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幼兒園哭鬧不止?有經驗的父母都會給娃準備「全家福」帶上

2020-09-21 Doris媽媽說育兒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Doris媽媽說育兒」 「陪寶寶讀童書」。

01 幼兒園要求孩子帶全家福的用意

9月是個開學的月份,不少孩子從新開始了學校生活,也有一些孩子是第一次接觸到校園生活,比如孩子剛剛開始上幼兒園。

所以最近有網友在網上說到,自家的孩子第一次去幼兒園上學,老師開學第一天就要求孩子帶一張全家福去到學校,且最好是家裡人全部都在的照片。

不少家長對於這份作業很是鬧心,不明白幼兒園為什麼要孩子的全家福,有的家長認為是幼兒園趁機在打探孩子的家庭情況,沒有全家福的孩子一般情況下家裡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連全家福都沒有,且兒可以通過照片裡家長的穿著來推測孩子的家庭情況。

也有家長認為幼兒園要全家福是為了看孩子家裡有多少人,以後處理孩子的事情方便一些。

但是幼兒園要孩子的全家福並並不是出於個人目的,或者是打探孩子的家庭情況以此對孩子分等級,而是為了孩子好。

02 全家福照片對孩子的影響

那麼幼兒園要孩子的全家福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之前看到過一則新聞,一位要上幼兒園的孩子一直不肯離開家長,每次去上幼兒園都是一幅&34;的場景,孩子和大人都哭,即使跟孩子說了很多次&34;,但依舊無濟於事。

直到幼兒園一位老老師叫家長拿出一張全家福給孩子帶著,孩子在學校裡哭的次數減少了很多,因為老師告訴孩子,每次當你想念爸爸媽媽或者其他家人時,可以拿出全家福來看一看,就像是他們在看著你一樣。

聽了老師的建議以後,孩子一開始經常拿出全家福來看,但是沒有哭,後來熟悉了幼兒園的環境以及孩子發現回家就可以見到爸爸媽媽後,對幼兒園的抗拒就不復存在了。

甚至很樂意去幼兒園,因為那裡有很多小夥伴、很多玩具可以玩。

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對於孩子而言,全家福不僅僅是一張照片,它更像是一個安撫物,每當孩子看見它時,就會覺得爸爸媽媽並沒有離開自己,也沒有不要自己,對於孩子的安全感以及緩解孩子的焦慮有很大的幫助。

全家福的作用也不至於此,有時還可以保護孩子的安全。

之前就有一則新聞,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去到一所幼兒園,看見一位孩子便對老師說這是自己的孫子,要求將孩子帶回去。

老師看到老人的衣著打扮以及老人慈祥的笑容,並沒有產生懷疑,將孩子給了老人,結果當孩子真正的奶奶也接孩子時,才發現之前的老人是人販子假扮的。

幸虧家長報警及時,順利將孩子追了回來,但負責孩子的老師因此被辭退,就因為她的不仔細差點對一個家庭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這所幼兒園要求每一位學生帶一張全家福給老師,讓老師認認人,熟悉孩子的家庭成員,尤其是接送孩子的家長,每次孩子放學時,老師自己要確認這是孩子的家長,若是遇到第一次來接送的家長時,先問孩子認不認識對方,再打電話給認識的家長確認,如此才是萬無一失。

最好,全家福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輔助課堂,有的幼兒園會上一節關於家人的課程,要求孩子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此時全家福就派上了用場,孩子們可以照著全家福介紹家人,也能讓其他孩子們認識自己的家裡人。

所以,幼兒園讓孩子們拿全家福的原因並不是為了了解孩子們的家庭經濟情況,而是真的為了孩子著想,減少孩子們的入園焦慮和與父母之間的分離焦慮。

03 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減少入園焦慮

除了讓孩子拿全家福外,父母還可以用哪些方法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和入園焦慮呢?下面簡單介紹三種方法,希望可以幫助一些家長。

第一,提前讓孩子感受一下父母不在身邊的狀態。

有些早教班是讓孩子單獨上課的,父母可以有選擇的讓孩子單獨上課,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若不打算上早教課,也可以在生活中找一段時間離開孩子,讓孩子在其他看護人的照看下單獨過一段時間。

但是家長事先要跟孩子說明,多久時間後媽媽就會回來了,讓孩子明確媽媽並不是拋棄了自己。

第二,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熟悉一下幼兒園的環境

有些孩子哭鬧是因為害怕陌生的環境,若是家長提前帶孩子熟悉了幼兒園的環境,讓孩子知道以後自己可以來這裡玩,孩子熟悉環境後,自然就會減少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感,覺得自己是來幼兒園玩的。

有些幼兒園針對孩子的陌生焦慮,特地開展了周末的親子課,讓家長帶著孩子來學校上親子課,熟悉幼兒園的環境。

第三,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一些關於幼兒園的繪本,一方面讓孩子熟悉幼兒園,另一方面也是讓孩子提前知道在幼兒園小朋友們要做什麼事情,這樣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就會有一種熟悉感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繪本裡的人物,幫助孩子度過這一時期。

入園焦慮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階段,家長可以借鑑一些前人的方法幫助孩子減少入園焦慮,但是一定要跟孩子的班主任老師及時溝通孩子做學校裡的情況,對於老師給出的反饋再調整自己的方法。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幫助孩子減少分離焦慮的方法也不一樣,作為家長不能照搬全抄,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以及老師的反饋來幫助孩子。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全家福上沒有自己,小女兒吃醋大哭大鬧:「為什麼不帶上我?」
    無獨有偶,粉絲趙女士跟我說,她也經歷過這樣的搞笑事情,她一共有兩個孩子,大女兒今年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小女兒才三歲,準備去讀幼兒園。某天,趙女士在忙著做家務,女兒則躺在沙發上不知從哪翻出了相冊,結果剛翻了一會兒,就大聲哭了起來。聽到女兒的哭聲,趙女士還以為出了什麼事,慌忙從廚房跑了出來。
  •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捨不得父母離開,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
    隨著2020年秋季開學通知的出臺,新學期開學即將到來,今年9月份將又有一批滿3歲的寶寶要走進幼兒園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家庭高興,手中的小寶寶終於長大了,終於盼來可以上幼兒園了,家長可以解放了。有的家庭在高興之餘,有很多擔心和憂愁,怕孩子不適應,捨不得離開,上幼兒園好哭怎麼辦?
  • 帶寶寶出門,哭鬧不止可咋整?四個小妙招,娃媽旅途都舒心!
    有了寶寶之後,最最令人「頭禿」的事情之一就是帶他出門,從帶著寶寶踏上旅途的那一刻,幾乎就能被寶寶的哭鬧聲伴隨整整一路。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在飛機上,小寶寶哭鬧不止,引起了同航班一位男乘客的抱怨,寶媽當下回懟男乘客說:有本事你下去,還坐什麼飛機。這則新聞當時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男乘客太小氣,也有人覺得這位媽媽給大家添了麻煩卻沒有絲毫愧疚之心。其實帶娃出門,結果寶寶哭鬧不止幾乎是每個寶爸寶媽一定會遇見的事情,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 上幼兒園哭鬧,寶寶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西瓜視頻教你方法
    隨著2020年秋季開學通知的出臺,新學期開學即將到來,今年9月份將又有一批滿3歲的寶寶要走進幼兒園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家庭高興,手中的小寶寶終於長大了,終於盼來可以上幼兒園了,家長可以解放了。有的家庭在高興之餘,有很多擔心和憂愁,怕孩子不適應,捨不得離開,上幼兒園好哭怎麼辦?
  • 為何同樣是上幼兒園,有的孩子從不哭鬧有的要哭一整年?原因在這
    家庭聚會上,姐姐說:「每次長假的前3天都會特別歡樂,後面就開始心裡忐忑了。」每次長假過後上班,幾乎大家都會受到長假綜合症的困擾。長假症候群有哪些表現呢?長假過後上班,大家普遍感到疲倦、焦慮、失眠、精神不振,甚至容易發怒。其實不僅僅是大人,就連孩子也有嚴重的長假症候群。
  • 寶寶太粘人、每次分開哭鬧不止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果不其然,剛上班的那段時間,從出門換鞋開始,寶寶就在婆婆懷裡鬧騰起來。門關上的那一刻,聽著屋裡寶寶瞬間的情緒決堤哭鬧不止,和婆婆的百般哄勸卻無濟於事,感覺門外的自己仿佛一個狠心的人販子。 為了安撫寶寶,我和婆婆「連哄帶騙」試過不少招數,一開始都不怎麼見效,次數多了,寶寶還沒治癒,感覺我自己快要撐不住了。
  • 寶寶剛上幼兒園哭鬧不止?這是典型的分離焦慮,爸媽可以這樣做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每年的九月開學季,當一批新的寶寶要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會出現整個幼兒園哭聲震耳欲聾的景象。面對這一現象,很多爸爸媽媽在勸說無用的情況下,都會直接撒手就走。但這一做法,其實會對寶寶產生不利的影響。除了會讓他們傷心難過、對父母失去信任以外,嚴重者還有可能會出現頭疼、肚子疼、嘔吐等生理不適的現象。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總是忍不住哭鬧,3個準備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有「幼兒園恐懼症」,剛去幼兒園的前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會哭鬧。有時候是哭著不願意去,有時候是在幼兒園的時候哭著找媽媽,有時候是爸爸媽媽去接放學的時候總是能夠接到哭得梨花帶雨的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一種無形的情感連結,就好像小孩子一聞到媽媽的氣味就能夠安靜下來,這就是孩子對父母的情感依戀。
  • 寶寶上幼兒園哭鬧怎麼辦?業內人士:你需要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我之前寫了一篇如何挑選一個好的幼兒園的文章,幾千人轉發分享。家長們表示收穫很大。有家長留言說擔心孩子上幼兒園總是哭鬧,該怎麼辦?9月到了,全國上下的爸爸媽媽即將迎來一個極大的考驗,那就是——寶寶上幼兒園。
  • 寶寶坐飛機哭鬧不止引不滿,寶媽怒懟:有本事你別生娃
    文|好孕姐前幾天一個新聞,在一架從武隆飛往武漢的飛機上,因為寶寶哭鬧不止,引起了旁邊年輕乘客的不滿。年輕乘客就對寶媽說:飛機上這麼多孩子,只有你們家寶寶哭鬧不止,就不能管一下嗎。寶媽當時正在哄娃情緒就比較激動,就怒懟到:有本事你別生娃。
  • 孩子哭鬧不肯上幼兒園?家長學會四句話,寶寶立刻開心上學
    網友微微求助:孩子上幼兒園三四天了,每天都是哭鬧不止,有時扒著門不進幼兒園,哭得她也肝腸寸斷,猶豫要不要讓孩子在家緩幾天再去幼兒園?橫坐標是孩子的入園時間長度,從第一周到第六周;縱坐標是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程度,從極差到較好。大概有三類孩子會經歷不同的曲線:紅線兒童:沒有做好充足的入園準備(主要是心理準備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入園第一周會特別哭鬧,對幼兒園極度反感,有時甚至不能提到「幼兒園」三個字,我家大寶當時就是這樣。
  • 孩子哭鬧不肯上幼兒園?家長學會四句話,寶寶慢慢會變
    網友微微求助:孩子上幼兒園三四天了,每天都是哭鬧不止,有時扒著門不進幼兒園,哭得她也肝腸寸斷,猶豫要不要讓孩子在家緩幾天再去幼兒園?橫坐標是孩子的入園時間長度,從第一周到第六周;縱坐標是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程度,從極差到較好。大概有三類孩子會經歷不同的曲線:紅線兒童:沒有做好充足的入園準備(主要是心理準備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入園第一周會特別哭鬧,對幼兒園極度反感,有時甚至不能提到「幼兒園」三個字,我家大寶當時就是這樣。
  • 空中微課堂 | 父母早準備,寶寶入園不哭鬧
    父母早準備,寶寶入園不哭鬧——寶寶入園,你準備好了嗎?【案例】多多上小班第一天,奶奶送他來到教室後,陪他玩了一會兒玩具後,正準備離開。誰知多多一把揪住奶奶的衣領,身子半吊在奶奶身上。老師跑過來,從背後一把抱走多多。多多看不見奶奶,開始大哭大鬧,滿地打滾。
  • 第一次上幼兒園,孩子哭鬧不止,家長該怎麼辦?
    每當幼兒園開學時,都能看到有孩子大哭不止,也會有不少家長長時間在教室門口或者是窗外張望,不願意離開,擔心老師不悉心照顧自己的孩子,更擔心自己的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因此,初次上幼兒園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究其原因主要是分離焦慮引起的。什麼是分離焦慮?
  • 帶娃出門崩潰瞬間:寶寶哭鬧哄不住,4件「神器」助你快速哄娃
    近期上海一架飛機上寶媽怒懟乘客的視頻上了熱搜,年輕媽媽和男乘客因為寶寶哭鬧而爭吵,雙方好像都很有理。類似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媽媽帶娃出門,確實很難,不僅帶的東西多,寶寶還隨時會哭鬧,尤其是他餓了後就要馬上吃奶,不然就會哇哇大哭。
  • 假期帶娃出遠門,寶寶哭鬧陷入「小尷尬」,出行必備清單要get√
    好多家庭都做好了出行計劃和準備計劃,想要來一場暢快的假期旅行或者一日出街計劃。 令寶媽最頭疼的事,就是帶著還處於哺乳期的寶寶出街或者到親戚家探親都會遇到一系類的小問題。
  • 假期帶娃出遠門,寶寶哭鬧陷入「小尷尬」,出行必備清單要get
    新手寶媽帶娃回家探親遭遇小問題,寶寶哭鬧不好哄,做好準備再出行寶寶也沒見過這麼多的人,看到如此的場面也一直大哭起來,給寶寶餵了奶,換了尿不溼還是哭鬧不止,平時逗寶寶玩的小玩具通通沒帶。寶寶吃奶後,擦吐奶的小方巾也沒帶。
  • 寶寶是否接受幼兒園,不哭鬧並非唯一指標,還得看這三點
    作為一名二胎媽咪,送二寶入園遊刃有餘,他沒有撕心裂肺的哭鬧,第一天自己背著小書包乖乖上學。也許是因為今年在家休息時間太長,8月份送娃上幼兒園的家長很多。每天接送孩子,總能在幼兒園門口看到一幕幕「你哭我喊」的場面。
  • 兒子上幼兒園不哭鬧,寶媽倍感失落,資源幼兒園園長說出其中原因
    提到娃崽子們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情形,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話說,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新聞報導了娃們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千姿百態」。比如有些娃會在幼兒園門口死死抱著媽媽的腿不放,有些娃會默默看著媽媽流淚,有些娃的哭聲簡直「驚天地泣鬼神」。總之,每到開學季節,人們必定會在幼兒園門口看到一出又一出的「生離死別」。
  • 寶寶出了滿月哭鬧難帶,了解神奇飛躍期的特徵,助力寶寶成長
    多大的寶寶最難帶呢?一些新手家長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以便提前做好準備。不少作為過來人的家長認為,寶寶出生以後比較難帶的第1個階段,是寶寶出了滿月以後,第4~5周左右。寶寶的哪些表現,會讓家長覺得孩子比較難帶呢?容易哭鬧、特別依賴家長、脾氣暴躁等,這樣的表現會讓家長覺得養娃的路實在是太艱難了,如何去安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