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日常行為,他們要管;學生學業就業,他們要引;學生心理情緒,他們要導;同學人際關係,他們要調……他們是校園裡24小時待命、與大學生接觸最多、需要隨時切換多重身份的教師群體——高校輔導員。
好教師是造就好學校的基礎,好輔導員是引領學生健康成長重要保障,一支優秀的輔導員隊伍可以成就一代優秀青年學子。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一支政治過硬、信仰堅定、高質量、高水準的高校輔導員隊伍,正成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南京城市職業學院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將輔導員隊伍定位為學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幹力量,把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納入學校人才發展戰略,形成了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各職能部門統籌協調、院級黨組織齊抓共管的良好機制,在人員配備、工作平臺、技能提升、待遇保障以及發展空間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推進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人事計劃緊張,輔導員優先配足配強
「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上級關於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各項部署要求,立足新時代辦學需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輔導員隊伍建設步伐,為學校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堅實保障。 」南城院黨委書記孫朝暉說,該校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新時代下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領會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基本要求。
「學校堅持『專職為主、專兼職相結合』的原則,按1:200的師生比配足專兼職輔導員,近年來各二級學院專職輔導員與學生比更是達到了1:140-1:185。」該校學生處處長朱小蔚說。該校自成立初期首次通過面向社會招聘7位專職輔導員後,一直堅持從學校人才發展戰略高度、將輔導員作為重要師資力量和幹部儲備培養的角度出發,根據學校發展需要,分別從「政治素質」「專業素養」「學歷結構」等方面高標準逐年招聘專職輔導員,專職輔導員隊伍建設穩步發展。
學生工作複雜,輔導員必須「十八般武藝」全能
將自己所帶全體學生的標準照片歸入資料庫,由工作人員作業系統隨機抽取5張照片投放在大屏幕中,輔導員要在3分鐘時間內將所選學生的姓名、專業班級、所住宿舍、政治面貌、家庭基本情況、特長、獎助貸情況、學生幹部任職情況、是否特殊群體等基本信息逐一報出, 這是南城院舉行輔導員崗位技能比賽「學生基本情況熟知能力」賽項的一個鏡頭。
人臉識別、微博寫作、案例分析、談心談話、主題班會、理論宣講……這些「十八般武藝」,輔導員必須全部精通。2011年起,該校就組織了這樣生動有趣的比賽,全面考察輔導員的理論運用、溝通交際及分析與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的能力。
「以賽代練,提升素質,」朱小蔚說,該校的輔導員崗位技能大賽比全省高職院校的首屆輔導員技能比賽還要早一兩年。
該校將輔導員培訓納入學校師資培訓和人才培養規劃,建立崗前培訓、在職提升培養體系,推薦優秀輔導員參加各級各類學習培訓、骨幹研修等。校外藉助江蘇省高校輔導員研修培訓基地的平臺優勢,積極組織輔導員參培。校內堅持日常培訓與專題培訓相結合,制定分層次、多形式的輔導員職業素養提升培訓體系。確保每名專職輔導員每年參加不少於16個學時的校級培訓,每5年參加1次省級以上培訓。每年年底舉辦輔導員學習交流匯報。
學校支持輔導員申報各級課題項目,開展學生工作專題研究。鼓勵具有一定教學和科研能力的輔導員擔任形勢與政策、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教師,著力培養輔導員科研與教學骨幹,推動隊伍由「實踐型」向「實踐—研究型」轉變。
從2017年開始,學校每年組織開展「青春引路人,人生好導師」優秀輔導員評選活動,以活動開展為契機,積極搭建輔導員交流平臺,促進輔導員的相互交流及職業能力的提升,帶動隊伍整體提升。
績效總額有限,設立輔導員專項考核激勵
因為幹的都是雜事、瑣事,又異常辛苦,高校輔導員崗位常常留不住人。為了讓他們工作得更安心,更有成就感,南城院嘗試了一系列的做法。
2019年開始建立輔導員績效考核制度,將輔導員考核評優結果與職務聘任、獎懲、晉升等掛鈎。
學校大力宣傳優秀輔導員的事跡,激勵更多的輔導員加強職業認同,進一步愛崗敬業,營造積極向上、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每年選樹優秀輔導員參評「年度輔導員人物」,利用每月一次的全校學生晨會「身邊的榜樣」板塊專題宣傳優秀輔導員人物。
同時,學校還通過「輔導員沙龍」等活動形式,注重給予輔導員人文關懷,給予輔導員學習、工作、生活、心理全方位指導,幫助輔導員解壓,增強輔導員職業認同,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幹事立業。
學校堅持相對穩定和合理流動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輔導員流動機制。專職輔導員原則上工作帶滿兩屆學生即工作六年後方可轉崗。近年來已有近二十位輔導員轉入教學、科研和管理部門,在新崗位上發揮著積極作用,也有繼續堅守在輔導員崗位上超過十年的輔導員,立志做職業化、專家化的輔導員。
結合輔導員工作特點,在辦公條件、崗位津貼、通訊經費等方面制定相關政策,學校積極為輔導員工作和生活創造條件。從2017年開始,學校在全面考核輔導員工作基礎上,設立輔導員專項績效,形成以幹事創業、對標爭優為導向的正向激勵機制,發揮輔導員專項績效的最大使用效益。
來源: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