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斷層在哪個時期?在「夏商周」時期嗎?還是?

2020-12-18 岢苡1966

我們學過自然地理,

斷層

斷層是指地殼受力發生斷裂,沿斷裂面兩側巖石發生相對的移位的構造。人類歷史是否有斷層呢?答案是肯定的。歷史斷層是指在所知的歷史中有些時間沒有記載或記載很模糊。中國歷史上有沒有斷層?當然也有,中國的歷史斷層又在哪一時期呢?

人們都說,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是指從黃帝王朝的姬軒轅(公元前2717年一公元前2599年)時期起到現在。在這五千年中,有人說中國歷史斷層在

1、三國時期。各國之間為了消滅對方,統一中國,連年徵戰,人口銳減,文明退化,導致三國統一後的晉政權很實力很弱。2、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中華文明被踐踏,漢族人被大量屠殺,面臨被滅族。3、元朝。蒙古的崛起和徵戰就是一部屠殺史,不僅僅是中國,連中亞和歐洲都快滅絕了。4、清朝。明朝時期,中國已經處在I業革命的前夜,發展和創造了大批各方面的機械設備,出現了工業化的蔭芽。滿族入關後,這一切都化為烏有。滿清統治中國後,閉關鎖國,科技逐漸落後於西方列強,以致於使中國蒙受自鴉片戰爭以來,近百年的屈辱。誠然,這幾段時期,由於人口大幅減少,漢族文化受到摧殘,造成文史記載相對其它時期來說少了一些,但是這幾段時期都是有史書記載的,除了正史之外,還有各種雜史、野史以及民間話本,傳說作佐記。歷史記載不僅不模糊,而上很詳細。例如,記載三國時期有《三國志》、《三國演》;元朝時期有《元史》記載;南北朝時有《晉書》記載;清朝有自己的《清史錄》和《清史稿》記載。所以這幾段時期不能算中國歷史的斷層,那中國歷史上的斷層是哪一段呢?

現在中國公認的歷史斷層是」夏商周」時期。由於這一時期文字資料的缺乏,夏朝的都城,也就是『′華夏第一都」在哪都沒有最後確定,甚至於疑似「華夏第一都」的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

「二里頭遺址」所處年代是夏代、是商代、還是夏商之間的,都不能定論。所以國家於1996年行」夏商周斷代工程」,就是想彌補這個時期的歷史斷層。但對這個工程,有許多專家對其中的許多問題提出質疑。所以這個斷代修復工程是不完整的歷史,中間還是有斷層的。這就不難想像出:後世不斷塑造出三皇五帝,堯舜禹等英偉光輝形象;孔夫子假託上古提出一整套關於「禮」的思想的原因了。可以說這段歷史斷層對中國長久以來的思想、政治產生很深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夏商周時期的中原與周邊
    夏商周三代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夏商周時期中原和周邊地區交流融合、相互促進,奠定了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的基礎。1955年鄭州商城的發現,標誌著中國夏商周考古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以韓維周、安金槐、鄒衡先生為代表的老一代學者,為夏商周考古學研究和鄭州商城的發現、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
  • 夏商周時期珍貴文物在香港展出
    夏商周時期珍貴文物在香港展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4日 00: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2月13日電(記者 朱華穎)造型浪漫的青銅神獸,紋飾華美的「司母辛」四足銅觥,色彩豔麗的七璜組玉佩……來自河南省的118件(套)夏商周時期珍貴文物,13日起以「禮樂之邦」為主題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香港市民將在未來3個月內一睹上古中華文化的風採。
  • 「賦稅制度」乃立國之本,夏商周時期國家都是以何種方式收稅的?
    我國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國,那麼在國家形成初期的夏商周時期,夏商周是如何進行稅收以及其原因呢?夏商周時期的稅收政策1、 夏朝時期的「貢」夏朝是我國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所以它的稅收制度是開創先河以及影響後世的。根據《孟子》記載,夏朝不叫稅收,叫做「貢」。
  • 《夏商周年表》廓清千古之謎 中國歷史紀年上推1200年
    今天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我國的歷史紀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使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時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學標尺。「夏商周斷代工程」的4位首席科學家李學勤、李伯謙、仇士華、席澤宗及眾多科學界人士今天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歷時5年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九五」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總目標是制訂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年代學年表。
  • 二里頭遺址與三官廟遺址,哪裡更具夏商周斷代的準確性?
    1959年夏,徐旭生先生率隊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發現了二里頭遺址,並被徐旭生先生確定為早商文化遺存。從1959年開始發掘,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蹟。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
  • 四史複習專題2: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2.二里頭遺址的意義:反映了夏王朝的階級分化和等級界限,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進程。3.夏朝建立的意義?①標誌著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③標誌著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4.世襲制的確立:禹死後,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置,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天下為公變為天下為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 商周時期的異族婚姻:商湯娶有莘氏完成滅夏大業
    原標題:商周時期的異族婚姻   圖三:金人面飾   商周時期,在今天的中國境內生活著很多不同族群。人們用華夏族與蠻、夷、戎、狄來區分他們。通常認為,華夏族生活於中心地帶,而蠻夷戎狄活動於周邊,如《禮記·王制》所言:「中國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實際上,這個時期的華夏族人群在不斷地擴展,在商代,主要指商國及它周圍的一些方國;到了周代,則包括周初分封的諸侯國以及後來發展起來的一些重要諸侯國。
  • 中華文明歷史上的大不幸事件:致九鼎丟失、西周200年歷史斷層
    但中國的歷史也有致命的短處,那就是先秦史缺失嚴重,尤其是夏商周歷史雖然有考古和文物的佐證,但史料缺失嚴重,尤為明顯的是進入信史的周朝,居然也沒有詳細的史料留下,以至於我們只能在考古出土的金文中得知周朝的一些情況。現存西周的歷史有明顯的「斷層」商朝尚且有大量的甲骨文留世,西周的歷史讀起來視乎有些「斷層」,這是怎麼回事?
  • 進入文明歷史時期,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繁星璀璨的商周方國
    進入文明歷史時期,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繁星璀璨的商周方國商周時期,山西中南部地區分布著許多小國,如土方、鬼方、鬲方、亙方、轡方、缶、箕、潞、徐、蒲、趙、霍、虢、虞、冀、黎、郇、董、韓、芮、魏、耿、賈、楊等,考古學稱
  • 事業編備考:《中國歷史》夏商周考點
    夏朝作為中國傳統歷史的第一個王朝,擁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這次盟會確立了夏啟「共主」地位,開始了我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2)鳴條之戰:是夏朝末年(約公元前1600年)在商滅夏的戰爭中,商湯率領商部落士兵與夏軍在鳴條(山西夏縣之西)進行的一場決戰。 這場戰爭成為夏王朝滅亡的轉折點。戰爭的結果導致夏王朝滅亡,商湯建立了中國的第二個王朝商朝。
  • 埃及歷史可以用曼涅託的王表,中國夏商周為何不用竹書紀年的時間
    如今夏商周的時間都是用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時間,夏朝為前2070年到前1600年,商朝是從前1600年到1046年,西周是從前1046年到前771年。這些時間被廣泛運用於中小學的歷史教科書和各種書籍,只有十分嚴謹的歷史學書籍才不會寫出具體的時間。
  • 為什麼說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國家?商周難道不算嗎
    歷史上有一種說法,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朝代,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朝代的皇帝。那麼,有人可能就要問,商朝、周朝當時不也是統一了中國嗎?為什麼不算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只能採用「以今律古」的辦法。
  • 說說夏商周三代時期的道路體系
    雖然人們還沒能弄清商代以前華夏歷史的全部真相,但良渚、陶寺、石峁、紅山、三星堆等等燦若星河的文明遺址,可以向全世界證明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古代人類曾經達到國怎樣的文明高度,它們絕對不遜色於同時期任何古代文明。
  •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1500年的空白期,這期間究竟發生了啥?
    文/鏡子標題:在中國歷史上,曾有1500年的空白期,這期間究竟發生了啥?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很多封建專制的王朝。
  • 夏商周之前是什麼王朝?考古認為若此朝代確認,中國將上下6千年
    我們從小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也接受著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教育。而我們普遍認為,在中原地區第一個世襲制的朝代是夏朝。正所謂禹傳啟家天下,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原各部落本來都是採取的禪讓制。直到大禹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才開始了世襲制,同時也開創了中國近4000年世襲王位的先河。而現在我們自稱的華夏的來源,也正是因為夏朝的原因。其實,這只是歷史界的一種說法而已。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另一種說法。這種說法認為,在夏朝之前,還存在著一個王朝,這個王朝叫做虞朝。持這種說法的史學家認為,虞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有數百年的事件,而傳為給大禹的舜,正是虞朝的最後一位君王。
  • 夏商周並非一家獨大,當時還有一個大國延續千餘年,都城在江蘇
    秦朝在後人眼中是歷史上第一個實現了大一統的王朝,秦朝之前的夏商周,同樣被稱作為另一個朝代,但這些朝代,卻沒有實現統一中央集權制度。 就周朝而言,西周其實,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東周開始,周武王上位之後實行了分封制,把原本集中在帝王手上的權利,分發給了不同的諸侯國,自此之後周室開始衰微,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卻在實際上失去了控制力。夏朝和商朝也形成了奴隸制度,享受著中原最肥沃的土地,但是這樣的朝代也沒有堅持多久,國土面積和現在的中國相比也就是彈丸之地。
  • ...訪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
    「夏王朝的確定,是探索五千年中國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這樣一個大課題的基石。」在第三屆世界古都論壇暨夏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主旨發言環節,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系統梳理了中國考古學對夏朝、商朝的探討,以及對文明起源的探討。在他看來,研究中華民族、中國文明的起源,必須得有一個起點和基石,而二里頭遺址就是這個基石。
  • 貞元課程 | River歷史夏商周篇:天子之位的傳承
    歷史並不僅僅只是一段文字,也並不是毫無用處。歷史所代表的是曾經的那些人們所做出的各種選擇,以及他們身前身後的故事。歷史的意義遠不止於是背誦以及記住,而是因為我們的現在與未來都在與歷史產生著互動,我們的選擇,很多情況下正是要根本的從由人所連結的歷史中來研究,而第一個能夠體現人類文明的時期,正是神話傳說的時期。雖然因為時代太久遠,現在早已追溯不到當時史實的真相。
  • 山東博物館部分史前、夏商周藏品,展現山東歷史文化發展
    山東博物館部分藏品,展現山東歷史文化發展,包括史前、夏商周、秦漢至明清三部分山東博物館部分藏品,展現山東歷史文化發展,包括史前、夏商周、秦漢至明清三部分山東博物館部分藏品,展現山東歷史文化發展,包括史前、夏商周、秦漢至明清三部分山東博物館部分藏品,展現山東歷史文化發展
  • 夏商周——隋、唐、五代時期的工商稅
    前言隋(公元581-618年)、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是一個複雜的歷史時期。隋王朝是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長達360餘年的大分裂、大動亂的狀態中統一起來的。其間只有西晉和南朝某些時候,經過短暫的政治安定和經濟回升。隋朝開國君主楊堅,原是北周的大丞相,公元581年奪取了北周的政權,建國號為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