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2020-12-11 中國臺灣網

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2020年10月16日 16: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人口變化圖。(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訊 據臺灣《北美智權報》報導,根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9月底,臺灣地區人口的自然增加(出生減死亡)數為負11250人。因此,如果在今年剩下的3個月中,臺灣的出生人口不能比死亡人口多出至少1萬人以上,2020年將是近70年以來,臺灣地區人口第一次出現衰退。

  報導稱,從臺灣歷年人口數變化可以看出,2001年左右臺灣人口就已經步入2200萬左右的高峰期,雖然每年人口數還是逐年增長,但由於出生人口下滑速度太快,成長的幅度年年減少。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指出,臺灣直到2009年,生育率跌破1人時才開始有鼓勵生育措施,但為時已晚。

  報導指出,人口結構的第一個問題是高齡化。預計再過5年,臺灣地區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將達到469萬人,約佔總人口20%。其中,85歲以上的超高齡人口,在2025年時也將達到47萬人,代表臺灣屆時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

  當銀髮族成為人口結構主流,也意味著工作年齡人口的流失。據統計,臺灣地區的青壯年(15~64歲)人口規模在2015年達到1737萬的最高峰後,已經連續5年呈現衰退,到2020年已經不足1700萬人。

  報導指出,更麻煩的是在人口紅利結束後,臺灣地區將同時失去生產力、消費力兩大經濟引擎。屆時,經濟增長只會更加艱辛,財政也會更加困難,再加上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後的年金、醫療等壓力,將會給臺灣地區帶來前所未見的考驗。(中國臺灣網 張玲)

[責任編輯:張玲]

相關焦點

  • 臺灣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
    新華社臺北8月19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當局發展規劃部門最新推估,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於2020年開始轉呈負增長,比前次推估提前2年。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該部門分析稱,總人口今年開始負增長,主因是今年人口出生數將低於死亡數,人口開始呈現自然減少。
  • 臺灣人口今年開始負增長,比推估結果提前兩年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於名】臺灣「國發會」18日通過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結果顯示今年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推估結果提前兩年。臺「國發會」每兩年根據最新戶籍人口、出生、死亡及遷徙等相關統計,進行未來50年人口推估。
  • 今年前九個月臺灣人口出現負增長
    中新社臺北11月9日電 據一項最新統計,截至9月,今年臺灣出生人數為129928人,死亡人數達131801人,人口出現負增長。有機構預測,到2050年,臺灣總人口可能不到2000萬人。綜合《聯合晚報》《經濟日報》9日報導,臺當局「發展委員會」每兩年進行一次人口推估,去年8月的最新推估,分別以不同生育率進行高推估、中推估和低推估。其中,中推估預估2020年臺灣死亡人數為18.1萬人,出生人數為17.8萬人,即自然增長率(出生人數較死亡人數增減)由正轉負。若採低推估,則自然增長率將在今年負增長。
  • 臺灣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臺灣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新華社臺北8月19日消息,臺當局發展規劃部門最新推估,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於2020年開始轉呈負增長,比前次推估提前2年。
  • 2020年臺灣人口開始負增長 比推估結果提前兩年
    臺灣「國發會」18日通過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結果顯示今年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推估結果提前兩年。  臺「國發會」每兩年根據最新戶籍人口、出生、死亡及遷徙等相關統計,進行未來50年人口推估。
  • 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
  • 「死亡人口」>「新生人口」!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由正轉負 - 中國臺灣網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由正轉負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2019年上半年,臺灣死亡人數與新生嬰兒人數首度出現交叉,島內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由正轉負。據臺灣《工商時報》5日報導,臺灣今年1至6月共有88098人死亡,卻只有86961人出生;若下半年該趨勢保持不變,此前預期的2020年出現島內人口自然增長由正轉負或將提前一年發生。
  • 臺灣今年前5月人口負增長 未來恐造成勞動力不足
    (原標題:(港澳臺)臺灣今年前5月人口負增長) 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
  • 劉瀾昌:臺灣人口負增長,少子化和人口老化漸趨嚴峻
    作者:劉瀾昌來源公眾號:劉瀾昌拆局(ID:liulanchangchaiju)在臺灣,今年的出生人數首次低於死亡人數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問題一直備受重視,特別是在東亞,人口「警報」已經拉響。本周,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布人口數據,日本出生人口創新低,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韓國人口首現負增長韓國行政安全部日前發布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的出生人口為27.5815萬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
  • 出生人口僅比死亡人口多17人 臺灣人口負增長馬上來臨
    據臺灣內務部最新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新出生人口僅比死亡人口多17人。臺灣人口負增長馬上來臨。出生死亡交叉比預計的2021年提前了3年。在沒有執行過計劃生育的東亞國家和地區,相繼掉入了人口萎縮陷阱,日本如此,韓國如此、臺灣也是如此。
  • 島內報告:最快2019年 臺灣人口將出現負增長
    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出生人口數直直落,長壽年齡又攀新高,人口的「死亡交叉」就在眼前。臺當局人口推估報告指出,原本估計4年後臺灣出生人數將低於死亡人數(人口負增長),但臺內務主管部門的最新資料顯示,最快2019年,「死亡交叉」就會來臨,由此衍生的勞動力不足問題將益發嚴重。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31:25 來源: 觀察者網 舉報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內政部門1月8日公布2020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
  • 日本人口連續第11年負增長,人口負增長離我們還有多遠
    海外網8月6日電 當地時間5日,日本總務省公布的人口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國內共有1.2427億人口,與前一年相比減少50.5046萬,為過去最多,也是連續第十一年減少。
  • 2020年臺灣人口首度負增長 新生兒跌破17萬人
    中新社臺北1月8日電 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臺灣人口在2020年首度出現負增長。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去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比2019年減少4.19萬人,年減0.18%。
  • 臺灣地區人口成長率與土地承載力的二律背反
    臺「經建會」日前通過《2012年至2060年人口推計》報告,由於百年結婚潮及龍年生育率提高,人口負成長由預估的2023年延至2025年。臺「內政部長」李鴻源稍早指出大臺北地區人口快速增長,已超越土地承載力的極限。兩相對照,顯示臺灣地區出現人口成長率與土地承載力二律背反。
  • 當今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人口負增長」,會帶來哪些影響?
    人口問題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根本問題,人口數量的變化是人口問題的基礎,如果以整個地球作為研究對象來看,那麼目前全球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而且速度很快,基本上每過10年左右,人口數量就會增加10億人口,可謂是「爆炸式增長」。不過,對於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來說,那麼人口數量就不一定是「正增長」的,是有可能出現「負增長」的。
  • 臺灣地區人口分布
    臺灣地區人口分布 時間:2005-11-09 12:58   來源:   臺灣在 17 世紀中葉 (1650) ,漢人主要散布在港口,如安平一帶,廣大西部平原是平埔族人活動的原野。
  • 中國大部分城市人口出現負增長,專家稱人口負增長是好事
    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目的是找出中國的人口分布並為未來的經濟決策提供大數據。 2.人口分布 人口是城市發展的必要條件。
  • 臺灣人口2020年代將呈負增長 2061年或降至1660萬
    中國臺灣網10月3日消息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國發會」2日提出警告,臺灣地區總人口最快在2019年零成長,此後5至10年將呈現負成長。臺「國發會」在報告「臺灣地區人口推計(2014至2061年)」時指出,臺灣地區2061年人口數約為1660萬至1930萬,約為2014年的70%至82%。若生育率及時穩定回升至1.4,人口零成長發生的時間點或可推遲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