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高校如何做好垃圾分類?「金點子」助力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2020-12-15 瀟湘晨報

上海師範大學信機學院學生自主研發的智能分類垃圾桶,提高了師生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讓垃圾分類變得更高效。 (校方供圖)

抽好血後,棉球丟在哪?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患者驚喜地發現,去年年底起,檢驗處旁多了一個細高狀的醫療廢物回收桶——棉球丟棄桶。看似簡易的裝置,實則是養成患者垃圾分類好習慣的用心之舉。

去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但對人流龐雜的醫院與高校而言,垃圾分類並非易事。

昨天,記者跟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每月一訪」活動,走訪滬上多所醫院與高校。記者發現,面對難題,醫院與高校迎難而上,不少「金點子」讓垃圾分類變得簡單、高效了。

特製回收箱,棉球口罩不再錯丟

與社區等一般場所不同,醫院的各類垃圾若分類處理不當,可能釀成大禍。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後保處(北)副處長施慧告訴記者,此前很多患者將使用過的棉球丟入幹垃圾桶內。醫療廢棄物放錯了地方,讓院方很是為難。

從滅煙垃圾桶獲得靈感,市一醫院自製簡易棉球丟棄桶,投放口僅幾釐米,配上醫療廢棄物標誌性的黃色標識,患者很「買帳」。每天,清潔人員都要清運四五次棉球廢棄物。

疫情期間,廢棄口罩如何處理?市一醫院後保處再次頭腦風暴,於4月在住院部設置了廢棄口罩消毒回收櫃。外觀如同信箱的回收櫃,內部還有紫外線殺菌燈,一舉兩得。除了巧用「金點子」,增設特殊回收箱外,滬上多家醫院都採用了「編號標註」的方法。在市一醫院的垃圾站,每個垃圾桶上均有編號,可追溯源頭,避免四分類垃圾的混裝、錯裝。

「吃」進垃圾「吐」出錢,豐富活動提升師生積極性

登錄帳戶,只需往回收箱內投入塑料瓶、廢棄紙質資料、紡織衣物等,關聯帳戶便能立刻提現。在上海師範大學投放的10臺小松鼠智能回收機能夠「吃」進垃圾「吐」出錢,使師生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提高了不少。

將垃圾分類「新時尚」變成「好習慣」,滬上高校在不斷探索和嘗試。

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張崢嶸介紹,上師大生活園區管理中心在學生寢室區設垃圾分類體驗館,展示學生的科創作品和藝術作品,一系列宣傳推廣下,上師大徐匯校區2019年幹垃圾日均收集量比2018年同期減少約10.5%。

下一步,市教委將進一步加大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監督力度,聚焦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全面提升高校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學、規範、高效的高校垃圾分類工作長效運行機制,進一步推動校園垃圾分類實效和學生垃圾分類理念雙提升。

【來源:文匯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三萬學生暑期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 通訊員 常廣瑛)「我和爸爸媽媽報名參加了學校暑期垃圾分類榜樣園活動,21天的時間,我們全家養成了垃圾分類好習慣。」今年,北京門頭溝黑山小學六年級學生郭新的暑假收穫是和父母一起完成的。這個暑假,為提高中小學垃圾分類的意識和能力,影響和帶動家庭和社會形成垃圾分類新時尚,北京門頭溝區各中小學幼兒園依託家校協同工作機制開展了垃圾分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 【垃圾分類】蕭山區「垃圾分類家庭養成計劃」成果展示③
    【垃圾分類】蕭山區「垃圾分類家庭養成計劃」成果展示③ 2020-12-0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有啥妙招?「知行合一」推進垃圾分類 「新時尚」變成「好...
    上下聯動 促進居民養成好習慣為順利實現撤桶並點,推進生活垃圾精準分類,履坦鎮全體幹部下沉,書記、鎮長帶隊指揮,配備巡查執法組、紀律督查組、宣傳報導組、後勤保障組,保障兩定四分工作整體秩序有序、站點嚴管。
  • 請做好垃圾分類好嗎?「好嘞」!
    請做好垃圾分類好嗎?「好嘞」!垃圾分類不僅在居民區普及,在灞橋區紡織城小學,孩子們也用小品的方式,給大家展示垃圾分類的好處。紡織城小學學生王子豪在家我爸爸媽媽和我也會把垃圾分類,投放到垃圾箱裡,垃圾分類可以讓環境更加優美。目前,灞橋區已有9家單位榮獲「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單位」的稱號。灞橋區還將繼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市場化運作,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
  • 推動垃圾分類由新時尚成為好習慣
    12月23日,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修訂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從明年1月1日起在全省推行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這是一次把握時代脈搏、回應群眾關切的修訂,滿足了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全省垃圾分類工作的迫切需要,對廣東因地制宜分層次推進垃圾分類、推動垃圾分類由新時尚成為好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 高校垃圾分類回收現狀
    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統計,我國每年產生近10億噸垃圾,其中生活垃圾產生量約4億噸,建設垃圾5億噸左右,此外,還有餐廚垃圾1000萬噸左右。現在,全國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損失約近300億元(運輸費、處理費等),而將其綜合利用卻能創造2500億元的效益。如何集約化管理國內垃圾,創新生態產業鏈,利用垃圾升級綠色產業鏈,創造利潤,是當前市場經濟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 如何更加有效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如何更加有效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垃圾分類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全體居民們一個認識不斷提高的過程。垃圾分類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垃圾分類做得好不好,直接關係著我們的生存環境。下面談談我對垃圾分類的一些粗淺認識和見解。首先,要進一步正確認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開展正確垃圾分類的宣傳和教育工作,使人們樹立垃圾分類的強烈意識,讓人們明白亂丟垃圾對社會、對我們的生存環境造成的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全體市民積極參與,同時開展對市民講解對分類垃圾桶的分類知識及正確使用方法,讓市民逐漸意識並習慣行為養成。
  • 經緯縱橫小矩陣 分類時尚大文章 這所小學垃圾分類工作亮點紛呈
    以班級為實施主體,在實現垃圾分類常識普遍知曉的基礎上,通過輔導員老師指導和家長的幫助,在釘釘群進行「垃圾分類好習慣三周打卡計劃」,以實際行動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學校創新開展了「垃圾分類箱」製作大賽,並進行了作品展示。同學們通過廢紙摺疊並塗上相應的垃圾桶顏色、用廢舊物品搭配出創意垃圾桶等形式,在實踐中了解垃圾分類知識,增強垃圾分類意識。此外還組織同學們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提出「垃圾分類金點子」並予以採用,鼓勵同學們大膽創新積極參與,從自身做起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 看點|垃圾分類「養成系」法寶 中國農科院社區「三五聯動」機制...
    疫情期間,社區通過組建垃圾分類微信工作群,及時協調駐區單位正確分類投放垃圾,並通過單位傳遞給每一位職工,使大家從自身做起,在辦公室做好垃圾分類。三、「五悅綠動」——習慣養成「新招」頻現「悅享初心」——垃圾要分好類,黨員要帶好頭。垃圾分類行動開展以來,農科院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工作,充分發揮在職黨員、退休黨員、樓門長、志願者和離退休幹部的帶頭力量,每天早晚定時定點作為垃圾分類督導員,在社區桶站旁宣傳垃圾分類方法,指導居民在家用好「兩桶一袋」的方法,做好垃圾分類。
  • ...光碟」換飲料減少2成溼垃圾 滬上醫院高校垃圾分類有妙招
    圖說:市一醫院棉球丟棄處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攝(下同)醫廢垃圾桶總有人扔幹垃圾,怎麼辦?專用「棉球丟棄箱」和「口罩回收櫃」,小心思破解了大煩惱;各病區垃圾分類效果如何追溯?桶上編號碼,袋上貼標籤,誰丟的一目了然;高校食堂如何減少溼垃圾?
  • 朝陽東湖街道推出垃圾分類21天習慣養成計劃
    朝陽區6月5日發布,東湖街道南湖中園北社區推出「垃圾分類21天習慣養成計劃」,通過「21天效應」,鼓勵和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南湖中園北社區居民於龍在家中配備了四個垃圾桶,分別對應其他、廚餘、可回收、有害四類垃圾。
  • 把垃圾分類的種子撒在孩子心田
    20日,上海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開學第一課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一主題,將新時尚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學生的心裡,幫助孩子們從小養成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良好生活習慣。此外,學校還開展了垃圾分類培訓,讓每個孩子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常識。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究竟如何分。吃得乾乾淨淨的魚骨頭,即便再幹,也得分類到溼垃圾裡;過期的餅乾雖然是幹的,也得扔到溼垃圾的垃圾桶……一些生活中似是而非的問題,在開學第一課中找到了答案。
  • 上海:學生「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評選結果公布
    11月22日下午,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舉辦了頒獎儀式。此次活動自7月1日啟動以來,得到廣大青少年學生熱烈響應,同學們一方面認真投入學校、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同時積極開動腦筋,就地取材,充分運用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設計製作小發明,總結提煉好方法,提出各種有利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金點子。
  • 疫情防控「家」行動丨第三十期:小手拉大手,助力垃圾分類新時尚
    疫情防控「家」行動丨第三十期:小手拉大手,助力垃圾分類新時尚 2020-03-26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徵集金點子,學生創意多 溼垃圾入桶自動降溫
    日前,由上海市綠化市容局聯合市教委、團市委共同發起的生活垃圾分類「小發明、好方法、金點子」徵集活動上,一大批來自上海在讀學生的創意聚焦垃圾異味處理和垃圾智能分類投放,令人耳目一新。 高溫不臭的溼垃圾桶愚一小學向紅分校五(1)班的劉一睿設計製作了「小區自動感應破袋防蟲隔臭溼垃圾桶」。這種垃圾桶有兩種功能:防臭和破袋。
  • 助力垃圾分類,首都各級工會在行動(二十三)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首都各級工會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引導廣大職工做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引領者、踐行者、推動者,助力北京垃圾分類工作為展示首都各級工會踐行垃圾分類的主動與熱情,小暖隆重推出了「助力垃圾分類,首都各級工會在行動」系列報導,今天是該系列報導的第二十三期,一起來看看吧~
  • 欣達益: 助力朝陽區垃圾分類
    來源標題:欣達益: 助力朝陽區垃圾分類 5月1日,《北京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5月21日,朝陽區垃圾分類曝光平臺正式上線,並率先在勁松地區開展試點。
  • 成都簡陽老龍九義校開展"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本網訊(老龍九義校)為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廣泛開展,進一步提高學生和居民的垃圾分類減量意識,實現&34;的教育理念,近期,老龍九義校開展了一系列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教育活動。首先,學校利用周一集會讓全校師生知道了垃圾分類背景、垃圾分類的意義、垃圾分類的種類及其標誌、垃圾分類的操作流程等。
  • 做好垃圾分類「先行者」 築牢垃圾分類的「群眾基礎」
    作為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牽頭部門和6家機關試點單位之一,管理局率先啟動展開強制分類工作,由點及面,循序漸進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為全市黨政機關做示範,做表率。持續宣傳引導,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承擔著全市98家機關單位和12個區的黨政機關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任務。
  • 「三色鳥」助力垃圾分類!
    他們均來自鎮社事中心,此次開展志願服務工作一方面是為了助力漁墩村村容村貌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為了面向村民群眾進一步普及垃圾分類的生活理念。經過一上午「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勞作,志願者們一個個汗流浹背,但炙熱的陽光絲毫不能消減大家的熱情。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乾淨整潔的微公園呈現在了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