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非常好奇。什麼樣的人會覺得「生而為人」是需要道歉的。
有一個日本作家叫太宰治,他一生寫個不停,被稱為「文豪野犬」。他一生致力於揭露和抵制這個世界上的一切荒謬,並將這種抵制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
太宰治一生似乎都以自殺為職業。他連續自殺了五次。最後,在《人間失格》完成一個月後,他投湖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人間失格》中,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隱藏在主人公葉臧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葉臧的獨白,他窺視到了太宰治的內心世界——「一個充滿恥辱的人生」。
從消極中汲取更多的力量
主人公葉臧生性膽小敏感,對人生充滿恐懼和不安,加之世界的混亂,人情的冷漠,家庭成員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和愚昧,社會現實的殘酷。 所有這些都讓他感到痛苦,成為世界上的「異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
他害怕這個世界,但他想從人們那裡得到一點愛,所以他掩蓋了他的恐懼,扮演一個滑稽的小丑,讓人們發笑。 葉藏小時候很敏感,也很細心。他似乎生來就知道他會戴著面具,每天取悅別人。 但對葉臧來說,這種隱藏自己、戴上別人喜歡的面具、取悅「所有人」的技巧似乎是天生的。
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他表達了內心的痛苦和被愛的渴望……通過主人公葉臧的人生經歷,可以說太宰治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提出了作為一個人最真實的痛苦問題。
從滯澀的文中更能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
《人間失格》完成於1948年,距今已有70年,但它在現代社會引起了年輕人的共鳴,成為不朽的青春文學。 當我第一次看《人間失格》的時候,只是因為書店的推薦角落裡總有這樣一本書。
但是當我真正看的時候,卻讓人有一種不敢看下去的感覺。當我再次舉起它的時候,我覺得很好笑。也許我永遠不會和主角一樣。也許……只是另一面完全一樣。
《人間失格》確實講述了一個令人沮喪的故事,但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許多人都從這本書中讀到了積極意義。
你不是太宰治或葉藏,你是你自己。只有通過強烈的對比,我們才能明白生活並不容易,我們才能做到並珍惜它。因此,如果你處於人生的「低谷」和人生的「蕭條」時期,你不妨和我一起讀這本書,收穫很多,找到新的目標和方向。
「正視淋漓的鮮血,直面慘澹的人生」
如果你太累了,不能帶著面具生活,已經快忘記自己是什麼樣了,你一定要讀一讀《人間失格》這本書,它可以幫助你找到即將迷失的自己,過上你應該過的生活!
世間並沒有倘若也不存在如果,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但我們可以掌握它並與之抗爭。當面對絕望的處境時,我們要堅信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多一份與生活對抗的勇氣、生活敬我之砒霜,我敬生活之飴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