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家喻戶曉,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體現了周瑜的真正為人

2020-12-14 歷史芷天

文/糯米餈

既生瑜何生亮家喻戶曉,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體現了周瑜的真正為人

我相信讀過書而且接受過教育的人肯定都知道三國演義,這是一本很有名的書,裡邊有很多的英雄,相信大家也喜歡著裡邊不同的人物。但是其中大部分人,肯定都喜歡諸葛亮。

為什麼呢?諸葛亮也叫作臥龍先生,特別的有謀略,在他的指揮下,劉備的軍隊經常以少勝多。還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空城計」的故事,也是出自諸葛亮的手筆。諸葛亮在眾多任務中一直充當著智囊團一般的存在。周瑜也是小說裡的一個英雄,和諸葛亮的關係也是非常的深。

周瑜這個人物歷史上有很多人都寫過他的故事,畢竟他也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小編是通過前幾年吳宇森導演的一部《赤壁》從而對周瑜產生了更深的理解。在那部電影裡邊,周瑜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

但是很多人都討厭他,他因為說過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有些人覺得他是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他們倆最有名的事情就是赤壁之戰,他們的合作讓曹操的軍隊水土不服發生了瘟疫,這才獲勝。如果強攻,當時的魏國非常強大,以魏國和蜀國任意一國的力量都不能將曹操打敗,所以他們選擇聯合起來,共同抗擊曹魏。

在小說裡,諸葛亮特別特別厲害,像有主角光環一樣,周瑜能力不行,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周瑜這個人非常的有謀略,而且他的才能並不亞於諸葛亮。周瑜非常喜歡和像自己一樣有能力的人結交朋友,包括諸葛亮,而且他也非常虛心的聽取別人的意見。周瑜的行事風格也是非常果斷,言既出,行必果。周瑜還和孫策一起為吳國積累了實力。

但是他充分發揮才能的時候還是孫權當皇帝的時期。孫權是孫策的弟弟,是一位明君。周瑜在孫權掌權時期最最厲害的便是赤壁之戰了,這也是一場載入史冊的經典戰役,以少勝多,曹操的軍隊因此也失去了很多的元氣。如果沒有他的計謀,三國並立最終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我們還真的不知道,說不定整個中國的歷史都會改變呢。

諸葛亮和周瑜其實是特別的朋友,都很有才,兩者都十分的羨慕對方,相見恨晚。所以周瑜那句話的時候,其實是說自己對諸葛亮的愛慕的感情,愛慕他的才華。現在人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都是覺得周瑜覺得自己比不上諸葛亮,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多的能力。小編想說大家千萬不要被帶跑偏,要有自己的看法呀,這其實是作者瞎編的。

真實的歷史中,其實這一句話後邊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君未歸孤何安」,但是人們往往都省略掉了。很多時候大家一門心思地認為一個事情是對是錯,後面其實還有。周瑜其實非常想諸葛亮來到東吳,這樣東吳會變得更加的強大,甚至還說諸葛亮只要來東吳,自己讓出自己的位置都可以,可見這是一種多麼胸懷天下的胸襟。

周瑜自己非常有才,他也會舉薦很多有才能的人給孫權。如果周瑜真的勸說成功諸葛亮,那麼歷史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我們還真的不知道呢。最後,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千萬不能把小說裡的內容當作真正的歷史。小說裡有很多情節都是杜撰的,都是和真正的歷史不相符的。

要想真正了解真實的歷史,我們還是要多看正經的歷史書,多看歷史的講座什麼的,雖然說史書也有些地方並不真實,但是還是要比小說的可信度要更高的。各位讀者以後小說可以看,但是千萬別當真呀。

相關焦點

  • 「既生瑜,何生亮」,哪個妖精讓孫悟空嫉恨到講出周瑜的絕命名言?
    「既生瑜,何生亮」——《三國演義》周瑜的經典名句,也是絕命遺言。劇情大約如此:氣血兩虛的周瑜,慘遭諸葛亮「三氣」之後,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壽三十六歲。我周瑜的母親姓「既」,他諸葛亮的母親姓「何」!——「既氏」生周瑜,「何氏」生諸葛。——好像某段相聲段子這樣講過。笑談,笑談爾!「既生瑜,何生亮」,同樣一句話,《西遊記》中孫悟空也講過。你知道嗎?卻說在《西遊》三十三回中,西天取經團途徑平頂山蓮花洞,遭遇了在兜率宮給太上老君燒鍋爐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這一難,著實兇殘。怎麼說呢?
  • 「既生瑜,何生亮」,華科和武大,誰才是湖北第一校?
    「既生瑜,何生亮」,作為同城的兩所985大學,你支持哪個?歡迎留言探討。
  • 教師代表餘淼傑教授:既生瑜,何生一堆亮
    教師代表餘淼傑教授:既生瑜,何生一堆亮 石軼君 2017-07-04 09:23 來源:澎湃新聞
  •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哪三氣?諸葛亮哭周瑜又是為何?
    周瑜和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和諸葛亮的關係也許從一開始便存在對比,但是這是影視劇《三國演義》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對於真實的對比,我們可以從更加專業的書籍中得到。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以及發明家。
  • 諸葛亮看破周瑜每個計謀,三氣周瑜都有哪些呢?
    諸葛亮看破周瑜每個計謀,三氣周瑜都有哪些呢?「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和諸葛亮的關係也許從一開始便存在對比,但是這是影視劇《三國演義》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對於真實的對比,我們可以從更加專業的書籍中得到。其實諸葛亮與周瑜的謀略還是不分高低的,但是周瑜敗就敗在他的氣量太小。所以,便有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到底是哪「三氣」呢?
  • 既生瑜何生亮?事實:孔明和周瑜壓根不在一個段位上,被刻意抹黑
    三顧茅廬提到諸葛亮,大家往往會想起另一個人——周瑜。沒錯,就是那心胸狹隘,被諸葛亮活活氣的金瘡迸裂,死前感嘆「既生瑜何生亮」的那個東吳名將周瑜。臨死前這六個字裡的絕望、不甘之意讓人動容,那麼真正的歷史是什麼樣的呢?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為漢太尉。父異,洛陽令。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 周瑜為何會說出「既生瑜何生亮」這樣的遺言?和諸葛亮有何關係
    簡言之,魯肅與周瑜的根本目的正好相反,魯肅一心一意教導孫權,要東吳發展,而周瑜只想擠孫權,同時要東吳發展。這種差異在原書中可以體現出來,魯肅和周瑜兩人,對諸葛亮的態度在孫權面前是完全不同的。魯肅認為,東吳應該統一於諸葛亮,而周瑜則認為「瑜何生亮」。
  •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為何會說出這樣的遺言?和諸葛亮有何關係
    簡單來說,魯肅和周瑜的根本目標是相反的,魯肅一心一意輔導孫權,將東吳發展好,而周瑜只想將孫權擠下去,同時把東吳發展好。這一點差異在原著中就能體現出來,魯肅與周瑜兩人,在孫權面前對諸葛亮的態度完全不一。魯肅認為,東吳一定要團結諸葛亮,而周瑜卻認為「既生瑜何生亮」。
  • 既生「勒」,何生「亞」——一位民族英雄的博大胸懷
    此後不久,周瑜不治身亡,年僅36歲。對於周瑜之死,羅貫中如此描述:「(周瑜)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瑜亮二人皆有過人的智慧,出眾的才華,但在數次明爭暗鬥之中,周瑜始終處於下風。周瑜至死不服,所以便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嘆。
  • 「既生瑜何生亮」實乃千古笑談,周瑜和諸葛亮實為神交好友!
    兩個人關係十分不融洽,周瑜總想著殺掉諸葛亮,然而處於弱勢的諸葛亮總能憑藉自己的智慧化險為夷,最後利用周瑜的弱點將其氣死,留下了「三氣周瑜」的典故,也留下了「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謠言,更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年諷刺。很顯然,這是小說中的周瑜和諸葛亮,不可信。真實歷史中,這二人是什麼樣的人,關係又怎麼樣呢,且看筆者娓娓道來。
  • 周瑜默默流下了痛苦的淚水…
    1.周瑜周瑜的語音是經歷過一次變動的。往先版本的周瑜死亡語音是:「既生瑜,何生......」(後面那個名字不說出來就是為了應景,哪個英雄擊殺了周瑜,就是既生瑜,何生XXX)然後官方可能覺得有點不好。周瑜大體被所有英雄都擊殺過,搞得好像,周瑜菜菜的感覺...?這個仇恨拉得有點多啊......於是索性改成了」既生瑜,何生亮!「這下比較符合原版了。但是還有個問題,殺你的是狂鐵荊軻妲己趙雲......
  • 周瑜一生最忌憚的人物,使出渾身解數想解決掉他,不是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寫道,周瑜死前悲痛的說:「既生瑜,何生亮」,而這一句話也成了後人概括諸葛亮於周瑜二人關係的經典名言。所以我們普遍的認為周瑜最忌憚的人,最大的對手會是諸葛亮,但是據正史記載,事實並非如此,那麼周瑜最忌憚的人到底是誰呢?  這個人就是劉備。這麼說自然不是空穴來風,而其中的原因,且看細細道來。
  • 「既生瑜何生亮」耳熟能詳,其實還有後半句,諸葛亮聽後啜泣不已
    作為孫權手下的左膀右臂,周瑜一向被人稱道為足智多謀,史書上也有記載,相貌英俊,又擅長音律,是一位文武兼備的人才。童年時代的周瑜就結識了孫策,並跟隨孫策前往大小戰場,孫策死後,周瑜獨撐大梁,充當護衛,但周瑜這個歷史人物卻有著悲痛和悲痛,英年早逝落得遺憾,後人評價周瑜若不早死,必成大事。
  • 古今第一接近完美的儒將——周瑜(為周瑜正名)
    「周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詞相信都不陌生,出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羞辱周瑜所說的話,並且活活把周瑜給氣死了,周瑜在臨死前還說出「既生瑜,何生亮」,說完溘然長逝。在三國演義,周瑜的形象是個嫉賢妒能小肚雞腸的人,一生與諸葛亮鬥智,最終諸葛亮三氣周瑜把他給氣死。歷史真相真的是如此嗎?在三國演義中對周瑜是有一個極大的誤讀。
  • 解讀《曾國藩傳》10、「既生瑜,何生亮」,與左宗棠的一世恩怨
    解讀《曾國藩傳》10、「既生瑜,何生亮」,與左宗棠的一世恩怨作者張宏傑老師也有自己的付費音頻課程:「曾國藩的24錦囊」。本期節目文案7200字,音頻約26分鐘。今天我想和同學們聊的是曾國藩與左宗棠的一生恩怨。兩個都是湖南人,年齡相差僅僅一歲,最後也都身居大清總督之位,而且同為晚清中興4大名臣。
  • 導演想讓洪宇宙演趙雲,他卻執意要演周瑜,結果成就螢屏經典形象
    有的觀眾喜歡唐國強老師扮演的諸葛亮,因為那句「悠悠蒼天、何薄於我」,至今讓我們回想起來仍潸然淚下;有的觀眾喜歡鮑國安老師扮演的曹操,因為他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是那個雄才偉略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還有的人會喜歡陸樹銘扮演的關羽,因為陸老師的表演完全符合了人們心中對關羽的定義,忠肝義膽,義薄雲天。
  • 東漢末年有名的將領周瑜,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他呢?
    而老百姓最耳熟能詳,津津有味的諸葛亮三氣周瑜,第一氣周瑜進攻南郡戰而不利還身受箭傷,諸葛亮派趙雲趁虛而入奪了南郡,張飛佔荊州,關羽取襄陽。而實際上,周瑜在南郡和曹仁周旋時,劉備集團正忙著進攻零陵,武陵,長沙,桂陽,後來周瑜打敗曹仁取下南郡。他死後,孫權出於孫劉聯盟的考慮才將南郡,零陵,武陵「借」給劉備。
  •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假的?那周瑜是怎麼死的?專家:讓人敬佩!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想必都會對「諸葛亮三氣周瑜」的事情印象深刻,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利用周瑜嫉妒心強、氣量狹小的弱點,用計策活活將周瑜給氣死了。最後周瑜死前的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也是膾炙人口。不過,有歷史專家站出來,卻要為周瑜鳴不平了,因為他根本就不是被氣死的,且諸葛亮三氣周瑜只是小說裡才有的橋段,那麼歷史上周瑜真正的死因是什麼呢?專家表示:讓人很敬佩!原來,歷史上的周瑜很大度,根本就不是什麼愛嫉妒別人的小人,他戰略眼光之精準,甚至在諸葛亮之上。而且,周瑜成名之時,諸葛亮剛剛走入仕途,二人一生幾乎沒打過什麼交道。所以根本談不上誰氣誰的說法。
  • 王者榮耀:既生瑜何生亮?兵戎相見時,我不會手下留情的!
    一孩童喚作諸葛亮,另一孩童喚作周瑜。只知道周瑜乃吳地人士,將來定是要回吳地建功立業的。而諸葛亮只是來自於鄉野之間,他並沒有想好以後要做什麼。兩人的感情很要好,同吃同住,甚至被夫子懲罰了也要一起承受。歲月流逝,經過長時間的歷練,二人的進步是能看得見的。只不過,雖是師出同門,但諸葛亮和周瑜的發展卻有些出入。
  • 換個角度看歷史之,孫權與周瑜的關係和周瑜之死淺析
    很多人都知道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那句朗朗上口的「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更是朗朗上口。還有那「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今天想跟大家說的是,以上這些,統統沒有,都是假的,都是演義故事。周瑜帶兵攻蜀的事件,《三國演義》裡邊是沒有的。這裡邊有個很關鍵的問題,周瑜雄心勃勃的從江陵出發,去建業找孫權去請求帶兵平蜀,蜀道難,大家都是知道的,周瑜肯定是要趁曹操新敗,劉備立足不穩的時機,舉全部江東之兵並傾國之力的,但是,對於孫權和周瑜調兵卻沒有任何記載。也就是說,孫權假意答應了周瑜,並沒有實際的去配合周瑜徵發糧草,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