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時代」的有限想像:桌面微景觀與「格子間」生態

2020-12-13 澎湃新聞

多肉植物已經火了好多年,因其體型的精緻小巧,在有限的辦公和家居空間中,不僅能一盆一盆地種,還能做成拼盤,更是能和精緻的容器、擺件一同造景,成為別致的多肉微景觀。與之相似的,還有各類苔蘚微景觀、生態瓶、生態缸甚至DIY組裝的微縮居所模型。在寸土寸金的CBD辦公樓和現代公寓,這些桌面微景觀儼然是案頭的迷你生態系統,將自然濃縮於室內,給水泥森林中現代都市人的日常生活帶來綠意與生機。它們的流行,或許也是「微時代」的某種精神症候,也能映照出「格子間」裡當代「白領工人」們的精神生態。

造景傳統與有限空間的營構

用精美而小巧的器皿作為承載空間,根據主人的心意,以多肉、苔蘚等微型植物與人物、動物、建築等迷你擺件的組合構建起一個場景:桌面微景觀可謂是傳統造景藝術的當代微縮版本。

在造景的傳統裡,園林藝術是突出的代表。陳從周說,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綜合藝術品,園林造景的「疊山理水」,也就是自然與人工的有機融合,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但這絕非簡單的加法和材料堆砌,而是要以匠心、巧思精心營構,傾注心意:「造園一名構園,重在構字,含意至深。深在思致,妙在情趣,非僅土木綠化之事」。(陳從周《說園》《續說園》)富有藝術感的微景觀也要在方寸之間匠心獨運,做到錯落有致、張弛有度,是為「造景」。

但與園林藝術不同的是,桌面微景觀是案頭功夫,這與文人清供似更有淵源。所謂清供,指的是放置在室內案頭供觀賞的物品擺設,包括盆景、插花、時令水果、奇石、文玩、文具等,目的是為廳堂、書齋增添情趣。如此看來,桌面微景觀也算是一種現代清供了。

清供也與造景分不開。譬如盆景,「栽來小樹連盆活,縮得群峰入座青」,就是以巧思在有限的空間中營構微縮的景致。而傳統工藝美術中的微雕,更是將這種方寸之間自有天地的造景演繹到極致。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核舟記》就細緻描繪了一件微雕清供:將修狹的桃核雕刻成舟,船上雕欄對聯清晰可辨,人物神情生動、鬚髮畢現,「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這種對有限空間的營構令觀者感嘆:「嘻,技亦靈怪矣哉!」(魏學洢《核舟記》)

造景傳統是將「天工」寓於「人巧」,在表現題材上也多是人與自然的親近與融合,其中多少蘊含了些對山水田園的情結。事實上,傳統的山水畫也能視作一種二維的造景,「張綃素以遠映,則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裡之遠」(宗炳《畫山水序》)。案頭畫卷上的寥寥數筆就是千裡江山,通過對有限空間的營構展現一種開闊遼遠的生態景觀,這也就是「尺幅千裡」的力道。

微縮:想像世界的方式

面對桌上的清供擺件、壁上的山水畫卷與窗外的庭院深深,古人「閒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他們眼前是凝縮的造景,腦海中卻有著「峰岫嶢嶷,雲林森眇」的廣闊天地。在這「聖賢映於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之際,「餘復何為哉」?答曰:「暢神而已。」(宗炳《畫山水序》)

「暢神」就是想像力的自由馳騁,這是從心所欲的審美自由境界。對古人來說,微縮的景觀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想像世界的一種方式,它們既建基於既有的認知經驗與物理形態,又超越了當時代的認知工具與行動局限,開拓出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甚至在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對自我主體的感知維度也發揮著重要的建構意義。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貴族們熱衷於收集大千世界的各類奇珍異寶、鳥獸標本,收藏於他們的「奇珍室」或「奇珍櫥窗」(Cabinet of Curiosities)。藏於鬥室的各色珍奇代表著那個豁蒙世界未被探知或甫被認知的各個領域,它們的繽紛集聚就是一個嶄新世界的縮影,而搜集、聚合、收藏的行為就像是在拼合起新世界的完整圖像,建構起主體對於世界新秩序的認知。在這個意義上,「奇珍櫥窗」就是開啟新世界想像的微縮景觀。

在哲學家眼中,微縮景觀開啟的想像空間不僅僅意味著對世界的認知,更是某種佔有、主宰與創造。「我越是善於把世界縮影化,我就越能佔有世界」:臨對微縮景觀的主體佔據了全知的「上帝視角」,他仿佛就是這個微縮世界的「造物主」。

巴什拉說,「在世之在」過於莊重,在縮影的世界中更加自在,「這才是我所認為的被主宰的世界」;微縮景觀的體驗讓「我感覺到從我夢想著的存在中發出創造世界的波。縮影是一項形上學的創新運動;它能夠讓人以很小的風險創造世界」。(巴什拉《空間的詩學》)

造景與造景的主體緊密關聯,造景的微縮景觀就是對主體存在感、掌控力與創造力的確證,也是主體情感、意識的投射。古典園林藝術講究「為情而造景」,就是主體與客體的交融。當代人多喜歡自己設計組建中意的多肉、苔蘚微景觀,甚至「焚膏繼晷」、放大鏡與鑷子並用地搭建居所的微縮模型,也是在傾注主體的心意。而移軸攝影——這種通過特殊鏡頭改變景深,讓影像變得仿佛是「人造都市」、微縮模型的攝影方式——也讓主體擁有了上帝視角般的陌生化審美體驗。

「格子間」裡的主體慰藉與審美自在

「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在認知工具與認知水平有限的古典時期,面對微縮景觀的「暢神」宕開了想像空間,能為主體帶來慰藉與愉悅,可以說是日常生活的某種「延伸」。而在認知手段極大豐富、世界圖景無比繽紛的今天,桌面微景觀仍在另一種意義上彰顯著審美愉悅的價值,可謂都市日常生活的某種「補濟」。

對於現代社會的境況,韋伯有過一個知名的比喻。在他看來,理性主義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生活仿佛一個「鐵籠」。人類雖然突破了前現代社會的各種外部條件限制,卻在工具理性、異化勞動、科層制度中「作繭自縛」,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如果說「鐵籠」之喻過於駭人與悲觀,那麼「格子間」——這個現代辦公空間的標配模式——也許更加溫和地隱喻了當代都市人的生存狀態。

同樣是具有內向壓抑趨向的限制空間,「格子間」之喻表明了我們被理性主義與社會分工劃定的位置與角色,暗示了我們在理性與感性、工作與休閒、人工與自然、成功與失敗高度分化之下受到的束縛。它不只是都市「白領工人」們的工作之所,更可視作其社會生活的整體性寓言。

在「格子間」的物理空間與規劃時間限制下,桌面微景觀以最凝縮、最輕便、最易打理的形式復現了一個人文與自然高度融合的生態系統,寄寓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機關聯的山水田園情結與美好願景,補濟著日常生活的刻板與分裂,可以說是當代都市人居空間的一種生態美學景觀。而與所有的微縮景觀一樣,它們也開啟著賦予主體存在感、慰藉感的想像空間,通過審美自在、審美愉悅,實現了一定意義上的審美解放功能。

近幾年,學者們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微時代」。在表徵形式、媒介工具、日常時間、社會空間、主體意識都趨向碎微化的今天,桌面微景觀也是一種微時代的症候。作為微時代的微個體,我們大都難以實現「歸園田居」的夢想,卻都能在案頭一方微縮的生態景觀中獲得主體慰藉與審美自在。

這種感受,也許就像是重拾了那份「怡然」的童真:

餘憶童稚時,……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衝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餘常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沈復《浮生六記》)

相關焦點

  • 如何製作微景觀水景?史上最詳細微水景 DIY 教程!
    圖片來源Eshall花藝社 盜版必究在城市中生活,雖不能時常寄情山水,卻可以製作一瓶微景觀水景,置於桌面,以小窺大,在忙碌的工作學習之餘,縱享水下世界,偷得半日輕閒。圖片來源Eshall花藝社 盜版必究裝飾砂石可供裝飾的砂石品類很多,這一次的造景意在營造更加自然的水下生態。
  • 蘇州市虎丘中心幼兒園教師巧手製作生態微景觀
    2020年9月10日,江蘇省蘇州市虎丘中心幼兒園開展「製作微景觀,喜迎教師節」活動。教師們歡聚一堂,充分發揮想像力,體驗生態微景觀製作的樂趣,慶祝教師節。生態微景觀是將植物配以籬笆、砂石、卡通人物等飾品,裝進一個瓶子裡,構成妙趣橫生的微觀世界。
  • 報名| 「我的手藝 我的創意 我的生活」——打造獨一無二的創意微...
    對於身處都市居家、辦公的我們,微景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微景觀,是盆景的縮小版本。它是利用苔蘚、微樹樁、多肉等生長環境習性相近的微型植物,搭配各種造型精緻的山石、擺件、沙子等物件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微生態系統,營造出一個濃縮大自然景觀的可以放在辦公格子間、窗口不佔位、好打理、易養護的桌面盆栽。
  • 微景觀:裝在瓶子裡的童話世界(圖)
    有人說,裝在生態瓶裡的「微景觀」不僅是一個童話世界的縮寫,更是現代人對于田園和自然的嚮往。在家中、辦公室內放上幾盆苔鮮「微景觀」,既可以裝點環境,還能調節情緒。如今,自製「微景觀生態瓶」成了繼多肉後,大多數人的一種減壓方式,李金曉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近日,記者帶著好奇走進了李金曉的「怡家微景觀」世界。  記者在李金曉的工作室看到了許多已經做好的成品,每一個作品都讓人忍不住捧起來細細觀看。
  • 微景觀設計手冊第一篇
    製作之前,你要知道你的微景觀要放在什麼地方?在打算製作微景觀之前,大家應該想想我們的微景觀要放在什麼地方,如果是放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我們可以選擇多肉微景觀,如果是放在光線較差的地方,那我們就可以選擇室內綠植和苔蘚微景觀。但是要記住一點,完全黑暗的地方,植物是不能生存的。
  • 微景觀創意手作,邂逅親子好時光!
    示意圖微景觀創意手作在瓶中打造一個小小的童話世界感恩重陽節,久久常相伴心有嚮往 微景觀大自然圓圓的玻璃缸內有個美妙的世界茂密的苔蘚成了幽幽的森林童話城堡變成了美麗的家萌萌的龍貓坐在樹下這不是童話世界,這是可以攥在手裡的微景觀巧妙大自然
  •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綠植微景觀成就小朋友「綠水青山」 2020-12-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尉犁:小手搭建微景觀 科普沙漠草方格
    圖說:2020年9月18日,學生們在科普工作人員的講解下觀看沙漠治理草方格防風固沙微景觀。圖說:2020年9月18日,學生們遠程視頻連線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研究站專家的講解下科普沙漠治理草方格的相關知識。
  • 北京城市學院首屆微景觀設計大賽
    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展現北城學子愛國愛校的精神風貌;將專業知識與實踐操作融會貫通,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和審美情趣;培養創新創意思維、團隊協作精神和綠色生態理念;加強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城市建設學部特舉辦北京城市學院首屆「獻禮校慶35周年,創新綠色設計」微景觀設計大賽。
  • 借石造景 昔日廢棄礦山變身微景觀
    昔日的石材村晉江英林鎮清內村,在石材行業退出轉型過程中,積極開展生態修復,大力整治人居環境,藉助廢棄礦山做景觀,村莊環境實現大變樣。清內村因地制宜,打造碉堡戰地微景觀。從村口走進來,碉堡戰地微景觀引人注目。
  • 看上去很貴的多肉微景觀藝術品,自己也可以動手做?
    據多肉醬不完全統計發現,很多養肉肉的肉粉都很喜歡DIY,特別是將肉肉組合成「微景觀」Vine Palace Miero Landscape。微景觀是什麼呢?說到微景觀的製作,可不是簡單地吧肉肉拼在一個容器裡哦。微景觀中其實蘊含了幾何空間設計、植物搭配美學,設計者如果有精湛的技藝,以及對植物空間布景的獨到把握,可以創作很多富有創意又時尚的微景觀作品,栩栩如生地講述著一個個小故事,帶給人們愉悅的視覺體驗。也許你的設計靈感可以來源於生活,比如,你和伴侶的相遇相知。
  • 誰動了我的格子間
    ::作者 [英] S·亞歷山大·哈斯拉姆 克雷格·奈特  ::譯者 紅豬  格子間可不僅僅是個物理場所。光禿禿的一大間屋子裡「存放著」大批員工,辦公桌簇擁在一起,薄薄的隔板圈出些許隱私。每當有人就職、有人被炒、有人換崗,只要重新收拾一下桌子就能應付。有的單位採用「辦公桌輪用制」,即不設固定座位,每天先到辦公室的人可以隨意選擇位置。在這樣的環境中,任何的雜亂都會降低工作效率。  開放式布局讓主管能監督屬下的一舉一動。
  • 手工DIY丨值得一試的小手工(微景觀篇)
    綠植微景觀「前多肉殺手」小U攜帶本次手工篇再次駕到!!!想必很多小夥伴都有看過小U之前寫的輕鬆養「肉」一文,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是否已經擺脫了「多肉殺手」這個稱謂了呢?步驟六:稍微調整一下位置,清理乾淨周圍,一盆萌萌的多肉微景觀就完成啦!
  • 養花小知識:手工製作苔蘚微景觀,需要哪些工具?方法又是什麼?
    養花小知識:手工製作苔蘚微景觀,需要哪些工具?方法又是什麼?苔蘚微景觀是一種可以將自然的真諦以微縮的方式放置在那些方寸之間,這樣的獨特魅力也是在年輕人之間流行著,而微景觀的一些DIY,除了需要自己對於大自然的一個熱愛,還非常需要大家對於一些美好事物的觀察力,只有這樣,才會表現出來自己最為自然的微景觀。
  • 「難點變亮點,老宅換新顏」泉州晉江英林鎮第六批微景觀落成!
    日前,英林鎮開展第六批「一村一景」暨英林心「環境生態年」微景觀創建比賽作品現場評比活動,評委組逐一實地走訪微景觀評分。經過評比、開會討論,最終,埭邊村、三歐村微景觀作品獲得一等獎;清內村、龍西村、東埔村獲得二等獎;湖尾村、柯坑村、滬厝垵村、馬山村、錦江村獲得三等獎。
  • 「塑微景 見初心」——長興小浦鎮中心幼兒園開展教師節活動
    2020年9月9日下午,小浦鎮中心幼兒園的多功能室裡綠意盎然,一場「塑微景 見初心」微景觀DIY暨教師節活動正在進行著,以此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最後開展了一場微景觀DIY,桌子上擺放著花盆、植株、泥土、玩偶、工具等進行微景觀DIY所需要的材料,老師們依照流程結合自己的想像和創意製作出充滿童趣又獨一無二的微景觀。
  • 讓桌面改頭換面,騰訊這款軟體免費用
    裝上 DeskGo 後,【滑鼠右鍵菜單】即可對新桌面進行設置。右鍵菜單展示了 DeskGo 的 6 個主要功能:壁紙中心、一鍵桌面整理、新建格子、最近文檔隨身、文件映射和搜索。DeskGo 的一鍵整理功能,默認會將桌面文件分成「我的文件」、「我的文件夾」兩個格子。並默認按照最近修改時間排列出一周內/一周前文件。對於沒有特別的文件分類習慣的用戶來說,文件類型和修改時間這兩個劃分維度,簡單也夠用。
  • 20㎡夾縫走廊爆改格子間!功能區全都藏在格子裡,設計真巧妙
    20㎡夾縫走廊爆改格子間!功能區全都藏在格子裡,設計真巧妙廢棄廠房有一處夾縫走廊,被小夫妻倆低價租下來,通過巧妙的設計,愣是將這個走廊改造成了一個格子間!格子間裡有很多格子的設計,無論是收納區還是活動區或者休息區,全都是格子的造型,整個房間該有的功能區這裡都有。不得不說設計得簡直太巧妙了!而且空間規劃也非常合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是一個轉角的弧形走廊,因為廠房廢棄不用,夫妻倆只租下了這個小走廊然後將格局進行規劃一下,改造成了一間非常時尚的格子間!
  • 我的畢設在9m×12m「格子間」裡
    每位同學在虛擬長廊內有橫向12米、縱深9米、高4米,總面積約100平方米的線上展位「格子間」,供他們布置畢業作品。從措手不及想「PlanB」、日夜兼程「肝」作品,再到從頭構思 「磨」布展,全新的展覽方式加上居家創作所面臨的場地、材料、工具的種種難題,為2020屆的美院畢業生們帶來不小挑戰。
  • 守護好一江碧水丨長沙縣:疏通河湖「毛細血管」 打造秀美水生態
    溝、渠、塘、壩等小微水體是江河湖庫的「毛細血管」,也是與老百姓生活緊密相關的生態環境。近年來,長沙縣將小微水體整治融入鄉村振興,圍繞小微水體「五無」目標,讓水留下來、流起來、淨起來、美起來,打造秀美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