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公立三甲線上院區「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正式啟動

2020-12-25 健康界

2016年2月16日,「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正式啟動。標誌著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推進數位化醫療基礎上,對「網際網路+醫療」的探索實踐進入新階段,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打造全國首個公立三甲線上院區。

何為線上院區:由院領導直接掛帥,用移動網際網路方式解決病人就醫的各方面需求。

今後,「浙一網際網路醫院」將成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線上院區」,7天無休,全天候全方位提供醫療服務。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網際網路+」寫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網際網路+」正式被納入頂層設計,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網際網路+醫療」也成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的重要手段。伴隨著「網際網路+」熱風勁吹,傳統醫療行業站到了「風口」。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療改革工作,2013年提出「雙下沉、兩提升」,網際網路醫院是解決雙下沉的重要手段。

當前,新醫改進入深水區,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迫在眉睫。「浙一網際網路醫院」也是探索醫療「供給側改革」的探索實踐,擴大有效供給,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保障人民健康,促進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是一所「線上院區」,患者通過手機、Ipad、個人電腦,無論身處何處,只要手指點點,可以與專家名醫「面對面」遠程門診,預約檢查等,患者也可以坐等藥物送到家裡。以往要去醫院排隊掛號就診的繁瑣流程,如今可以在網絡上輕鬆完成分診諮詢、遠程門診、線上付費、檢查預約、住院床位預約、藥物配送、慢病隨訪等功能,真正實現足不出戶看三甲大醫院名醫專家。

特色一  零距離專家門診,實現零等候

患者在家中、戶外、旅遊及海外等只要有網絡的場所,手機只要安裝了「掌上浙一」app,或登陸PC端浙大一院門戶網站,就可以隨時掛號遠程門診。同時,在藥店、社區、協作醫院等醫療合作服務點,患者也可以通過服務點的設備實現遠程門診。

特色二 7天無休,全天候服務

一周7天,每天24小時均有醫生與客戶值班,患者在任何時候與地點均可以發起就醫請求。通過分時段收費的設置,患者分流到不同時段,合理有效利用專家資源。

特色三  個人健康雲檔案,隨時調取

患者在網際網路醫院問診過就擁有屬於自己的個人云病例,之後在該醫院的每次就診都會記錄其中。同時,患者對自己的檢查檢驗報告擁有查看與共享權,可及時查看自己的每次化驗單報告、影像檢查單,也可在有需要時共享給醫生查看。

特色四  患者暢享浙一醫療,藥物直送到家

網際網路醫院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通過網絡訪問,這給各地的醫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可以在此醫院聯合會診病人;同時,國外華僑同樣可以在平臺上問診。問診結束後如果有開出處方,由浙大一院藥師嚴格審方後,藥物通過專用物流配送到患者家中。

特色五  慢病全程管理,醫患互動交流

網際網路醫院設有心血管病、呼吸科、消化病、肝病等各類特色專科,滿足不同病人就醫需求。

慢病管理模塊,可實現慢性病的預防、治療、護理、教育、管理、服務等。引導患者強化自我管理、改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質量。另外,病友圈提供了一個患者與患者、患者與醫生之間交流的平臺,專業醫生在線提供諮詢服務,解答關於糖尿病、高血壓、胃病、肝病、腫瘤等疾病的疑惑。

特色六  就醫流程再創新,線上預約

患者在網際網路醫院問診後,如需去醫院檢查檢驗或住院,可以先在網際網路醫院預約檢查(包括需要檢查項目的挑選)、檢查繳費及床位,再去浙大一院檢查。免去了患者在醫院預約檢查項目、繳費等候的時間。今後還將推進醫療車上門檢查等服務。

充分利用線下實體醫院的資源(包括專家、設備、檢查、檢驗等)來支持線上院區;在線上首診所無法解決的病人則可以換更高級別的專家就診;另外,這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可以和連鎖藥店、協作醫院等相互連接。

浙大一院院長王偉林教授說,隨著移動醫療技術發展,醫院整個領導班子都非常重視「網際網路+醫療」建設,提出了與國際接軌,打造「美麗浙一、幸福醫療」的發展目標,更將通過「網際網路+」,探索如何將移動醫療技術與患者就診有機結合,為患者帶來更多便捷。因此,打造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患者通過網際網路,可以完成分診諮詢、遠程門診、線上付費、住院床位預約、慢病隨訪等功能,真正實現足不出戶看醫生,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更有幸福感,最終達到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醫療效率、改善就醫體驗、實現醫患良性互動的目的。

目前,省城三甲醫院之所以看病的人多,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奔著專家去的,而精準醫療的前提是精準診斷。浙大一院正是通過「網際網路+」,與各縣區的合作醫院,實現了遠程視頻會診、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影像診斷、遠程B超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教學、遠程手術示教等合作。同時,為了落實省委省政府「雙下沉、兩提升」工作,第一時間探索,利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實現了對景寧縣的「醫療精準扶貧」,通過現代化、信息化的網際網路+等多種手段,開展綜合「造血」幫扶,構建長效培訓機制,加強貧困地區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最終為實現「小病在鄉村、大病不出縣」打好基礎,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

此外,網際網路連接了醫院和患者,最大化實現「以患者為中心」,並能提供大量個性化服務與增值服務。比如,解決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發揮分級診療的作用。由於患者對醫院特別是大醫院的信賴,首診在社區很難真正落實到位,但如果把首診放在移動網際網路醫院端,因其背後是大醫院的專家資源,可以實現對患者的有效分診。需要到醫院的走預約掛號流程;不需要治療服務的,給予簡單的諮詢與健康指導服務;需要治療但可以到社區的,直接指導其到就近社區就診。這樣能夠更加有效地發揮大醫院分診與基層醫療機構就地承接的作用,從而優化醫療資源的配置,真正實現「分級診療」。

網際網路技術與醫療技術一樣,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過去的十年當中,浙大一院的數字醫療走在全國前列,如今,網際網路+的時代已經到來,與醫療相結合會產生更多便民、惠民的服務產品,讓患者與專家無障礙交流,達到維護健康的目的。浙大一院全面擁抱網際網路時代,突破醫院的物理所限,為更多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延伸服務。

從2月17日早上8點開始,浙一網際網路醫院將正式開通12個熱門專科門診,124位專家的線上諮詢,12個門診,包括糖尿病專科門診、心血管疾病專科門診、肝病專科門診、消化疾病專科門診、呼吸疾病專科門診、神經疾病專科門診、肝膽胰外科專科門診、兒科專科門診、精神衛生專科門診、婦科專科門診、腫瘤專科門診、全科門診。屆時,患者可以選擇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專科門診,實現便捷就醫。浙大一院其他科室也將陸續全面上線。

使用方法:浙大一院官網http://www.zy91.com (手機版「掌上浙一」和微信「浙大一院」也即將開通該功能)

相關焦點

  • 運行半年呈現「洪荒之力」 看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搶眼表現
    2016年2月17日,「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正式運行,這是全國首個公立三甲線上院區,標誌著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浙大一院」)在推進數位化醫療基礎上,對「網際網路+醫療」的探索實踐進入新階段。作為公立三甲醫院走向線上的網際網路醫院典型代表,浙一網際網路醫院的一舉一動都備受業內關注。在運行近半年的時間裡,浙一網際網路醫院有何搶眼表現?又取得哪些成績?
  • 浙一醫院網上「開診」 12個科室開放免費問診
    杭州網訊 排隊煩,掛號難,想去好一點的醫院看病可能面臨排長隊,名醫號專家號也可能早就被搶光。2月16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打造的「浙一網際網路醫院」啟動。這個有別於手機APP的「浙一網際網路醫院」不僅能實現掛號、候診、繳費等功能,還能實現醫生與患者視頻門診、住院床位預約及藥物配送等功能。
  • 浙一網際網路醫院開診 12個熱門專科124位專家上線
    浙大一院院長王偉林在「浙一網際網路醫院」為患者遠程問診。「以後我除了坐堂專家門診之外,還會定期在醫院線上院區問診。」王偉林介紹,該院線上院區將與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名醫館門診一樣,每天向公眾開放,市民可以通過醫院官網,足不出戶,點擊專家名字,掛號並問診。目前12個熱門專科的124位專家已上線坐堂。兩天來,約有千餘患者通過註冊在線上院區看病。
  • 浙一網際網路醫院牽手烏鎮網際網路醫院
    2016年3月2日,全國首家三甲醫院線上院區——浙一網際網路醫院與網際網路醫院國家試點——烏鎮網際網路醫院,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發揮三甲醫院與網際網路技術相結合的優勢,在技術、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開展合作。
  • 公立三甲如何做網際網路醫院?這家川西北區域醫療中心探索出院企合作...
    當然,這僅是網際網路醫院最基礎的功能,除此之外,患者還能在線複診購藥,享受婦產、兒科等多個科室線上線下、院內院外一站式服務。 綿陽市中心醫院門診大廳內的收費窗口今年疫情以來,在政策推動下,全國公立醫院加快了建設運營網際網路醫院的腳步。公立醫院雖然手握醫療資源,但卻缺乏網際網路運營能力,也缺少運營的人力。
  • 全國首家皮膚專科網際網路醫院在湘雅醫院正式啟動
    汪泉佺 攝 華聲在線11月4日訊(記者 鄧桂明 通訊員 王潔 趙爽)皮膚科醫患供需嚴重失衡,亟待「網際網路+醫療」破局。今日上午,全國首家皮膚專科網際網路醫院——「湘雅醫院(皮膚病)網際網路醫院」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正式啟動,以該醫院為平臺,湖南省皮膚健康精準扶貧推進計劃也正式啟動,通過基層醫師培訓、遠程會診等提升全省皮膚科診療水平,保駕三湘群眾的皮膚健康。
  • 宿遷首家公立三甲綜合醫院來了
    宿遷人終於擁有自己的公立三級甲等醫院啦!記者17日獲悉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被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認定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這也標誌著宿遷市醫療衛生事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含金量有多高?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依照中國現行《醫院分級管理辦法》等的規定劃分的醫療機構級別,是中國內地對醫院劃分等級中的最高級別。
  • 宿遷首家公立三甲醫院誕生
    宿遷網訊(記者 張立婷 實習生 蔣濤) 宿遷終於「等」來首個公立三甲醫院!日前,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通過評審,晉級成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標誌著我市醫療衛生事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三甲醫院是依照中國現行《醫院分級管理辦法》等的規定劃分的醫療機構級別,是中國內地對醫院劃分等級中的最高級別。2013年,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了市第一人民醫院建設,「達到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水平」是市第一人民醫院「十三五」規劃的總體目標之一。
  • 速讀長三角:江蘇首個網際網路醫院進駐醫保App項目上線
    (上觀新聞)上海發布「市民版就診防護小百科」日前,由同濟大學、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健康促進處指導,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組織編寫,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就醫與防護問答》正式發布。據悉,這是國內首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就醫與防護的問答科普書籍,可以說是新冠肺炎疫情下各類疾病患者就診的「市民版就診防護小百科」。
  • 浙一網際網路醫院開通面向海外僑胞及醫護人員諮詢...
    該病人在兩三個小時內病情迅速惡化並送入ICU進行搶救,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哈斯教授聽說浙大一院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實踐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浙一經驗,便通過朋友遠程聯繫上浙大一院的專家,請求遠程會診,給予專業指導。
  • 昆明同仁醫院啟動三甲醫院創建
    掌上春城訊 從門可羅雀到一床難求,從築巢引鳳到人才濟濟,昆明同仁醫院落地雲南,今年是第十個年頭。7月31日,記者從昆明同仁醫院建院十周年慶典上了解到,該院不僅將在年內實施醫院二期建設工程,還啟動了三甲醫院創建工作。2010年,昆明同仁醫院按照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建設,成為昆明南市區最大的三級綜合醫院。
  • 重慶新增三所三甲醫院,中心城區只剩這個區沒有三甲醫院了
    近日,來自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消息,合川區人民醫院、巴南區人民醫院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驗收評審,正式成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由此,巴南、渝北、合川三區同時實現三甲醫院零的突破,從而重慶中心城區裡面僅剩下大渡口區沒有三甲醫院,在重慶主城新區裡面也只有潼南區、榮昌區兩個區沒有三甲醫院了。巴南區人民醫院,2016年啟動三甲醫院創建,於今年5月整體搬遷至位於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街道渝南大道659號新醫院。
  • 全國網際網路醫院總覽:實體主導佔八成,山東數量最多
    2月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期,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推動了網際網路醫院建設。疫情期間,原有網際網路醫院紛紛開通線上發熱門診、慢病複診、肺炎諮詢,此外還不斷有網際網路醫院緊急獲批和上線。據媒體報導,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武大雲醫」申辦僅耗時一天,也成為了湖北省首個獲得線上診療資質的網際網路醫院。
  •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啟動
    人民政協網廣州12月21日電(通訊員 侯丹  記者 李木元)12月20日,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正式啟動,並揭牌成為微醫大灣區協作平臺深圳基地。在南醫大深圳醫院與微醫廣州網際網路醫院合作建設醫聯體的基礎上,該網際網路醫院以實體醫院為依託,打通醫療服務全流程,正式上線後可為粵港澳居民提供在線複診、在線處方、藥品配送、慢病管理等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標誌著深圳醫院服務模式創新進入了新階段。
  • 實例| 上海公立網際網路醫院的困境及解決對策
    ◆常見病、複診網上服務正在普及2月28日,上海市兒童醫院正式拿到市衛健委頒發的網際網路醫院牌照,標誌著全市首家兒童網際網路醫院的正式亮相。上線5個多月以來,上海兒童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已經在最初上線時的內分泌科、皮膚科、兒內科、兒保、腎臟科5個科室的基礎上,增加了耳鼻喉科、中醫科、消化科、心內科,目前線上共有9個科室,累計諮詢量達到4萬+,線上診療業務量達到8000+人次,開具處方4000+張,業務量位於上海市級醫院首位。「家長都是年輕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通過這幾個月的運營,我們感到家長對於線上醫療是歡迎的。
  • 速讀長三角:長三角(上海)網際網路醫院投運,支持醫保異地結算
    上海首個帕金森中西醫一站式診療中心落地上海新華醫院10月25日,上海首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帕金森一站式診療中心落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文匯網)長三角(上海)網際網路醫院投運,支持三地醫保免備案異地結算10月24日,長三角(上海)網際網路醫院正式投入運行。該院由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政府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共同建設,基於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依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業務支撐。
  • 數字健康產業周報:福州建成全國首個區域網際網路醫院服務平臺
    7)平安好醫生與勃林格殷格翰合作,打造中國首個線上慢阻肺全方位管理項目7月9日獲悉,平安好醫生與德國製藥企業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打造中國首個線上慢阻肺全方位管理項目。本次合作將針對慢阻肺領域科普、治療和長期管理,使更多中國慢阻肺患者獲益。
  • 網際網路醫療風口已至 插上實體醫院翅膀飛得更高
    以浙江省為例,無論是「最多跑一次」的醫療服務流程再造,還是以浙一網際網路醫院、烏鎮網際網路醫院等為代表的醫療生態變革,網際網路醫療終將落地於實體醫療機構與醫療服務場景中,成為發展真理。市場有需求 企業有規劃目前,我國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現狀亟待緩解,信息化能力提升,成為解決「三長一短」問題的重要工程。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級別高,公立三甲兒科名醫定期來院
    大家都知道我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而其中30%的醫療資源又分布在大醫院,醫療資源分配嚴重不均,這讓老百姓形成了看病無論大病小病都湧向大城市、大醫院就醫的觀念。北京地區三甲醫院平均門診流量超過5000人次,大家都想找專家醫師,都想快!快!快!這種心情都能理解,可是專家少之又少,使的就醫難度再度增大。
  • 一位三甲民營醫院院長的擔憂:疫情後公立醫院再現「擴張熱」,社會...
    對於社會辦醫在抗疫中的角色和作用,陳林海表示:「抗擊疫情期間我們看到的積極信息有幾個,一是國家和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均明確表態,在做整個社會疫情防控力量調度時,是把咱們社會辦醫作為一支有生力量同時考慮的;二是政府也看到了全國社會辦醫力量都能夠積極響應參與抗疫,不管是參加省級醫療隊馳援武漢,還是在當地作為新冠疫情定點救治醫院、觀察隔離點,或者派員參加當地社區的防疫設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