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齊衡的仰慕者眾多,為何對明蘭一見傾心?
文/無計讀書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總會有一些與生俱來的貴公子,帶著驚豔時光的盛世美顏走向我們凡塵俗世。
他光芒萬丈,像信仰一樣。向我們走來,帶著光和驚豔。最初我們都會沉迷。精於騎射,發必命中;詩詞歌賦,曲藝驚奇。十三阿哥的通透豁達,瀟灑不羈,跳出了皇城。走進了我們心裡。
他皎如玉樹臨風前,也曾溫柔了歲月。他是何以琛,他的不將就在多少女孩心目中蕩起了絲絲漣漪。那麼明媚的少年,那樣的美好如初。
像是這樣的少年,像是這樣的心動。我又遇見了他。他蕭蕭肅肅,爽朗清舉。他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像是童話的王子,美好清秀。書中雖是著墨不多,且寥寥數筆,卻寫不盡的是,我的初相遇的留戀。
「那少年似從外頭剛進來,肩上還落著些許粉紅色桃花瓣,一頭鴉羽般的烏髮用玉冠松松扣住」,這是美好的齊衡,他很溫柔的走來,帶著陽光和明媚,走入劇中,也走入了觀眾的心中。那美好如初春光照般的描寫一下子跳躍到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心事、欲說還休的年紀。
不論是他的翩翩君子的形象,亦或至純至善的心性,美好又悄然的初戀;還是擔負家族重擔的無奈奈何,或是朝堂上言辭鑿鑿的齊大人,這所有的一切,無不在深深的打動著我。為他傻笑,為他流淚,也為他唏噓,更為他憤恨,而後,終歸於平和。我最後才發覺,我最愛著的,依然是齊衡的一顆赤子之心。這也是我最初愛上的齊衡。
齊衡的母親,是朝廷欽封的正三品郡主娘娘,氣派非凡,威嚴有餘。而他的父親,一品大官的齊國公。是特旨者為國公者,為一等公爵。這樣的光環和榮耀之下,齊衡又是多麼的幸福和榮寵。他本該很好的,一生順遂平安,快樂不羈。可卻總是事與願違,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享受了多少榮華富貴,就有多少隱忍和自由的失去。該是多麼悲痛的一件事情。那樣明媚的少年,那麼美好的模樣,讓人很難不憐惜。
和盛明蘭的初遇,齊衡就被吸引了。盛明蘭的跳脫可愛,活潑純真,是他很少見到的官家女子的模樣。他不自覺地被他的「六妹妹」牽動著心神。年少的心事像是花開的落款,打在了你我心上。
他是溫潤如玉的元若,他是溫柔之致的齊公爺,他是齊公府的二公子,他英俊瀟灑,學識過人,玉樹臨風,但凡見過的女子,很多都為他傾心。他孝順聽話,但絕不是言聽計從的寶寶。他的成長環境,是慈父嚴母、親慈子孝,一個幸福圓滿、尊貴顯赫的原生家庭生長的貴胄子弟,他卻不僅沒有鼻孔朝天的紈絝習氣,反而一派溫柔和善,難能可貴?難不難得?他待人和善且尊重、無論主人還是小廝都一視同仁,活得像個現代人,平等也尊重所有人。儒雅的氣質,淵博的學識,使得人見人愛。
事實上,像齊衡這般,芝蘭玉樹過分完美的人,身邊不乏總會有些蜂擁而至的仰慕者,在洶湧的愛意與讚美中,簇擁者愛著的並不是光環下那個真實的人,而是令人感覺美好並心生嚮往的光芒罷了。這光芒可以是齊衡帶來的,當然也可以是別人。從來就沒有誰是唯一的。
齊衡對於墨蘭而言,是「千萬個王公貴族中的一個看起來非常心動卻不是唯一的選項。」齊衡對於如蘭而言,是「一個相處起來不錯的鄰家哥哥」齊衡對於嘉成縣主而言,是「一個一眼相中非要不可的郎君。」但可是實際上這個「丈夫」就如同她之前看上的任何新奇玩意,長得好看的,想要得到的阿貓阿狗一樣,只是滿足她橫行霸道任性嬌縱的商品罷了。
齊衡對於明蘭而言,是年少時的白月光,熱忱而真摯,讓人無法不心動,可縱使是月光,也總是有被晨曦衝淡的時候,明蘭不會永遠只擁有月光。更何況他要向前我就向前,他要罷休我便罷休。明蘭完全是處於被動的。真正深愛著齊衡的,真正為齊衡考慮的,到現在為止,只有齊衡的母親。 世人總覺得,富麗堂皇的生活儘是享受,卻無人問津其背後的荒涼。齊衡這樣的美男子,這樣豐厚的家世背景,卻也有這許許多多的無可奈何。
可轉念想來,人生卻也這樣,得到些什麼,就一定會失去一些。我們在享用著這些美好,同時也在失去。我們該是珍惜當下,活在現在,勇敢一些,也隨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