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卡介苗≠成功接種卡介苗

2020-12-22 搜狐網

  防治結核病須要採取綜合措施,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就是保護易感人群,而種卡介苗則是一種被廣泛採用並行之有效的辦法。

  資料:卡介苗是一種減毒、弱毒的活菌疫苗。通過人工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產生一次輕微的感染,沒有發病的危險,從而產生抵抗結核病的能力,減少結核病的發生。

在結核病發病較高的地區,接種卡介苗在預防結核病,特別是可能危及兒童生命的嚴重類型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結核病等方面具有相當明顯的作用。

  卡介苗接種的主要對象是新生嬰幼兒。卡介苗接種被稱為出生第一針,所以在產院、產科出生的新生兒一出生就應接種。如果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在1歲以內一定要到當地結核病防治機構或其他的卡介苗接種站去補種。

  但是,據統計,我省兒童結核、原髮型肺結核所佔的比例很高,佔全部肺結核病例的30%。許多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生下來便接種了卡介苗,這可以有效預防結核病,很放心。但實則不然,接種和成功接種卡介苗結果完全不一樣。楊主任介紹,由於接種卡介苗的技術難度較大,目前我省卡介苗接種的成功率僅有50%甚至更低,這意味著接種卡介苗的嬰兒當中,只有一半對結核病產生了抵抗力.

  還有部分農村鄉衛生員甚至一些醫院的免疫科醫護人員,也因畏難而「假種」卡介苗,即只將針打進去,而不注射適量的疫苗。接種卡介苗後會在接種處出現一定的肌膚反應,如此產生的痕跡稱卡痕,據一項我省某市的抽樣調查表明,在接種卡介苗的兒童中,卡痕形成率為85%,而其中僅39.7%的卡痕合格,這說明卡介苗的接種質量不夠理想。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接種卡介苗是否成功呢?楊主任介紹,在接種完卡介苗三個月後,家長應帶孩子到結防所做一次結核菌素(PPD)試驗,如果不成功,應及時進行補種。

  另外,兒童感染結核後有一部分可以不用治療而自愈,但體內仍存留有一定數量的細菌,在機體抵抗力減弱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大量繁殖導致發病,這稱為內源性復燃。楊主任說,預防此種情況一方面要注意卡介苗的接種是否成功,另一方面,如果有與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的經歷,應到結防所門診檢查諮詢,必要時可進行預防性服藥。

  作者: 來源:金黔在線—貴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卡介苗接種攻略
    嬰幼兒因為免疫功能不完善,一旦出現結核菌的感染,容易發生嚴重類型的結核感染,如結核性腦膜炎,從而危及生命,因此每一個嬰兒都一定要接種卡介苗。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證實: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性腦膜炎和播散性結核病的平均有效率為86%;預防結核相關死亡的有效率為65%,預防結核性腦膜炎死亡的有效率為64%,預防播散性結核死亡的有效率為78%。多年來,通過卡介苗接種已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
  • 接種卡介苗注意事項
    卡介苗是一種用經過特殊方法處理過的,活的無毒的結核菌製成的疫苗。接種卡介苗可使人體產生對抗結核菌的特異性免疫力,防止結核菌感染時在人體內發生血行播散,減少結核病的發病和粟粒性結核以及結核性腦膜炎等重癥結核的發生。因此,接種卡介苗對結核病的預防,尤其是預防兒童結核病非常有效。
  • 關於卡介苗接種,我想說……
    今天疾控君帶大家了解一下寶寶出生後需要儘快接種的卡介苗。卡介苗的由來卡介苗,最早由法國科學家卡爾梅特(Calmette)和介朗(Guérin)研製成功:將有毒力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在甘油膽汁馬鈴薯培養基上長期傳代培養,得到減毒菌株,可用於預防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為了紀念兩位發明者,故將這一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命名為「卡介苗」。
  • 寶寶接種卡介苗沒有疤, 需要再接種嗎?
    就是這個卡疤,讓許多家長犯了愁,有的寶寶接種卡介苗後,接種部位乾乾淨淨,一點疤都沒有,是接種無效嗎?需要再補種嗎?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卡介苗。1.卡介苗的作用是什麼?卡介苗主要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特別是對嬰幼兒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型肺結核有預防作用。它屬於第一類疫苗,是國家免疫規劃程序規定要給兒童接種的疫苗,免費接種。2.卡疤的形成?卡疤就是接種卡介苗2-3個月後,在接種部位(多在左側上臂三角肌下緣)出現的疤痕。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接種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減毒的活疫苗。新生兒接種以後可以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以有效預防結核病。嬰幼兒的抵抗力低下,若受到結核菌的感染後很難控制,並能發展為很嚴重的類型,特別是結核性腦膜炎,有可能帶來不可逆的腦部損傷,造成痴呆等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
  • 預防結核病 儘早為寶寶接種卡介苗
    原標題:預防結核病 儘早為寶寶接種卡介苗卡介苗是源於牛型結核分枝桿菌的減毒活疫苗,有著9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臨床用於嬰兒期預防結核病的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寶寶出生後儘早接種卡介苗,因而卡介苗被譽為「新生兒第一針」。
  • 接種卡介苗引發的不良反應
    疫苗是幼兒時期必須要打的,但是每個孩子打完疫苗之後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正因為我們們對卡介苗不了解,孩子在接種卡介苗後引發的不良反應不能第一時間察覺,後果不堪設想,那麼,接種卡介苗引發的不良反應有哪些呢?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後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
  • 卡介苗預防接種知識
  • 接種卡介苗後的日常護理
    作者:寶寶知道 薄荷~微微涼卡介苗的接種,在「預防接種時間及紀錄表」中名列第一位。新生兒出生後,最先要面對的預防接種就是卡介苗。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結核病,而且是很安全的,但是它的局部反應過程是比較特殊,今天就給處女座寶寶的媽媽們補充一下接種後的知識。
  • 溼疹嬰兒接種卡介苗後死亡
    (原標題:溼疹嬰兒接種卡介苗後死亡)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一嬰兒小俊出生後第三天接種卡介苗
  • 接種卡介苗後,化膿嚴重怎麼辦?
    讀者諮詢:小孩接種卡介苗已1個多月,但接種的地方化膿嚴重膿包,已經腫了10多天。需要把膿包挑破嗎?會不會引發感染?醫師答覆:家長們都知道,寶寶一出生,就要接種卡介苗。卡介苗接種被稱為寶寶「出生第一針」。
  • 接種卡介苗後小睿睿全身萎縮 卡介苗,打還是不打?
    浙江在線05月19日訊這兩天,安吉小睿睿的病情,牽動著許多家長的心,到底還要不要給寶寶打卡介苗?對於家長的這份猶豫,昨天我省有關專家,就大家比較關心的疑問做了解答。  我省從1978年開始計劃免疫打卡介苗後,小睿睿是第一例有如此嚴重異常反應的孩子。截至目前,全世界因接種卡介苗引起的播散性卡介菌病僅200餘例。
  • 男嬰接種卡介苗死亡 卡介苗接種注意事項
    昨天,萬女士的兒子小寶(化名)被宣告死亡。  新生兒為什麼要接種卡介苗  給新生兒接種卡介苗是為了預防結核病的發生。新生兒身體各部分的內臟器官都比較嬌嫩,抵抗傳染病的能力較差。  卡介苗接種注意事項  1、接種卡介苗的反應  寶寶接種卡介苗後3周左右,接種部位的局部會發生紅腫、膿包,膿包破潰後,經過1~2周才結痂。有的孩子可能出現低熱或同側腋窩淋巴結輕度腫大的現象,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正常反應,過段時間可自行恢復正常。待接種部位結痂脫落後,皮膚上會留下一個瘢痕。
  • 接種卡介苗出現副作用?搞懂接種護理這樣做
    卡介苗是現在少數仍被使用的活細菌疫苗,卡介苗本身是一種牛的分枝桿菌,兒童接種卡介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兒童結核性腦膜炎與散播性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發生,但無法減少肺結核的感染機會
  • 卡介苗接種反應知多少
    原創 臨床免疫科 布穀鳥兒科醫生工作室卡介苗接種反應 醫生,寶寶卡介苗接種部位腫了!門診經常會遇到小嬰兒因為卡介苗接種部位紅腫而就醫的情況,家長非常著急,那麼接種部位腫了一定是異常反應嗎?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由減毒牛型結核分枝桿菌製成的活菌苗,1920年由法國學者Leon Calmette和Camile Guerin發現並得名,被用來預防兒童重癥結核感染的發生。
  • 卡介苗接種後多久化膿?沒有留疤是不是接種失敗了?
    目前發達國家(美國、英國等)結核的發病率極低,所以在這些國家,卡介苗不是兒童常規接種疫苗,必要時才使用
  • 接種過卡介苗也可能得結核病
    講座主題:預防結核病  主講人:杭州市紅會醫院結核科副主任醫師魏強  新生兒在出生時一般都接種過「卡介苗」。你可以看看自己左上臂處是否有一個凹凸的疤痕,那就是打「卡介苗」留下的印記。  接種過「卡介苗」是否就高枕無憂了?  關於卡介苗的保護力,學術界其實是有爭議的。
  • 接種了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為什麼結核病依然在人群中傳播?
    我們幾乎每個人在出生的時候就接種了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但是結核病依然在人群中傳播。難道是疫苗沒有效果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一探究竟。一、什麼是結核病?二、什麼是卡介苗?卡介苗又稱為皮內注射卡介苗,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公認的唯一可以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它的主要成分是結核菌苗,是一種對人體無害但卻能產生結核病免疫抗體的活疫苗。由於我國的結核病患病率僅次於印度,是患者數量排名世界第二。
  • 疫苗接種工作停半年 桂林市8萬新生兒搶種卡介苗
    原標題:疫苗接種工作停半年 桂林市8萬新生兒搶種卡介苗   6月17日上午,在醫院卡介苗檢查室外,站滿了抱著小孩前來接種疫苗的家長。戴說,目前,該科具有接種資質的醫務人員只有6人,除承擔卡介苗檢查工作,還要到社區幫幼兒打預防針,工作壓力十分大。因而,短時間內無法滿足大量幼兒的集中檢查。為了做到安全檢查和接種,保證每位幼兒都能安全地進行卡介苗檢查,所以採取了排隊限號的方法。因為,醫務人員精力有限,一旦前來接種疫苗的幼兒過多,或將忙中出錯,產生嚴重後果。
  • 關於孩子卡介苗的接種和補種問題
    【關於孩子卡介苗的接種和補種問題】預防結核的疫苗,應在新生兒出生後儘早接種。生後24小時未成功接種者,可於3月齡內直接補種;大於3月齡的孩子需進行PPD試驗(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可予以補種,儘可能保證在1周歲前完成,最遲不建議超過4周歲。已接種卡介苗的兒童,即使卡巴未形成也不建議再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