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鑫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下堅持學習
姓名:徐志鑫
畢業學校:德化一中
高考成績:544分(理科)
泉州網8月17日訊(記者 陳明華 實習生 周梓馨 文/圖)「月薪2100元,暑假能賺4000多元學費,可以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高考剛結束,德化學子徐志鑫就馬不停蹄到處找暑假工。經過10多次的失敗後,他終於在一家麵包店找了一份營業員的工作。
他的家境貧困,父親身患尿毒症無法工作,一周要去醫院透析三次,全家只能靠媽媽去工廠打工賺錢維持。面對困境,他堅信知識可以改變這個家的命運,也一直努力朝這個夢想邁進。
母親獨自撐起家
徐志鑫2002年出生於德化縣蓋德鎮三福村,當時父母已在縣城打工多年,家裡並不寬裕,但日子還過得去。不幸的是,2013年,他的父親徐成發被查出患有尿毒症,需要長期服藥、治療,無法繼續工作,8年來每個星期都要到醫院進行三次血液透析。全家賺錢的重擔就落在母親的肩上。
孩子考上大學,原本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但對徐成發來說,欣喜中又有著許多無奈。他算了算,如果兒子上大學,一年的學費、生活費加起來要兩三萬元。這筆錢對原本就困難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數目。他右胳膊因長期透析而鼓起變形的血管,也急需手術,「聽病友說手術費要兩三萬元。」
一家三口擠一房
家境貧困,讓徐志鑫早早認定,知識能夠改變命運,能夠改變他們一家的生活。「他學習很自覺、很努力,我們都不用操心。」他的努力,徐成發看在眼裡。說起這些,他十分自責,因為家庭條件所限,兒子連自己的房間都沒有。
徐成發一家租住在妻子所在陶瓷廠的員工宿舍裡,一個月租金500元。宿舍有兩間,一間是他們的廚房、餐廳兼衛生間,另外一間一端一橫一豎放著兩張床,是一家三口的臥室。兒子每每學習到深夜,父母也陪著到深夜。
他努力打工分擔
高考前,徐志鑫對暑期就有了自己的安排:他想通過努力賺錢,減輕家庭的負擔。7月12日,他開始在求職網站找工作,因許多公司都不招暑假工,賺錢一事遲遲沒有進展。
他並沒有放棄,通過朋友、同學四處打聽。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機會——去瓷廠幫忙包裝,但兩天才賺幾十元,「工資太低不划算」,他決定繼續尋找。他跑到街上,酒店、奶茶店等一家一家問過去。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家麵包店接受了他。每天工作9個小時,兩個月下來,可以得到4200元的報酬,「雖然第一天去有點不習慣,但很快就適應了,店裡的環境也挺好的,還包一餐飯,不辛苦。」
村幹部持續幫扶
儘管生活困難,但社會各界人士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少幫助。
記者了解到,徐成發患病後,鎮村幹部為其申請了低保,一家人成為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戶,是政府精準扶貧的對象。為了掌握這家人的情況,三福村村主任每個季度都會到他們家走訪。高考前,村主任再次上門走訪,徐成發表達了兒子考上大學,他們無法承擔學費、生活費的擔憂。村主任表示,只要徐志鑫考上大學,大家都會想辦法幫助他,為他申請政府的補助。
徵 集 令
自2003年起,泉州市慈善總會與泉州晚報社攜手開展一年一度的「共同託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17年來已籌得善款2024.8萬餘元,幫助6835名學子圓了大學夢,並帶動社會各界發起或參與各種形式的助學活動,在全社會形成熱心公益、捐資助學的良好風氣。
2020年,「共同託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繼續舉行。為幫助優秀貧困學子順利踏入大學校園,讓優秀學子不會因為經濟困難而與大學擦肩而過,由泉州市慈善總會與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共同託起他們的理想」助學活動再次揚帆起航。
如您需要獲得幫助或想捐資助學,請致電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
如您想資助貧困學子,也可以將愛心款匯至泉州市慈善總會愛心帳戶參與助學活動,並在備註欄標明資助內容。
帳戶名:泉州市慈善總會
帳號:0000000356052012
開戶行:泉州銀行豐澤支行
泉州市慈善總會捐款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