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種後多久化膿?沒有留疤是不是接種失敗了?

2021-01-16 慄子媽媽公號


目前發達國家(美國、英國等)結核的發病率極低,所以在這些國家,卡介苗不是兒童常規接種疫苗,必要時才使用。美國CDC提示,當孩子持續接觸結核患者時,PPD實驗陰性時給與接種。英國衛生部也提示,必要時使用疫苗,例如該地區的結核發病率高於40/100,000的情況下需要接種;去結核病高發的國家、地區旅遊需要接種。目前英國的結核發病率多在19/100,000之下。


國內的結核發病率仍高,2010年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提示,國內的15歲以上結核病發病率為459/100,000,所以,國內還是要接種。即使在發病率最低的東部,活動性肺結核的發病率也有291/100,000,並且國內人口稠密,還是需要接種卡介苗的。中國兒童疫苗接種規定中明確規定新生兒出生後需要接種


香港衛生署也明文指示,新生兒生後儘快接種卡介苗,原因同上。

 


1.體溫超過37.5℃。


2.早產、難產兒、新生兒體重2500g以下及患有疾病者。

3.頑固性嘔吐及明顯消化不良者。

4.病理性黃疸。

5.有臨床症狀的分娩創傷者(新生兒窒息、呼吸功能障礙、顱內出血等)。

6.有較嚴重的肝、腎、心和呼吸系統疾病者。

7.膿皮症、全身溼。


8.有免疫缺陷等(例如HIV,這個非常重要,接種後,會導致非常嚴重的結核感染)。

新生兒出生後,如果沒有禁忌症,儘快接種卡介疫苗。


第一針未能生後接種的,儘量在3月內接種。


每次在左上臂進行皮內注射,如果怕有疤痕曝露影響美觀,可以選擇在大腿根部進行注射。


如果寶寶大於3個月,還沒有接種疫苗,需要進行PPD實驗,結果為陰性才能接種。


要等急性疾病癒後1個月才可以進行補種疫苗。大於4歲的孩子,不需要補種疫苗。



1.接種後至少觀察15分鐘,看是否有過敏反應等。


2.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勿用手抓,勤剪指甲,勤換內衣。


3.不能用酒精、碘酒等消毒潰瘍處。如果已經用了,那就等接種後3-4個月重新行PPD皮試。說明書提示可以使用龍膽紫塗抹潰瘍,以防止感染,個人認為不可取。建議小潰瘍只要保證清潔就可以了,大潰瘍需要去醫院處理。


4.能否洗澡?中國CDC提示,潰瘍期間,洗澡時用消毒紗布或乾淨手帕包紮局部,以免水濺入。 香港衛生署提示可以淋浴,但要要保持接種的部位清潔乾爽,需要時用涼開水清潔,並以紗布吸乾水分。也就是說,洗澡時儘量避免浸溼疫苗接種部位,想清洗這個部位的時候,用涼開水,洗完吸乾水分。不過,如果浸溼了,儘快擦乾就行,因為英國指南說了,不用避免注射部位沾水,但要儘快擦乾。


5.如果有淋巴結腫大,小於1cm,沒有膿腫的情況。可以進行熱敷,溫度在 40-45度, 防止燙傷,10-15分鐘每次,3-4次/天。一周左右會出現好轉,多數2-3周療程就夠了。有膿腫的一定去醫院,並且要去結核病專科醫院,不能自行處理。



卡疤特點:邊緣清晰,稍向下凹,低於周圍正常皮膚。

正常疤痕在4-5mm左右。
少數疤痕在1-2mm,呈針尖形。
個別疤痕為稍凸出表面,較正常稍大稱為增殖形疤痕。



上圖來自uptodate

有卡疤提示接種成功了,如果沒有呢?

沒有找到卡疤也不能認為卡介苗失敗,因為,接種卡介苗3個月後,免疫成功的人中,也有5-10%左右找不到卡疤。


英國健康和社會保健信息中心(HSCIC)表示,沒有卡疤,不代表接種不成功,不需要再次接種卡介苗。


接種後1個月形成潰瘍,2-3個月形成卡疤 。接種部位的潰瘍和卡疤都是疫苗的副作用,90%以上的人都有這個反應。


以上圖片來自:蔡晧東醫生

接種3周-1個月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中心逐漸軟化,形成白色膿包,膿皰潰瘍,持續2-3周,大小一般不超過1cm。(注意:位置不能到肌層、大小不要超過1cm)


圖片來自網絡

膿包破潰持續2周左右結痂,2-3個月左右結痂脫落形成小瘢痕(卡疤)。


圖片來自網絡

個別嬰兒可出現同側腋下淋巴腫大,大小一般在1cm以下,持續1-2月,熱敷有助於消退。但是如果有膿腫,淋巴腫大在1cm以上,需要去醫院處理。


文章轉載自兒科醫生專業資料庫 (微信ID:peds-datebase)

相關焦點

  • 寶寶接種卡介苗沒有疤, 需要再接種嗎?
    就是這個卡疤,讓許多家長犯了愁,有的寶寶接種卡介苗後,接種部位乾乾淨淨,一點疤都沒有,是接種無效嗎?需要再補種嗎?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卡介苗。1.卡介苗的作用是什麼?卡介苗主要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特別是對嬰幼兒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型肺結核有預防作用。它屬於第一類疫苗,是國家免疫規劃程序規定要給兒童接種的疫苗,免費接種。2.卡疤的形成?卡疤就是接種卡介苗2-3個月後,在接種部位(多在左側上臂三角肌下緣)出現的疤痕。
  • 接種卡介苗後,化膿嚴重怎麼辦?
    讀者諮詢:小孩接種卡介苗已1個多月,但接種的地方化膿嚴重膿包,已經腫了10多天。需要把膿包挑破嗎?會不會引發感染?醫師答覆:家長們都知道,寶寶一出生,就要接種卡介苗。卡介苗接種被稱為寶寶「出生第一針」。
  • 寶寶接種卡介苗後化膿了,該怎麼護理?
    紅網時刻12月10日訊(通訊員 李多佳)「手臂化膿了,寶寶還可以洗澡和遊泳嗎?」「要不要塗酒精、碘酒消毒?」「膿包很大,寶寶會不會很疼很難受?要不要去醫院看一下啊?」近日,在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產後微信群裡,不少家長紛紛表示困惑。寶寶接種卡介苗後化膿,到底應該如何護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接種卡介苗後,化膿嚴重怎麼辦?
    讀者諮詢:小孩接種卡介苗已1個多月,但接種的地方化膿嚴重膿包,已經腫了10多天。
  • 卡介苗反應:年輕人的第一次化膿~
    然而,化膿有時候也是好事,比如說卡介苗反應。幾乎每一個中國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就會在醫院注射卡介苗,這是法律規定必須注射的疫苗,除非特殊情況,基本人人都要接種。卡介苗接種後三個月左右,接種的部位就會和青春痘似的腫起來,發紅,化膿,幾天後膿點消失,形成一個永久的疤痕,我們就叫做卡疤。這個過程雖然大部分媽媽都經歷過,但新手媽媽面對孩子第一次化膿,還是難免手忙腳亂。
  • 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後局部紅腫、化膿,不必驚慌,這是正常的反應
    作者:寶寶知道 懶蟲媽媽在我家大寶剛出生那會,醫生就告訴我們每個新生兒都要接種兩種疫苗,一種是B肝疫苗,還有一種是防止結核病的疫苗,通常都叫卡介苗,需要我們確認籤字,那時候初為人母,對這些疫苗都不太了解,心想接種疫苗是對寶寶好,肯定配合醫生,就刷刷刷籤下我的大名。
  • 卡介苗接種攻略
    中國衛生部規定:沒有接種卡介苗的寶寶,如果還不滿3個月,可以直接補種;如果在3個月~3歲之間,要進行結核菌素(PPD)試驗,結果為陰性就可以補種;4歲以及4歲以上的寶寶就不再補種了。卡介苗需要通過皮內注射的方式來接種,通常卡介苗的接種部位是在上臂三角肌外側(雙側上臂均可,習慣為左上臂),但如果有特殊情況比如先天肢體殘疾或局部皮膚潰爛等情況,也可選取大腿的部位,有些地區和國家,比如中國香港的一些產科醫院,也會選取大腿部位皮內注射。以上注射部位的不同並不會影響接種效果。如果是因為特殊原因或是出生地點接種習慣沒有接種在上臂的寶寶,家長也不必擔心疫苗接種的效果。
  • 卡介苗接種後都有哪些反應?如何護理?
    卡介苗是每個寶寶出生後都要接種的疫苗,但寶寶接種後會出現化膿的現象,不少家長不知道如何護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家庭護理卡介苗接種後的一般反應以及卡介苗其他的一些相關知識。卡介苗主要用來預防兒童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結核,可以阻止結核病菌在人身體內繁殖生長。但並不是說接種了卡介苗就不會得結核。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可能導致接種後免疫失敗。但是大量的數據研究證明,即使接種疫苗後發病,相對於不接種疫苗者,其患病後的臨床表現要輕很多。
  • 寶寶接種卡介苗出現這3種情況,要趕緊送醫
    我問寶爸:「寶寶是不是滿月的時候接種了卡介苗?」寶爸:「是的,可當時接種疫苗沒有這種反應,過了3周才出現化膿。」我:「大部分的寶寶接種卡介苗之後,3-4周後會有紅腫,長膿皰然後結痂形成紅色小疤。如果化膿點大當然要趕緊送醫,否則會誤事。但咱們寶寶出現膿點比黃豆小,範圍不大,而且吃喝玩樂沒有受影響,可以正常洗澡,儘量穿寬鬆透氣衣服,保持潔淨狀態。
  • 新手爸媽看過來,接種卡介苗看這一篇就夠了! - 兒科醫生雨滴
    患有病理性黃疸、發熱(>37.5度)、嘔吐腹瀉、先天畸形、神經系統疾病、心肝肺腎等慢性病、免疫缺陷的寶寶以及早產兒難產兒,出生後不能立即接種卡介苗,何時接種要遵從醫囑。3、早產兒什麼時候可以接種卡介苗?寶寶體重超過2500g後,經醫生檢查發育正常的,就可以接種疫苗了。
  • 寶寶接種卡介苗後出現這3種情況,醫生說要趕緊送醫,否則會誤事...
    前幾天在門診中看到眉頭緊鎖的寶爸抱了一個2個月的寶寶,一進門就問:「醫生,你看我家寶寶手臂上化膿了,要不要塗藥?我們家很注意衛生清潔,每天給寶寶洗澡,怎麼會這樣?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我問寶爸:「寶寶是不是滿月的時候接種了卡介苗?」
  • 寶寶打完卡介苗,胳膊上沒有疤,要再打一針嗎?
    孫子接種卡介苗三個月了,胳膊上卻乾乾淨淨,一點疤都沒有。徐奶奶擔心孫子這個疫苗沒接種上,想來想去怎麼都覺得不放心,還是帶著孫子找到了社康醫生。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為什麼要打卡介苗?目前結核病仍是危害我國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之一,肺結核主要是經呼吸道傳播,傳播途徑容易實現,如有傳染源存在,處理不及時極易造成傳播和流行。
  • 卡介苗接種反應知多少
    原創 臨床免疫科 布穀鳥兒科醫生工作室卡介苗接種反應 醫生,寶寶卡介苗接種部位腫了!目前,我國將卡介苗列為計劃免疫必須接種的疫苗之一。卡介苗接種時間• 生後3天內接種• 未接種卡介苗者3月齡以下直接補種,3月齡-4歲 PPD陰性可補種• 大於等於4歲不予補種卡介苗卡介苗接種正常免疫反應• 接種卡介苗後3-4周會出現局部紅腫硬結,隨後中心逐漸軟化形成白色小膿皰,後自行穿破形成小於
  • 寶寶接種卡介苗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紅腫、化膿或結痂是正常症狀
    寶寶接種完卡介苗之後會在局部形成一個小的紅腫、化膿或結痂,所以養育過孩子的家長們都很擔心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其實家長們不用特別擔心。寶貝在出生的時候,接種完卡介苗的副作用並不是當時就發生的,它的副作用發生在大約一個月以後,一個月之後,家長會發現局部有一些紅腫,會形成一個小的紅包,慢慢這個紅腫就會化膿、潰瘍、結痂,從一個月左右出現紅腫到化膿、結痂,大約持續兩三個月的時間,也就是寶貝大約三個月齡的時候,局部的破潰會結痂,然後痊癒,慢慢形成我們看到的卡瘢。
  • 接種卡介苗出現副作用?搞懂接種護理這樣做
    孩子剛出生會接種卡介苗,剛打完還沒事,可是過了一個月後注射處卻漸漸紅腫起來,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小傷口的樣子,看了醫生又說觀察就好,到底什麼時候可以觀察?什麼時候需要治療?觀察期間要注意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該怎麼辦。
  • 卡介苗打完竟「傷口化膿」?家長別擔心,一文了解新生兒卡介苗
    喵喵家兒子出生後不久就打了卡介苗,但是出院回家後接種疫苗的地方一直沒好,剛開始是小膿皰,後來破了,就開始化膿,現在都出生50多天了,一直還沒好,她看著寶寶化膿的小傷口,不僅心疼,還擔心,最後實在不放心,還專門跑去醫院掛號看了醫生,後來聽醫生一解釋才明白是正常的,懸著的心才放下。
  • 接種卡介苗≠成功接種卡介苗
    防治結核病須要採取綜合措施,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就是保護易感人群,而種卡介苗則是一種被廣泛採用並行之有效的辦法。  資料:卡介苗是一種減毒、弱毒的活菌疫苗。通過人工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產生一次輕微的感染,沒有發病的危險,從而產生抵抗結核病的能力,減少結核病的發生。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接種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減毒的活疫苗。新生兒接種以後可以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以有效預防結核病。嬰幼兒的抵抗力低下,若受到結核菌的感染後很難控制,並能發展為很嚴重的類型,特別是結核性腦膜炎,有可能帶來不可逆的腦部損傷,造成痴呆等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
  • 寶寶首針疫苗接種 新手寶媽須知!
    看著好像化膿了?」很多新手爸媽都不清楚孩子快到一個月的時候左上臂突然會有一塊紅腫的地方,寶寶的爸爸媽媽尋找各種原因,想著蚊子叮咬了、不小心碰到哪裡了,排除了各種原因就是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擔心的抱到醫院就診後才知道是因為寶寶出生時候接種了卡介苗後孩子的左上臂出現了紅腫。其實很多新手爸媽對於疫苗接種的問題都不是特別了解,今天就給各位新手爸媽普及一下關於接種首針疫苗的基本知識。
  • 卡介苗是不是要疤痕破潰才有效?疤痕破潰時怎麼護理?
    卡介苗疫苗一般在孩子出生24小時之內就可以接種,而卡介苗接種後也會在胳膊上形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