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喪文化在年輕人(特別是90後)的圈子裡逐漸的流行起來。
但是也不得不說吧,我們也足夠擁有喪的理由。
無論是面對叵測的未來,不知路在何方。
還是畢業即失業的悲慘,讓躊躇滿志變得愈發消沉。
亦或是為了在父母面前證明自己,然後選擇一個人去外面打拼,背井離鄉,與孤獨相伴。
於是,逐漸增長的壓力和愈發變少的頭髮融合在一起,變成了負面的情緒,悄悄地湧上心頭。
然後不知不覺就會說出一句喪文化裡的流行語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句話應該都很熟悉吧,這句話可以說是喪文化的最好解釋,討厭身邊的一切,甚至討厭自己,然後厭世。
幸好,有了這本書,這本書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發揚光大,讓一代又一代喪到極致的年輕人,重新拾起希望,掙扎著找到了新的出路。
這本書,叫《人間失格》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點喪的話,不妨來看看這本書,這本書會帶領著你,看著喪的本源,體會著喪的感覺,並給你全新的希望。
作為日本文學巨匠太宰治生前的最後絕筆,他的喪自然是毋庸置疑。
畢竟,他在完成這本書的一個月後,就跟著情人投水自盡了。
這本書,則是以他五次自殺的人生經歷作為藍本,而進行的創作,講述了一個從頭喪到尾的故事。
主人公名叫大庭葉藏,一個本來有著很好生活的年輕人
出生在比較富裕的家庭,長著一張讓眾多女性都可以為之傾倒的帥臉
還有自小就展現出強於同齡人的聰慧和成熟。
怎樣,是不是一個活脫脫的主角模板。
可惜,這些優勢並沒有讓他更好地成長
反而讓他逐漸害怕和周圍的人甚至世界進行交流,他太優秀了,優秀到害怕任何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能引起被人的嫉妒和敵意,以至於,面對著愛人,他變成了一個只會一味地迎合和討好的人。
童年的時候,他選擇當一個小丑,希望能用一個卑微的姿態討好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父親買給他的禮物,無論怎樣不喜歡,都還是要興高採烈的收下。
成年後結交了卑劣的朋友,哪怕對其在厭惡,也無法拒絕對方的主動親近。
最後,主角就在朋友的教唆下,接觸了酒,娼妓甚至毒品。
為此,他也花光了家裡的錢,有不得不和已經得知他情況的父親斷絕了關係。
最後的最後,他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臉卑微的寄生在一個又一個女人的身邊,在多次自殺未果後送進了精神病院。
大庭葉藏無疑是一個可悲的人,因為他找不到自我的價值,於是將討好別人變成了自己存在的唯一價值。
套用他在書裡說過的一句話
別人對我口出惡言,
我便認為對方說的完全正確,
錯的是自己,
只能默默承受外界的攻擊,
內心卻恐懼到要發瘋。
從表面來看,葉藏是在各種病態心理的不間斷摧殘下,逐漸的走上了喪失自我的不歸路
實際上,作者可能是借著主角的嘴巴
向我們質問,生而為人,你究竟有沒有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呢。
其實這本書,讀起來相對於大眾的感同身受,其實更多是心疼,因為主角的人生,永遠充斥著一股不消散的無力感。
因此趁著我們還有時間和能力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