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軍專欄:「奮進」——伍遠資的十年廈門執教歷程

2021-02-13 凌雲作坊
  請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看更多哦!

 

《廈門市志·教育志》這樣評價伍遠資對廈門初等教育的巨大貢獻:「伍遠資任大同小學校長後,致力於學校建設,在校董會的支持贊助下,並向南洋華僑募捐集資在小學路建校舍…他熱心教育事業,治校嚴謹,辛勤耕耘,使該校成為當時我市聲譽卓然的小學之一。」

 

一、初出茅廬挑重任

 

伍遠資1900年12月1日出生於南安石井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早年就讀於南安石井鰲峰小學,師從石井教育先驅鄭叔成。1918年秋,他考進集美師範。在校期間,他利用課餘抄寫、刻臘紙、打雜等,以補充自己的學習費用。1920年12月,時年二十當頭的伍遠資畢業,是集美師範最早的畢業生,畢業後他即應聘金門縣模範村珠山小學任校長,一年後回母校鰲峰小學任教。1924年2月,廈門商密小學校長盧心啟(盧嘉錫先生六叔)邀請伍遠資來廈門工作,他先後在商密、延陵、大同等小學任教。1925年,時任大同小學校長楊景文被聘任為大同中學校長職務,大同小學校長一職空缺,伍遠資便於1926年接任大同小學校長。這一年,伍遠資才年方二十六歲,可謂初出茅廬卻勇挑重任。同年他考入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為在職進修研究生,當時導師有林語堂、魯迅、顧頡剛等大家名流。

 

二、篤實建設師資隊伍,挑選有「力」的教師

 

辦好第一流的學校,首當其中就是要有第一流的師資力量。伍遠資作為校長,他認為要辦好一所學校,讓學校有過人之處、令人矚目之處,最主要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好教師,才能提高辦學水平,學校才能有競爭的本錢。有鑑於此,他親力親為,篤實地建設大同小學的師資隊伍,四處網羅挑選人才,為學校挑選「得力」的教師。

 

伍遠資任職期間,人才薈萃的大同小學,每一位教師他都親自反覆調查和全面考核,力求挑選受過教育訓練的師範畢業生。音樂教師更是要求會唱、會彈、會舞蹈。

 

他選拔教師公道正派、任人唯賢。即使親朋好友、上司介紹的教員,考察考核不過關,也不輕易接受;另一方面,只要他聽說某地(不管廈門或內地)有優秀教師,就立刻前往了解核實,確屬優秀的,他便不厭其煩甚至三顧茅廬,高薪予以聘請,根據他們的特長,妥善安排合適的工作。

 

正是在伍遠資的嚴格把關和精心安排培養下,一大片水平較高的骨幹教師如葉滄溪、徐址安、陳慈才、莊裕嶽、孫力森…脫穎而出。以後他們成為廈門和鼓浪嶼各小學的精幹校長或教師。據曾擔任過中學校長的莊連枝先生回憶,抗戰勝利後,伍遠資續任大同小學校長及校監,期間所聘請的教師中:新中國成立後被市人民政府教育局任命為校長的有藍白丁、洪碧清等5人;提拔到廈門師範學校和市屬各中學教師的有莊連枝、陳兆英、吳序璞等10人;新中國成立後到軍政大學學習,後來成為黨政軍中層幹部的有沈加南、莊明巖等5人。

 

三、「教、學、做」合一,培育有「力」的學生

 

伍遠資反對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倡導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在大同小學分別開展公民、健康、智能、生產、休閒(文體)等五種教育,實施寓教於生活的教學法。組織學生,開展以「大同社」為主體的自治訓練,讓學生按自己的興趣參加如衛生與救護、巡察團服務、小劇社、音樂舞蹈、田徑球類等活動,寓教於生活,讓學生從中「行為文明,學習到藝」。

 

在「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學校還將社會作為培養學生的最大的教育場所,放手讓學生走向社會,直接培養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注重社會教育效果,讓學生在接受社會教育回到學校後,組織學生辦小醫院、小儲蓄所和小圖書館,展示接受教育後的結果。 

四、工於實踐,活化教育,闡述「奮進」校訓

 

伍遠資認為學校的主要任務是教學。一切為了教學,一切服務教學。在他帶領下,學校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曾經嘗試「設計教學法」,允許成績優異的學生越級升學,縮短學習期限。針對低年級學生好動特點,採取多樣化、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取得預期良好的教學效果。倡導學習和實驗陶行知教育學說,在做中學,學中做,手腦並用,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和在實踐中的創造能力。這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在當年無疑是超前的,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伍遠資注重「奮進」校訓的闡釋和應用,他曾經反覆強調:「能奮進才是好漢,甘落後等於廢人」,又提出「成毅加奮進,庸人也能成良才」等口號,一是利用晨會、周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常規教育;二是要求教師在同一學期不同階段根據不同教學需要設計教學單元,自編靈活新鮮有趣的教材,提高教學效果;三是針對頑皮兒童採取特殊教育方法,呼籲社會教育參與,使學校社會一體發揮教育作用;四是教師密切聯繫家長,密切師生關係,採用共教共學共活動方式,充分發揮家長和家庭教育資源,共同助力學校提高教學質量。

 

1926年至1936年十年時間,廈門大同小學在伍遠資帶領和全校師生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辦學質量逐年提高,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學生由200多人發展到1200多人,低年級還實行兩部制,一躍成為廈門初等教育名校。

 

1937年,日本軍艦、飛機經常偷襲廈門,安全形勢十分緊張,伍遠資先把有家室的教師疏散到內地,自己選擇堅守大同小學,直到日軍登陸廈島之際才依依不捨離開他苦心為之服務10多年的學校。在伍遠資《鄉教七年·從頭做起》一文中,他寫道:……五月十日早晨,日敵從廈門泥社登陸,午後四時許,炮聲、槍聲越接近市區……校工張文川倉煌從校門外走進辦公室說:『校長,敵人已竄進蓮坂,你要離開呀!』我仍然默坐在辦公室。這是我的家——大同小學,10多年來,我們同心同德,慘澹經營,凝聚著我們的血汗,哪能讓敵人佔領,我不覺愴然淚下!可是,敵人飛機聲、槍炮聲逐漸迫近,非走不可,我從抽屜拿出校印,藏在衣袋踏出校門,藏居鼓浪嶼。第二天清早,僱小船到東嶼登陸,步行到新安嶺,回望廈門島烽火連天,無限悵惘!」伍遠資的拳拳愛國愛鄉、愛教育愛大同之心躍然紙上,感天動地。

 

胸次崢嶸滿貯書,十年名字滿江湖。伍遠資先生在廈門大同小學任教的十年間,他含辛茹苦,殫精竭慮,廢寢忘食,為大同小學的發展奉獻了畢生最珍貴的青春韶華,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教育篇章,他的豐功偉績永存。

 



      許建軍,男,籍貫福建南安石井。福建醫科大學臨床專業畢業。出版散文隨筆集《馬江臨風》。作品散見於《泉州晚報》、《東南早報》、《海絲商報》、《石獅日報》、搜狐等報刊雜誌和網站,系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僑史學會會員,南安市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許建軍往期作品

相關焦點

  • 宣布破產近一年,小馬過河創始人許建軍的「求生之路」
    然而,盛極一時的小馬過河,因破產清算的消息引發的業界熱議並沒有給公司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小馬過河的最終敗局壓在了許建軍身上:員工陸續討薪,留下的教師、銷售人數銳減,所有債務總計超過四千萬元。小馬過河已死,但許建軍本人必須找到一條新的活路。
  • 十年建設鑄特色 砥礪奮進譜華章
    歡迎大家在這個收穫的季節與我們一同見證和分享,龍嶺學校十年教學成果展示的喜悅,共同銘記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十年來,茂名市龍嶺學校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浪潮和時代的步伐走過了滄桑巨變,那是一段曲折的艱苦的歷程,堅韌的龍嶺人植根於這片豐沃的土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強不息,由小到大,由大到強,從一片破爛的泥塘到寬敞明亮的教學大樓,從名不見經傳到世人皆知,龍嶺人,勵精圖治,追夢前行。
  • 亞洲足球教練或來蜀山區執教
    原標題:亞洲足球教練或來蜀山區執教    曾是上海申花俱樂部球員擁有亞足聯頒發的教練證   擁有亞足聯教練證書,還曾經是知名俱樂部足球運動員,擁有多項國際性武術比賽冠軍……這些可都是亮瞎眼的大人物啊!
  • 古梁、許建軍、楊岸森詩詞合集
    作者簡介:許建軍,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散文集《馬江臨風》,第二屆左龍右虎國際詩歌大賽現代組二等獎獲得者。
  • 許建軍:承天愜意覓晚晴
    許建軍  作者:許建軍,男,籍貫福建南安石井。福建醫科大學臨床專業畢業。出版散文隨筆集《馬江臨風》。
  • 貝親借2012CBME展中國十年輝煌歷程
    貝親借2012CBME展中國十年輝煌歷程2012-07-19 16:37: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與此前參展不同的是,2012是貝親中國十周年紀念,CBME作為亞洲最大規模專業孕嬰童展,為貝親展示十年發展歷程搭建了宣傳平臺,因此展會圍繞「十周年輝煌」這一主題展開。
  • 廈門會晤提升「金磚活力」 再接再厲開啟第二個「金色十年」
    金磚國家領導人當天協商一致通過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共有71條,內容十分豐富,其中既包括外界關注的反恐問題,也包括最近非常熱的朝核問題,但有分析認為,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合作,是作為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代表,金磚國家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哪些「金磚活力」。
  • 感悟偉大曆程 在新時代努力奮進——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題:感悟偉大曆程 在新時代努力奮進——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引起社會各界熱烈反響新華社記者砥礪奮進鏗鏘前行,波瀾壯闊振奮人心。連日來,深入反映共和國感人故事和重要事件的24集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在中央電視臺陸續播出,9月19日第7集播出後,社會各界反響愈發熱烈,全國各地幹部群眾對黨和國家偉大曆程的討論更加深入。
  • 【奮進 巨變 展望】「十年·郵愛」全國網媒寫下寄語 祝福下一個十...
    全國網媒寫下寄語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8日訊(記者 餘開洋 李慧穎 攝影報導)「一路走來,這十年的變化讓我很安心、很放心,今後的十年相信他們會更好!」「這十年是一個奮進、巨變的十年。」「我看到了強大祖國的力量;看到了四川人民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 希望穆帥執教葡萄牙國家隊嗎?青澀C羅回答:他很好但我們不需要
    在當地時間6月5日,我們從「水果牙」登頂歐洲杯紀錄片中發現新秘密:在某次國家隊大賽前的集訓中,與葡萄牙足協關係非常好的法國記者Julien Laurens與當時還青澀的C羅聊天,記者問小小羅:「你是否希望何塞-穆裡尼奧來執教我們國家隊?」青澀時期牙齒還有些凌亂的C羅回答:「他很好但我們不需要!」
  • 「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 重慶郵電大學舉行第36個...
    李林根據今年教師節「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的主題,向全校教師提出希望:希望教師在立德樹人中奮進擔當,有心繫國之大者的情懷、心系三尺講臺的情懷,以及心系學術創新的情懷,把立德樹人當作自己的天職,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真情投入教學,投向學生,積極探索教學規律,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全面發展;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嚴而不苛,
  • 廈門臺商吳家瑩「憶往昔感慨,盼未來期待」
    40年前,廈門被歷史選中,這方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的「試驗田」拉開了廈門追風逐浪的奮進大幕。 40年間,廈門敢闖先試,源源不斷地引入「改革活水」,設立臺商投資區、建設保稅港區,實施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
  • 廈門大學100周年校慶標誌,主題色,Slogan及周邊搶先看!好看!
    好了,和麥麥一起來看看有多好看吧基礎規範1,標誌以嘉庚風格建築為主體,呈現廈門大學百年辦學歷程。弧線寫意勾勒,寓意廈門大學紮根中國大地,面朝浩瀚大海,向著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乘風破浪、砥礪前行!2,Slogan百年校慶的slogan定為:「弘揚嘉庚精神 奮進一流徵程」!是對廈大百年初心的回望!
  • 立德樹人弘揚尊師風尚 凝心聚力寫好奮進之筆
    為進一步弘揚師德風尚,凝心聚力寫好教育奮進之筆,2020年9月9日下午四點,合肥七中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暨第二屆「美麗七中人」頒獎典禮在桃蹊會堂舉行,學校全體教職工及社會化服務單位負責人等歡聚一堂,表彰先進、文藝匯演。現場隆重喜慶、歡樂祥和,濃濃的節日氣氛洋溢校園。
  • 華為Mate40新品發布會如期舉行 餘承東回顧十年曆程
    在正式介紹華為Mate40系列前,餘承東率先回顧了過去十年曆程。歷代華為Mate系列手機回顧過去十年,華為一直致力於通過貼心服務和創新科技,為消費者構建更美好、更智能的全聯接世界。目前,華為Mate40系列新品發布會正在舉行中,稍後CNMO將會為您帶來更多關於這場發布會的信息,歡迎大家關注。
  • 曾經的潮流運動如今消失 廈門最後的保齡球館面臨關停
    近日,關於廈門目前唯一一座保齡球館面臨閉館的消息傳遍朋友圈。來自場館運營方的消息稱,因租約到期,無力負擔續約租金,存在了十年的星冠保齡球館面臨閉館。  據悉,保齡球運動曾在廈門風靡一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球館最多時達到20多家,最大的館有球道40多條。而廈門保齡球運動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屢創佳績。
  • 林宥嘉idol巡演唱響泉城濟南 十年心路歷程全方位展現
    當十年經典歌曲《想自由》《浪費》《心酸》響起時,更是引發歌迷全場大合唱。   這場演出最特別的地方是全場沒有一根螢光棒,但卻「璨若星河,熠熠生輝。」歌迷對該場演唱會給予了極高評價:「原來在演出前不讓攜帶螢光棒,是為了讓我們歌迷「置身於銀河」,舞臺太驚豔了,視覺感官雙重享受。
  • 記錄片《茨朗的孩子》封鏡 追蹤貧困山區孩子十年成長曆程
    記錄片《茨朗的孩子》封鏡 追蹤貧困山區孩子十年成長曆程 2017-02-08 21:55: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廈門理工學院萬名師生同上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
    9月16日下午,廈門理工學院校長朱文章以《躍馬揚鞭新學期,乘風破浪新徵程》為題,通過線上線下授課方式,為全校師生精心講授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與全校師生共同回顧並肩戰「疫」的非凡歷程,共同學習偉大的抗疫精神,引導師生從「抗疫大課」中汲取養分,激發愛國熱情,積蓄前行力量。
  • 就「再度執教國足」達成共識
    據了解,裡皮在上周來華與有關方面就「再度執教國足」進行談判並最終達成共識後,計劃將於4月30日由廣州返回義大利。而臨走前,他已經拿到了國足最近一段時間的備戰計劃。「銀狐」其實已經重新進入工作狀態。另有消息顯示,裡皮在恆大隊、國足執教期間的最得力的中文翻譯文遷時最近幾天也暫時放下俱樂部隊的工作,這或許也和裡皮的籤約談判存在內在聯繫。從目前情況看,關於裡皮二度接手中國隊的談判的確取得了實質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