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劑在含碳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2020-12-16 找耐火材料網

碳複合耐火材料在抗渣性及抗熱震穩定性方面的優勢是由於石墨的存在所致碳耐火材料的損壞主要是石墨的氧化問題。石墨容易氧化生成CO,這是石墨的致命弱點,也是含碳材料損壞的重要原因。一旦石墨被氧化,其優勢將喪失殆盡。防止石墨氧化的關鍵,是控制磚的脫碳速度。為了提高碳複合耐火材料的抗氧化性,常加入少量添加劑。添加劑的作用原理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熱力學觀點出發,即在工作溫度下,添加物或者添加物和碳反應的生成物與氧的親和力比碳與氧的親和力大,優先於碳被氧化從而起到保護碳的作用;另一方面,即從動力學的角度來考慮添加劑與O2、CO或者碳反應生成的化合物改變碳複合耐火材料的顯微結構,如增加緻密度,堵塞氣孔,阻礙氧及反應產物的擴散等。

1、防止石墨氧化

傳統防止石墨氧化的措施有:

1)合理選擇石墨的粒度,純度和加入量。

粗粒石墨對抗氧化有利,因此,石墨的尺寸宜選粗粒為好。鎂碳磚內石墨的尺寸35目(大於0.5毫米)以上時,磚的耐高溫剝落,抗氧化性加強,耐侵蝕性也有提高。

石墨的加入量對含碳材料影響很大,由於石墨與熔融液的接觸角大,有不親潤的特性,增加碳含量可進一步阻止爐渣的滲透,提高磚的抗侵蝕性。研究指出,碳含量大於3%(重量)時,爐渣的滲透很弱,碳含量小於3%時,爐渣滲透明顯,加劇形成變質層,耐熱震穩定性差。鎂碳磚的石墨含量以20%為最好,此時該磚在爐渣中的侵蝕率最小。合同製品的密度隨著碳含量的提高而降低,原因是石墨的比重小(2.09~2.23),所以石墨的含碳量宜綜合考慮。

2)加入抗氧化添加物

含碳耐火材料加入抗氧化添加物,其作用是在高溫下形成新礦物,體積膨脹,封閉氣孔,防止氧進一步同碳反應。

加入的抗氧化添加物,目前大多是選擇比碳更容易氧化的金屬,如Ca(矽鈣)、Al粉、Si(碳化矽、矽、一氧化矽、碳化矽)、Fe(矽鐵這些金屬與氧反應的標準生成自由能明顯比碳與氧反應的標準生成自由能低。標準生成自由能低,該金屬同氧的親和力大,也就是說這些金屬將先於C同O2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表1為一些氧化物的標準生成自由能。

表1某些氧化物的標準生成自由能

△G°=A+Bt

在含碳耐火材料中添加SiC作為防氧化劑,在實用中已經多次見到效果,其反應為:

1)在磚體內的CO在SiC顆粒表面發生反應:

SiC(s)+CO(g)=SiO+2C(s)

2)SiO(g)在原來SiC顆粒周圍按下式反應:

SiO(g)+CO(g)=SiO2(s)+C(s)

生成SiO2(S)而凝聚。

列出上兩式的綜合反應式如下:

SiC(s)+2CO(g)=SiO2(s)+3C(s)

從式中可見,1摩SiC(常溫下密度為3.21克/釐米3)生成1摩的SiO2(按方石英考慮,密度為2.37克/釐米3)和3摩的C(密度為1.67克/釐米3)所以對1個體積的SiC來說,反應將導致產生3.76克/釐米3的體積膨脹,使磚體緻密化,從而減少了外界的氧化性氣氛進入磚體而產生氧化。

在鎂碳磚中添加SiC可以產生如下反應:

SiC+O2→SiO2+C

SiC+2FeO→SiO2+C+Fe

以上兩種反應均能減少脫碳,在磚表面生成強度高、牢固性好的抗渣層,保護爐襯磚不受侵蝕。

抗氧化添加物的數量一般在5%以內,如SiC加入量以4~6%為宜(如圖1)。試驗指出,在轉爐耳軸郎位使用的鎂碳磚,加入5%SiC比未加入SiC的鎂碳磚蝕量減少20%。

圖1 鎂碳磚中加入SiC與蝕損指數的關係

2、提高磚的緻密度,降低氣孔率

含碳材料的組織越緻密、氣孔率越小,爐氣和爐渣越不容易侵入。表2列出隨著鎂碳磚體積密度的提高,侵蝕速度下降。

表2鎂碳磚侵蝕速度與體積密度的關係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石墨的片狀晶體會使含碳製品成型困難,表現出彈性後效大,容易層裂。同時,由於石墨的不潤溼性,結晶狀態完整,與耐火氧化物之間難以形成牢固的連接。這些需要藉助改善結合劑、成型工藝等措施解決。顆粒級配對降低耐火材料氣孔率、提高體積密度是十分重要的。此外提高成型壓力、改善成型方法,對製品進行碳化、油侵處理也是重要的措施。

3、添加金屬Mg抑制C的氧化

碳和MgO在高溫下要起反應,期反應的最低溫度如表3所示。

表3MgO(s)+C(s)=Mg(s)+CO(s)反應最低溫度開始反應的最低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上△G<0,反應產物Mg(g)

煉鋼溫度1600℃以上,CO的壓力大約為1大氣壓,金屬鎂蒸氣壓約為10-2大氣壓,在此溫度、壓力條件下,必然發生MgO與C的氧化還原反應。把經過1000℃熱處理的鎂碳磚試樣,放在匣體,埋在碳粉裡,加熱到1600℃、1650℃、1700℃、1750℃、1800℃各保溫2小時,並測出加熱後重量損失,其結果是:1650℃重量損失為1%以下,1700℃為4~8,大於1700℃時重量損失急劇增加,伴隨磚的組織多孔化。

C與MgO反應生成Mg和CO,可以認為這是Mg蒸氣氧化和MgO沉積的結果。很多人已經注意到,含碳鎂磚形成一層緻密的MgO層。在觀察轉爐用Mg-C磚使用後及爐渣侵蝕試驗後的情況時,發現在侵蝕的爐渣層與原磚層界面上,有緻密的連續的方鎂石層存在。此層可以認為時二次供給MgO時開始形成的,故稱此層為次生方鎂石層。

次生方鎂石層的存在,抑制了MgO的還原,加之由於渣中存在鐵氧化物等,可以抑制碳的氧化。這也就是說這種「保護層」能增強耐火材料抗渣侵蝕能力。

次生方鎂石的形成原因與Mg存在有關,為此可以通過添加Mg使次生方鎂石層形成良好。

相關焦點

  • 含碳耐火材料易氧化?試試這三種抗氧化方法!
    含碳耐火材料的氧化主要是碳的氧化,由於在製備過程中殘餘應力和雜質的存在使得含碳材料內部存在缺陷,一是材料自身有缺陷,二是材料在常溫或高溫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缺陷,三是含碳耐火材料中一些雜質物質使材料中出現活性點,活性點的出現會在一定溫度下與氧氣接觸,在與氧氣接觸的過程中,含碳材料表層的碳與空氣中氧氣接觸
  • 鐵-矽-碳(Fe-Si-C)體系耐火材料的物相結構性能
    2.鐵-矽-碳體系耐火材料的微觀結構分析:觀察氮化矽碳體系耐火材料經1550℃處理後的顯微形貌,可以看出,氮化矽顆粒被碳化矽及碳的區域所包圍,氮化矽被離解成許許多多的細小微粒,微粒中尺寸小的不足1um,大的也就是幾微米。
  • 鋼包工作襯用碳複合系耐火材料
    碳複合系耐火材料是20 世紀7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高檔耐火材料,受到世界冶金行業的極大重視.它利用石墨耐火度高,導熱係數大,膨脹係數小及不易浸潤的特點,提高了耐火材料的熱穩定性、抗侵蝕能力和抗高溫蠕變能力,大大提高了冶金行業的經濟效益.國外鋼包在70~ 80年代主要採用中、低檔的鋁鎂碳磚.從80年代起,我國也陸續開發出鎂碳質和鋁鎂碳質(鎂鋁碳與鋁鎂碳質區分的依據在於材料中氧化鎂和氧化鋁的含量
  • 鐵水包優化耐火材料的應用
    現行一包到底鐵水包耐火材料的配置。在現行一包到底鐵水包耐火材料的配置中,包沿和包底採用鋁矽系澆注料,包壁保溫層採用納米絕熱板,永久層採用葉蠟石磚雙層錯砌,渣線和包壁工作層採用鋁碳化矽碳磚豎寬磚型平砌,圍罐磚採用加長鋁碳化矽碳磚平砌,包底工作層採用底層豎寬磚型平砌和上層豎厚磚型側砌。一包到底鐵水包耐火材料應用實踐。
  • 高溫耐火材料用途
    粘土矽磚以耐火粘土或焦寶石熟料為主要原料,含有30%-46%的氧化鋁,耐火度1580-1770℃,屬弱酸性耐火材料,抗熱振性好,對酸性爐渣有抗蝕性,應用廣泛,粘土磚中以耐火粘土為主要原料製作的叫做普通粘土磚,以焦寶石熟料為主要原料製成,顯氣孔率在17%以下的酸性磚稱為低氣孔粘土磚。兩種黏土磚又根據其中的理化指標不同分為若干等級,普通黏土磚與低氣孔黏土磚之間價格差異較大。
  • 鋁碳質耐火材料與熔融鋼鐵的反應及其增碳作用
    除了鎂碳質耐火材料外,鋁碳質耐火材料是另一類常見的碳複合耐火材料。它是連鑄用耐火材料中最重要的品種。滑板、長水口、浸入式水口等許多重要耐火部件都是由鋁碳質材料製造的。研究鋁碳質材料對鋼的增碳作用對於了解與防止超低碳鋼生產過程中的增碳作用是有意義的。
  • 淺談武鋼耐火材料新技術應用與管理創新
    慧聰消防網訊    贏享中國·慧聰網消防行業品牌盛會用戶專家評審中         世界各工業領域的發展與技術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鋼材性能的需求日益苛刻,潔淨鋼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大,對與鋼鐵冶煉技術發展有密切關係的耐火材料的材質
  • 其在耐火材料中怎麼應用?
    碳化矽(SiC)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SiC因具有熱膨脹係數小、熱導率高、高溫強度大、抗渣性好和可形成保護性氧化等優點而被廣泛用作高性能耐火材料或作為提高耐火材料性能尤其是抗渣性和熱震穩定性的添加物使用。1、碳化矽(SiC)在定形耐火材料中的應用在定形耐火材料中,SiC既可以作為主成分製成SiC製品,也可以作為添加成分製成半SiC質製品。
  • 氮化矽鐵都被用哪些耐火材料中?主要起到哪些作用?
    目前氮化矽鐵主要用於澆注料、炮泥和複合耐火材料等耐火材料中。1、澆注料氮化矽鐵在澆注料中的應用主要側重於Al2O3-SiC-C鐵溝澆注料、鎂質澆注料和高鋁澆注料等。氮化矽鐵具有Si3N4的所有特性,含有的金屬塑性相Fe能促進燒結,在一定程度上又能解決Si3N4難燒結的問題,而且價格比Si3N4低廉,故對氮化矽鐵在炮泥中應用的研究越來越多。加入氮化矽鐵的炮泥在高溫加熱過程中,發生的反應除了瀝青的分解、炭化和助燒結劑的液相燒結外,主要反應就是氮化矽鐵在含碳材料中的反應,其氣氛主要是含N2、O2、CO2和CO等的混合氣體。
  • 番茄紅素在飼料添加劑中應用的探討
    飼料添加劑是一種飼料強化劑,以微量或少量為特徵,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促進畜禽成長,防止某些疾病,或減少飼料儲藏期間營養物質的損失,以及改善畜禽產品的質量。飼料添加劑具有自身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及生理功能,加入飼料中不會對畜禽生長產生不良影響,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添加劑配合使用時,不會有拮抗作用,這也是作為飼料添加劑物質的標準。
  • 閃速爐用耐火材料應該怎樣選擇?其要求有哪些?
    (閃速爐反應塔)陳肇友曾在「煉銅、煉鎳用耐火材料的選擇與發展」一文中,詳細討論了含碳耐火材料在SO2氣氛下的行為。從熱力學角度揭示了為什麼含碳耐火材料在鋼鐵工業特別是在氧氣轉爐煉鋼上使用效果很好,而在煉銅、煉鎳轉爐上使用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前蘇聯、日本、以及我國都曾在煉銅或煉鎳轉爐上試用過鎂碳、鋁碳、鎂白雲石碳磚,實踐證明,其使用效果都不理想。我國曾在金川煉鎳轉爐風口試用過鋁碳磚,僅18爐就全部蝕損了,比普通的鎂鉻風口磚還差。
  • 耐火材料的定義及分類
    美國標準:根據其化學和物理性質可以用它來製作暴露於溫度高於1000℉(538℃)環境中的結構與器件的非金屬材料。日本標準:規定為能在1500℃以上溫度下使用的定形耐火材料以及最高使用溫度為800℃以上的不定形耐火材料、耐火泥漿與耐火隔熱磚。
  • Al2O3-SiC-C(ASC)系耐火材料用原材料、結合劑的選擇
    在其原材料及結合劑的選擇上,可參考以下內容:1、Al2O3原料ASC質耐火材料使用性能優良,表現在耐鐵水和爐渣的化學侵蝕和承受鐵水和爐渣的衝刷侵蝕。對於出鐵溝澆注料,從耐侵蝕性方面考慮,可以有Al2O3系、MgO系、MgO-Al2O3系,但在含碳4.5%,溫度不超過1500℃的鐵水溫度範圍內,Al2O3系的耐用性己足夠。
  • 氮化矽的性質及其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在耐火材料的應用中,主要以結合相的形式出現。1、氮化矽的晶體結構Si3N4有兩種晶體結構:α-Si3N4為顆粒狀結晶體,β-Si3N4為針狀結晶體(見圖1)。兩者都是[SN4]四面體共用頂角構成的三維空間網絡,均屬於六方晶系。
  • 我國鎂鈣耐火材料的發展歷史進程
    從2000年開始,該公司生產的燒成鎂鈣磚陸續應用到太鋼的AOD爐上,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爐齡逐年提高,2005年太鋼45tAOD爐平均爐齡達到160爐,最高爐齡達到187爐。而20世紀太鋼AOD爐的平均壽命僅為45爐,最高爐齡也只有60爐,還不到目前爐齡的一半。
  • 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概況、耐火材料應用和技術要求
    大型循環流化床CFB鍋爐對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待進一步分析和研究耐火材料在超臨界CFB鍋爐中的應用,提高機組耐磨性能和運行穩定性。1、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概況及運行特點四川白馬電廠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是目前世界上已投運的容量最大的循環流化床鍋爐(CFB鍋爐)。
  • 氮化矽鐵的分類以及在耐火材料、煉鐵領域的應用
    1、氮化矽鐵的分類氮化矽鐵按用途可分為兩類:耐火材料用氮化矽鐵和煉鋼用氮化矽鐵。粉狀氮化矽鐵(見圖1)主要用於大高爐的堵口炮泥中,少量用於鐵溝料或其它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粒狀氮化矽鐵(見圖2)主要用於取向矽鋼或其它採用氮化物提高強度的鋼種(如HRB400鋼筋)。
  • 鐵水預處理用耐火材料的進展
    有關爐外脫硫的方法,以往通過滾筒爐的高磷生鐵的CaO脫硫方式,於20世紀30年代在Sturzelburg進行 了採用,二戰結束後,這種方法一部分好像進行了應用。戰後最初正式的強烈攪拌型方式:大概是通過石墨質噴槍、用N2向鐵水罐內噴吹N2氣的攪拌法(圖1),接著,從鐵水罐底部用塞棒進行氣體攪拌的GAZAL法同樣的得到了普及。
  • 鋁矽系均化原料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鋁矽系均化原料主要成分是莫來石,莫來石是鋁矽系唯一穩定的礦物,具有耐火度高、抗熱震性、抗化學侵蝕、抗蠕變性能好、荷重軟化溫度高、體積穩定性好、電絕緣性強等性能;以均化料成分均勻,燒結良好,具有結構緻密、氣孔率低、晶粒發育良好、微觀結構穩定等優點,其單獨應用或與三石原料、剛玉、礬土等配合,可以生產出性能優良的耐火材料
  • 46個專業術語,讓你更了解鋼鐵與耐火材料的關係
    耐火材料是鋼鐵冶煉中爐襯的必需品,熟悉了解煉鋼窯爐的每一個結構部位以及耐火材料與窯爐、鋼鐵的關係,知道每一個煉鋼行業的專業術語都是耐火材料供應商必備的專業。1、轉爐爐齡:轉爐在一個爐役(以更換爐底計)期間煉鋼的爐數,也稱爐底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