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發達國家(美國、英國等)結核的發病率極低,所以在這些國家,卡介苗不是兒童常規接種疫苗,必要時才使用。美國CDC提示,當孩子持續接觸結核患者時,PPD實驗陰性時給與接種。英國衛生部也提示,必要時使用疫苗,例如該地區的結核發病率高於40/100,000的情況下需要接種;去結核病高發的國家、地區旅遊需要接種。目前英國的結核發病率多在19/100,000之下。
國內的結核發病率仍高,2010年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提示,國內的15歲以上結核病發病率為459/100,000,所以,國內還是要接種。即使在發病率最低的東部,活動性肺結核的發病率也有291/100,000,並且國內人口稠密,還是需要接種卡介苗的。中國兒童疫苗接種規定中明確規定新生兒出生後需要接種。
香港衛生署也明文指示,新生兒生後儘快接種卡介苗,原因同上。
1.體溫超過37.5℃。
2.早產、難產兒、新生兒體重2500g以下及患有疾病者。
3.頑固性嘔吐及明顯消化不良者。
4.病理性黃疸。
5.有臨床症狀的分娩創傷者(新生兒窒息、呼吸功能障礙、顱內出血等)。
6.有較嚴重的肝、腎、心和呼吸系統疾病者。
7.膿皮症、全身溼。
8.有免疫缺陷等(例如HIV,這個非常重要,接種後,會導致非常嚴重的結核感染)。
新生兒出生後,如果沒有禁忌症,儘快接種卡介疫苗。
第一針未能生後接種的,儘量在3月內接種。
每次在左上臂進行皮內注射,如果怕有疤痕曝露影響美觀,可以選擇在大腿根部進行注射。
如果寶寶大於3個月,還沒有接種疫苗,需要進行PPD實驗,結果為陰性才能接種。
要等急性疾病癒後1個月才可以進行補種疫苗。大於4歲的孩子,不需要補種疫苗。
1.接種後至少觀察15分鐘,看是否有過敏反應等。
2.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勿用手抓,勤剪指甲,勤換內衣。
3.不能用酒精、碘酒等消毒潰瘍處。如果已經用了,那就等接種後3-4個月重新行PPD皮試。說明書提示可以使用龍膽紫塗抹潰瘍,以防止感染,個人認為不可取。建議小潰瘍只要保證清潔就可以了,大潰瘍需要去醫院處理。
4.能否洗澡?中國CDC提示,潰瘍期間,洗澡時用消毒紗布或乾淨手帕包紮局部,以免水濺入。 香港衛生署提示可以淋浴,但要要保持接種的部位清潔乾爽,需要時用涼開水清潔,並以紗布吸乾水分。也就是說,洗澡時儘量避免浸溼疫苗接種部位,想清洗這個部位的時候,用涼開水,洗完吸乾水分。不過,如果浸溼了,儘快擦乾就行,因為英國指南說了,不用避免注射部位沾水,但要儘快擦乾。
5.如果有淋巴結腫大,小於1cm,沒有膿腫的情況。可以進行熱敷,溫度在 40-45度, 防止燙傷,10-15分鐘每次,3-4次/天。一周左右會出現好轉,多數2-3周療程就夠了。有膿腫的一定去醫院,並且要去結核病專科醫院,不能自行處理。
卡疤特點:邊緣清晰,稍向下凹,低於周圍正常皮膚。
正常疤痕在4-5mm左右。
少數疤痕在1-2mm,呈針尖形。
個別疤痕為稍凸出表面,較正常稍大稱為增殖形疤痕。
上圖來自uptodate
有卡疤提示接種成功了,如果沒有呢?
沒有找到卡疤也不能認為卡介苗失敗,因為,接種卡介苗3個月後,免疫成功的人中,也有5-10%左右找不到卡疤。
英國健康和社會保健信息中心(HSCIC)表示,沒有卡疤,不代表接種不成功,不需要再次接種卡介苗。
接種後1個月形成潰瘍,2-3個月形成卡疤 。接種部位的潰瘍和卡疤都是疫苗的副作用,90%以上的人都有這個反應。
以上圖片來自:蔡晧東醫生
接種3周-1個月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中心逐漸軟化,形成白色膿包,膿皰潰瘍,持續2-3周,大小一般不超過1cm。(注意:位置不能到肌層、大小不要超過1cm)
圖片來自網絡
膿包破潰持續2周左右結痂,2-3個月左右結痂脫落形成小瘢痕(卡疤)。
圖片來自網絡
個別嬰兒可出現同側腋下淋巴腫大,大小一般在1cm以下,持續1-2月,熱敷有助於消退。但是如果有膿腫,淋巴腫大在1cm以上,需要去醫院處理。
文章轉載自兒科醫生專業資料庫 (微信ID:peds-date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