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劍》中,楚雲飛是晉綏軍當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358團也是閆長官麾下主要力量之一。
楚雲飛對陣日屬皇協軍頗佔優勢,但他竟然說想吃掉皇協軍一個混成旅,是在吹牛嗎?
其實皇協軍的成立是為了彌補日軍士兵稀缺的問題。它直接服從日軍並作為日軍的輔助軍隊,因此被稱為皇協軍。日軍成立皇協軍,是為了特意針對華北的抗日根據地。皇協軍發展到頂峰時,有13個集團,人數超過100,000。
在《亮劍》裡,楚雲飛營長錢伯鈞叛國投向敵人。日本人直接給了他團長的職位。可以看出,皇協軍一個團與楚雲飛一個營的兵力相當。但恐怕在戰鬥力方面不值得「誇獎」。他們的戰鬥力怎樣?舉個例子,丁偉曾說要送給李雲龍一份「禮物」,這份禮物便是皇協軍第八混成旅的騎兵營的位置。李雲龍派一個營在兩個小時內便清理得一乾二淨。
偽軍皇協軍還不都是怕死才組建起來的!和中國有為青年組成的正規軍對抗,那戰鬥力可想而知,撒丫子跑都來不及。
再說楚雲飛358團的實力,358團指的是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的部隊,也就是所謂的晉綏軍。也可以稱之為是雜牌部隊的一支。晉綏軍並非蔣介石的嫡系,也就是說楚雲飛並不是來自於黃埔軍校。358團應該稱之為是晉綏軍的一支加強團。
358團是閻錫山的,當年有自己兵工廠造的衝鋒鎗、各種炮……而且,這部隊有部分閆基本作為自己私藏性質,那個實力為王的年代……蔣給閆的編制和軍餉就那麼多,閆私下超超擴張點很正常,也無怪楚雲飛敢誇海口稱想吃掉皇協軍一個混成旅。
不過這也只是電視劇而已,國軍序列裡不會有這麼大編制的團,很簡單有這麼多兵力肯定要個師的編制了,反正那時候番號不怎麼值錢,國軍除了對我軍小氣,對別人都挺大方的,小身板大架構,符合國軍上上下所有人利益,畢竟國軍吃空餉,是美國人都知道的秘密,搞得史迪威給遠徵軍發餉,都是由美軍顧問直接按花名冊發放。
晉綏軍系統歷史共四次大擴軍,第三次大擴軍達到頂峰,此時應為奉軍退往關外而不是關內。另外中原大戰以後到太原解放前,各時期晉綏軍系統編制奇葩,談各師平均人數意義不大。比如,晉綏軍正規軍番號中有大量「空軍」,純屬要軍餉所用。又比如,晉綏軍曾搞過一個(小)軍轄一個(大)師加一個旅這樣的編制體系。
下面說說《亮劍》原著,這部小說成功的關鍵點不在於什麼特種兵作戰的爽文,而是突破了國內軍事題材影視和文學作品往往把革命軍人形象塑造的偉岸光正的老傳統。對於先看劇再看書的新一代,小說後半部等於是人物後傳,驚聞李雲龍在電視劇授銜之後還有故事?趕緊看趕緊看,這一看,乖乖……震驚,傷心。但是我們能夠在故事中學習,獲益良多,啟發良多。本書只要45元,一頓飯的錢就能搞定。想要學習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