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東芝(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田中孝明
本刊記者 白菊梅
東芝在中國曾經經歷了很多坎坷,如筆記本市場份額的滑落、手機的退出以及白色家電的暫時撤離等等。但經過調整,東芝對華投資已有了重大轉變。
提起日本東芝公司,中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經營家電的日本公司,並且曾經一度佔據了中國彩電業大半江山。實際上,這些年來,東芝公司在中國經營的領域逐漸擴大,已經涉及到半導體、電腦、數位電視、家電、電力、數字播放、醫療器械等領域,並且於去年以54億美元的價格併購了美國著名的核能企業西屋電氣,此舉意味著東芝在華電力布局將全面展開。
東芝(中國)有限公司不久前宣布,自2007年2月起,由田中孝明擔任東芝中國區總代表,兼任東芝(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全面負責東芝在中國地區的運營管理和戰略性發展。
東芝中國集團目前擁有65家公司,員工23000人,2006年取得了事業規模664億人民幣的驕人業績。中國市場是東芝全球發展最快、潛力巨大的重要市場,此次最高層的人事變更,意味著東芝在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新總裁的到任,會不會改變東芝(中國)戰略?會不會在中國市場有新的舉措?帶著這些問題,《環球財經》記者對東芝(中國)有限公司新總裁田中孝明進行了專訪。
投資風向轉變
《環球財經》:中國有句古話,新官上任三把火,請問您上任後有沒有什麼新的舉措?
田中孝明:我仍將堅持「以人為本、紮根中國、貢獻社會」這三個經營理念。此外還要強化銷售、徹底貫徹CSR(企業社會責任)經營。
特別在人才戰略方面,我們的方針是加強對人才的靈活應用,我已經直接領導,開始積極推進這項工作。
《環球財經》:具體來說,東芝都在哪些行業進行了投資?研發的新產品有哪些?
田中孝明:東芝幾乎所有的事業領域都在中國展開了,例如半導體、電腦、數位電視、家電、電力、產業器械等等,今後東芝將把重點放在環境、節約能源、數字播放、醫療器械等領域。
《環球財經》:您認為東芝在中國的本土化與美國的本土化相比有什麼不同?與日本的經營相比算不算成功?
田中孝明:很難與在日本的經營進行比較。與日本相比,中國的員工更年輕,所以我們力圖建立一個能讓年輕員工發揮能力的體制。今後將進一步充實東芝教育學院的培訓內容,提高每個員工的能力,加速技術轉移和技能轉移,推進本地化。
《環球財經》:東芝在中國已經30多年了,請問東芝有沒有成功的秘密武器?
田中孝明:東芝進入中國已經35周年了,我認為這35年的發展有兩大特點:一是,東芝多年來一直努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新的商品,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比如20世紀80年代的彩電、冰箱,90年代的筆記本電腦、背投電視、最近的複印機、液晶電視等。二是,在社會基礎設施方面,以電力方面為中心,東芝高效、先進的技術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地做出了貢獻。
我認為東芝能夠取得一定成績的主要原因是東芝作為紮根中國的公司,在進行企業活動時一直努力為當地社會做出貢獻。這就是「本地化」的優勢。
投資領域擴大
《環球財經》:東芝在中國曾經經歷了很多坎坷,比如筆記本市場份額的滑落、手機的退出以及白色家電的暫時撤離等等,經過了調整之後現在又進行再次投資,東芝投資方向的轉變有怎麼樣的思路?
田中孝明:我們認為,根據中國市場的情況修改經營戰略是理所應當的。例如在電視方面,這幾年變化很大,東芝在液晶電視方面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在MFP複印機領域,通過我們在銷售方面的努力,連續7年取得了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今後,我們將在數位電視、環境、節約能源、醫療器械等有發展前景的領域發揮東芝集團的綜合實力。
《環球財經》:目前美國、中國及印度的核電站推廣速度加快,東芝去年併購了西屋電氣。請問總裁先生,東芝在核電領域有什麼新的打算?
田中孝明:在核電領域,東芝集團在中國也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積極進行對應,但具體的計劃目前還不便透露。
《環球財經》:循環經濟是「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您怎麼看待循環經濟的作用?現在日本有相應的家電回收制度,東芝作為製造業巨頭,有沒有考慮過回收廢舊家電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田中孝明:在環境經營方面,東芝集團的理念是「通過產品,在創造豐富價值的同時,通過循環降低環境負荷,以圖與地球共存,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其中有很多節省資源、循環使用、循環利用、節約能源、減少有害物質等方面的項目。
東芝從產品的規劃、設計階段就著手減少產品循環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從設計階段就注意使用容易循環再用的原材料,設計上注意讓其容易分解。在舊家電的回收方面,我們將遵守中國的法律。
《環球財經》:剛剛通過的內外資統一稅率,對於東芝中國公司有沒有影響?很多外資企業考慮將工廠遷到其他國家,東芝有沒有類似的規劃?
田中孝明:稅率統一可能會對企業收益帶來影響,但作為紮根中國的企業,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提高銷售額,我們認為可以消化稅率變更帶來的影響。
《環球財經》:有消息稱東芝(中國)要全面進軍家電業。請問,與中國蘇泊爾、格蘭仕、九陽等小家電企業相比,東芝在小家電領域有什麼優勢 ?
田中孝明:冰箱、洗衣機、空調,此外還有電飯煲,東芝在這一事業領域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一直在業界處於領先地位。東芝不僅擁有可以蒸出香噴噴的米飯的技術,東芝商品最尖端的技術成果是能生產出節能、對環境影響小的產品。與其它公司的產品相比是有優勢的。我們會加大宣傳力度,多向中國的消費者介紹,讓更多的消費者購買東芝的產品。
《環球財經》:請問總裁先生,怎樣看待中國市場在東芝全球的戰略地位?
田中孝明:對東芝集團來說,海外部分所佔的銷售比率已超過全集團的50%。今後將更多向海外轉移。我們預計中國的市場將會擴大的最多,因此中國是東芝集團最重要的據點。
田中孝明,畢業於日本名校慶應義塾大學經濟系,並在全球著名商學院美國國際管理研究生院(雷鳥)獲得國際經營學碩士學位,自1975年加入東芝以來長期負責東芝的人事工作及人才培養。1991年至1996年,還曾擔任東芝美國公司副總裁,並從2005年起擔任東芝集團海外事業推進部長,在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積極拓展東芝的業務。田中孝明在東芝公司的經歷使他積累了豐富的全球運營經驗和卓越的領導才能。面對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他表示此次在中國任職將是他職業生涯裡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