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人跟我說自己心情不好,感覺自己做什麼都力不從心。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工作的狀態也不是很好。
然後就想著自己這麼難了,那就找點讓自己治癒的書來看看吧,所以又重讀了《人間失格》,這本書一直以來都被稱為喪文化的代表。
它頹喪、沉悶、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徹徹底底喪氣的書,典型的負能量的楷模,可為何它這麼喪,還可以稱為名著,甚至被列為人生必讀書目。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人間失格》這本第一喪的書以及我為什麼會在自己狀態不好的時候讀這本書。
網上很多人說這本書並不適合狀態不好的時候讀,因為讀了會更難受。其實對於普通的讀者來說,這本書裡充滿痛苦又十分治癒,喪到極致也是一種能量。
因為在讀完以後你或許就能明白了,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要開心,卻還是會不斷的感到喪氣,我們明明不喜歡討好別人、不喜歡無病呻吟,卻有時候需要去靠近,這種真切的喪和頹廢,足夠讓我們清醒。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灰暗的存在
曾加入過一個書友會,每當我們一起討論名著,討論起《人間失格》大家都會顯得很興奮,認為這本書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不過也有很多家長不太認同這本書,我記得之前看到過一個新聞說看到自己兒子在讀人間失格要不要提醒他,應該看一點好的,他們普遍認為這本書的主人公簡直就是病態。
主人公葉藏一個有錢人家的公子,他從不知道飢餓是什麼感覺,也會經常吃豪華大餐,家裡還有保姆照顧,怎麼說葉藏的童年都應該很幸福才對。
父親經常會每次出門回來都會給他帶禮物,因為是家裡的小孩所以哥哥姐姐也十分寵愛她,但是葉藏從小就是一個習慣討好別人的人。
他希望身邊的人都開心,所以每次父親問他想要什麼禮物的時候總是想很久,又不敢說出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所以就會為了討父親開心而說出了父親腦補給自己的禮物,裝作很懂事的樣子。
葉藏不太知道怎麼跟別人相處,因此他就用自己搞笑的方式來討好別人,讓自己扮醜,討別人開心,這是他尋求愛的一種方式。
剛開始的他因為搞笑成功讓家人,同學歡心,他以為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方式,其實這樣的方式卻讓他再後來越來越痛苦。因為在這個討好別人的過程裡,本來應該要建立起自己的三觀的葉藏的年紀,卻只學會了一種方式,就是以自己的搞笑的方式把別人逗開心了就好。其實我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會不會有這種討好別人的經歷,但是我有的。我記得我小時候為了讓大我幾歲姐姐帶著我一起玩,我就每天給她們買水,買飲料,只為了能夠討好她們,讓她們跟我做朋友,帶我一起出去玩。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了那些姐姐並不是真心帶我玩的,就只是想要有一個跑腿的小妹而已。
從這層來看,小時候的我跟葉藏很像,只是主人公葉藏是嚴重的討好型人格的人,他很害怕自己身邊的人有一點的不高興。
在書裡有段話是描寫葉藏面對別人饋贈的心裡話:
別人送我的東西,無論多麼不投我所好,我也不會拒絕。對討厭的事不敢明說,對喜歡的事,也像偷東西似的戰戰兢兢,在那痛苦的滋味,以及難以言喻的恐懼下倍感苦悶。這裡就能看出葉藏自己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想法,又或者說他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可謂被理解,但卻不想通過自己的嘴巴說出來。
他希望身邊的人主動發現,這就很像小時候我們喜歡一樣東西卻不會明著告訴家長說自己想要什麼東西,而是希望他們可以去猜,去理解,結果發現大人根本就沒有這個時間去解讀你的心思,又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在意。
所以說,不懂得為自己打算和做選擇的人,人生註定會成為悲劇,因為沒有一個人會主動去了解你,除非他很愛你。即便那個人很愛你,你卻經常有事情憋在心裡不說,別人也不能理解,這樣的相處方式也很累。
喪到極致便是一種能量
長大後葉藏離開了家裡,去了另外的城市生活,也交上了一個朋友,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畫畫,因為他覺得畫畫的時候他可以勇敢的表達自己的內心。我一直覺得葉藏是幸運的,他不僅幽默風趣,而且長得也很帥,特別招女孩子喜歡,可是他卻是個不懂愛,不懂拒絕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葉藏就是個「中央空調」,對每個女的都好,卻不懂愛。
所以他受女孩子歡迎的背後又開始了另外一個痛苦,他開始和各種各樣的女人混在一起,沒錢了就讓她們想辦法找錢買酒喝,結果他還學人家殉情,他跟一個寡婦一起投河,那個女人死了,他卻活了下來。
我覺得整本書裡面最荒誕的就是他結婚那一次,跟一個小女孩結婚以後卻看到妻子和別的男人在床上,他無法面對這些就開始喝酒,後來喝酒上癮又想去買藥戒酒,結果被卻被藥店老闆忽悠,最後染上了毒。
而最能將葉藏前半生的生活做總結的就是: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一切都會過去的。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 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
一切都會過去的。
確實一切都會過去的,這大概是葉藏的痛苦人生裡面悟出的唯一真理了,卻也是他告訴我們他頹喪的人生裡面一個積極的地方,一切都會過去的。
一直覺得《人間失格》從後往前看會更有魅力,因為它不會告訴你什麼是幸福,也不會告訴為什麼葉藏會不幸福,他為什麼越來越墮落。就像書中說的:
所謂的幸福感,就像沉於悲傷的河底、閃著幽微的光的砂金一樣吧,當悲傷到了極點,就會生起一種仿佛黑暗中現出微光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幸福感。
整本書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葉藏會變成那個樣子,而只是在探討一個問題,那就是幸福應該是什麼樣的,幸福沒有具體的表現形態。就像我們小時候會覺得能不上學,不寫作業,有一件新衣服,一個新玩具就很容易感到開心和滿足。
可是你越長大越發現自己好像不那麼快樂了,每天的工作壓著喘不過氣,每天除了面對堆積成山的工作和難搞的客戶,還有被父母催婚,被領導訓斥,被房貸車貸壓彎了腰。
一件接著一件事席捲著你的生活,包裹在你的心裡,越來越來感覺不到幸福的所在了。這也是為什麼,在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之後感嘆:「人間不值得」。大家有沒有覺得自己越來越理性了呢,以前談戀愛只覺得我喜歡就好,那個人長得帥就好,現在談戀愛就是這個對象有沒有房、車、存款。我們似乎不會只考慮自己喜不喜歡,而是多了更多的外在條件。
年紀大了對於感情的需求不再是那種熱烈的感情了,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抉擇,我們會考慮現實條件,會考慮條件合不合適,而不是自己喜不喜歡。
《人間失格》裡的葉藏,活得太清醒。他沒有童真的那層濾鏡。他極力討好每一個人生命中的人,但卻是清醒的。就像他小時候不想讓父親失望就選擇了父親希望給他的禮物。
就像他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別的男人的事之後只是感覺到恐懼而不是羞愧和悲傷一樣,太清醒的人似乎活得並不快樂。
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說出:「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在還沒受傷之前,焦慮的想要儘早保持原狀的分開,並散布著與往常一般自娛娛人的煙霧」這樣的話。
葉藏很喪,喪到我們沒有辦法看到一點積極。但是喪到極致,悲傷到極致就會有另一種方式來看待問題。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可以引起我們的共鳴。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墮落的一面,也會有想要挑戰權威和自己的一面。就像是你站在一座高樓上或者看著潺潺流水,你看下去,會覺得很恐懼但是內心一閃而過的念頭就是想知道跳下去是一種什麼感覺。其實我們不會真的跳下去,就只是想要感受一下那種墜入深淵的感覺,這就是人的內心深處存在的衝動,那種想要毀滅的欲望。
為什麼說《人間失格》值得看,就在於它把這種人性內心深處真實的欲望展現出來了,通過主人公葉藏的種種表現,讓我們體會到了頹喪治癒的感覺,看到別人頹廢而我們自己確實旁觀者。
簡單來說就是那些你內心深處想要出走的欲望,想要體驗的墮落,想要知道的痛苦,葉藏身上都有了,你只要看就行了。
所謂的「喪」,不過是場騙局
前段時間「網抑雲」這個詞頻上熱搜,大家都想為自己的情緒找一個棲身之所,在深夜裡無眠的時候找一個地方發洩情緒。
在那些傷感評論的背後,難道不也是為了能夠在某個地方找到精神同類嗎?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現在不愁吃穿,物質條件也好了,大家卻沒有那麼積極的心態了。有些人覺得整天垂頭喪氣的人真奇怪,也不知道為了什麼,每天負能量會很影響別人。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正確去看待喪,正確看待負能量。
每個人都會有喪氣,不開心,不如意的時候,負能量也是一種能量,每個人都會有,難得的是你如何去看待這種能量。一直覺得能夠正確對待負能量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人。
每天正能量滿滿的,那些是做給別人看的,沒有一個人活著就是開開心心的,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遺憾和難過,所以要怎麼樣活得幸福一點呢?在這裡想跟大家談談我的感受吧,我們每個人都想要追求幸福,哪怕是很喪很陰鬱的人都會在心裡偷偷渴望幸福降臨。但是幸不幸福是來自於你自己的感受的,還有你對於幸福的定義是什麼?
有些人覺得功成名就,總有很多錢才是幸福,可一旦期望過高達不到就又會覺得難受,就像人們說的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不同,獲得幸福感的方式也會不同。就像葉藏,他太過於敏感了,甚至在他眼裡是恐懼這個世界的,沒有從內心接受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所以他活得很痛苦。因此對於我們來說,讓自己感受幸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獲得幸福感是很重要的事,哪怕你覺得人生充滿不如意,也要找到讓自己開心一點的地方,將這些簡單的快樂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腦海裡,內心深處。
這樣在往後遇到挫折的時候,它可以幫助我們消除一些痛苦,「生而為人,真的不必感到抱歉」,正因為我們是人,所以才要熱愛這一條命。
我們都是凡人,沒有人要求我們必須像神一樣毫無錯誤的生活著,也沒有人要求我們一定要多厲害多成功,人的敵人永遠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
你怎麼看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生而為人,真的不必感到抱歉。
關於《人間失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一讀哦,不管是以何種心態來看待,相信你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