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最近看了一部三國電視劇,劇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拜的竟然是關二爺,當時我就震驚了。
然後就看到有意思的網友說,出來混社會拜一下自己不過分啊。
還有的網友說,拜關公啊多正常,求人不如求己。
首先是拜天地,再是互相敬禮,我們先看《三國演義》第一回原文:
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
由此可見,他們拜的是皇天后土。
其實歷史上關於劉關張到底有沒有結拜這個問題也有爭議,大多數的說法是三國演義的小說裡純屬羅貫中杜撰的,三國志裡只講"恩若兄弟",並未真正結義,但民間也有說法說結義了。
陳壽《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三國志-張飛傳》中提到:「羽年長(張飛)數歲,飛兄事之」
《三國志-劉曄傳》也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這三段史料足以說明兩個問題:一則劉關張三人關係親密的「恩若兄弟」;二則是「恩若兄弟」而非結拜兄弟,史料也無結義之說
總之,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具有虛構性,但是不管有多種版本虛構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來,所有的版本包括史書的記載至少對三個人的義氣相交、互幫互助、精誠團結的特點是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