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0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小果果出生的歷程可謂驚心動魄!
」
果果的媽媽陳女士因「宮頸機能不全」經歷過2次流產,2019年底通過輔助生殖技術成功受孕。然而孕24周時,陳女士出現嚴重高血壓,不得不住院保胎治。2020年6月5日孕25+6周時,病情進展到重度先兆子癇、胸腔積液、腹腔積液、低蛋白血症、胎兒臍血流異常。
為了保證母兒的安全,必須急症剖宮產。新華醫院新生兒科接到產科消息後,立即派危重兒轉運團隊趕至手術室,產兒密切合作,共同保障產婦和寶寶的安全。
胎齡小於26周的寶寶屬於超早產兒,各個臟器發育不完全,救治難度大。小果果出生了,渾身青紫,呼吸微弱,體重僅有510克。新生兒科醫護療團隊為小果果制定了細緻的診療計劃,保溫、復甦、轉運,環環相扣。產房內肺表面活性物質氣管內滴注,呼吸機正壓通氣下,暖箱轉運入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給與保護性肺通氣策略。
果果生後10天
小果果出生時皮膚菲薄,外周靜脈細如髮絲,主治醫生給果果臍靜脈置管建立靜脈通道,給與靜脈營養維持內環境穩定。生後第1天,護士開始用母親初乳塗口腔,生後2天開始母乳鼻胃管微量餵養,逐漸增加母乳量。
生後第7天,責任護士給果果成功留置了經外周中心靜脈(PICC)維持靜脈通路。生後18天果果成功停用靜脈營養,母乳全量腸內營養。生後20天醫護人員嘗試給果果撤有創改為無創輔助通氣,但果果呼吸仍然費力,2天後再次給與有創呼吸機支持。
期間果果合併一次肺部感染,經更換體位、氣道護理和積極抗感染治療10天後好轉。隨著各臟器一點點發育,使用一個療程低劑量地塞米松促肺成熟後,生後38天果果成功撤掉了有創呼吸機,生後68天高流量鼻導管吸氧,生後3月改低流量鼻導管給氧。
終於,果果頑強地跨過了呼吸關、黃疸關、感染關、餵養關,一天天長大。NICU的床邊康復治療師每天給果果進行各關節活動度訓練、感覺統合治療和吞咽功能障礙訓練等,促進神經系統得到最佳的發育。
出生後105天(矯正胎齡41周)時,果果基本能經口餵養完成奶量,僅在餵奶期間需要低流量的氧氣支持。這時,媽媽和果果一起住進家庭式陪護病房,媽媽仔細地跟著護士學會了換尿布、餵奶、沐浴及嗆奶急救等護理方法。
生後110天,果果從NICU順利「畢業」,在爸爸媽媽的懷抱裡回到溫暖的家,日後果果會定期到早產兒出院後多學科門診隨訪,定期評估指導,更好地促進果果遠期的體格和神經發育。
科普結束
醫生介紹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