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尉犁:小手搭建微景觀 科普沙漠草方格

2020-09-18 中國日報網

圖說:2020年9月18日,學生們在科普工作人員的講解下觀看沙漠治理草方格防風固沙微景觀。

圖說:2020年9月18日,學生們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研究站專家的講解下科普沙漠治理草方格的相關知識。

圖說:2020年9月18日,學生們遠程視頻連線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研究站專家的講解下科普沙漠治理草方格的相關知識。

圖說:2020年9月18日,學生們正在製作沙漠治理草方格防風固沙微景觀。

圖說:2020年9月18日,學生們在科普工作人員的講解下觀看沙漠治理草方格宣傳長廊。

組圖說明:當日,為迎接全國科普日的到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遠程視頻連線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研究站專家的講解下科普沙漠治理草方格的相關知識,學生們通過製作沙漠治理草方格防風固沙微景觀、視頻連線沙漠研究專家、觀看科普宣傳長廊等,暢享體驗「科普大餐」,享受沙漠治理科普帶來的獨特樂趣。

關鍵詞:全國科普日 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尉犁縣 學生們 遠程視頻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塔克拉瑪幹沙漠研究站 專家 科普沙漠治理草方格 製作微景觀 科普宣傳長廊(李飛)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第三條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全面復工
    央視網消息: 第三條穿越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公路——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近日全面復工。在施工現場,多臺體格龐大、馬力強勁的大型機械正在作業中,保護沿線路基的草方格鋪設工作也在進行,這些平均寬幅80-100平方米的草方格可以有效保護道路不被沙漠侵蝕,目前已完成草方格面積4000萬平方米。
  • 穿越中國最大沙漠不是夢,那些修在塔克拉瑪幹中的公路
    第一條:輪臺——民豐全長565.66公裡,北起輪臺縣東,經輪南油田、塔裡木河、肖塘、塔中4井,南至新疆民豐縣東。修建此條沙漠公路的初衷是一是為了縮短烏魯木齊到和田的距離,二是為了開發塔克拉瑪幹腹地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投資5.94億元,歷時兩年半建成通車。
  • 中國將草方格升級,徹底解決沙漠荒漠化,成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蹟
    千人有千村,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盡相同,它們自然地反映出不同的事物,沙漠也是如此,談到沙漠,有人想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宏偉景象,有些人想到了夜晚璀璨的星空;而有些人則想到黃沙和席捲的天空,蹲下隨著環境問題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地方正在發生土地沙漠化,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們每天都必須忍受沙土的入侵
  • 新疆第三條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建設工程 塔裡木河特大橋完成...
    央視網消息:第三條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塔裡木河特大橋26日跨越塔裡木河完成主體建設
  • 草方格固沙,讓荒漠變綠洲
    不遠處沙漠草方格內種植的檸條、楊柳等抗旱植物,將沙丘緊緊地鎖住。昔日的沙漠變成了一個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沙漠綠色長城。在貴南縣浪歉溝第十八標段,100多名當地牧民正在設置草方格和沙帳。標段負責人魏佔全告訴記者,從今年7月2號開工建設,歷時60多天,目前,已完成253.3公頃(3800畝)草方格設置,到9月下旬完成300公頃(4500畝)治理任務,通過治理明顯感覺到沙丘緊了、流沙固定住了,同時帶動了當地牧民收入。下一步還要繼續往裡延伸,完成剩下46公頃(700畝)草方格治理,點播沙蒿、檸條等。
  • 新疆尉犁考古大發現,出土七百多件唐代木牘,填補了歷史記載空白
    西域被認為是狹義上的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的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包括亞洲中西地區等。據《漢書·西域傳》記載,當時有30多個國家分布於西域,故有「西域三十六國」之說,即漢武帝時期的西域由漢朝管轄,並設立西域都護府,掌管西域三十六國的事務,直到西漢王莽篡位,匈奴乘機統治西域。至唐末,唐軍消滅回紇、突厥勢力時,除高昌不受統治外,西域各國均臣服於唐政權。
  • 新疆沙漠居然下雪了,為什麼沙漠還會下雪?
    世界上的沙漠大多是在熱帶地區, 多半是不會下雪的, 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不過我國最大的沙漠, 南疆塔克拉馬乾沙漠(33萬平方公裡), 冬季平均氣溫零下四度左右, 遇到降水,你說會不會下雪呢?
  • 新疆于田縣:沙漠腹地鄉再鋪通途
    原標題:于田:沙漠腹地鄉再鋪通途 記者從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S210線闊西塔什至達裡亞博依鄉搬遷點道路建設項目進展順利,預計2018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今年,于田縣實施了S210線闊西塔什至達裡亞博依鄉搬遷點道路建設項目。
  • 新疆塔裡木河治理釋放生態紅利 塔克拉瑪幹沙漠養出大螃蟹
    9月11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羅布湖湖面上,三兩隻漁船「轟隆隆」地劃開湖面的寧靜,漁民們正忙著收穫膏肥蟹黃的大螃蟹。據了解,羅布湖螃蟹捕撈工作將持續到10月初,預計產量達12噸,較去年增加30%。
  • 新疆塔裡木沙漠:南北貫穿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幹沙漠
    為何新疆塔裡木沙漠,貫穿南北被稱為「死亡之海」?塔裡木沙漠公路不是一條平常的公路,這條長達522公裡的公路由北往南縱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它是世界奇蹟。新疆的塔裡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塔裡木維吾爾語的意思是可耕之地。百萬年前,這裡河湖眾多,植物繁茂,滄海桑田,如今這裡僅剩下環繞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帶狀綠舟。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當中,塔克拉瑪幹維吾爾語的意思是進去出不來。
  • 24種國產頂級羊肉品種第10種(排名不分先後)——新疆尉犁羅布羊
    尉犁羅布羊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天下羊肉尉犁香"在新疆早有共識,而尉犁縣的羊肉正是以羅布羊為代表。新疆巴州的尉犁縣在塔裡木河流域,這裡水草豐美,壞境好無汙染源,因此,這裡出產著全中國最好的羊肉。尉犁的烤全羊,就是選用上品羅布羊羔,在鹼土饢坑中烤制,無需多加調料,只要一把鹽,就能吊出羅布羊的鮮味,這也是尉犁人待客的最高端美食。尉犁羅布羊以放牧為主要飼養方式。
  • 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裡引洪播種 為荒漠造林披綠
    中新網新疆新聞8月27日電(殷琳 劉雨珊 魯紅光 帕日哈提)隨著全國最長內陸塔裡木河向下遊生態補水的啟動,新疆巴州尉犁縣搶抓機遇,開展人工播種、引洪灌溉,為塔克拉瑪幹沙漠東北緣荒漠造林披綠。  這兩天,在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東北緣的巴州尉犁縣墩闊坦鄉國家公益林北側,廣大護林員正兩人一組、三人結合將收集的紅柳、胡楊樹種有序的播散在沙漠裡,隨著塔裡木河生態洪水的澆灌,不久這裡將會被綠色覆蓋。  新疆巴州尉犁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 阿里木·沙吾爾介紹說:「這個項目區是我縣的三北防護林工程中的灌木造林項目區,造林面積2萬畝。
  • 塔克拉瑪幹沙漠固沙忙
    截至2020年7月14日,格庫鐵路新疆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段固沙防沙防護工程完成90%以上的工作任務,今年下半年將開通運營的格庫鐵路新疆段工程及時完工打下了基礎。格庫鐵路新疆段的鐵路穿越荒漠、戈壁、鹽漠、礫漠、流動沙漠,風沙活動強烈鐵路防沙工作難度巨大。
  • 新疆尉犁考古大發現,出土700多件唐代木牘,填補了歷史記載空白
    眾所周知,西域狹義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的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包括亞洲中、西部地區等。尉犁又名「羅布淖爾」,源於「羅布泊」而得名,意為「水草豐腴的湖泊」。19世紀末,瑞典探險家進入我國新疆地區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在新疆尉犁縣境內發現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它位於尉犁縣境內的荒漠地區,東距營盤古城47公裡,東距樓蘭古城233公裡,屬於孔雀河烽燧群的一座。
  • 無與倫比的荒蕪之美:自駕在新疆塔克拉瑪幹廣袤無垠的沙海之中
    自駕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廣袤無垠的沙海之中,任車窗外的金色沙海風馳電掣般向後飛去,這是一種怎樣無與倫比的駕駛體驗?塔克拉瑪幹沙漠簡介地處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分布在新疆的巴音郭楞、阿克蘇、喀什、和田這四個地區。
  • 跟著「大漠新絲路」看新疆
    跟著「大漠新絲路」格庫鐵路來嘗「鮮」 歷時6年建設,新疆庫爾勒至青海格爾木的格庫鐵路今天全線開通。格庫鐵路的開通,結束了新疆尉犁、若羌兩地不通火車的歷史,是出入新疆、連接東西部的第三條鐵路大通道。
  • 兩噸尉犁小油饢銷往烏魯木齊
    天山網訊(記者李伶報導)10月31日下午,滿載著兩噸多尉犁小油饢的貨車從庫爾勒駛出,次日下午便送上了烏魯木齊市民的餐桌。  「這個月,我們通過新疆『樂樂媽』等團購平臺,已經將近20噸的小油饢銷往了疆內各大城市。」11月1日,負責尉犁小油饢銷售的庫爾勒品疆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金平說。
  • 麥草方格與中衛治沙人的60年:向世界介紹中國經驗
    張旭 攝 數代鐵路職工以「堅守、創造、團結、奉獻」的治沙精神,守護著包蘭鐵路暢通無阻,在這絲綢之路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與沙漠鬥爭的感人故事。 麥草方格,始於偶然走向世界 1958年8月,中國首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通車,在中衛境內六次穿越沙漠。
  • 新疆沙漠居然下雪了,剛拍的!簡直美到爆!一組照片驚豔全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最愛大新疆」,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