖有高分卻無緣清北復交等名校。「省狀元」卻上不了清華北大,輿論為姑娘感到惋惜,眾多網友呼籲清北復交等名校應考慮破格錄取。
  • 華二紫竹校區,今年49人考進清北復交,怎麼能進?
    今年高考,華二紫竹有48人被清北復交,四所高校錄取。排名上海前十,超過了六所八校。華二紫竹2017級有160個畢業生,其中37人被復旦大學、交通大學錄取,清北錄取11人,復交錄取率23.13%,清北復交率高達30%!
  • 學金融專業,只能讀名校?
    這裡面,沒有歧視的意思,而是說出了一個現狀。也就是說,如果高考生想畢業出路好一些,又想學習金融專業,那麼,最好讀一所名牌大學,別去普通大學讀金融。畢竟,頂級金融畢業生,是除了醫生和高校教師之外,最吃學歷以及學校背景的。
  • 內地港生如何用一年時間考DSE上清北復交?(附2021最新分數線)
    很多普高就讀的港生並不知道,除了港澳臺聯考以外,他們也可報考DSE,並不需要在香港就讀中學。 那麼,用DSE考上清北復交是否可能? 從上述分數表可見,清北復交的分數要求在中上至優秀的水平,但也遠遠未到狀元級成績,不像港澳臺聯考。
  • 「你的孩子在家減負,我的孩子只想上清北復交」
    減負,只會讓孩子失去更多選擇的機會。別的孩子在家可能不是打遊戲就是看視頻。但是,你要看管好你的孩子。你的孩子要中考,要高考,減負=減分數,你的孩子還要上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別家的孩子儘管在家減負吧,我只想我的孩子上清北復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