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暑假能賺4000多元學費!父患尿毒症 他高考後努力為家庭分擔

2020-08-17 泉州網

徐志鑫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下堅持學習

姓名:徐志鑫

畢業學校:德化一中

高考成績:544分(理科)

泉州網8月17日訊(記者 陳明華 實習生 周梓馨 文/圖)「月薪2100元,暑假能賺4000多元學費,可以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高考剛結束,德化學子徐志鑫就馬不停蹄到處找暑假工。經過10多次的失敗後,他終於在一家麵包店找了一份營業員的工作。

他的家境貧困,父親身患尿毒症無法工作,一周要去醫院透析三次,全家只能靠媽媽去工廠打工賺錢維持。面對困境,他堅信知識可以改變這個家的命運,也一直努力朝這個夢想邁進。

母親獨自撐起家

徐志鑫2002年出生於德化縣蓋德鎮三福村,當時父母已在縣城打工多年,家裡並不寬裕,但日子還過得去。不幸的是,2013年,他的父親徐成發被查出患有尿毒症,需要長期服藥、治療,無法繼續工作,8年來每個星期都要到醫院進行三次血液透析。全家賺錢的重擔就落在母親的肩上。

孩子考上大學,原本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但對徐成發來說,欣喜中又有著許多無奈。他算了算,如果兒子上大學,一年的學費、生活費加起來要兩三萬元。這筆錢對原本就困難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數目。他右胳膊因長期透析而鼓起變形的血管,也急需手術,「聽病友說手術費要兩三萬元。」

一家三口擠一房

家境貧困,讓徐志鑫早早認定,知識能夠改變命運,能夠改變他們一家的生活。「他學習很自覺、很努力,我們都不用操心。」他的努力,徐成發看在眼裡。說起這些,他十分自責,因為家庭條件所限,兒子連自己的房間都沒有。

徐成發一家租住在妻子所在陶瓷廠的員工宿舍裡,一個月租金500元。宿舍有兩間,一間是他們的廚房、餐廳兼衛生間,另外一間一端一橫一豎放著兩張床,是一家三口的臥室。兒子每每學習到深夜,父母也陪著到深夜。

他努力打工分擔

高考前,徐志鑫對暑期就有了自己的安排:他想通過努力賺錢,減輕家庭的負擔。7月12日,他開始在求職網站找工作,因許多公司都不招暑假工,賺錢一事遲遲沒有進展。

他並沒有放棄,通過朋友、同學四處打聽。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機會——去瓷廠幫忙包裝,但兩天才賺幾十元,「工資太低不划算」,他決定繼續尋找。他跑到街上,酒店、奶茶店等一家一家問過去。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家麵包店接受了他。每天工作9個小時,兩個月下來,可以得到4200元的報酬,「雖然第一天去有點不習慣,但很快就適應了,店裡的環境也挺好的,還包一餐飯,不辛苦。」

村幹部持續幫扶

儘管生活困難,但社會各界人士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少幫助。

記者了解到,徐成發患病後,鎮村幹部為其申請了低保,一家人成為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戶,是政府精準扶貧的對象。為了掌握這家人的情況,三福村村主任每個季度都會到他們家走訪。高考前,村主任再次上門走訪,徐成發表達了兒子考上大學,他們無法承擔學費、生活費的擔憂。村主任表示,只要徐志鑫考上大學,大家都會想辦法幫助他,為他申請政府的補助。

徵 集 令

自2003年起,泉州市慈善總會與泉州晚報社攜手開展一年一度的「共同託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17年來已籌得善款2024.8萬餘元,幫助6835名學子圓了大學夢,並帶動社會各界發起或參與各種形式的助學活動,在全社會形成熱心公益、捐資助學的良好風氣。

2020年,「共同託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繼續舉行。為幫助優秀貧困學子順利踏入大學校園,讓優秀學子不會因為經濟困難而與大學擦肩而過,由泉州市慈善總會與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共同託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再次揚帆起航。

如您需要獲得幫助或想捐資助學,請致電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

如您想資助貧困學子,也可以將愛心款匯至泉州市慈善總會愛心帳戶參與助學活動,並在備註欄標明資助內容。

帳戶名:泉州市慈善總會

帳號:0000000356052012

開戶行:泉州銀行豐澤支行

泉州市慈善總會捐款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哥哥從小照顧弟弟供其讀書 得知弟患尿毒症欲捐腎
    哥哥從小照顧弟弟打工供其讀書 得知弟患尿毒症欲捐腎  生活報3月22日訊 今年25歲的王雨,是一隻從海倫農村飛出來的「鳳凰」,去年大學畢業後,他成功入職哈爾濱東安發動機公司。轉正、學技能、考職稱、買房子……他在筆記中寫滿了人生規劃,卻無法再努力去換取這樣美好的未來。當尿毒症診斷書放在面前時,他覺得自己的人生結束了。
  • 努力上進 用行動分擔家庭的重擔
    原標題:努力上進 用行動分擔家庭的重擔(圖) 常年臥床的奶奶也需要人照顧,每月除去藥費,父親辛苦打零工賺的錢已經所剩無幾,眼前自己上大學動輒幾千元的學費無疑給家裡雪上加霜。   元長德家住靜海子牙新城,老房子拆遷後,一家老小回遷到現在這處90平方米的樓房。還未走近樓門口,記者就遠遠地就看到元長德早已等在樓下。
  • 暑假做兼職家教攢學費 18歲的他既自豪又滿足
    範嘉民不是出門旅行,這個夏天,剛剛高中畢業的他每天要做3小時兼職家教,為自己接下來的大學生活積攢學費。  「已經補了十多天的課,我覺得有些吃力。」範嘉民擦了擦身上的汗水。「高一的很多知識點學起來不難,自己平時上課都能理解,但第一次作為老師講課,有時候學生卻不明白。」遇到這種情況時,範嘉民就會回想老師上課時是怎麼講的。「比如高中物理課上老師講解『參考系』的概念,我就拿公交車上的乘客看窗外的路人舉例,讓我的學生能夠理解。」  今年高考結束後,範嘉民就開始尋找暑期兼職工作。
  • 【愛心接力】挖蘿蔔女孩的大學夢:為賺學費 一袋只賣6塊錢
    扛鋼管打零工一天幹滿十小時 收入九十元  一個如此懂事的女孩,卻始終在自責和內疚,認為自己不太懂事,這讓我感到心裡非常不是滋味。雖然家境貧困,但是沈有蘭並沒有抱怨,而是用自己的雙手努力為家裡分擔,我們希望,你我的關心和幫助,能讓這個懂事、堅強的小女孩看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讓她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前面我們認識了一位家境貧寒,但是依然微笑面對生活的小女孩沈有蘭,接下來我們隨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再認識一位同樣的男孩,為了給家裡分擔困難,他高考一結束就跑到工地上打工掙錢。
  • 「圓夢行動」丨3號:父親突患罕見病,樂觀堅強的她自己掙學費
    今年高考,陳雪寧發揮得很好,考出了369分的高分,班級第一名,順利被合肥工業大學金融工程專業錄取。在得知錄取的當天,陳雪寧既高興又犯難。高興的是終於被心儀的大學錄取,犯難的是上大學所需的學費、生活費等。原來,陳雪寧的父親患了重病,為了治病,他們家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
  • 本報曾資助的大學生宋明明:半工半讀賺學費,有能力後希望將愛心循環
    比同齡人經歷過更多波折,宋明明深知生活的不易,剛上大學時還有愛心人士捐助學費,但以後的路更多的要靠自己。記者見到宋明明時,她正在長沙新開鋪的一家茶葉店替顧客裝茶,動作很是熟練。「這個暑假賺了1000多元錢了,但是還不夠,因為學費和住宿費加起來需要六七千。現在除了讀書,有空就出去打工,爭取把學費賺夠。」
  • 男子身患尿毒症乳腺癌妻子放棄治療為他省錢
    他患了尿毒症,患乳腺癌的妻子放棄治療,省錢讓他排隊等腎源:「孩子還小,總得指望一個人」等待 是腎移植科病人的常態專家:促進器官捐獻,還需在制度上完善保障捐獻人權益鄭大一附院腎移植科室,患者在等待治療。河南商報記者 侯建勳/攝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肖肖記者 宗雷2016年12月16日,39歲的中央網信辦行動網路管理局副局長曲昌榮逝世,根據家人意願,他捐獻了心、肝、腎、角膜,為6位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和光明。曲昌榮曾任人民日報河南記者站採訪部主任,他的捐獻行為,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人體器官捐獻的現狀。
  • 湘潭男子患尿毒症不願拖累家人放棄治療 妻子以死相逼(圖)
    在他還不到4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成年以後,因為家境貧寒,長得還算瀟灑的他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對象。上個世紀80年代末,易新慶南下打工。90年代初,他在廣西南寧一家木工廠結識了隆回姑娘李曉玲。雖然年齡相差10多歲,但他們一見如故,很聊得來。「他人很實誠,又勤快,話雖不多,卻能講到我心裡去。我9歲便死了父親,跟他一樣,也是苦命的人。」李曉玲說,第一次與易新慶見面,她便喜歡上了他。
  • 新化14歲少年寫信退學 只想賺錢為患尿毒症父親治病
    ——輾轉打工的吳文不幸患上了2型糖尿病。依靠打工養家餬口的他,沒法得到好的治療和藥物控制。三年後,也就是2008年,吳文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連二十斤一包的米都扛不動,走路稍遠一點都感到十分困難,整個家庭的擔子全都落到了妻子劉紅英肩上!    十年患難有賢妻    俗語云:「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 洛陽農民女兒患尿毒症 兒子又查出白血病 作為父親的他說:一個也不...
    在病床上,飛飛每天都堅持學習  河南商報記者劉鶴洋/文左冬辰/圖  對於45歲的洛陽農民李建會來說,生活真會給他出難題,女兒罹患尿毒症後,他拼命幹活賺醫藥費,然而幾個月後,兒子又被檢查出了白血病  李建會家裡沒有能力同時治療兩個孩子,女兒為省錢救弟弟,勸父親放棄自己。然而他倔強得很,說:「一個也不能少。」  姐姐患尿毒症 父親拼命幹活籌集醫藥費  12月27日,在洛陽市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商報記者見到了身患白血病的飛飛(化名)。  9歲的他靜靜地坐在病床上寫唐詩,仿佛身邊的一切與他無關。
  • 這位教師患尿毒症卻婉拒學校清閒工作,每天做完透析後騎車去教書,只因為……
    (圖片來源自網絡)9月1日是開學的日子,衢州江山城南中學的英語教師徐向榮早晨6點就起床做起了腹膜透析,做完透析後,他要去上新學期的第一節英語課。去年,徐向榮被確診為尿毒症,每天都要在家裡自做三次透析,但徐老師堅持上課。
  • 「我要上大學」⑩媽媽身患尿毒症,孝順女孩學成後想給媽媽換腎
    學生檔案羅佳怡,18歲,房縣一中畢業,高考文科成績533分,已被長江大學錄取。初見羅佳怡,小小的個子,笑起來有些靦腆。交談過後,才發現她是一個內心強大,懂事孝順的女孩。母親身患尿毒症,每年花銷巨大,父親患有塵肺病,不能幹重活,弟弟還在讀小學。羅佳怡最大的願望就是學成後給母親換腎。
  • 90歲外公帶他來報名 她曾因學費高而選擇復讀
    這兩名學生家庭貧困,在期待早日進入大學校門的同時,也為學費發愁。昨日,我們收到了他們倆遞交的陽光助學金申請。姓名:盧亞歌畢業學校:伊川縣第一高級中學高考分數:615分昨日上午,盧亞歌在外公陪同下,來到洛報愛心幫扶中心辦公室申請陽光助學金。
  • 貧困生暑假「狡黠」掙學費 擺攤帶圖釘防城管追
    貧困生小陸的「街頭智慧」幾許狡黠幾許無奈  暑假打工識賺錢 賺夠五千交學費  本報記者 曾頌 實習生 麥君泳  這幾天,在廣州大學念行政管理專科三年級的小陸就要回校上課了。令他高興的是,暑假做的幾單生意剛好掙夠了學費。「做『走鬼』掙了800多元,在便利店打工掙了1400多元,給媒體報料加上協助媒體調查掙了近千元,參加網絡徵文獎了200元,再加上以前元宵花市掙的1300多元,還有一些零星收入,剛好5000元有多。」小陸一邊掐指算帳,一邊向記者描述了他忙碌的暑假時,家貧的小陸得意又自信。
  • 「媽媽,我想每天放學回家都能看到你」
    據了解,6年前,小帥的媽媽李梅芳被查出患尿毒症,現在每周要做3次血透,姐姐又剛考上大學,一家人的生活來源,全靠患糖尿病的父親吳新偉每天打著兩份工。生活的苦難讓小帥早早懂事了,回到家後總是搶著幫大人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媽媽你要活下去,我想每天放學回家都能看到你。」這是吳蕭帥在媽媽李梅芳病痛難忍時常說的話。
  • 超一本線不敢算學費女孩獲得資助後卻爭議不斷,真相是什麼?
    這個女孩叫王寶麗,今年高考她考了583分,比一本線高出132分。有記者去她家採訪,家裡破敗不堪,父親的身體不好,只能考養雞編籃子來補貼家用,母親在外打零工,全家一整年的收入只有三四千,在鏡頭前,女孩坦言「還不敢算學費」,六千多的學費相當於全家一年多的收入。女孩的父親也表示供不起,壓力太大。女孩說想要通過大學來改變自己,掙錢改變家庭。
  • 高考後的暑假該如何規劃!點進來不迷路~
    今年的12月份就有四六級CET考試(很多專科院校是先考三級PET,時間都差不多),現在距離考試也就4個多月的時間了,可以準備起來了,說實話,學姐建議你們大一上學期(也就是12月份)就把四級考了,因為,你現在正應戰完高考,趁底子還在,很多人只要稍加努力,四級過掉是很輕鬆的一件事情,不然越拖,你忘掉的就越多,四級對你來說就越難。
  • 烈日下工地搬磚掙學費,暑假打工,單親大學生:不讓媽媽太累
    烈日下工地搬磚掙學費,暑假打工,單親大學生:不讓媽媽太累又是炎炎烈日炙烤的三伏天了,每年的夏季,是大學生的畢業季,也是高中生的高考季,在十年努力之後,有的通訊因為考得好而幾件夠改變自己人生,有的同學考試失利,則選擇復讀或者打工,喜憂參半,幾家歡樂幾家愁
  • 尿毒症青年繪年畫 最高日入2000元
    他坐在案幾前,隨著兩隻塗色的毛筆上下翻飛,一幅綿竹年畫的上色逐步完成。青年名叫徐守超,母親和他先後身患尿毒症。每月6000多元的透析費用,不僅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還讓年輕的徐守超變得自卑。2017年,徐守超一家被識別為貧困戶。醫療政策兜底,超過90%的費用得到報銷;愛心人士捐款,腎臟移植後恢復良好;公益性崗位加上從政府組織的培訓班上學的年畫手藝,讓這個年輕人重拾自我。
  • 尿毒症男孩堅持高考 將帶著媽媽的腎上學
    「兒子堅強,患上重病還要去高考,分數超出本二線,我也要做個堅強的母親,我要好好養好身體,然後捐一個腎給兒子……」十二三平方米的房子,兩張小床,一張桌子,一位來自黃山的母親帶著身患尿毒症兒子租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