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看10句經典語錄就懂了

2021-01-15 歷史研習室

「我的不幸 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痕」

有沒有被這句話戳到?這句話的出處 ,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日本史上銷量前三的文學奇蹟,一本很喪很喪的書,讀完卻意外地被它的「喪」治癒了。分享10句經典語錄,感悟下人生。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看10句經典語錄就懂了

1、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2、日日同樣的事重複不息,只須遵從與昨日無異的慣例。若能避開熾猛的歡喜,自然不會有哀痛來襲。

3、如今的我,算不上幸福,也說不上不幸福。只是一切都將過去。

4、對討厭的事說不出討厭,對喜歡的事也總是偷偷摸摸。

5、這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不幸的,但他們可以堂堂正正地向這個世界抗議自己所背負的壓力,世人也都能理解和同情他們,但我的不幸源於自己的罪惡,無法對任何人提出抗議。

6、時間的流逝是平等賦予每個人的療愈,或許也是救贖。

7、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了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念誦悼詞。

8、人類互相欺騙,又神奇的不會因為被騙而受傷,甚至仿佛根本不曾察覺到欺騙的存在。這種堂而皇之又不加避諱地喪失信任之事,人世間到處都是。

9、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

10、這笑容太過溫暖,讓我心生感激和喜悅,情不自禁地背過身去哭了起來。僅僅因為他這抹溫柔的笑,我便被打的潰不成軍,徹底敗了。

魯迅評價《人間失格》:「這部書是太宰治的絕筆之作,創下了日本史上銷量前三的文學奇蹟。《人間失格》自1948年發表後,一直是經典的日本小說,必讀小說之一。

生而為人,不必道歉,重獲澎湃的勇氣,好好生活

太宰治生活的日本,是一個舊道德秩序和集體主義依舊盤根錯節的社會,今天我們閱讀太宰治的作品,卻並沒有太多隔閡感,反而能夠生出一種超越時代的共鳴。這恐怕是因為,我們也處在使其「適應社會」的病態時代。

太宰治看似全為自我描寫的文字,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精神處境。這,也許就是太宰文學在如今依舊能夠虜獲讀者的原因所在。

文章通篇以回憶的視角將一個人悲慘的一生展現得淋漓盡致,細緻的人物性格將當時的人性矛盾展現給讀者,讀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的疼痛與崩潰。

葉藏放在當下亦是一部分人的真實寫照,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著不理解但只能無奈地承受,潛移默化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就比如現在太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學習壓力而變得機械、麻木。

但與其不同的是,我們生活在光明的年代,人性的陰暗畏縮的社會的影角,每一位「葉藏」都可以得到足夠的幫助,你的父母、恩師、朋友、醫生都將是救命稻草。

如果你也偶爾處於人生的「低谷」,處於生活中的「沮喪」期,不妨與我一起讀讀這本書,能夠收穫不少,找到新的目標與方向。

人們常常抱怨生活不容易,可是如果非要比對生活的失望,可能誰都比不過太宰治。但他的絕望更像是一把劍,刺穿殘酷的現實,讓人重獲更澎湃的勇氣和更堅定的信念,好好生活。

在悲觀時拿來讀,告訴我人間還有更多的不容易,也有人在喘息掙扎的存在,因而不必自卑,不需自苦,這世界沒有天生卑賤,也沒有註定失敗,只有自甘墮落,自棄者,天棄之。

看完葉藏和松子,我們會找到自己的弱點,還有自己隱藏的虛偽,這不是可怕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去承認,並能清醒地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你對這種人生歷程感興趣或想從中尋求共鳴,以此得到啟發,這本書所蘊涵的哲理與思考絕對能讓你眼前一亮,不妨放下生活中的瑣碎來看一看吧。

除了《人間失格》,還有三本經典,僅需89元,一杯咖啡的價錢,讓我們認清現實,認識自己,找到新的方向,更好的生活。

趕緊戳下方連結點擊購買鴨~~~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不妨看看這10句經典語錄
    二刷《人間失格》是幾天前了,這時我似乎才明白這本書的真正含義。葉藏那般愛著這個世界,可惜世界不曾領情,粗蠻的世界是無法理解葉藏的內心的細膩和敏感,它只會把這個可憐人所擁有的一切毫不留情地奪走,然後任其自生自滅。
  • 《人間失格》這麼喪,憑什麼這麼受歡迎?這10句經典名言打動人心
    太宰治曾寫到過:「我好愛這世界!」但他也說過:「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對於一個感情世界極度豐富而敏感的人,這種愛和抱歉無異於溫和的中傷。每多愛這個世界一分,多感恩頭頂的太陽一秒,他都會對圓滑世故、虛偽狡詐更加失望透頂。有人憤世嫉俗地唾棄這個人間,太宰治卻因為無法逃離人間唾棄自己的靈魂。
  • 《人間失格》為什麼這麼多人愛:所謂的「喪」,不過是一場騙局
    最近有很多人跟我說自己心情不好,感覺自己做什麼都力不從心。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工作的狀態也不是很好。然後就想著自己這麼難了,那就找點讓自己治癒的書來看看吧,所以又重讀了《人間失格》,這本書一直以來都被稱為喪文化的代表。
  • 《人間失格》10句經典唯美語錄,令人深思: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他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這句話中看出來濃濃的自卑感,當時我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怎樣的低微,才會如此的道歉,直到我了解了太宰治才明白,他所有經典的語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經歷。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懂這4句話你就明白了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人間失格》這本書,那一定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是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光從名字便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本喪到不行的書,人間失格又可以看做是喪失為人的資格。按道理來說,這樣一本喪的書應該是人人喊打的,但卻受眾人追捧,影響了千萬人。《人間失格》這本書目前的銷量已過1000萬冊,豆瓣評分常年在8.0以上,這樣喪的一本書,為何有那麼多人愛看?阿胖會與你分享書中震撼人心的4句話,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但看完太宰治的也《人間失格》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我告訴朋友說,看完這本書,覺得自己好像表達不出具體的感受。《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1.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2. 所謂的幸福感,就像沉於悲傷的河底、閃著幽微的光的砂金一樣吧,當悲傷到了極點,就會生起一種仿佛黑暗中現出微光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幸福感。
  • 太宰治《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
    1948年,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發表自傳體中篇小說《人間失格》;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在這一刻,太宰治與《人間失格》中的葉藏「融為一體」,將自己的人生與理想共同埋葬在這本書中,喪失為人的資格。很多人不願細讀此書,感覺太過「頹廢絕望」,但又忍不住翻開書頁,在主人公的複雜內心中,窺視我們內心那個曾經怯懦而又渴望實現的自我。本文分享《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在太宰治的內心獨白中感知喪到極致的美。
  • 「人間失格」充滿人性的12句經典語錄:生而為人,對不起
    「人間失格」充滿人性的12句經典語錄:生而為人,對不起 1、人間失格————生而為人,對不起 ----太宰治 2、我那溫柔的心房,連我自己都如痴如醉 ----太宰治 3、對人類極度恐懼的人,反而會比任何人都渴望親眼見識妖怪的可怕
  • 你沒看懂《人間失格》:太宰治的喪,其實是一場騙局
    在網易雲留言的「抑鬱重鎮」,要屬一首叫做《人間失格》的鋼琴曲。5萬多條留言,都很負能量,但又都相互攙扶。這首鋼琴曲的靈感,正是來自同名小說《人間失格》,這本書也一直是喪文化的典型代表。它陰鬱、沉悶、畸形,是一本徹徹底底「致鬱」的書,一個負能量的楷模,頹廢青年心中的喪文化的「聖經」。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很多人認為脫口秀演員李誕是喪文化的鼻祖。要是論起喪文化,日本的太宰治才是真正的喪文化鼻祖,因為他的一生都是個悲劇。李誕不過是一個販賣喪文化的商人罷了。太宰治喪文化的代表作便是《人間失格》,意思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 充滿了人性陰暗、頹廢面的《人間失格》,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喜歡?
    提起《人間失格》,也許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到「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但其實,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裡,它最早是由詩人寺內壽太郎提出來的,後來被太宰治引用在了《二十世紀旗手》中。主角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藥物麻痺,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從小人們就常說我幸福,但我總覺得自己好像身處地獄,反倒是那些說我幸福的人所過的安樂生活遠非我所能企及。
  • 《人間失格》,缺愛的童年一生的傷
    初看人間失格的時候,是那種很喪的感覺,人間失格又稱喪失為人的資格,初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有點震驚,為什麼會取這麼喪的標題?是怎樣的人生經歷,讓作者會寫出這樣的書?又是為什麼這樣的書會被奉為經典之作?這本書先是用3個葉藏的手扎來敘述,後面是寫作者的一些經歷,生活感悟,整本書帶著濃濃的灰暗色彩,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喪"貫穿始終,整本書用這樣的色調與讀者產生共鳴,直擊每一位讀者內心的深處敏感脆弱的部分,精準的表達出讀者內心"缺愛小孩"的感受,展示了典型的抑鬱症人格的思維模式。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太宰治《人間失格》經典15句語錄,看完讓你不得不重新認識世界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這部很喪很喪的書,就是太宰治自己的人生。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作品,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頹廢,毀滅式的絕筆之作。太宰治經歷了四次自殺,但是都是失敗了。在完成這個作品之後,他成功了。這本書裡面的句子都在懷疑世界,懷疑自己。
  • 結合作者背景看《人間失格》:「喪」,是一種反抗
    1948年太宰治完成《人間失格》後,自殺身亡。咋一看,會覺得太宰治太消極,筆下的葉藏也太喪,不看生活中積極的方面,遇到問題總是自怨自艾,分明就是自己不想好好生活嘛。但結合太宰治的人生背景,我發現了他不一樣的人生態度。他並不是只有葉藏一樣的頹廢,還有為夢想不懈的奮鬥。
  • 這麼喪,為何還這麼多人愛?
    什麼樣的人會覺得「生而為人」是需要道歉的。有一個日本作家叫太宰治,他一生寫個不停,被稱為「文豪野犬」。他一生致力於揭露和抵制這個世界上的一切荒謬,並將這種抵制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太宰治一生似乎都以自殺為職業。他連續自殺了五次。最後,在《人間失格》完成一個月後,他投湖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人間失格》於細微間照見人間百態
    人間失格:失去在人間當人的資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據說,那些愛笑的人,內心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也許是想笑著告誡周邊的人,不要靠近我,我的內心已經無力承受你們的愛與恨。看過《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人說要了解太宰治生活的那個年代,才能夠明白他的文字為什麼會那麼喪,有人說,了解了大時代後就會了解太宰治的出生和一生的日子,才會真正明白太宰治的文字,再加上每個讀者對所吸收的內容的理解,便是自己的感受。看過這樣的文字和電影,我的內心都會Down很久的時間,像是入戲,久久不能自拔,但是腦袋又是空蕩蕩的。
  • 孔子精華語錄10句:句句精闢,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孔子早年喪父,家道衰落,但他15歲即「志於學」,到了30歲「而立之年」創辦私學、傳道受業。孔子學無常師、好學不厭、誨人不倦,世人均贊博學。孔子精華語錄10句:句句精闢,句句經典,值得收藏!孔子精華語錄10句:第一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解析】孔子評價自己:我並不是一個天生博學廣知的人,我只是一個熱愛古典文化,勤奮學習、不斷求知的人。
  • 《人間失格》:一個內心壓抑、孤獨、渴望自我救贖的人的內心獨白
    日本經典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有句經典臺詞:「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內心非常震撼,連自己生為人這件事情,都覺得在給人添麻煩,這是多麼憎恨自己。後來,我知道這句話的出自日本作家太宰治的遺書,他在遺書裡寫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最經典的作品之一。
  • 《人間失格》:21句極盡唯美的語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所謂精神病症患者,可以被視為在爭奪自我的戰鬥中不準備徹底投降的人。——埃裡希·弗洛姆《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葉藏說,他是用「丑角精神」作為對人最後的求愛,可他其實根本不會愛,因為他缺乏袒露自己內心,或是探視他人內心的那點勇氣。「他人即地獄」,在他的眼裡,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在放浪形骸的日子裡,他索性不再尋求人與人的聯繫,反而不再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