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研專語】李季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四個基本理念解讀

2020-12-09 騰訊網

為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育部2012年頒布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貫穿其中的四個基本理念是: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幼兒園教師只有真正理解、踐行這四個基本理念,才能夠更加快速走上科學的專業化發展道路。

華東師範大學的李季湄教授對這四個基本理念做了深刻的解讀,我們來一起聆聽學習吧!

李季湄: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

當今社會,價值觀日益多元化,幼兒園教師作為幼兒的重要培養者和教育者,不能沒有正確理念的指引。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基礎教育的觀念與實踐也與時俱進地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幼兒教育向著更加人本化、專業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提出的「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基本理念,反映出了新形勢下教師專業發展的豐富內涵。

一、幼兒為本

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

(一)什麼是「幼兒為本」?

「本」可以指:基礎、主體、根本、本原、本質、出發點、目的等。「幼兒為本」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幼兒教育上的具體體現,是幼兒教育本質的重要內涵,也是幼兒園教師應秉持的核心理念。珍惜幼兒的生命,尊重幼兒的價值,滿足幼兒的需要,維護幼兒的權利,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等,是「幼兒為本」的核心內涵。

誤區一:「幼兒為本」不是「幼兒唯一」,倡導「幼兒為本」但不能將之孤立化。

「幼兒為本」的實現需要多種條件來保證,否則「幼兒為本」就會成為一句空話。許多實例表明,離開了成人的正確理解、引導和支持,兒童的良好發展是難以實現的。關於幼兒教育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也表明,在影響幼兒教育質量的諸因素中,作為第一要素的「過程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體驗和經驗的質量。而「過程質量」中的「教師的親和力」「對兒童積極肯定的態度」等要素是通過保育者與幼兒的關係反映出來的。

真正的「幼兒為本」是體現在以保育者與幼兒的「關係質量」為中心的日常人際關係之中的,是體現在保育者與兒童無數次反反覆覆的互動之中的。同時從影響「工作環境質量」的因素中也可以看到,保育者的工作、生活狀態、對工作的滿意度、壓力程度等都與幼兒教育質量息息相關。

正因為此,重視幼兒教師的工作條件的改善、待遇的提高、減輕他們的壓力等是與落實「幼兒為本」的理念、促進幼兒的發展等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孤立地強調「幼兒為本」而給教師過多過大的負擔或壓力,只讓教師講奉獻、講「一切為了幼兒」,而不顧及教師的工作環境質量,不改革幼兒園的管理為教師創造一個適宜的工作條件,「幼兒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誤區二:倡導「幼兒為本」,但不能將之絕對化。不能認為「幼兒為本」就是「幼兒萬能」,甚至合理的保護、教育也被視為「成人為本」,而遭到批評。

幼兒是與成人平等的社會成員,是獨立的人,這是「幼兒為本」的基本觀點。但是必須看到,「平等」是就幼兒與成人的社會地位的關係而言的,「獨立」更多是就幼兒的人格而言的。「幼兒為本」與成人對其施以保護、教育甚至給予必要的約束、規範是完全不矛盾的。

總之,「幼兒為本」理念的提出在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史上是有深遠意義的,是我國社會進步的碩果。每一位幼兒園教師都應敏銳地意識到社會進步及其相隨而至的觀念變革,並以一種理性的自覺去面對,不斷提升自己對教育、對幼兒的理解與認識。

(二)關於「幼兒為本」的教育行為準則

《專業標準》對「幼兒為本」理念的表述是:「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可以說,這是理念在幼教實踐中的具體化。

踐行「幼兒為本」理念應遵從以下行為準則:

1.尊重幼兒作為「人」的尊嚴與權利。

2.尊重幼兒期的獨特性和價值。

3.尊重幼兒身心特點與保教規律。

4.促進每一個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地發展。

二、師德為先

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領路人。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

《專業標準》將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方面作為幼兒園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與條件,尤其注重專業理念與師德,認為它是整個《專業標準》的靈魂與核心。《專業標準》強調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必須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必須關愛幼兒,尊重幼兒,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同時,《專業標準》對當前社會反映的、教師專業意識或行為中的薄弱、不足方面,予以了關注與強調。

師德是幼兒園教師最基本、最重要的職業準則和規範,所謂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遵循的各種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的總和。師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教育活動中的具體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師德具有引領和指導作用。師德為先,即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的過程中,將師德放在首位。

其中,「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履行職業道德,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幼兒園教師師德的核心

「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耐心和細心、責任心、公平公正」——幼兒園教師師德的重要內容

「作為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幼兒園教師必須為人師表,教育育人,自尊自律」——《專業標準》對幼兒教師的角色要求

三、能力為重

把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研究幼兒,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提升保教工作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

WHY:為什麼要提出「能力為重」的理念呢?

一方面,自1996年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處」之後,「學會做事」成為國際教育界的一種價值導向,重視能力建設成為世界各國教師專業發展的趨勢

另一方面,從我國幼兒教育發展的狀況來看,提出「能力為重」是十分緊迫、十分必要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貫徹10年來,教師的觀念與幼教實踐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一變化正推動著我國幼兒園課程發生範式轉換,從以「教」為中心的課程向著以「學」為中心的課程變化。但是,由於不同範式的幼兒園課程理念不同,強調的課程要素不同,其「能力觀」以及能力要求也都不同,從而使我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面臨巨大的挑戰

以「教」為中心的課程重視知識體系,強調分科、預設、講授等要素,而以「學」為中心的課程則把幼兒當下生活中的課題,幼兒主體地參與、建構自己的知識和同伴文化置於課程的中心地位,強調綜合、生成、情境、體驗等要素。因此,前者重視「教」的能力—吃透教材、預成教案、講授知識等為能力重點,而後者則重視搭建「學」的支架的能力—吃透幼兒、創設環境、捕捉生活中的課程生長點、調動幼兒參與、對話、共同建構知識等被視為能力的重點。

顯然,「能力重點」發生了轉移,「能力結構」出現了根本性變化。不容諱言,教師的能力問題已經成為深入實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主要瓶頸,成為進一步深化幼教改革的主要障礙。由此不難看到,《專業標準》提出「能力為重」的理念對我國幼教的發展不僅具有現實意義,也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

WHY:為什麼提出終身學習這一條理念?

終身學習的理念適應了國際教師專業發展與教育改革的趨勢,也適應了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的職業特點。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主要國家都開始逐步將終身學習作為指導本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項基本政策與原則。其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已成為當前國際教師專業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主要趨勢之一。

在我國,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設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體系的重大戰略任務,在全國掀起了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熱潮;《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亦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2011年頒布的我國《教師教育課程標準》以「終身學習」為理念,指出「教師是終身學習者。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需要教師進行終身的專業學習。」這是我國教師教育對當前國際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做出的積極回應,也是對教師終身學習做出的方向指引。

此外,終身學習是由幼兒園教師職業特點決定的。幼兒園教師職業的對象是具有主動性和獨特性的幼兒個體,幼兒園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幼兒在未來社會中不斷發展奠定基礎與動力。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只有當你不斷致力於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別人。」因此,幼兒園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並將其付諸於行動,才能不斷影響幼兒的學習態度及行為,促進幼兒不斷發展。

同時,教師專業發展所要求的知識素養、能力素養、教育理論素養、道德素養等的完善與更新,都需要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和實際行動。教師必須不斷拓寬自身身的知識視野,優化知識結構,不斷用新理論、新方法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反思與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才能持續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您怎麼看?

來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吧~

微者,精妙也;觀者,諦視也。以早教微觀,可以知上策,明幼規,察園涵,破迷題,解師心,安父母,健童生,諧成長,共發展。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及常見試題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內容構架包含了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3個維度,14個領域,62個要求。相關推薦:2016下半年教師資格統考考前備考報即將發放,敬請關注!二、內容解讀框架結構與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基本一致,但在具體內容上有所不同。尤其在專業能力方面,充分體現了幼兒園教育的突出特點和保教工作的基本任務,特別強調了幼兒園教師所必須具備的良好環境的創設與利用、幼兒一日生活的合理組織與保育、遊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恰當計劃與實施能力等。
  • 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的內涵與基本構成
    專業理念的內涵專業理念是專業人員對自身專業的性質、標準、價值等的理解、判斷、期待與認同,指引著專業人員的思考方式和行為舉止。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理念是指幼兒園教師在對教育工作本質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於教育的觀念和理性認識。
  •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說明
    《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規定的是幼兒園教師必須達到的基本專業素養和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範,同時又應該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引和導航,幼兒園教師應按標準中所提出的專業要求,不斷提升專業發展水平。  3.全面要求,突出重點。
  • 順河回族區紅旗幼兒園開展教師專業標準培訓活動
    全媒體記者張偉報導 學習《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了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開封市順河回族區紅旗幼兒園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專題培訓活動。
  • 幼兒園教師應秉持的四大基本理念
    理念可簡釋為理想和信念,是左右我們態度、行為的一種無形而強大的觀念力量。也就是——你的起心動念,所思所想。幼兒園教師應秉持的基本理念幼兒園教師應秉持的基本理念既是整個《專業標準》一以貫之的具有導向 性和統管性的基本思想,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方向的宏觀性指引也是幼兒園教師自身專業構建所必備的觀念性基石必須理解並踐行。
  •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體系建設
    我國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並非單只一個專業文件,而是一個完整且不斷完善的專業體系,該專業體系是由一系列標準和相關配套文件構成的。具體包括:《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幼兒園教師教育機構資質標準》《幼兒園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幼兒園教師教育質量評估標準》《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以及與上述標準實施操作中相配套的《學前教育專業
  • 【專研專語】王春燕:幼兒園課程故事的內涵、問題與對策
    我國學者高小康認為故事具備三個特點:過去時態、虛構性和人本意蘊。故事作為敘事之本,具有四個基本要素:主題、事件、人物和環境。 首先,主題是故事的意義所在,故事的關鍵在於意義的搭建,意義是故事存在的依據。
  • 大西幼森林城分園開展《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學習
    為了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2020年9月15日,大西幼教育集團森林城分園團支部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專題學習活動。活動中,劉魏老師帶領全體教師依據標準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指導思想、基本內容和實施要求等方面內容,結合一線工作的案例分析,解讀闡述《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整個專題學習貼近教師的工作實際,為教師們今後的發展目標指明了方向。
  •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
    教育部關於印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師範大學: 為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 制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五項指導思想
    1、專業導向,師德為先幼兒園教師是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職責的專業人員,需具有特定的專 業素質,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態度、專業的教育知識和技能。2.基本規範,前瞻引領《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規定的是幼 兒園教師必須達到的基本專業素養和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範,同時又 應該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為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方 向性的指引和導航。3.
  •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定位
    主要定位 —— 在兩個方面:專業準 入標準 + 專業發展標準。專業準入標準一般是教師專業化起步階段的產物, 也是教師教育行業組織、行業協會規範教師教育行為的需要。專業發展標準通常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它主要起導向、引領作用,是秉承教師 專業價值、塑造教師專業新形象、推動教師深度專業發展的重要指南。
  •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全文如下: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徵求意見稿)  為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特制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
  •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公布公開徵求意見 2011-12-12 來源:教育部   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 合肥市大西幼教育集團森林城分園開展《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學習
    為了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2020年9月15日,合肥市大西幼教育集團森林城分園團支部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專題學習活動。活動中,劉魏老師帶領全體教師依據標準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指導思想、基本內容和實施要求等方面內容,結合一線工作的案例分析
  • 教師專業標準——什麼樣才能算是「好」老師?
    「標準」就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提出60餘條具體要求(資料照片)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中提到,教師要將保護幼兒或小學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中學教師專業標準中提到,教師要保護中學生生命安全。(資料照片)
  • 李季湄:理論與實踐有多遠——淺析《指南》實踐理解的誤區
    應當怎樣開展幼兒園語言教育?這些都是問題。就拿語言活動來說,符合《指南》精神的語言教學活動,應該是在一日生活中,在遊戲,在對話中,在老師與孩子互動中的方方面面來進行,而不是僅僅以一個語言集體教學活動來做語言教學。教師從理念到行為的轉變需要時間,需要反反覆覆的學習與感悟,在實踐情景中行動,反思,再行動,再反思。
  • 【專業發展】《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特制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  幼兒園教師是履行幼兒園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幼兒園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範,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幼兒園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 才兒坊:幼兒園老師專業理念和師德要求
    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要求世界各國的教師專業素質結構一般由三個範疇構成,即專業知識(應知)、專業技能或實踐(會做)和專業品質(願持)組成,我國正式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把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結構分為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
  • 教育部擬出臺教師專業標準 突出師德強調學生地位
    課題組聽取了1000多位專家和中小學校長、園長及一線教師的意見,大的修改有30多次。三是徵求意見。我們組織召開教師教育標準匯報研討會,邀請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各位專家討論修改。徵求部有關司局、各省教育廳和部分師範院校、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意見,多次修改三個標準文稿。四是專家審議。我們分別組織召開三個標準審議會。
  • 教育部擬出臺教師專業標準 強調師德和學生地位
    我們組織召開教師教育標準匯報研討會,邀請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各位專家討論修改。徵求部有關司局、各省教育廳和部分師範院校、中小學和幼兒園的意見,多次修改三個標準文稿。四是專家審議。我們分別組織召開三個標準審議會。邀請部分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和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對三個標準進行了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