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斤「早到天使」呼吸弱四肢癱軟醫生闖關救治1個月長了1斤

2020-12-22 生活報

生活報訊(孫麗霞葉鴻記者呂曉豔)呱呱墜地的新生兒,為家庭帶來了滿心的喜悅,可是有一些寶寶由於種種原因,提前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就是早產的寶寶們。據相關資料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約佔所有新生兒的5%~18%。我國早產兒發生率在10%左右,早產已成為我國嬰兒死亡的首要原因,一些超早產兒還可能會經歷呼吸衰竭、嚴重感染、餵養不耐受等難關。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日前,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救治了一個出生僅2斤重的早產生,醫生「闖關」救治「早到天使」。

「救一個早產兒,

相當於十個大人難度」

近日,小佳佳(化名)出院了。這個小生命從30周零4天起,就在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新生兒科感受到了溫暖與關愛。這個提前來到人間的小生命,降生時體重僅有1010克,兩斤多的她太小了,是那麼的脆弱,呼吸弱,反應差,四肢癱軟……面對這個小生命,醫護人員沒有放棄,給予氣管插管、復甦囊加壓給氧、有創呼吸機治療、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預防呼吸暫停等對症治療。

一天後,寶寶的呼吸狀態好轉,拔出了氣管插管、持續無創正壓通氣、深靜脈置管。三天後,寶寶可以吃奶了;五天後,寶寶出現腹脹,餵養不耐受,胃管內引流出綠色的液體,醫生用紅黴素促進胃動力,三日後腹脹緩解,繼續餵養;一周後,寶寶可以自主呼吸了……小寶寶很爭氣,住院35天,體重從出生時的1010克增長到出院時的1650克,平安出院。

「她真的很棒,每一天都在努力地堅強成長。」新生兒科主任趙華賢說,治療與護理一個小寶寶的難度,相當於護理十個大人的難度,「這樣說一點兒也不誇張,這不僅要求醫生的醫術精湛,還要求護理人員打起十二分精神,24小時守候在寶寶身旁,用心呵護著他們。」

「病情變化全靠醫護人員密切監測發現」在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

新生兒科,有許許多多像小佳佳一樣較弱的小寶寶被治癒。這些早產的寶寶們,出生時一般在32周~ 35周,最小的僅有29周,體重也僅為950克。由於胎齡小,體重低,早產寶寶各器官發育不完善,皮膚、血管發育不完全,吞咽功能不協調,有的甚至連吃奶都不會,生存能力較低,大大增加了治療和護理難度。

「新生兒科與其他科室最大的不同就是寶寶們不會說話,所有的病情變化都只能由醫護人員密切監測和觀察發現。」趙華賢主任說,有的重症寶寶一住就是四五十天,在這期間,寶寶的所有變化都牽動著醫護人員的心。

曾有一名胎齡33周,體重1350克的早產寶寶,出生後哭聲極弱,肢體活動差。由於發育不成熟,寶寶的血管更是細之又細,為了保護周圍血管,避免多次穿刺痛苦,降低外滲率,減少靜脈炎,新生兒科護士長賀彥麗與助手任豔成功為其實施了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術(PI CC)。治療8天,體重長到1415克;治療23天時,寶寶體重長到1785克,痊癒出院。

為了寶寶醫護人員始終在努力

新生兒科的醫護人員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對待每一位小患兒。科室的專科護士除了換尿布、餵奶等這些基礎護理外,還需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術,成熟的動靜脈同步全血換血、深靜脈置管操作等。她們對極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重度窒息、顱內出血、呼吸衰竭等危重患兒的搶救及護理,也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每年世界早產兒日,新生兒科都會舉辦公益活動,來提高大眾對早產兒的認知度、增強早產兒家庭的信心、營造全社會關注早產兒的良好氛圍。「由於早產兒是高危兒,有些寶寶可能有宮外生長遲緩和神經發育落後的風險,為了有效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的生活質量,應該讓寶寶們通過科學的治療、護理、保健,順利地完成追趕性生長,最終可以和正常寶寶一樣健康、聰明。」趙華賢主任表示,同時,新生兒科也開展了早產兒延伸服務,建立健全早產兒隨訪系統,對出院的早產兒及危重新生兒進行系統隨訪,監測生長發育情況並給予康復指導。讓早產兒從出生後產房保障、院內救治、出院後隨訪、早期評估、早期幹預和康復「無縫連接」。

相關焦點

  • ...人民醫院兒童中心新生兒科:從2.4斤長到6斤,成功救治28+1周早產兒
    【編者按】2020年9月23日,大足區人民醫院產科誕生一個「巴掌天使」——28+1周早產兒航航,出生時僅1200g,且伴隨多種併發症。出生後,航航被送至該院兒童中心新生兒科救治,經79天精心治療和細心護理,體重提升到3公斤,並與12月10日成功出院了……(出生時僅1200g)剛出生的航航僅7個月大,各個器官發育都極不成熟,兒童中心的醫護人員立即給他進行了輻射臺保暖、保鮮膜包裹減少散熱、建立靜脈通道、氣管插管等一系列搶救措施,堅強的航航媽媽毅然決定,立即將航航送入兒童中心新生兒科進行救治
  • 大足區人民醫院兒童中心新生兒科:從2.4斤長到6斤,成功救治28+1周...
    【編者按】2020年9月23日,大足區人民醫院產科誕生一個「巴掌天使」——28+1周早產兒航航,出生時僅1200g,且伴隨多種併發症。出生後,航航被送至該院兒童中心新生兒科救治,經79天精心治療和細心護理,體重提升到3公斤,並與12月10日成功出院了……
  • 深圳龍崗24周早產兒體重1斤!經5個多月救治成功出院
    近日,醫生興奮地告訴記者,小傢伙經過172天的救治體重增至368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已經可以出院了。據了解,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深圳東部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龍鳳胎早來人世,倖存下來的姐姐生命體徵微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神奇法則,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按照這一法則走。
  • 新生兒第1個月長几斤算正常媽媽說就這麼多,這樣判斷就對了
    各位讀者們老爺們好吖,我是文藝與氣質於一身實力派小編——小宸,這裡可以讓您看到最新最有趣的資訊內容,讓您感到不同凡響的科技資訊內容,會給大家帶來意外驚喜,好了不跟大家逗樂了,給大家呈現今天的精彩內容:   苗苗家的寶寶剛出滿月,去遊泳的時候稱了一下體重,長了1.6斤,她覺得不對勁。聽人家說一個月都能長3斤呢,怎麼才長這麼一點呢?
  • 不足26周降生,出生體重僅1斤,超早產兒果果如何「闖關成功」?
    不足26周降生,出生體重僅1斤,超早產兒果果如何「闖關成功」?2020年6月5日孕25+6周時,病情進展到重度先兆子癇、胸腔積液、腹腔積液、低蛋白血症、胎兒臍血流異常。為了保證母兒的安全,必須急症剖宮產。新華醫院新生兒科接到產科消息後,立即派危重兒轉運團隊趕至手術室,產兒密切合作,共同保障產婦和寶寶的安全。胎齡小於26周的寶寶屬於超早產兒,各個臟器發育不完全,救治難度大。
  • 孕8個月產檢增重20斤,胎兒卻只長了1斤,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孕期很多準媽媽都會變胖,因為要攝入足夠多的營養來保證胎兒的日常發育需求,但是孕媽攝入的營養到胎兒身上的其實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供給孕媽自身消耗的。 阿蓮懷孕8個月了,肚子看起來很大,整個人也胖了不少。
  • 1斤食鹽溶於1斤水,結果是2斤嗎?
    因為質量守恆定律,這個問題就簡化為了1+1是否等於2的問題。如果在數學中1+1確實是等於2的,但是在某些領域就不行。把1斤的鹽放進1斤的水中,在這我們不管它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總重量就是2斤。當然有的人考慮說1斤鹽並不能全部都融於1斤水中,這個道理大多數人都知道,最終形成的就是食鹽水和一些食鹽晶體。在20攝氏度的溫度下,NaCl的溶解度為36g。簡單理解就是100g的水只能溶解36g的食鹽,1斤(500g)的水能溶解180g的食鹽。所以說1斤食鹽1斤水最終得到,680g的NaCl溶液和320g的NaCl晶體,總重量就是1000g(2斤)。
  • 孕6個月體重長30斤,營養科醫生:飲食運動來控制
    6個月,去照四維彩超的時候,體重長到130斤了,醫生說這體重長得太快了,建議去營養科看看,營養科的馬醫生,了解了小芝的日常生活的飲食情況,給她開了食譜和建議運動方式,並且告訴小芝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否則到時孩子太大會難產,媽媽產後身材也會因為太重而不好恢復。
  • 「致命藥」搖身一變,成了1個月可瘦20斤的減肥藥
    「致命藥」搖身一變,成了1個月可瘦20斤的減肥藥在生活中,相信很人都用過減肥藥,減肥藥也是五花八門,什麼樣子的都有,而有些減肥藥,不但不能減肥,還有可能傷到身體,大家可別不信。這不,金華磐安縣警方,近日,就破獲了一起,生產、銷售假減肥藥的窩點。警方當場查獲一批減肥膠囊,數量高達5000餘顆,涉案價值20餘萬元,當場抓獲3名嫌疑人。
  • 滿月的寶寶一般都長几斤?1斤半合適嗎?做好這2點寶寶長得更快
    滿月的寶寶一般長几斤《希爾斯健康育兒百科》中介紹說,到滿月時寶寶的體重平均增加600-1200g都是正常的,也就是增加1.2斤-2.4斤都正常,題主家寶寶增加了1斤半,在這個範圍內恭喜這位媽媽,滿月的寶寶長1斤半是完全達標的,比我家二寶長得多多了。我家二寶滿月後才長了350g,還不到一斤呢。每個寶寶的發展規律不同,有早長的有晚長的,好苗不愁長。雖說我家二寶一個月長那麼少,可是到3個月的時候照樣達到了15斤,是出生時體重的2倍還多。
  • 以前1斤小麥能換3斤西瓜,現在3斤麥子換不了1斤瓜,真吃不起了
    以前1斤小麥能換3斤西瓜,現在3斤麥子換不了1斤瓜,真吃不起了。這幾天是端午節假期,也是收麥子的時候。往年的時候,總會趕回家去收麥子。一晃過去好多年,爸媽年紀大了,早已經不種小麥了。但是每到此時,還總會念叨看看天氣,老家要收麥子了,可別下連陰雨了。對於收麥子,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可以吃西瓜了。我童年的時候,想吃西瓜,只能等到麥收以後了。有商販拉著一車西瓜,用茅草鋪蓋著,到街上以後,吆喝幾聲「西瓜換麥子嘍……」,最後一聲扯的很長。就這樣吆喝幾聲,大家都知道街上來西瓜了。
  • 早產兒僅1斤,醫生稱存活機率低,寶寶的舉動感動眾人
    有一些胎兒是無法合體到足月而提前出生。醫生再次強調,寶寶存活不了多久。可就在醫生剛說完話,寶寶一隻手緊緊抓住媽媽的手指,他好像在向媽媽求助,請求不要放棄,他能堅持下來。這個舉動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媽媽決定傾盡所有去挽救寶寶,醫生也為之動容。寶寶很快轉移到重症監護室,醫生為其戴上呼吸機,一根管子從口腔伸入氣管,輔助其未發育成熟的肺泡呼吸。
  • 1歲半女童身懷9斤「死胎」,手術醫生剛切開肚子自己蹦出來了
    1歲半女童身懷9斤「死胎」,手術醫生剛切開肚子自己蹦出來了。一個1歲半大的女孩,卻長著一個與年齡極不相符的大肚子,和纖小的四肢和身體一對比,碩大隆起的肚子就更明顯了,可憐的女孩走幾步道都要端著那個大肚子,因為漲的難受,孩子經常哭鬧,家裡也沒辦法,東挪西借湊了點錢來到了市裡的大醫院,他們就是想弄明白孩子的肚子裡到底是什麼,很快藉助先進的儀器設備,檢查結果就出來了,當爹媽的聽了後可是目瞪口呆啊。
  • 「小八百」闖關3個月,體重終於長到4斤
    「小八百」是北京天壇醫院新生兒病房建立以來,成功救治的最小孕周和體重最輕的超早產兒。1月29日,孕婦李女士到北京天壇醫院產檢時,因有早產跡象被收住院。「孕婦懷孕才26周,萬一早產,孩子會面臨非常危險複雜的情況。」北京天壇醫院婦產科主任馮力民盡力嘗試保胎,但1月30日晚,李女士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早產不可避免。
  • 餘文樂女兒早產僅2斤,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它身上……
    餘文樂昨天公布他早產的女兒圖片,不經讓人心疼,一個出生僅僅只有2斤的小嬰兒。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無論他們用什麼方式來到我們的身邊,我們都應該好好的愛他們。我的女兒就是早產兒,35周+1羊水就破了,剖腹產生下了女兒體重5斤,不算低體重兒。被上級醫院的新生兒科帶走了,我極度的恐懼和沒安全感,怕她有任何的不健康。孩他爹兩頭醫院照顧,有一天他回來情緒不高的給我說他看到的一件事,感嘆生命的脆弱和無奈。
  • 25周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52斤,7個月後長到10斤
    據《每日郵報》8月18日報導,來自澳大利亞的Coby Foster今年34歲,是一名律師,在她懷孕25周時乘坐飛機參加了一個派對,可是剛到不久,她就出現了嚴重的「胃痛」,兩天後,她的寶寶就早產了。其實當時的Coby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次嚴重的宮縮,這個早產的男孩Jenson體重只有1.52斤,身長僅28釐米,相當於一桶黃油的大小。Coby的丈夫Dave今年35歲,是一名房產經紀人,在聽到妻子的緊急狀況後十分慌張,他趕緊收拾好妻子需要的所有東西抵達了醫院,在他到達醫院的20分鐘後,孩子就出生了。
  • 體重500克早產寶寶獲救治,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一個來到人間的寶寶,都是可愛的天使。但有些寶寶太心急,提前來報導。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給父母出了個大難題。所幸,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早產兒重症監護室,經過90餘天的奮力救治和日夜守護,小早早被養成4.2斤的「大寶寶」。11月4日,小早早就要出院了,至此,再次刷新了全省救治成功最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
  • 胎兒最後一個月長多少斤?
    胎兒的生長發育規律是這樣1.孕早期:發育慢細胞分裂形成胚胎,然後胚胎發育成胎兒。孕早期胎兒發育較慢,所需營養也不多,孕吐反應只要不是非常嚴重,一般不會影響胎兒發育生長。2.孕中期:發育逐漸加快胎兒發育開始逐漸加快,從15周開始胎兒體重每周增長大約50克左右,23周後每周增長100克,25周後每周增加150克,28周之後胎兒的生長發育開始進入猛長期,每周增長大約200克。
  • 1歲男寶長到40斤,只因奶奶天天餵「米糊」,醫生:老人糊塗
    1歲男寶長到40斤,只因奶奶天天餵「米糊」,醫生:老人糊塗眾人都知道,帶孩子是個技術活兒,父母需要給予孩子方方面面的照顧,以保證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對此許多老一輩的人都認為自己在照顧孩子方面有著一定的發言權,畢竟孩子的父母都被他們好好的拉扯大了,也就自認為經驗足夠了。於是又自然的從兒女手中接過了照顧孫子、孫女的責任。
  • 體重500克早產寶寶獲救治,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每一個來到人間的寶寶,都是可愛的天使。但有些寶寶太心急,提前來報導。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所幸,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早產兒重症監護室,經過90餘天的奮力救治和日夜守護,小早早被養成4.2斤的「大寶寶」。11月4日,小早早就要出院了,至此,再次刷新了全省救治成功最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