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10處!「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司解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

2021-01-09 澎湃新聞

來源:法務之家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十六、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1.將引言修改為:

「為正確審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2.將第一條修改為:

「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指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為出讓方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合同。」

3.將第二條修改為:

「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認定無效。

本解釋實施前,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起訴前經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追認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4.將第七條修改為:

「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指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於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價款的合同。」

5.刪除第九條、第十一條、第十六條。

6.將第十條修改為:

「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就同一出讓土地使用權訂立數個轉讓合同,在轉讓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受讓方均要求履行合同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已經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二)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已先行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三)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又未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先行支付土地轉讓款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和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四)合同均未履行,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受讓方請求履行合同的,應予支持。

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的,依照民法典的有關規定處理。」

7.將第十四條修改為:

「本解釋所稱的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是指當事人訂立的以提供出讓土地使用權、資金等作為共同投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合作開發房地產為基本內容的合同。」

8.將第十七條修改為:

「投資數額超出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增加的投資數額的承擔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投資比例確定;沒有約定投資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9.將第十八條修改為:

「房屋實際建築面積少於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實際建築面積的分配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10.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修訂後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04年11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34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正確審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

第一條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是指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作為出讓方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合同。

第二條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應當認定無效。

本解釋實施前,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讓方與受讓方訂立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起訴前經市、縣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追認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第三條經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以協議方式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低於訂立合同時當地政府按照國家規定確定的最低價的,應當認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價格條款無效。

當事人請求按照訂立合同時的市場評估價格交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應予支持;受讓方不同意按照市場評估價格補足,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因此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按照過錯承擔責任。

第四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出讓方因未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批准手續而不能交付土地,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

第五條受讓方經出讓方和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當事人請求按照起訴時同種用途的土地出讓金標準調整土地出讓金的,應予支持。

第六條受讓方擅自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土地用途,出讓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

二、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

第七條本解釋所稱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是指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於受讓方,受讓方支付價款的合同。

第八條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與受讓方訂立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後,當事人一方以雙方之間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第九條土地使用權人作為轉讓方就同一出讓土地使用權訂立數個轉讓合同,在轉讓合同有效的情況下,受讓方均要求履行合同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已經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二)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已先行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三)均未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又未合法佔有投資開發土地,先行支付土地轉讓款的受讓方請求轉讓方履行交付土地和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等合同義務的,應予支持;

(四)合同均未履行,依法成立在先的合同受讓方請求履行合同的,應予支持。

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受讓方請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的,依照民法典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條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同意轉讓,並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補償性質的合同處理。

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合同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起訴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決定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將該劃撥土地使用權直接劃撥給受讓方使用的,土地使用權人與受讓方訂立的合同可以按照補償性質的合同處理。

三、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

第十二條本解釋所稱的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是指當事人訂立的以提供出讓土地使用權、資金等作為共同投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合作開發房地產為基本內容的合同。

第十三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當事人雙方均不具備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應當認定合同無效。但起訴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取得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或者已依法合作成立具有房地產開發經營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應當認定合同有效。

第十四條投資數額超出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增加的投資數額的承擔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投資比例確定;沒有約定投資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第十五條房屋實際建築面積少於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約定,對房屋實際建築面積的分配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的違約情況確定;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的事由或者當事人違約情況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第十六條在下列情形下,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請求分配房地產項目利益的,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駁回起訴:

(一)依法需經批准的房地產建設項目未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准;

(二)房地產建設項目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三)擅自變更建設工程規劃。

因當事人隱瞞建設工程規劃變更的事實所造成的損失,由當事人按照過錯承擔。

第十七條房屋實際建築面積超出規劃建築面積,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准後,當事人對超出部分的房屋分配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對增加的投資數額的承擔比例,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按照約定的投資比例確定;沒有約定投資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

第十八條當事人違反規劃開發建設的房屋,被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認定為違法建築責令拆除,當事人對損失承擔協商不成的,按照當事人過錯確定責任;過錯無法確定的,按照約定的投資比例確定責任;沒有約定投資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利潤分配比例確定責任。

第十九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僅以投資數額確定利潤分配比例,當事人未足額交納出資的,按照當事人的實際投資比例分配利潤。

第二十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要求將房屋預售款充抵投資參與利潤分配的,不予支持。

第二十一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土地使用權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收取固定利益的,應當認定為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

第二十二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資金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分配固定數量房屋的,應當認定為房屋買賣合同。

第二十三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資金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收取固定數額貨幣的,應當認定為借款合同。

第二十四條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約定提供資金的當事人不承擔經營風險,只以租賃或者其他形式使用房屋的,應當認定為房屋租賃合同。

四、其它

第二十五條本解釋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施行後受理的第一審案件適用本解釋。

本解釋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相關焦點

  • 修改21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司法解釋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十五、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1.將引言修改為:「為正確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 土地招拍掛詳細流程梳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國有土地使用權|...
    土地招拍掛是國有經營性土地出讓的三種方式,即招標、拍賣與掛牌。國有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採取招拍掛制度可使土地交易更加公開、透明,土地成交價格更加合理,減少人為幹擾因素,也杜絕腐敗產生。土地招拍掛的共性是公開性,但具體操作又存在著差異性,時常讓人混淆不清。本次我們就對這三個土地出讓方式進行以下詳細的說明。
  • 修改2處!「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司解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1.將第五條修改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可以作為利害關係人提出執行行為異議:(一)認為人民法院的執行行為違法,妨礙其輪候查封、
  • 修改17處!「票據糾紛案件」司法解釋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1.將第六條修改為:「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依法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10.將第六十條修改為:「國家機關、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作為票據保證人的,票據保證無效,但經國務院批准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國家機關提供票據保證的除外。」
  • 修改15處!《公司法》司法解釋(二.三.四.五)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企業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否列入破產財產等問題的批覆〉等二十九件商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具體修改內容:1.將第二條修改為:「股東提起解散公司訴訟,同時又申請人民法院對公司進行清算的
  • 修改7處!《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二.三)發布(附修改要點+新版全文)
    6.將第三十七條修改為:「買受人破產,其管理人決定繼續履行所有權保留買賣合同的,原買賣合同中約定的買受人支付價款或者履行其他義務的期限在破產申請受理時視為到期,買受人管理人應當及時向出賣人支付價款或者履行其他義務。
  • 這些已做修改!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修改27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
    》十六、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十七、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十八、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國有土地開荒後用於農耕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批覆》十九、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範_2020年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範...
    》(以下簡稱《規範》)。》(以下簡稱《規範》)。 資料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 國務院、國家部委法律法規 1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 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8 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13 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8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 關於印發《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範》(試行)和《協議...
    〈中央紀委關於落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2007年底前工作要點〉的通知》(中辦廳字〔2005〕14號)要求,部研究制訂了《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範》(試行)和《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範》(試行)。
  • 全文發布!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六條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的,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的約定或者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的規定使用土地;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改變土地用途的,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 ...發布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最高檢發布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2017年7月以來檢察機關督促收回國有財產和國有土地出讓金410億餘元12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9起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加大辦案力度,規範辦案提供指引
  • 康隆達因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涉訴 原告雙陽風機已撤訴
    (原標題:康隆達因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涉訴 原告雙陽風機已撤訴)12月16日,資本邦獲悉,康隆達(603665.SH)發布關於訴訟進展暨收到撤訴裁定的公告,稱此前與原告浙江雙陽風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陽風機」)因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被原告起訴,原告已於
  • 杭州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177號)
    《杭州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管理辦法》已經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二OO二年六月一日起施行。,並將中標結果通知未中標人;未中標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定標後10日內退還投標保證金; (十)中標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持中標通知書與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籤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實行淨地出讓的,中標人還應與土地儲備機構籤訂《土地開發補償協議書》;籤訂協議時中標人應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支付不低於成交價總額20%的定金,其繳納的保證金可以抵作定金; (十一)中標人按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
  • 觀點|屈茂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行政協議性質說的商榷
    年國務院發布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建立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制度均是為了在《憲法》土地所有權不能轉讓的前提下實現土地的流動市場化的制度,該制度建立了建設用地市場經濟。,在特殊情形下可能通過變更、解除合同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 解除土地出讓合同 退還出讓金並收回土地使用權
    核心提示:土地出讓金
  • 最高法院案例|出讓合同未籤,雙方均締約過失的,損失各半承擔
    出讓合同未籤,雙方均締約過失的,損失各半承擔——土地使用權競拍成功後未能籤訂出讓合同,出讓方與受讓方對合同未能訂立均存在締約過失的,損失應各半承擔。標籤:|合同成立|書面合同|土地拍賣|締約過失|雙方過失案情簡介:2002年,開發公司競拍取得國土局委託拍賣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但雙方未依拍賣規定籤訂出讓合同。
  • 最高法閻巍:土地管理法修改對集體土地徵收行政訴訟案件的影響
    《憲法》第10 條第3 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土地管理法》第2 條第4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徵收土地的法定要件是「為了公共利益」。
  • 學習民法典 | 關於物權編修改要點整理
    今天我們推出《民法典》物權編修改要點整理希望能幫助大家了解《民法典》這本「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以下為《民法典》物權編修改要點整理的調整對照表:01明確國家、集體、私人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第三百九十九條 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權;(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土地的使用權,但是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三)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等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公益設施;(四)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 拆遷安置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能否轉讓?|楹庭拆遷律師
    拆遷安置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能不能轉讓?如果可以轉讓的話,可以依照哪些法律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從國家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個人或者集體或者企業,將其土地使用權以有償的方式,在一定的時期之內出讓,租借給他人的經濟行為。
  • 《民法典》買賣合同的10大內容變化&合同編通則12處修改要點匯覽
    今天的推文旨在就《民法典》合同編相關新增內容作出梳理,包括10大變化和合同編通則部分12大修改要點匯覽兩個板塊。透過對上述新內容的梳理匯覽,希望能引起諸位師友對《民法典》合同編部分細微差別的注意,捕捉到源自《民法典》的立法變化。亦歡迎屏幕前的你能轉需分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