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送孩子去上學?請看完這三點,不然真會斷送孩子的未來

2020-12-16 育兒咖大咖

前幾天,有位網友,應該是一個孩子的家長,給我留言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該不該送孩子去上學?要是你,你該怎麼回答他呢?

我是這樣回答他的,如果你家有礦,無需奮鬥,幾輩子都衣食無憂,你可以讓你家孩子選擇不去上學。但是等你孩子長大了他會抱怨你一生的。如果你家沒有礦,也不是什麼富二代,還是要老老實實的送孩子去上學的。

可能有的家長會覺得說,我看慣了社會新聞上關於當今教育的各種弊端的報導,對我們的教育不夠有信心,而覺得自己有錢、有各種資源和能力,讓孩子接受比學校教育更優質的教育。

且不管上面提到的這位家長家裡有沒有礦,我的觀點是,適齡兒童必須要去上學,去接受學校教育,這是毋庸置疑的。

國家法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否則違法行為,會受到處罰

先看一看我們的法律是怎麼說的:

《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第一款和《實施細則》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送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這是家庭所承擔的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我國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其他監護人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父母以外的其他近親屬,如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等。」

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在這方面的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如果你把自己的孩子領回家,說我自己來教,那不行,因為你還違反了《未成年保護法》,是要視情況給予處罰的。

家庭教育無法取代學校教育

而且,家庭教育只能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補充,無法取得學校教育的學籍等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條件,不是為孩子好,反而是會害了孩子。

家庭無法給予孩子提供必要的教育環境和實力保障

家裡有孩子的,都有這樣的體會:爸媽對孩子說一件事,孩子會和你討價還價,有時還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不把父母的話當回事。他犯錯誤了,要他認錯,勢必登天。但是,這時你要把老師抬出來,情勢會立即改觀,他也和剛才的他判若兩人,變得乖巧了。

三字經裡的教育理念

《三字經》裡有這樣幾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意思是僅僅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這很好的也體現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現代教育理念。

這是兩種教育完全不同,卻又相輔相成。有些話老師說不出口,有些話家長說不出口,所以老師教孩子要孝敬父母,家長教孩子要尊師重 道,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圓滿。

家庭教育存在種種弊端

可能有的家長要說,即使接受了學校教育,未來也不一定能有好的未來,不還是要出去找工作。是的,事實確實是這樣的,不過,有句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每個人的學習意願和學習能力不同。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強,學習消化的就好。結果自然不同,教育並不是給你好未來的必然因素,卻是為你人撒下了「化肥」!

上學是公平的,依然是窮人翻身的唯一出路

可能你也看到過這樣的新聞,「當郵遞員將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送到雲南小夥子崔慶濤手上的時候,他正在工地上當泥工,與他一同幹活的還有他的父母,剛上四年級的妹妹便在一旁玩耍。」

郵遞員給崔慶濤送錄取通知書

像這樣暖心的新聞,每年都有,數不勝數。目前我們國家還有一定數量的貧困人口,還有更多剛剛脫貧的,他們生活在廣大農村以及偏遠地區。這裡的孩子不像城裡的孩子選擇那麼多,不上學就只能去打工。而通過學校教育讓自己擺脫貧困貧窮對他們來說是改變命運的一次公平機會。他們雖然沒有城市裡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資源,但是一樣的是他們都能享受義務教育階段的公平教育,寒門貴子依然不過時。

寒門出貴子

總有槓精會說,你看人家「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就就是在「自家私塾」學習的,不照樣成材了嗎?其實,鄭亞旗是正統小學畢業的,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在輟學在家學習的。我想他的成功也是靠著鄭淵潔一路的照顧。

「童話大王」鄭淵潔和兒子鄭亞旗

小柚不否認有人能夠通過自學成才,但是你有鄭淵潔那樣的能耐親自為孩子編制教材嗎?像你我一樣的普通家庭普通人,你有那個條件嗎?除了上學,你將別無選擇!

感謝你的圍觀,我是育兒咖大咖,在育兒方面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果你樂意和我交流,請點擊關注我!

相關焦點

  • 你會送孩子去封閉學校上學嗎?
    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更有好處,但是很多人再給孩子選擇一個好學校的時候,卻往往的忽略了把一個年幼的孩子獨自一人放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接觸不到父母時孩子的感受?就在前幾天還有一個年輕媽媽哀怨的對我說:其實我一點都不願意把孩子送去那麼遠,最開始的時候孩子經常苦鬧,每次去看她的時候孩子都生氣不願意搭理我,心疼歸心疼我也是真的是沒有辦法,為了孩子的將來只好狠心點,不然孩子長大了一事無成什麼都不會孩子的壓力也會很大的!
  • 孩子去幼兒園的最佳年齡不是3歲,而是看這2點,不然就是去遭罪
    前幾天和一位寶媽聊天的時候,這位寶媽說,她兒子已經兩周歲零八個月了,家裡人說過完年開春都三歲了,最近家裡人正在尋找合適的幼兒園,打算讓兒子過完年開春都去幼兒園,不用等到秋季了。可是我心裡卻是隱隱的擔憂,因為我兒子現在說話還不完整,吃飯也吃不好,而且身體還比較差,最近經常生病。
  • 該不該送孩子上幼兒園,一位90後寶媽講述心理過程
    在我們家寶寶三歲的時候,我自己覺得應該是時候送他去上學了,再加上朋友有個店催我去上班,也同時想減輕老公的負擔,我就很快的給寶寶物色了一家在我們當地還不錯的託兒所。應該那會2000多塊錢一個月。送去的那天,寶寶在路上還是很開心的,一路跟我說著他要去幼兒園,他要去,送到那邊的時候。我將要離開的時候,他自己也意識到了,緊緊的抓住我的下衣角。我現在都記得抓得特別特別的死!
  • 幼兒園開學了,該不該送孩子去呢
    那該不該送幼兒園呢!如果你有注意最近的新聞,一定有了解,目前已有26省官宣了具體的幼兒園開學日期,這麼多地方確定開學了,傳達了一個信號:疫情已經穩定,在向好的趨勢發展,學校已經具備了開些的條件。那麼孩子,到底入不入園呢!
  • 農村孩子該去哪裡上學?
    七八十年代農村的孩子,大部分都在本村上學,那時候小學實行的是五年制,記得那時我們村一共五個年級,我們班大概是30多個人。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幾個小夥伴就結伴去學校,有時候到學校太早了,教室門沒有開,就一起在校園裡玩耍,也沒什麼特別好玩的,就是你追我趕,在院子裡瞎跑。下學以後,經常結伴出去玩,玩什麼呢?
  • 孩子患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不去上學,家長該怎辦
    到底孩子為什麼不去上學?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我在前面的節目裡也給出了很多不去上學的根源。當然,具體到每一個孩子,原因也各不相同。當然,這裡面有一部分孩子是純屬於厭學,網癮等問題。這麼說吧,所有的問題導致的最後結果集中起來就是不想上學。而有一次不去上學的經歷,孩子就會反覆不斷地不去上學。
  • 孩子上大學,家長該不該送?這幾點理由很現實,看完還不一起去?
    我當著他們的面,給老師同學打電話打聽(畢竟我對專科專業不了解),自己也有些經驗,給他們推薦了三個適合女孩的專業:會計、老師、護理。我跟他們強調,一定要學一門技術性專業。他們說,來我家之前他們心裡沒底,現在看幸虧來了。
  • 孩子不愛上學,怎麼辦?
    明天孩子就要結束2個月的暑假生活了,開始去學校上課也住校了,聯想到這麼長時間有孩子的陪伴,一起的歡聲笑語,一起品嘗美味美食,還真有點不舍,可是孩子終究要有自己的一片天的,作為家長只有鼓勵鼓勵再鼓勵,讓孩子鼓足勇氣邁向新的人生高度。
  • 父母都該看的三個育兒案例,別用孩子的未來,去做教育失敗的賭注
    很多人總是覺得,看了這麼多育兒書,好像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去養育孩子。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著不一樣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心理髮育,但是他們同樣都是值得被呵護和尊重的個體。今天為大家帶來三個育兒案例,希望每個家長們都能從中所有感悟。
  • 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去上學,請把這封信讀給他聽
    孩子在到了該去上學的年紀時,卻不想去上學,這是很正常的。就像很多大人,在到了該去上班的年紀時,卻不想去上班一樣。那孩子不想去上學,也不能就不讓他去上了,那該怎麼辦?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去上學,請把這封信讀給他聽。
  • 極寒天氣,看內蒙孩子是怎麼去上學的,家長為啥不開汽車送孩子?
    赤峰市原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市,後來被呼倫貝爾超越了,赤峰九萬平方公裡的面積都是地處塞外高原,氣溫比三百多公裡遠的北京,冬天氣溫要低十幾度到二十度。2021年的一月七號,赤峰也創下了幾十年的低溫記錄,市區凌晨氣溫接近零下三十度,達到了零下29.5攝氏度。在這樣的氣溫下,赤峰的孩子都是怎樣去上學的呢?看看眼前帶棚的三輪車,這是送孩子上學的其中一種交通工具,孩子在裡面還不是太冷。
  • 父母如何讓孩子適應一年級新環境,該怎樣告訴孩子上學到底好不好
    開學後,有些孩子出現,在家拖延上學時間,在校門口哭鬧,不想走進校門,害怕看見老師和同學,對學校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玩的也不是很開心。這些問題,表面上看都沒什麼,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孩子不適應一年級新環境的問題。我們家長不可忽視。
  • 該不該讓孩子回縣城上學?
    然而中考志願該怎麼填報?這可難壞了孩子家長。市區省級示範高中一共有三所,按去年的招生規模推算,無論如何都去不了。三所學校最多招生2600多人,其中還包括一部分縣級考生。朋友的戶口在縣城,因為生意原因把家安在市裡,孩子也就一直在市區上學。
  • 孩子不愛去上學,家長應該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紫圖圖書開學的日子到了,一場關於「孩子,該送你去學校學習知識了」和「媽媽,我一點都不想去上學」的鬥智鬥勇即將展開。根據已有戰況了解,場面是讓人啼笑皆非,根據前輩們的「戰果」,也總結了一點經驗,供各位家長做個參考。這些花樣百出又讓人哭笑不得的「逃學」藉口,你是不是也很耳熟呢?
  • 孩子到底該過陽曆還是陰曆生日?看完這3點,家長再做決定也不晚
    看完這3點,家長再做決定也不晚現如今隨著人們思想的逐漸進步,很多人對於生日是該過陽曆還是陰曆這件事似乎更加隨意,而且為了方便記憶,有不少年輕人會選擇過陽曆的生日,但是這樣的想法在傳統的老一輩人看來是不能接受的,這在生活中也會出現一些矛盾,下面這位王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 長假綜合症,忘記送孩子上學了
    休長假休的我已經完全忘記了今早還要送孩子上學了。早上孩子爸起來做的飯,關鍵他也忘了孩子需要6:20就到校。他只是覺得已經6點多了該喊我起床了。我嘴上答應著,身子卻不願意動彈。躺在床上眯了好一會兒,還拿起手機看了一會兒頭條。猛然間一看表,突然想起來孩子是不是今天上學啊?關鍵還月考呢!我邊穿衣服邊大喊:孩子快起床,要遲到啦!
  • 兒童成長必備:如果孩子不想去上學,你該怎麼辦?
    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學會引發一場意志力的較量?如果你讓孩子不再逃避上學,以下是你需要注意和改善的事情。而德凡的父親經常會在女兒來到他的家(德凡的父母已經離婚了)裡後,讓她呆在家裡,這種矛盾讓李的處境更加困難。德凡有些胖,父母甚至難以將她從床上拖起來,所以這位多倫多的媽媽經常不知道該怎麼把孩子送到學校去。
  • 孩子越玩越難管?4點看該不該帶孩子去旅遊
    近年來,親子旅行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帶著孩子出門旅遊是很多家長的選擇。到底該不該「帶孩子去旅遊」?如何帶孩子旅遊才能達到遊玩收穫兩不誤?後來表弟上學,學習時注意力老不集中,開小差,做作業老大難,爸媽教育過無數次,沒有用。但只要說起出去玩,他早早就準備好在樓下等著,比爸媽跑得還快,經驗豐富,提前就把一切都準備好了。最後我這位表弟沒有考上大學,去郵政做了一名郵遞員。玩太多了會導致專注度不夠,很難長時間集中精力在一個複雜問題上,而學習恰恰需要這樣的能力。
  • 孩子不想去上學該怎麼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孩子不想去學校的經歷。這次就為大家介紹下遇到這種情況的處理方法。「沒有不舒服啊,快去上學!」父母們很容易會帶著這樣的感情處理,但這時我們最好深呼一口氣放平心態稍稍忍耐一會兒。建議這個時候這麼說:「嗯、這樣啊...不想上學的情況我也有過。」先認可孩子的話之後關心的問道:「那是為什麼呢?發生了什麼嗎?」
  •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去補課?看完此文,豁然開朗
    首先聲明,我不是課外輔導機構的從業者,大家的孩子是否參加補課對我沒有任何影響。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想讓廣大家長理性對待孩子補課這件事,為您的抉擇提供相對可靠的參考。可是,最近不斷有家長爆出,自己為孩子交了高額費用報了補課班,可孩子的成績卻並沒有取得進步,真是既浪費了時間,有糟蹋了錢財。事實真的如此嗎?這樣費錢又不見效果的現象,出現機率到底有多高呢?我還該不該掏錢給孩子去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