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樹下仰望星空的小兔子、站在路牌邊上等待龍貓的小梅、召喚神龍的七顆龍珠……我們所熟悉的動漫場景和人物就這樣被裝在了一個個玻璃瓶裡,看起來既夢幻又充滿生氣。
有人說,裝在生態瓶裡的「微景觀」不僅是一個童話世界的縮寫,更是現代人對于田園和自然的嚮往。在家中、辦公室內放上幾盆苔鮮「微景觀」,既可以裝點環境,還能調節情緒。如今,自製「微景觀生態瓶」成了繼多肉後,大多數人的一種減壓方式,李金曉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近日,記者帶著好奇走進了李金曉的「怡家微景觀」世界。
記者在李金曉的工作室看到了許多已經做好的成品,每一個作品都讓人忍不住捧起來細細觀看。李金曉最為滿意的是一個被他稱之為「動物森林」的作品,這個作品的底盆是一個破碎的花盆,很多人都以為是故意而為之,但他告訴記者這個作品的完成過程完全是個「意外」。那時候他預訂了一大批花盆,結果送達時卻發現花盆碎了一大半。當朋友生氣地指責快遞的粗心時,一旁的李金曉則默默地挑選了一些碎片,然後回工作室花了一天的時間製作出讓每個人都拍手稱讚的「動物森林」。之後他開始把自己的作品發到微信朋友圈,結果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甚至有人表示要花錢買他的作品,這也讓李金曉一下子發現了商機。
李金曉第一次接觸「微景觀」是在兩年前,剛接觸「微景觀」的他,只懂得在網上買好材料,根據說明書按部就班製作。漸漸地,他開始不滿足於這種製作模式,想親手做一個獨一無二的作品。他開始收集身邊的餅乾盒、破碗、破杯子進行廢物利用,然後從網上買來苔鮮、肥料、動漫人物模型等材料。「慢慢摸索後,我發現要給別人呈現的是一個裝在瓶子裡的故事。」李金曉感慨道。第一個從設計到完成的作品,是他送給兒子的禮物,用餅乾盒做的「植物大戰殭屍」主題的「微景觀」。後來,李金曉開始陸續完成了一系列動漫主題的「微景觀」,並將它們送給親朋好友,也吸引了很多人跟著他一起進入自製「微景觀」的世界。
「其實每天面對繁重的工作讓我倍感壓力,有時候還會覺得喘不過氣,微景觀是我舒壓的方式,填補了我很多空餘時間。每當一部作品完成時,就會有莫大的喜悅。」李金曉說,每到周末或者假期,他就會去花市買來材料,然後回工作室埋頭創作。他告訴記者,目前石獅晉江自製「微景觀」的人還不多,不僅可以當成一種愛好,還是減壓的好方式,且可以打開一片市場,一舉數得。「這種小工藝其實很有意思,不僅可以觀賞,製作過程中也學習收穫了不少,是一種減壓的好方式,還可以把自己帶回某個記憶、某個電影,樂在其中。」
近年來,微信、微博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在「微時代」無處不在的氛圍下,微新聞、微公益……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彰顯了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態度,簡單、明了。如今,「微景觀」也因其減壓的功能緩緩向市民走來。(記者蔡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