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行音樂史:從金嗓子周璇到小鮮肉橫行,真的無藥可救了嗎

2020-12-22 騰訊網

如今,小鮮肉們霸佔了各大音樂排行榜,儼然是一副統一江湖的架勢,聽著他們哼哼唧唧無病呻吟的所謂「音樂」,不禁讓我們無限感慨:中國的流行音樂,還有救嗎?

說起中國的流行音樂,最早要追溯到三十年代的民國大上海十裡洋場。在這燈紅酒綠的繁華之地,娛樂業自然也是十分盛行,而流行音樂,也在這片土壤的孕育下開始萌芽。大上海的歌者,以周璇、白光、吳鶯音為代表,注重唱腔和歌唱技巧,充滿著燈紅酒綠的奢靡之氣。

五十年代初,大上海很多音樂人前往香港,啟蒙了這片土地的音樂,中國的流行音樂中心開始南移。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以翻唱英文歌和演唱國語歌為主,唱英文歌的諸如祖尊尼亞、泰迪羅賓、許冠傑、溫拿樂隊,唱國語歌的則以席靜婷、劉韻、崔萍等五大歌后為代表,一時間掀起了香港音樂的繁榮之路。

70年代,隨著港人本土意識的形成,粵語歌開始逐漸佔據了主流市場。1972年,許冠傑將兄長許冠文遊歷日本時做的一首小詩譜上曲,在無線電視臺的雙星報喜節目中演唱,香港第一首粵語流行曲就此誕生了,這就是被稱為港人之歌的《鐵塔凌雲》。

鐵塔凌雲之後,許冠傑先後創作了鬼馬雙星、雙星情歌、制水歌等一系列粵語歌曲,這些歌曲或大量使用粵語俚語,充滿了濃濃的市井氣,或大量化用古典詩詞,充滿了中國風的韻味,從此,粵語歌成為了香港的主流,許冠傑也被譽為香港音樂之父、歌神。

隨著許冠傑的成功,原本唱國語歌和英文歌的徐小鳳、林子祥、羅文、關菊英、張德蘭、仙杜拉、杜麗莎、麥潔文等人也紛紛改唱粵語歌,這其中尤以羅文的獅子山下,以及仙杜拉的新啼笑姻緣影響最大,獅子山下、新啼笑姻緣與鐵塔凌雲一起,被稱為粵語歌壇的肇基之作。

此時,臺灣的流行樂壇也悄然崛起,以鄧麗君、鳳飛飛、劉文正等歌手為代表的臺灣樂壇,流行的是簡單明了的小調,朗朗上口,淺顯易學,很快風靡一時。到了80年代,蘇芮憑藉微電影《搭錯車》演唱的插曲《酒幹倘賣無》,一炮走紅,成為臺灣樂壇的領軍人物,而此時的香港樂壇,也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

80年代初,以譚詠麟、梅豔芳、張國榮為代表的歌手,憑藉大量日本元素的歌曲走紅,他們的舞臺形象、歌曲風格,無一不是翻版日本的風格,甚至很多歌曲都是直接翻唱的日本流行曲,至此,香港樂壇掀起了一場日本風的革命。高度的商業化,讓香港成為大中華區的娛樂中心,在臺灣地位崇高的的鄧麗君、蘇芮、羅大佑等人紛紛來到香港發展,將香港的流行音樂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此時,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出,內地的流行音樂開始萌芽,鄧麗君、劉文正等人的唱片紛紛被引入內地。80年代初,香港歌手張明敏、臺灣歌手費翔紛紛登上央視的春節晚會,他們的歌曲我的中國心、冬天裡的一把火紅遍迅速大江南北,內地的唱片業開始崛起,盜版開始盛行,流行歌曲,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此時,憑藉翻唱《走過咖啡屋》紅遍大江南北的張薔,以甜美的嗓音,出色的外形條件,成為內地流行音樂的領軍人物。

90年代,香港音樂開始了徹底的商業化,造星運動開始興起,隨著四大天王登上歌壇中心,香港歌壇的商業化攀上了巔峰,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迅速的衰落。隨著張國榮、譚詠麟、梅豔芳、陳慧嫻、許冠傑、林子祥、葉倩文等實力派的逐漸隱退,偶像派成為香港的主流,走紅的歌手已經不再注重唱功,而是以光鮮的外表,五花八門的商業包裝,來推行「明星路線」。

此時的香港歌壇,又不合時宜地搞起了「原創運動」,使得推出的歌曲質量下降明顯,盛極一時的四大天王時代的最後,就是香港歌壇金字塔的突然倒塌。此時,內地樂壇開始崛起,楊鈺瑩、那英、田震、毛寧等人相繼走紅,廣州,也成為了另一個音樂中心。90年代末,臺灣音樂迅速趕超香港,以任賢齊、周華健、張宇等人為代表,迅速席捲華語樂壇。

進入新世紀後,周杰倫、陶喆、王力宏,以及孫燕姿、蔡依林等人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而香港樂壇,已經徹底進入了寒冬,唱片不再賣錢,歌手不再光鮮,迅速遭到了淘汰。

現在,內地樂壇背靠十多億人的大市場,潛力非港臺所能比擬,已經成為中國音樂的中心。但是現在的歌壇,卻是走了歪路,大量經過包裝的小鮮肉充斥著市場,這與香港90年代炒作四大天王,走偶像派路線,可謂是異曲同工之妙。香港的造星路線讓香港樂壇進入了寒冬,內地的樂壇炒作使得人們深惡痛絕,中國的音樂,還有救嗎?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相關焦點

  • 她的離世,代表中國流行音樂啟蒙時代成為記憶
    根據音譯,中國聽眾親切地賜予了這家公司「百代」的吉祥名號並延續至今。在2000年代,百代麾下囊括蔡依林、孫燕姿、張惠妹等大牌女歌手被稱為天后宮,而老上海時期的百代也毫不遜色,在上海最受歡迎的「七歌星」中,百代坐擁白虹、周璇、姚莉三席,可謂彼時中國流行音樂的第一廠牌。
  • 袁詠儀素顏為「新金嗓子」周璇慶生,壽星女手捧蛋糕笑逐顏開
    7月22日傍晚,靚靚袁詠儀在其個人社交平臺曬出一張為好姐妹周璇慶生的照片,且貼文稱「周璇妹妹,生日快樂」,第一時間網民紛紛好奇稱「沒想到你們倆還是好姐妹啊?」果然文體不分家!三姐妹的合照中,站在C位的就是壽星女周璇。只見其身穿印花短袖T恤搭休閒牛仔褲,系名牌腰帶,手捧生日蛋糕笑逐顏開,有兩位好姐妹陪同慶生心情大好。一旁休閒打扮的袁詠儀則是素麵朝天,低調不搶好姐妹的風頭,但手上名表價值不菲。
  • 楊鈺瑩電影處女作母帶去向成謎,稱「不喜歡」林黛玉,曾拒演周璇
    自從流行音樂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港臺和九十年代的內地相繼高速發展時,許多流行歌手都或多或少地涉足影視圈,尤其是高顏值的明星,幾乎全部都躋身「多棲明星」的行列。當然,也有極少數例外,甜歌天后楊鈺瑩就是其中一位,憑藉當年的火爆人氣,楊鈺瑩選擇唱而優則演似乎順理成章,並不會出人意料。而她卻並沒有走上「多棲發展」的道路,而是專心於她的演唱事業,至今從未動搖過。
  • 周璇是中國第一個玩麥克風的人,唱歌從不收紙幣,而是黃金!
    說到周璇,不得不提她和趙丹共同合演的一部電影《馬路天使》,此電影於1937年上映,也正是這部電影奠定了周旋在中國歌壇和影壇的地位,其中兩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到今天都還有人在傳唱。說到麥克風,周璇是中國第一個玩麥克風的人,她的演唱有種獨特的纏綿韻味,唱歌的時候好像是湊在你耳朵旁婉轉呢喃一樣,「像說話一樣的唱歌」,是周璇獨創的,後來臺灣歌手鄧麗君也借鑑了這種唱法,也唱了很多周璇的歌。
  • 壁虎真的有毒嗎?被壁虎咬傷真的無藥可救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無蹼壁虎還是多疣壁虎都是我國的保護動物,而且它們都是易危的保護動物,尤其是無蹼壁虎是我國獨有的物種。壁虎有毒嗎?壁虎體內沒有毒腺也沒有毒牙,所以說壁虎咬人後無藥可救純屬謠言。雖然,壁虎無毒,但是壁虎本身是一種中藥材。正是因為這樣,在我國每年的夏秋兩季是許多地區捕殺無蹼壁虎的旺季,人們將壁虎殺死之後曬成幹,然後就變成了中藥材。
  • 讀職業院校真的會被別人瞧不起嗎?網友:那樣就真的無藥可救了
    爸媽覺得你無藥可救,那就真的無藥可救了。網友6:像我這種讀大專的,當初還不如直接去讀高職呢,至少還可以多學幾年技術。但是我們縣的那個職高女生讀出來名聲不好,所以我爸媽還是讓我去讀普高了,我本來想去讀幼師的,結果現在的專科幼師分數我差了十幾二十分,去都去不了
  • 對不起,華語流行音樂,已死
    鄭鈞說:現在的中國流行音樂都是屎。侃叔說:鄭鈞說得對!二十一世紀已過去快1/5,侃叔打開自己的歌單,大多還是上個世紀的歌。你可以說侃叔耳朵刁,但我說,是現在的歌太差。侃叔不是不能接受新鮮事物的人,MICHAEL JACKSON、BEYOND、周杰倫都從某種意義上突破了歌迷對音樂的認知,但《驚雷》之類的所謂「音樂」,絕不是突破,而是霍霍。侃叔看來,華語流行音樂已死。即使某小鮮肉的新歌能從無腦粉絲那薅走一個億,卻再也難見《千千闕歌》、《講不出再見》、《吻別》、《當愛已成往事》之類可以傳唱幾十年的經典。現在這些口水歌,根本不值得被記住。
  • 淺談周杰倫音樂成就,兼評華語樂壇的偉大歌者
    周杰倫是新世紀華語樂壇最具革命性、指標性及影響力的唱作人,融合中西方曲風開創以「三古三新」(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為標準的中國風 ,並將R&B曲風提升為主流高度,開啟華語樂壇「R&B時代」與「流行中國風」的先聲。
  • 周璇紅顏薄命:三段不幸婚姻致精神病,提醒女人要做到這三點
    周璇,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灘的傳奇,永遠的「金嗓子」,她的歌聲讓當時的上海灘瀰漫著一股特有的情調,尤其是她唱的《夜上海》、《天涯歌女》、《四季歌》等等,成為當時乃至超越時代的經典回憶,時至今日,依然耐人尋味,久聽不厭。
  • 腦筋急轉彎:臉上長了什麼是無藥可救的?女的慌了,男的卻笑了
    現在,它指的是一些小測驗,不能用平常的想法回答。腦筋急轉彎是更廣泛的分類:有困惑,有趣的課,數學課,和人類。腦筋急轉彎是一種娛樂形式,也是一種流行的文字遊戲。當我們跟女朋友約會,拿出來逗一逗她,讓她每天開開心心喔!下面一起來猜猜吧!腦筋急轉彎:臉上長了什麼是無藥可救的?
  • 子宮腺肌症真的「無藥可救」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但藥物治療往往又不是萬能的 如果有報導說:遇到了一種舉世罕見的疾病,無藥可救,我們往往覺得這很正常,畢竟有些病我們沒見過也不曾聽過因為目前整個醫學界只知道子宮腺肌症是子宮內膜的腺體和間質異位到了子宮肌層裡,但具體是怎樣異位到子宮肌層裡面的,都不能給出確切的解釋。所以子宮腺肌症又被稱為婦科疾病裡"活著的癌症"。一位子宮腺肌症病人曾感嘆,每次月經前後一家人都要圍著自己轉,這個病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但也很無奈,因為這種腺肌症引起的痛經真的就像生孩子的產痛一樣,每月一次讓人受不了。
  • 老年痴呆聽起來好可怕,真的無藥可救嗎?有什麼預防辦法?
    老年痴呆,聽起來好可怕,難道真的無可救藥嗎?又該如何預防呢?#關愛老人送健康#什麼是老年痴呆,真的無藥可救嗎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大腦在衰老,記憶在消失,直到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嚴重到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繼而是肺部感染等各類併發症,甚至會導致死亡。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在老年痴呆的後期,不止是治療費用越來越高,護理難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大。
  • 從小鮮肉到「小狼狗」,桃色詞彙流行是女性性別意識的覺醒嗎
    或許是配合中國人民喜迎狗年的節日氣氛,從去年年底起,「小狼狗」和「小奶狗」開始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男性特徵。和日本曾經風靡一時的「犬系男子」同理,中國的「小狼狗」、「小奶狗」也大多帶有鮮明的犬科特徵,他們年輕有活力,可調教且忠誠,既能提供陪伴感又能給予安全感。
  • 無藥可救的聖基茨護照移民案例分享
    無藥可救的聖基茨護照移民案例 神仙看了也嘆氣有經濟問題,不良記錄,各種其他問題的寶寶申請聖基茨護照移民,真的會有巨大的麻煩。以為移民真的就是給有事想走的人選擇……NONONO。具有經濟問題的移民申請人,是各國政府移民審查重點關注對象,重點防範這類人士。有人說那電視上XXX,新聞上某某,他們咋移民的?溫莎姑娘:一種是編劇亂編,另外人家移民早啊。移民的時候乾乾淨淨啊,後面的事情誰知道呢?
  • 國際粘多糖日 關注「無藥可救」的粘多糖貯積症
    國外已生產出粘多糖部分症狀類型的特效藥,可緩解病情,延續生命。但此藥尚未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大陸地區患兒注射這種未經藥監部門審批的特效藥,是違規之舉。這種特效藥年費用超百萬元,有的患兒家庭傾財求藥,更多家庭只能默默等待。國外很多國家,粘多糖的治療已納入政府醫保系統;在我國,粘多糖等多種罕見病尚在醫保之外。如何拯救這群無藥可救的孩子?
  • 讀圖|中國電影親吻史:從女女之吻到男男之吻
    或許,在如今這樣一個功利泛濫、愛情貶值的小時代裡,人們只能在影像中感受接吻的溫度了。       中國電影史上演過無數才子佳人的故事,情到濃時難自抑,自然,這些故事裡少不了吻戲。那麼,中國電影第一吻出現在哪部電影?建國後吻戲真的從中國電影中徹底消失了嗎?新時期中國電影的第一場吻戲出現在哪部電影?本文將挑戰目前流行的觀點,力圖呈現一個更為全面而真實的中國電影親吻史。
  • 粉絲:資深球迷無藥可救
    最近兩天小編發現爐石主播羅西基和鬥魚音樂主播大肉噶開啟了一次史無前例的異國之旅,並且兩人還現身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總部,還受邀觀看國米歐冠小組賽,小編尋思爐石這次要去義大利開慶功宴了?畢竟前不久在「爐石傳說黃金戰隊聯賽」中蘇寧隊成功奪冠,當然要慶祝一番了。
  • 市民想買金嗓子 臺東大藥房卻給了盒新金嗓子
    「想買金嗓子,藥店的工作人員卻給了一盒新金嗓子,我吃了之後發覺味不對,根本不是真正的金嗓子。除了多一個『新』字外,它的包裝和真正的金嗓子沒有多大區別,但上網查詢之後發現買的是假冒偽劣產品。」近日,市民丁先生向信報記者反映了這樣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