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具備高熱量,健脾養胃,好消化,清真等很多優點。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喜歡的肉食,也是吃火鍋必備的食材之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羊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價格也是日漸增長。致使一些不良商家,打起了羊肉的歪主意。

今天咱們就來分享兩種,不同假羊肉的製作過程和鑑別方法:
1、最假的羊肉:
主料:鴨脯肉,綿羊油(羊尾巴油),羊尿。
首先把鴨脯肉攪碎,把羊尾巴油也攪碎,混合之後,壓縮成方形塊狀,放入盛羊尿的容器裡,浸泡一到兩小時,然後放入冰櫃冷凍,冷凍好以後,切片裝盤就上桌了。
這種羊肉出沒最多的場合,是價位比較便宜的自助餐館。

鑑別:第一,假羊肉片放入火鍋中以後,起沫會比較嚴重,湯裡會有很多白色的碎末。
第二,假羊肉下鍋之後,很容易散掉,油和肉成分離狀態,放到嘴裡咀嚼,沒有纖維感。
第三,油和肉有明顯的分界線,油是油,肉是肉,在盤子裡化凍之後,拿筷子一挑,油和肉很容易脫離開的,肯定是假羊肉。因為真肉,油和肉是連在一起的,沒有任何動物,油和肉是分著長的。
如果遇到假羊肉,就要勇敢地站出來指正,切不論食物有多噁心,能不能吃,拿六元一斤成本的鴨脯肉,當成幾十元一斤的羊肉賣,商家本身就是欺詐消費者,屬於違法行為。

2、很難辨別的假羊肉——牛底子肉
牛底子肉是牛肚皮上的肉,是牛身上纖維最細的地方,就算是生肉,肥瘦程度,直觀上看著也和羊肉很相似。
牛底子肉是牛身上,除了黃瓜條(牛腿上的腱子肉)之外,最便宜的部分。每斤牛底子生肉的價格和山羊肉的價格,差價在15元左右,和綿陽肉差8元左右。

牛羊肉的差距不僅僅是價格問題,食用後,對身體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羊肉屬於溫補形,對體質弱的人益處很多。尤其羊肝,屬陰,食用後,還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
牛肉則屬於旺火形,並不適合體質太弱的人過多食用。牛肝的火性更大,體質弱的人吃多了,會出現流鼻血的狀況。

鑑別:第一,直觀看。不管怎麼說,牛肉的粗糙度和羊肉還是有差距的,肉絲比較清晰的,比較順絲的,那就是牛肉了。
第二,熟得慢。常吃火鍋的人都知道,羊肉放在鍋裡十幾秒鐘就可以吃。同樣的時間,牛肉放到嘴裡,是嚼不爛的。
第三,牛油和羊油味道是不一樣的,羊油的羶味大多數人都能接受,國內吃牛油的人就很少了。因為牛油不經過處理的話,會有一種蟄質的味道(土話),很難形容那種味道。如果在沒有蘸料之前,就房子嘴裡,很容易就能辨別出是牛肉還是羊肉了。

備註:我們平時吃火鍋點的『肥牛』,都是經過(真空滾揉)加工過的,所以才會吃起來比較舒服。充當羊肉的時候,就不能加工了。
一點點生活和工作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