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 如何克服「障礙」

2020-12-13 中安在線

夜幕降臨,合肥市包河區山水東苑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逐漸熱鬧起來,不時有居民前來投放垃圾,督導員在一旁及時給予幫助。 12月1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意味著生活垃圾分類將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全面推行。那麼,垃圾分類還有哪些待解決的難題,如何克服這些「障礙」呢?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障礙一:從「抗議」到「歡迎」,「撤桶並點」選址不易

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垃圾分類離不開 「撤桶並點」,就是將多餘的、分散的垃圾桶撤除,合併放置在專門的點位,實現分類垃圾桶精準投放、集中管理。

在合肥市包河區徽鹽世紀廣場,從投放距離、環境衛生等角度考慮,垃圾分類收集點規劃在9號樓附近,但沒想到遭到了該棟居民的強烈反對——「撤去以前的垃圾桶,現在集中在一個地方,那麼多垃圾桶,都放在我們這棟樓附近,不行不行」「那麼多垃圾,肯定又髒又臭」「佔用了小區空間,我堅決不同意」……

由於早期規劃原因,不少小區沒有供居民集中投放的垃圾箱房,只有門棟前的垃圾桶。推行垃圾分類,必須「撤桶並點」,該怎麼操作?

群眾工作要依靠群眾。社區、街道、物業與居民長期打交道,城管局的工作人員多次進社區、走街道、訪物業,傳達政策、宣講分類知識,反覆解釋,並拿出投放點模型圖給大家看。小區居民們的態度一點點發生轉變,真的很不容易。「垃圾分類工作任重道遠,但勢在必行,全力支持。我居住在這棟樓裡,我來跟大家溝通,效果也許會更好。 」該小區業主方崇道一方面跟鄰居們溝通,一方面代表鄰居們跟政府有關部門傳達大家想法,「最後,大家都能理解垃圾分類工作,有關部門也確保收集點的建設不會影響到大家的生活,還能給大家投遞垃圾帶來便利」。

居民同意之後,中標企業進場施工,並建設站點公示牌,預留投訴受理電話。若大家有意見,專業知識由中標企業講解,政策解釋由屬地社區負責,再配合小區內垃圾分類活動的開展,集中精力全力化解居民投訴、疑問。

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這個「障礙物」可一點都不好跨過,有個小區一共有四個分類點,三個站點都同意了,還有一個遲遲不同意,最後決定先將同意的三個點建起來、運轉起來,讓居民們放心、看到效果,再與第四個站點的居民進行溝通。小區裡垃圾桶撤掉後,異味沒有了,蒼蠅蚊子也少了,這些直觀的益處勝過千言萬語。

今年,包河區已推進第一批200個垃圾分類集中投放站點建設,由社區、小區物業、居民代表等共同確認站點位置,並逐一開工建設。目前,已有56處點位完成建設。與此同時,第二批約1000個投放點由包河區城管局制定相關建設規範標準,屬地街鎮(大社區)參照前期經驗自主開展。

「一小區一方案」,老舊小區、新建小區、大型小區和規模較小的小區,怎麼建設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都得因地制宜。

障礙二:從「他律」到「自律」,養成習慣還需要努力

投放點建設好了,還得讓大家樂意、準確地投放垃圾。

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如何正確分類,能否體驗垃圾分類……這些問題現在都能在一個展館裡找到「答案」。 11月22日,全省首座以生活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大型科普展示館揭牌,包河區城管局環管科科長吳瓊介紹,原建築為停用閒置的垃圾中轉站,布展面積近1000平方米,分為「重新認識生活垃圾」「奇妙的垃圾分類」「快樂分類魔法樂園」「垃圾分類讓世界更美好」四大板塊,通過VR體驗、互動遊戲、視頻、手工製作等多種豐富形式,讓前來體驗的市民更加直觀了解垃圾如何分類以及分類收運處理全鏈條工作流程。

「垃圾分類真的很重要」「我了解了不少分類知識」……不少人在參觀完展館之後這樣說。但是,有想法和動手做還真的是兩碼事。家住山水東苑小區的周奶奶,因為居住的樓棟距離定時定點投放點較遠,怕麻煩,一直不願意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文一名門湖語小區的業主劉先生表示,垃圾種類太多,分不清楚,不知道如何準確投放;還有小區居民覺得定時投放,時間固定,不方便……

為了成功跨過這關,垃圾分類督導員謝曼做了很多努力。 「我和其他督導員多次入戶宣傳,講解定時定點集中投放的優勢,考慮到山水東苑小區的周奶奶腿腳不方便,我們還提供了雨雪天氣代扔垃圾的志願服務,一段時間後,周奶奶發現小區環境確實改變了,原先單元門口髒亂的垃圾桶不見了,臭味也沒有了,漸漸地自覺開始進行垃圾分類、集中投放,並且積極動員鄰居參與垃圾分類支持定時定點投放管理。 」謝曼說。

而針對很多人覺得定時麻煩、怕分類出現錯誤,也有好辦法:延長定時投放的時間,上午6點到9點,下午也是6點到9點,正好是人們上班、下班以及晚上散步的時間,盡最大的可能方便居民。同時,安排督導員在投放點進行分類指導,如果有居民存在疑惑,可以在投放的時候,進行諮詢。

有居民積極參與、有督導員熱心引導、有志願者提供幫助,垃圾分類氛圍越發濃厚。

障礙三:從「處理」到「利用」,終端發力勝利就在前方

要做好垃圾分類的投放工作,也要做好垃圾中轉的密閉化和無害化,堅持一分到底,嚴防前分後混,打造垃圾分類全程閉環。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城管部門關注垃圾從被丟棄、到被轉運、再到最後處理和利用的全過程。嚴格推行分類收運,保證分類投放的成果,防止處理時再「返工」;分類處理,針對類別特點使用不同的處理方式,爭取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為緩解中轉站垃圾傾倒壓力,滿足城市環衛設施發展需求,包河區垃圾中轉站提升改造工程就正有序推進中。小倉房垃圾中轉站站長彭軍告訴記者,目前,已經開闢了廚餘垃圾專用機位,並對1號機位進行升級改造,專門用於轉運廚餘垃圾,避免與其他生活垃圾混裝、混運。同時,完善了汙水處理排放系統,對站內汙水管網進行優化升級,杜絕雨汙混流,做到雨汙徹底分離。據了解,後期還將增設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和擴容衝洗廢水處理能力;升級站內除臭設備;增加水氣排放檢測系統;新增汙水處理系統升級轉運中心的配電設備及電容、改造汙水處理管網,增加轉運車輛、箱體、廚餘垃圾收集車等。總而言之,就是要讓垃圾在中轉的過程中,不被混裝,過得更舒適。

記者走訪包河區垃圾分類終端發現,廚餘垃圾被送到專門的廚餘垃圾處理場,垃圾會變成肥料;可回收物,有各種被利用的可能;其他垃圾則將送到肥東循環經濟園進行焚燒發電;而有害垃圾則會由專業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理。與以前沒有分類的集中填滿處理方式相比,分類之後的處理方式,不僅保護環境,而且還能產生更多資源。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銅陵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實施,我省將進一步加大垃圾分類工作力度,努力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動垃圾治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相關焦點

  • 推行垃圾分類如何因地制宜?
    但一些地方還是踟躕不前,或糾結於如何推行、如何分類、如何評估考核等,主要原因就是不知怎麼「因地制宜」。本文專門討論如何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類。1.根據垃圾處理總能力確定推行垃圾分類的目的目標新固廢法施行後,各地都得推行垃圾分類,否則就是違法行為。但各地可根據當地垃圾處理能力是否滿足垃圾處理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確定推行垃圾分類的目的目標。
  • 垃圾分類 | 他山之石——日本垃圾分類
    想做好垃圾分類就先看看垃圾分類大國——日本是如何開展垃圾分類的。 日本垃圾分類的垃圾桶日本垃圾分類的特點:一該町已把垃圾細分到44類,並計劃到2020年實現「零垃圾」的目標。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區擺放著一排分類垃圾箱,有的沒有垃圾箱而是規定在每周特定時間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點,由專人及時拉走。如在東京都港區,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資源垃圾。很多社區規定早8點之前扔垃圾,有的則放寬到中午,但都是當天就拉走,不致汙染環境或引來害蟲和烏鴉。
  • 如何克服人際交往障礙?
    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克服人際交往障礙?#你為何越活越累人際交往也稱人際溝通,指個體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或肢體動作、表情等表達手段將某種信息傳遞給其他個體的過程。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什麼是人際交往心理學、人際交往障礙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一、什麼是人際交往心理學?
  • 垃圾分類如何「拎得清」
    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那麼,垃圾分類究竟該如何分?1、居民習慣要改變:做到「隨手分」    1.2公斤,這是上海市每人每天產生的垃圾量。    1日上午9點,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沿街一家奶茶鋪存在乾濕垃圾混裝的情況,城管執法人員複查發現後,依法對該商鋪予以當場處罰,成為條例正式實施後該區的首例處罰。    此前,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混投垃圾如何罰款進行了明確說明。
  • 《聰明的笨小孩: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閱讀障礙》
    《聰明的笨小孩: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閱讀障礙》 發布時間:2020-01-17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聰明的笨小孩: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閱讀障礙》[美]薩莉·施威茨著,劉麗、康翠萍等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 垃圾分類 | 乾電池是什麼垃圾?如何判斷電池分類!
    垃圾分類 | 乾電池是什麼垃圾?如何判斷電池分類!可以隨其他垃圾一起扔掉那麼電池到底屬於什麼垃圾? 雖然乾電池已經被「平反」為「其他垃圾」 但並不是所有的電池都無害化了 國家2017年新出臺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國辦發〔2017〕26號)文件明確給出了新的界定,下列廢電池是有害垃圾: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垃圾分類 支付...
    原標題: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據《新聞晨報》報導:溼巾紙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擤過鼻涕的餐巾紙是溼垃圾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日前舉行,上海將強化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行動自覺,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凝聚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打贏打好生活垃圾分類的攻堅戰、持久戰。
  • 生活垃圾分類進展如何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生活垃圾分類列出了時間表:上海、廈門、寧波等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 社會組織在垃圾分類中的角色是什麼?如何通過垃圾分類推動社區自治?
    社區環境治理線上公開課第六期,由上海愛芬環保的馬曉璐老師與大家分享,在上海的案例中,社會組織在垃圾分類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助力和推動社區治理。  1.  垃圾分類時間:2012年-至今  項目核心目標:影響社區居民自主進行垃圾分類  項目成果:月溼垃圾減量率超過59%,居民處袋投放溼垃圾參與率超過90%  上海愛芬參照「三期十步法」 ,在前期針對小區系統化地設計垃圾分類的工作流程及方法,中期對社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能力提升,後期幫助社區建立垃圾分類管理系統。
  • 環保垃圾桶分類,垃圾該如何分類呢?
    儘管很多小區門口都放置了不同顏色的環保分類垃圾桶卻形同虛設,垃圾分類投放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本文旨在呼籲廣大消費者主動參與到垃圾的分類工作中,充分利用好環保分類垃圾桶,共同創造一個乾淨舒適的生活環境。 環保分類垃圾桶常「吃」錯東西杭州市生活垃圾的分類,分別為:可回收物、廚房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類。
  • 垃圾分類共識寫進"雙約" 海曙精準施策為城郊垃圾分類破題
    垃圾分類共識寫進"雙約" 海曙精準施策為城郊垃圾分類破題 2019-08-03 09:56:43 中國寧波網 記者 徐展新 海曙區委報導組 續大治 孫勇
  • 醫院高校如何做好垃圾分類?「金點子」助力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上海師範大學信機學院學生自主研發的智能分類垃圾桶,提高了師生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讓垃圾分類變得更高效。 (校方供圖)抽好血後,棉球丟在哪?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患者驚喜地發現,去年年底起,檢驗處旁多了一個細高狀的醫療廢物回收桶——棉球丟棄桶。
  • 垃圾分類進行時 校內垃圾「四分法」如何落地
    北青報記者新學期深入校園調查——校內垃圾「四分法」如何落地?周熠然:由於暑假的垃圾分類實踐活動,我認識了我家社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指導員阿姨給了我一本垃圾分類宣傳冊,我將裡面的分類知識全部都背了下來,還上網搜集了關於紅、綠、藍、灰四類垃圾分類桶的知識,同時手繪了「垃圾分類小報」和「垃圾分類宣傳畫」。我憑藉暑假的努力和實踐,被同學們選為學校的垃圾分類小宣傳員,負責將紅、綠、藍、灰四類垃圾的分類知識講給更多的同學們聽。
  • 垃圾分類如何與STEAM教育結合?
    第二部分:垃圾分類的現狀和研究未來解決方案1.目前的垃圾分類的現狀。2.研究垃圾解決方案。清楚目前的垃圾情況,才能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的方案。第三部分:實地考察考察垃圾處理中心和城市規劃展覽館,讓孩子們對垃圾的現狀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並且學習真實的城市規劃是如何開展的,城市規劃的模型是如何製作的。
  • 當海外學子遇到「倒垃圾」 如何學會垃圾分類?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滬上垃圾分類進入最嚴格的歷史時期。據悉,繼上海之後,也有其它城市將跟進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這則消息引發了不少海外學子的關注,回想初到國外適應當地垃圾分類的日子,可謂五味雜陳。「沒想到還沒被學習壓力壓垮,反而先讓垃圾分類來了個下馬威。」這道出了不少海外學子的心聲。
  • 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看這個社區居民的...
    垃圾分類在社區居家推行的怎麼樣了?如何減少垃圾的產生?8月25日,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的一場居民垃圾分類經驗分享交流會議,讓大家了解到了垃圾分類的訣竅。垃圾扔錯了怎麼處罰?有居民介紹了自己垃圾分類經驗和具體方法,從自覺遵守情況到懲罰機制的實行,詳細介紹了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做到實現人人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一名業主代表介紹,如何做好節能減排,首先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例如一次性杯子和餐具等,儘量購買可循環使用的產品。「在學校、社區等醒目位置張貼垃圾分類宣傳畫,多渠道提醒指導市民做好垃圾分類。」
  • 如何區分幹垃圾和溼垃圾?垃圾分類指南、包括哪些
    垃圾分類「神器」有哪些?  學會日常的生活垃圾分類後,有一些「神器」還能讓大家養成好習慣。小到垃圾桶,大到餐廚垃圾處理器,上海的市民已經為垃圾分類「考試」動足了腦筋。如何才能做到正確地垃圾分類,快來了解這些秘籍和「神器」,以及注意事項~收好這份官方垃圾分類指南及指引  第一步肯定是要知道如何正確地分垃圾。常見的生活垃圾有那麼多,哪些是幹垃圾,哪些是溼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具體操作起來,其實並不容易,就連小龍蝦、粽葉都需要想一想。
  • 像垃圾分類一樣做情緒分類
    6月1日開始,《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已正式實施。在管理條例中,垃圾被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需要區別分類、投放和處理。同樣,我們的內心也有很多情緒。他們有些讓人不舒服,被看成是心靈的垃圾。那我們如何去做好情緒分類,去更好地投放和處理情緒呢?以下,我們根據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的標準去做一個情緒分類和處理辦法。
  • 「垃圾分類」如何用英語表達?
    「你是什麼垃圾?」這句「靈魂拷問」在上海真的來了。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意味著上海進入生活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史上最嚴垃圾分類開始了。 頓時,網上各種上海人垃圾分類的段子刷屏,網友:吃飯十分鐘,分類半小時。
  • 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如何配置——《江蘇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其中,「三分類」是將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進行分類;「四分類」是指將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進行分類。這裡 「三分類」或「四分類」指的是居民源的生活垃圾,近幾年推行的城市餐廚廢棄物集中處理則是社會源的垃圾。《中國建設報·中國環衛》:居民小區是生活垃圾分類的重點推行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