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平臺又添新成員,美國德州助力產教融合國際合作

2020-12-11 騰訊網

  近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山東省教育廳支持,棗莊學院承辦的「2018產教融合平臺建設經驗交流會」順利召開。會議期間,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見證了中美產教融合+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項目執行方——北京金藍無憂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德州高校聯盟籤約。

  新夥伴——德州高校聯盟入駐中美平臺

  會上,德州高校聯盟與北京金藍無憂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推動中美聯合研發課程、聯合教學、合作辦學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會議期間,陳鋒與德州高校聯盟主席艾維邁爾斯進行了交流,兩方對於未來在健康、農業、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合作機會充滿期待。德州高校聯盟及其成員組織將接入中美產教融合平臺,積極與廣東省等地區實現區域交流互通與協同發展,為中美產教融合+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項目向平臺化升級演化再添助力。

  德州高校聯盟旨在推動德州地區教育機構協同合作,聯合提升德州教育影響力,促進國際學生和教育領域專業人士對接優質教育資源。聯盟由美國德克薩斯州40多所高等教育與培訓機構組成,能夠對接德州地區200多所院校資源,其成員單位包括私立和公立學院、大學、社區學院等等。

  新機遇——德州高等教育與產業優勢一覽

  廣袤的美國德克薩斯州不僅有烤肉和大漠,還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在能源、石化、農業、電子、航天、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專業優勢。德州主要的公立大學系統有:德州大學系統、德州農工大學系統、休斯頓大學系統、德州州立大學系統、德州科技大學系統、德州州立技術學院系統,以及部分區域性社區學院系統,如休斯頓社區學院系統等。著名的私立大學有位於休斯頓的萊斯大學和貝勒醫學院。

  德州重點大學介紹

  另一方面,德州地區產業集中度極高,優勢企業雲集。德州作為全美第二大洲,是美國第一位的石油產地,發展了以石油化工為中心的各種工業。20世紀80年代以來,德州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領域,成為了美南地區經濟科技實力最強的州,休斯敦、奧斯汀、達拉斯三城市構成的高技術產業三角區,被譽為美國第二個「矽谷」,聚集了世界頂尖級的電子、計算機、通訊、生物和材料技術公司、研究機構和大批優秀人才。

  大休斯敦地區素以「能源之都」、「醫療中心」、「航天城」之稱。僅在休斯敦地區就聚集了數千家石油石化和能源企業、600多家勘探生產企業、170多家管道運輸企業、400多家大型化工企業、數百家設備製造企業,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奧斯汀、達拉斯地區作為IT產業聚集地,匯聚了大批高技術企業,包括電信運營巨頭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計算機系統生產商戴爾公司(Dell)、信息服務提供商佩羅系統公司(Perot)等。德州的科技型企業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有力支持著本地區整體科研實力的大幅提升。

  新徵程——中美產教融合+走向2.0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堅持構建以「平臺對平臺」、「學校+企業」為核心模式的「一體兩翼」國際教育合作創新網絡,根據此次產教融合平臺建設經驗交流會會議精神,將進一步促進中美產教融合+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項目向平臺化升級,積極推動實施項目2.0平臺解決方案,在原本設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體系、對標國際專業認證標準、推動中美專業共建的基礎上,搭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中美產教融合國際教育協同合作雲服務平臺,最終形成產教融合國際教育新生態。

  據悉,中美產教融合+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項目自啟動以來,已完成試點院校建設7所,新增建設院校8所,開展項目申報院校95所,更多項目信息請關注中心官網。

相關焦點

  • 推進產教融合 發展協同育人丨德州學院泰山體育產業學院揭牌
    德州學院作為德州的大學,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是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有效形式,是高等教育服務行業、產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地方高校特色發展的重要舉措。產業學院成立後,德州學院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著力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著力推進科技創新,發揮人才、技術、平臺優勢,組建教授、博士服務團,為企業發展「貼身服務」,和共建單位攜手,共同實施人才培養培訓、共同開展項目攻關、共同建設產教融合研究實習基地、共同培育「雙師雙能型」師資,共同挖掘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集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社會服務、文化傳播於一體的特色產業學院
  •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產教融合
    聯盟成立後將推動成渝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推動健康服務行業產教融合發展,成為支撐成渝地區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健康川渝、健康中國作出貢獻。據悉,目前成員單位70家,由成渝兩地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組成。聯盟成立後,將進一步加強區域職業院校與相關行業、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動大健康職業教育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大健康產業領域的發展。這是職業院校與相關企(事)行業在技能人才培養、校企協同方面的又一力舉,更是在資源上的互補與共享。
  • 中國高科集團深化產教融合 助力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將深刻影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戰略新興產業已成為獲取未來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領域。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人才是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首要資源。《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
  • 專業改革新徵程 產教融合寬模式 ——「萬企融網闖國際」產教融合峰會教育分會場專題報導
    培養跨境電商人才,助力中小企業出海。7月6日下午,首屆「萬企融網闖國際」電商峰會暨跨境電商產教融合發布會在湖南省跨境電商生態產業園隆重舉行。會上,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師範學院、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科技職業學院、長沙商貿旅遊職業技術學院、長沙財經學校、湖南博雅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七所院校與湖南嘉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人才實習實訓、專業共建、課程置換等相關合作協議。院校領導紛紛表示:將與湖南嘉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進一步的人才聯合培養等校企合作模式。
  • 校企合作以產定教 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11月3日,矽湖職業技術學院與TCL集團旗下TCL教育科技、北京奧鵬教育,TCL華星光電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探索產教融合以產定教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建「矽湖-華奧現代產業學院」,合作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矽湖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 海爾教育參加中國職業教育合作峰會推動產教融合深入發展
    8月25日,由國泰安主辦的「2020第六屆中國職業教育合作峰會」盛大開幕,吸引了諸多國內外職教專家、業界領袖、企業代表等參與,共探職業教育未來發展之路。當天,突破10萬人通過網絡在線直播實時觀摩大會盛況。海爾教育作為特邀嘉賓在本次峰會中作開幕致辭及主題演講,並在峰會現場與深圳國泰安進行了產教融合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 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1月23日,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梧桐語問學中心問道廳舉行。華為副總裁馬海旭、副校長許曉東參加活動。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科是「雙一流」建設學科,是我國重要的信息產業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著力打造計算機領域國際一流的人才培養平臺、科學研究平臺和社會服務基地。
  • 雲浮中專舉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籤約儀式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和市委六屆八次全會精神,結合我市七大特色產業集群
  • 中軟國際獲批教育部「產教融合」專項課題研究項目
    近日,教育部教師函〔2020〕3號文,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課題研究項目的通知》,公布了一批「產教融合」專項課題研究項目名單。中軟國際聯合部分高職院校申報的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建設研究與實踐》、《職業教育軟體技術類專業「雙師型」教師企業實踐標準及課程標準研究》兩項課題,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為課題研究項目。
  • 山西:校企合作開新局 產教融合促發展
    馬駿副廳長指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推進推動職業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載體。希望水利職教集團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創新合作體制機制,深度開展校企合作,為山西水利事業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北大方正集團旗下中國高科集團深化產教融合助力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將深刻影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戰略新興產業已成為獲取未來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領域。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人才是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首要資源。《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
  • 京東電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電子商務專業核心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體系(二)校企深度合作,產教深度融合(三)京東智能課堂平臺建設,構建「網際網路+教育」新生態(四)專業建設品牌效應凸顯,學校辦學實力大幅提升(五)人才培養成效規模顯著,服務社會能力持續增強(六)創新創業能力增強,打造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
  • 3次奧斯卡獎得主赴華 上海電影藝術學院產教融合再升級
    此次中美影視人才交流,是上海電影藝術學院在高質量影視人才培養和產教深度融合中的又一次主動探索。連接中外頂級教學資源奧斯卡傳奇大師分享電影藝術理念國際化辦學一直是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拓寬人才培養途徑的辦學特色之一。
  • 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湖南文理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助力...
    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湖南文理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小記「室溫快幹型可厚塗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合成技術與應用開發」技術在太子塗料有限公司得到應用,預計全年給企業新增產值6000萬元;
  • 產教融合 賦能高質量發展--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打造校企合作「3+3」模式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需求導向倒逼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結合學校特色,完善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模式,探索並打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3+3」新模式,旨在提升德技並修「旅商特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實現學校高質量、高速度發展。
  • 產教融合 校企合作 教培協同
    啟示一: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8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學院VR仿真實訓室,教師謝小樂正帶領團隊訓練電力塔無人巡檢項目,備戰第二屆江西省高校VR課件設計與製作大賽。2019級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學生餘巧珍是團隊成員之一,為了備賽,她提前結束暑假回到學校參加訓練。
  • 清華大學: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研究生培養
    「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鼓勵行業產業、培養單位探索建立產教融合育人聯盟」「將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成效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之後發布的相關文件對「產教融合」的意義和途徑做了一系列闡述和說明。如何使學校和企業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 德州科技職業學院和博山區頻頻互動!政校企深化合作共謀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順高 通訊員 彭寶恩 馬駿 牟碩 23日,記者從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青島校區獲悉,近日,德州科技職業學院青島校區院委會成員到淄博市博山區,與博山區人社局舉行合作辦學共同育人懇談會,並深入部分企業就如何推進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展開一一對接。
  • 「十四五」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發展規劃對接會在重慶舉行
    ,產教融合關係到中國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奮鬥目標,高校「十四五」規劃應加大對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工作的統籌考慮。,匯集國際經濟技術、國際勞務培訓和人才流動交流等有關行業組織和企業資源信息服務,大力引進「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優質產教融合教育和企業創新創業項目,開發符合應用型院校辦學特色的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和協同創新模式。
  • 市職大與傑斯特服飾有限公司舉行產教融合項目籤約儀式
    學校黨委書記唐紅敏在產教融合研討會上指出,希望以此次與湖南傑斯特服飾有限公司推行產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技能培訓為契機,立足實際,夯實合作基礎,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拓展新的合作渠道和內容,提高合作的規模和質量,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提高我校人才培養質量、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實現校企雙方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協作,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