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中國董事長田中孝明:中國是最重要據點

2021-01-09 TechWeb

  ——專訪東芝(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田中孝明

  本刊記者 白菊梅

  東芝在中國曾經經歷了很多坎坷,如筆記本市場份額的滑落、手機的退出以及白色家電的暫時撤離等等。但經過調整,東芝對華投資已有了重大轉變。

  提起日本東芝公司,中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經營家電的日本公司,並且曾經一度佔據了中國彩電業大半江山。實際上,這些年來,東芝公司在中國經營的領域逐漸擴大,已經涉及到半導體、電腦、數位電視、家電、電力、數字播放、醫療器械等領域,並且於去年以54億美元的價格併購了美國著名的核能企業西屋電氣,此舉意味著東芝在華電力布局將全面展開。

  東芝(中國)有限公司不久前宣布,自2007年2月起,由田中孝明擔任東芝中國區總代表,兼任東芝(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全面負責東芝在中國地區的運營管理和戰略性發展。

  東芝中國集團目前擁有65家公司,員工23000人,2006年取得了事業規模664億人民幣的驕人業績。中國市場是東芝全球發展最快、潛力巨大的重要市場,此次最高層的人事變更,意味著東芝在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新總裁的到任,會不會改變東芝(中國)戰略?會不會在中國市場有新的舉措?帶著這些問題,《環球財經》記者對東芝(中國)有限公司新總裁田中孝明進行了專訪。

  投資風向轉變

  《環球財經》:中國有句古話,新官上任三把火,請問您上任後有沒有什麼新的舉措?

  田中孝明:我仍將堅持「以人為本、紮根中國、貢獻社會」這三個經營理念。此外還要強化銷售、徹底貫徹CSR(企業社會責任)經營。

  特別在人才戰略方面,我們的方針是加強對人才的靈活應用,我已經直接領導,開始積極推進這項工作。

  《環球財經》:具體來說,東芝都在哪些行業進行了投資?研發的新產品有哪些?

  田中孝明:東芝幾乎所有的事業領域都在中國展開了,例如半導體、電腦、數位電視、家電、電力、產業器械等等,今後東芝將把重點放在環境、節約能源、數字播放、醫療器械等領域。

  《環球財經》:您認為東芝在中國的本土化與美國的本土化相比有什麼不同?與日本的經營相比算不算成功?

  田中孝明:很難與在日本的經營進行比較。與日本相比,中國的員工更年輕,所以我們力圖建立一個能讓年輕員工發揮能力的體制。今後將進一步充實東芝教育學院的培訓內容,提高每個員工的能力,加速技術轉移和技能轉移,推進本地化。

  《環球財經》:東芝在中國已經30多年了,請問東芝有沒有成功的秘密武器?

  田中孝明:東芝進入中國已經35周年了,我認為這35年的發展有兩大特點:一是,東芝多年來一直努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新的商品,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比如20世紀80年代的彩電、冰箱,90年代的筆記本電腦、背投電視、最近的複印機、液晶電視等。二是,在社會基礎設施方面,以電力方面為中心,東芝高效、先進的技術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地做出了貢獻。

  我認為東芝能夠取得一定成績的主要原因是東芝作為紮根中國的公司,在進行企業活動時一直努力為當地社會做出貢獻。這就是「本地化」的優勢。

  投資領域擴大

  《環球財經》:東芝在中國曾經經歷了很多坎坷,比如筆記本市場份額的滑落、手機的退出以及白色家電的暫時撤離等等,經過了調整之後現在又進行再次投資,東芝投資方向的轉變有怎麼樣的思路?

  田中孝明:我們認為,根據中國市場的情況修改經營戰略是理所應當的。例如在電視方面,這幾年變化很大,東芝在液晶電視方面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在MFP複印機領域,通過我們在銷售方面的努力,連續7年取得了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成績。今後,我們將在數位電視、環境、節約能源、醫療器械等有發展前景的領域發揮東芝集團的綜合實力。

  《環球財經》:目前美國、中國及印度的核電站推廣速度加快,東芝去年併購了西屋電氣。請問總裁先生,東芝在核電領域有什麼新的打算?

  田中孝明:在核電領域,東芝集團在中國也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積極進行對應,但具體的計劃目前還不便透露。

  《環球財經》:循環經濟是「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您怎麼看待循環經濟的作用?現在日本有相應的家電回收制度,東芝作為製造業巨頭,有沒有考慮過回收廢舊家電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田中孝明:在環境經營方面,東芝集團的理念是「通過產品,在創造豐富價值的同時,通過循環降低環境負荷,以圖與地球共存,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其中有很多節省資源、循環使用、循環利用、節約能源、減少有害物質等方面的項目。

  東芝從產品的規劃、設計階段就著手減少產品循環對環境帶來的影響。從設計階段就注意使用容易循環再用的原材料,設計上注意讓其容易分解。在舊家電的回收方面,我們將遵守中國的法律。

  《環球財經》:剛剛通過的內外資統一稅率,對於東芝中國公司有沒有影響?很多外資企業考慮將工廠遷到其他國家,東芝有沒有類似的規劃?

  田中孝明:稅率統一可能會對企業收益帶來影響,但作為紮根中國的企業,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提高銷售額,我們認為可以消化稅率變更帶來的影響。

  《環球財經》:有消息稱東芝(中國)要全面進軍家電業。請問,與中國蘇泊爾、格蘭仕、九陽等小家電企業相比,東芝在小家電領域有什麼優勢 ?

  田中孝明:冰箱、洗衣機、空調,此外還有電飯煲,東芝在這一事業領域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一直在業界處於領先地位。東芝不僅擁有可以蒸出香噴噴的米飯的技術,東芝商品最尖端的技術成果是能生產出節能、對環境影響小的產品。與其它公司的產品相比是有優勢的。我們會加大宣傳力度,多向中國的消費者介紹,讓更多的消費者購買東芝的產品。

  《環球財經》:請問總裁先生,怎樣看待中國市場在東芝全球的戰略地位?

  田中孝明:對東芝集團來說,海外部分所佔的銷售比率已超過全集團的50%。今後將更多向海外轉移。我們預計中國的市場將會擴大的最多,因此中國是東芝集團最重要的據點。

  田中孝明,畢業於日本名校慶應義塾大學經濟系,並在全球著名商學院美國國際管理研究生院(雷鳥)獲得國際經營學碩士學位,自1975年加入東芝以來長期負責東芝的人事工作及人才培養。1991年至1996年,還曾擔任東芝美國公司副總裁,並從2005年起擔任東芝集團海外事業推進部長,在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積極拓展東芝的業務。田中孝明在東芝公司的經歷使他積累了豐富的全球運營經驗和卓越的領導才能。面對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他表示此次在中國任職將是他職業生涯裡的最大挑戰。

相關焦點

  • 國是訪問丨東芝中國總代表:東芝不是只賣冰箱、洗衣機
    東芝中國總代表、東芝(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宮崎洋一近日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時表示,過去大家對東芝冰箱、洗衣機很熟悉,但對現在的東芝不太了解,如果能通過進博會讓大家更了解東芝的技術也算達成了目標。 145年前,日本人田中久重以76歲的高齡創辦了東芝公司。 東芝做過家電、賣過筆記本電腦,一步步成長為「日本製造」的代表。
  • 東芝電子中國總裁談在華策略
    3月中旬,東芝電子(中國)有限公司(簡稱「東芝電子中國」)在2018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期間舉辦新聞發布會,2017年上任的東芝電子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岡本成之與媒體見面
  • 東芝中國總代表:中國「世界製造中心」地位很難被他國取代
    作為世界製造中心和全球供應鏈的樞紐,中國的地位會被其他國家取代嗎?「這不太可能」,東芝中國總代表、東芝(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宮崎洋一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很多國家的跨國公司都有個共識,那就是「中國+1」。從企業的戰略來考慮,把所有的希望寄託於某一個特定的國家,從經營角度有風險。所以,跨國企業可能會選擇「中國加一個」。
  • 東芝電視比肩掘金中國 裸眼3D暫擱淺
    就在3年前的今天,日本東芝與惠州TCL電器銷售公司公布成立合資公司,東芝將面向中國市場的電視生產交由TCL設計代工,而之前供出口的東芝電視一直在大連工廠製造。合資公司由東芝主導佔51%股權,而「TCL電器銷售」佔49%股權, 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據TCL集團2012年報顯示,東芝視頻產品(中國) 有限公司營收僅為6.4億元。
  • 中國電建與東芝加強水電、地熱發電、火電等領域的戰略合作
    東芝集團CEO車谷暢昭(左)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董事長晏志勇(右)該公司由東芝集團出資80%,中國電建出資20%。除中國市場外,東芝水電在水電需求巨大的東南亞、非洲等第三方市場不斷開拓業務,至今已經為中國電建承建的越南中宋水電站、寮國南歐江5級水電站等項目成功提供了水輪發電機組。  近期,雙方就中國電建承建的尼泊爾塔納湖水電站以及即將承建的幾內亞庫庫坦巴水電站水輪發電機組及其附屬設備籤訂了框架採購協議,項目在雙方的協作下順利有序地推進。
  • 東芝被美的競購 中國企業比10年前強在哪?
    【中國家電網訊】繼夏普全盤售賣給代工大王臺灣鴻海集團後,又一家日本家電企業東芝昨(15)日傳出將出售家電業務,其中與東芝接洽的企業包括中國兩家企業美的集團與創維集團、一家土耳其企業阿奇立克(ARCELIK),繼而中國企業國際化併購再掀高潮。
  • 東芝電視成中國企業 中國品牌全球化之路再續新程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記者 程春雨)「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東芝電視這一廣告詞曾風靡中國,至今很多人仍耳熟能詳。但從今以後,這個全球著名的日本電視品牌成為中國企業。
  • 投資4億元建設新基地 中國市場的東芝空調七成下沙造
    昨日,東芝開利空調(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芝開利公司)的新基地奠基儀式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稱下沙科技城)舉行。項目投產後,中國市場的產品研發周期將比現在縮短一半,助力東芝進一步開拓全球市場。  五年前建立中國生產基地  中國市場的東芝空調七成出自下沙  東芝開利空調銷售(上海)有限公司於2006年成立,主要銷售進口東芝空調。由於銷售勢頭良好,2013年,日本總部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科技城)21號大街上,建立了東芝空調中國生產基地。
  • 東芝成國產 中國彩電海外圈地
    花落海信  海信和東芝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以下簡稱「TVS」)95%股權正式轉讓海信,轉讓完成後,海信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預期將於20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 東芝中國:「上海東芝公司」不存在,未停止與華為的合作
    5月23日,東芝中國官網發布聲明稱,東芝集團按照美國實體名單(Entity List),正在確認部分產品是否不符合其要求,但並未停止與華為的合作。5月22日-23日,有部分媒體刊登報導,聲稱上海東芝公司已在內部宣布,停止與華為的合作。
  • 海信收購東芝電視,以後東芝電視就是中國品牌了嗎?
    該項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約合1.14億美元)),預期將於18年2月底完成交割,那就意味著2018年2月之後,東芝電視品牌正式歸屬於中國。所以,如果大家認為東芝品牌屬於中國品牌,那就不對,因為東芝旗下還有很多業務: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東芝白家電等。但是如果大家說:「東芝電視就是中國品牌了」。那是沒有問題的。
  • 美國賓大為何在中國設「據點」
    賓大為何要在中國設立「據點」    賓夕法尼亞大學與中國的淵源始於1896年。當年,賓大錄取了第一位來自中國的學生。    如今,賓大的中國學生早已桃李天下,單是目前生活在中國的沃頓校友就有近1800人。
  • 東芝冰箱在中國沒戲?
    10月20日晚在深圳,東芝冰箱以首部品牌沉浸式話劇《芝·味》的首演開啟了東芝冰箱在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國市場的品牌復位之路,此外,東芝冰箱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新品空白期後此次也推出了新品東芝芝味系列星級料理冰箱。這也是2016年7月美的宣布收購東芝家電後在東芝冰箱上真正意義上市場動作。
  • 日本政府干預郭臺銘收購東芝半導體業務 擔心技術流向中國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 日媒稱,臺灣鴻海會長郭臺銘表示,日本經濟產業省在東芝公司出售半導體存儲器項目上進行幹預,日本擔心技術外流到中國。郭臺銘對經濟產業省的幹預予以抨擊,尖端技術研發將繼續在日本進行,根本不會外流。
  • 松下中國與東芝中國緊急闢謠:否認「斷供華為」傳聞
    5月23日上午,針對「斷供」傳言,松下中國迅速發布闢謠聲明,其在聲明中表示:「目前松下集團向華為公司供貨正常,對於網絡媒體上所提及的斷貨等表現均為不實之詞,華為是松下一直以來的重要合作夥伴,我們將在嚴格遵守松下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及合規條例的基礎上持續向華為等中國客戶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
  • 東芝中國總代表這樣說
    東芝中國總代表、東芝(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宮崎洋一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德國製造適合模塊式的生產概念,日本製造喜歡研究產品與產品之間的適配,而中國的製造市場十分年輕有活力。比如二維碼雖是日本發明的,但是把它發揚壯大,運用得淋漓盡致的反而是中國,中國能將很多技術更好地發展壯大,尤其是能夠按照中國十幾億人口的個性和喜好進行進一步優化。
  • 東芝冰箱的新機會:就在中國高端冰箱品牌的新選擇!
    10月20日,在全球首臺星級料理冰箱——東芝冰箱芝味系列新品發布會上,面對來自全國的200多位經銷商夥伴,以及新聞媒體,東芝冰箱中國區營銷總經理王超直面合資品牌在中國高端市場的生存現狀。在他看來,「這恰恰是東芝冰箱在中國市場的新機會,那就是成為高端冰箱品牌的新選擇。未來幾年東芝冰箱將會保持著翻倍增長勢頭,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冰箱市場合資品牌第一」。
  • 中國海信收購日本東芝電視!再見,日本東芝!
    11月14日,海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東芝株式會社在東京聯合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轉讓完成後,海信電器將享有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 美的王超詳解東芝冰箱落地中國「三板斧」
    那麼被美的收入囊中的東芝是否真如外界所感受到的這般「按兵不動」?東芝冰箱在中國將會祭出哪「三板斧」?東芝冰箱中國區營銷總經理王超接受藍科技採訪時,針對美的收購東芝冰箱後的戰略布局進行了詳細解讀。第一板斧:結構調整生產線落地中國藍科技:過去兩年,東芝冰箱在中國市場給人的感覺似乎聲音比較少,是因為過去在中國沒有銷售嗎?
  • 東芝中國客服中心啟動
    日前,東芝的中國客戶服務中心宣布正式啟動。為區別於原有的兩個產品(電腦和電視機)服務熱線,新的客服中心將能夠回答和傾聽消費者關於東芝的任何問題。東芝表示,客服中心的設立是為了直接聆聽消費者的聲音,而這正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東芝筆記本、三菱越野車、日航事件,此前發生的一系列案例使得日本企業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也讓眾多日本企業認識到了自身公關不善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