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上幼兒園哭鬧不止?這是典型的分離焦慮,爸媽可以這樣做

2020-12-18 媽媽俱樂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每年的九月開學季,當一批新的寶寶要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會出現整個幼兒園哭聲震耳欲聾的景象。

面對這一現象,很多爸爸媽媽在勸說無用的情況下,都會直接撒手就走。但這一做法,其實會對寶寶產生不利的影響。除了會讓他們傷心難過、對父母失去信任以外,嚴重者還有可能會出現頭疼、肚子疼、嘔吐等生理不適的現象。

為什麼寶寶和父母的分離會顯得如此困難呢?

因為在寶寶成長過程中,他們會對親近的人產生強烈的依戀。因此當他們和親近之人分離的時候,就會感到傷心難過,甚至開始焦慮。這一現象在心理學上,統稱為分離焦慮。那麼分離焦慮具體是什麼呢?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寶寶緩解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

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在通過對嬰兒的一番觀察之後,提出嬰兒的分離焦慮具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反抗。這一階段的寶寶會經常出現嚎啕大哭、又哭又鬧的情況。第二階段:失望。這一階段的寶寶仍舊會哭泣,但是這時候的哭泣已經開始變得斷斷續續。並且他們的表情會開始變得呆滯麻木,別人喊他,他的反應也會相對遲鈍。第三階段:超脫。這一階段的寶寶看起來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狀態,接受他人的照料,會自己玩玩具,吃東西。但是當寶寶看到父母或者親近的人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還有一些細微的現象,也表明寶寶正處於分離焦慮的心理狀態。

1. 經常性憂慮

經常性憂慮是分離焦慮的典型症狀之一,寶寶經常會通過問話的方式將自己的憂慮表達出來。

當寶寶開始不斷地問你,"媽媽你不會不要我的對不對?"、"媽媽你晚上會準時來接我嗎?"等此類話語,這表示寶寶擔憂父母會趁自己不注意的情況下離自己而去,他們正在尋求來自父母的安全感。

2. 不願意出門

當寶寶患上分離焦慮後,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和父母分離。而出門活動等情況,會給他們帶來"父母將要離開我"的脅迫感。因此那些原本經常獨自跑到鄰居家或朋友家玩耍的寶寶,即便有了父母的陪伴,也會變得不太願意出門。

3. 出現睡眠問題

在焦慮的作用下,寶寶的睡眠狀況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他們會經常半夜醒來,如果發現父母不在身邊,就會開始哭鬧;或者直接跑到父母房間,和父母一起睡覺。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經常要求父母能夠陪伴自己入睡。如果入睡的時候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往往會出現焦躁不安的情況。

其實寶寶在剛入幼兒園的時候產生分離焦慮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情況嚴重,父母還未進行幹預,這將會影響到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寶寶儘快度過這段"幼兒園恐懼"期呢?

1. 父母要先做到信守承諾

孩子會產生分離焦慮的一大原因,是因為他們對安全感有一定的需求。所以父母能夠信守承諾,對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至關重要。

作家阿米爾曾言:信用就像是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一片。

因此如若父母無法信守承諾,會讓孩子的安全感也開始出現裂縫。

所以答應孩子的事,父母一定要要做到。如果孩子要求父母要準時接送,那麼父母儘量讓孩子在放學之後就能夠看到你;如果家長答應了孩子先在幼兒園陪他一會兒再走,那就絕對不能提前離開。

2. 父母要學會控制情緒

當寶寶因為不想上幼兒園而出現哭鬧不止的現象時,父母應該溫聲勸導,耐心安撫。儘管可能會為此疲憊不堪,但是父母還是要儘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使用威脅恐嚇的手段。

因為威脅恐嚇雖然能夠迅速制止住孩子的哭聲,但會加劇孩子對幼兒園的排斥心理。

3. 和孩子正面交流

當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以後,儘量要和孩子說完再見以後再離開,而不是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跑開。

和孩子道別雖然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不舍,但是這時孩子能夠有一個心理緩衝。如果悄然離開,當孩子發現的時候,會對父母產生失望和不信任的情緒。

4. 可以提前帶寶寶熟悉幼兒園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進入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容易產生不適感和恐懼感。因此父母可以帶著寶寶先去熟悉熟悉幼兒園的環境,看看平日裡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在做什麼,老師是怎樣上課的,幼兒園有哪些玩具。

一旦孩子慢慢建立起幼兒園的概念之後,恐懼感也就能夠有所緩解。

5.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幼兒園裡的教師有限,無法完全顧及到每個寶寶的狀況。有的孩子剛開始可能不會吃飯、上廁所,但是老師又顧及不到,容易讓孩子形成心理落差,造成情緒的崩潰。

因此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可以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刷牙、吃飯、收拾玩具等行為,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擁有這些能力,也能讓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建立一定的自信心。

6. 和老師建立合作關係

想要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老師在這其中充當的角色非常重要。

家長對老師的信任與理解,會影響寶寶對老師的態度,從而影響寶寶與老師依戀關係的建立。因此父母可以在平日裡多與老師聯繫溝通。

這除了能夠了解到寶寶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外,同時也有助於孩子與教師產生更多的互動。

在前幾年大火的電視劇《小別離》中,有一句話令人非常印象深刻:"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孩子和父母的別離,是父母生涯中也是必然經歷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父母必須不斷學習的一項技能。

相關焦點

  • 寶寶上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辦?
    三歲左右的寶寶處於敏感期,初上幼兒園,第一次離開親人,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面孔,寶寶容易產生分離焦慮,這種焦慮讓寶寶感到嚴重的不安,他們往往會通過哭鬧發脾氣等方式表達他們的情緒。也會有一批家庭因為寶寶的分離焦慮,鬧得全家雞犬不寧,重則寶寶身心受挫,作為家長千萬不能忽視;幼兒分離焦慮症的類型:1.長哭不止型;2.大哭大鬧型;3.後知後覺型;4.沉默不語型;
  • 上幼兒園哭鬧,寶寶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西瓜視頻教你方法
    隨著2020年秋季開學通知的出臺,新學期開學即將到來,今年9月份將又有一批滿3歲的寶寶要走進幼兒園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家庭高興,手中的小寶寶終於長大了,終於盼來可以上幼兒園了,家長可以解放了。有的家庭在高興之餘,有很多擔心和憂愁,怕孩子不適應,捨不得離開,上幼兒園好哭怎麼辦?
  • 爸媽必讀!入園在即,寶寶分離焦慮怎麼破?
    每到開學季,孩子和家長就陷入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當中——分離焦慮。不少幼兒園裡都哭成一片,一些家長剛走,孩子便開始哭鬧不止,嘴裡大喊「我要媽媽」、「我要回家」......對於孩子來說,第一次上幼兒園,與爸爸媽媽分開一整天,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從熟悉的家庭進入陌生的幼兒園,很多孩子都免不了一番哭鬧,幼兒園門口,幾乎成了眼淚的海洋。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
  • 孩子上學哭鬧不止的主要原因—分離焦慮,做為家長應該怎麼解決?
    豆豆媽媽是全職媽媽,經過十月懷胎、哺乳期終於熬到了豆豆上幼兒園了,上學第一天從早起豆豆就開始哭鬧不止,經過一系列的抗爭,總算是到了幼兒園,新的一輪撕心裂肺的哭鬧又來了。這讓豆豆媽非常為難,為什麼孩子上學會哭鬧不止,應該怎麼去解決呢?
  •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捨不得父母離開,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
    隨著2020年秋季開學通知的出臺,新學期開學即將到來,今年9月份將又有一批滿3歲的寶寶要走進幼兒園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家庭高興,手中的小寶寶終於長大了,終於盼來可以上幼兒園了,家長可以解放了。有的家庭在高興之餘,有很多擔心和憂愁,怕孩子不適應,捨不得離開,上幼兒園好哭怎麼辦?
  • 寶寶馬上上幼兒園了,分離焦慮怎麼破?三個小妙招讓分離更輕鬆!
    再看看家長的做法,有好言相勸的,有爬在牆外偷看的,還有跟著寶寶一起哭的。這些做法不僅沒有緩解寶寶們的焦慮情緒,反而更讓他們不願意去幼兒園。從家庭進入到幼兒園,使是親子之間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分離。對孩子和父母來說,都是煎熬。除了少數幾個適應能力好的孩子,絕大部分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會哭。
  •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會哭鬧?這是分離焦慮在作祟,提前了解有好處
    馬上又要到新學期開學了,幼兒園也即將迎來小班的寶寶們,有的父母可能已經提前聽過來人講過,說剛上小班的寶寶們會有一個哭鬧期,甚哭得撕心裂肺,非常折磨人。好在這種狀況經歷了一周左右就好了,可是孩子小班裡的寶寶們,有的哭鬧了一個多月。其實孩子上幼兒園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哭鬧情緒,就是因為分離焦慮在作祟,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親人或者依戀對象分離後,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映」。
  • 給寶媽們的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分離焦慮應對
    戲演不成,也就沒有分離焦慮了。媽媽來送:剛到幼兒園,寶寶的「戲癮」就上來了!抱著媽媽的大腿開始痛哭:「媽媽你別走,媽媽我害怕,你陪陪我。」媽媽摸著寶寶的頭,溫柔地說:「寶寶不哭,媽媽就在門口等你不走,媽媽就在這!」好不容易寶寶安撫下來,媽媽梨花帶雨地一句:「寶寶,媽媽走了啊!」完蛋,這齣戲又得從來一遍!
  • 幼兒園開學大戲被刷屏,寶寶分離焦慮期怎麼度過?
    >「分離焦慮」是新入學的寶寶和媽媽率先要面對的大危機,千萬別覺得這是小題大作,對於寶寶來說,這場成長必經的分離焦慮,分外艱難。01什麼是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在與最親近的人分開而產生的不愉快的情緒,以此來抗拒分離。包括焦慮、不安、大哭、哭鬧不止等。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全攻略,爸媽請查收
    離孩子入幼兒園的時間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在些許期待和小小的興奮中,您是否和寶寶一起做好入園準備了今天這份「寶寶入園焦慮全攻略」請您收好,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集體生活,讓我們一起加油吧!7.尿褲子、尿床由於老師掌握孩子的規律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來到一個新環境,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要家長多帶上幾套換洗衣褲就行。8.不願上幼兒園抵制情緒較大,晚上易哭鬧。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全攻略,爸媽請查收
    8.不願上幼兒園抵制情緒較大,晚上易哭鬧。以上是因為孩子剛來到一個新環境所而產生的「分離焦慮」,孩子在入園一個月內,由家庭生活向集體生活過渡,與家人暫時性分離,生活環境、活動方式、行為規則都發生了變化。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孩子缺乏安全感,隨之而來的是心理上的恐懼,很容易情緒波動,產生哭鬧、生病、缺席等現象,有的孩子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擺脫這種心境。
  • 孩子上幼兒園老是哭鬧?可能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很多家長都表示非常頭疼,他們覺得上幼兒園又不是什麼大事,為什麼搞得好像「生離死別」一樣。這樣的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去幼兒園還真的是「生離死別」。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接受不了和父母分開。小雅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小雅4歲的時候,媽媽就試著送她去幼兒園,但小雅哭得死去活來,差點就喘不過氣來。
  • 怎樣處理好孩子剛入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
    每年入園季,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不想和家長分開,大哭大鬧的悲情一幕總會在許多幼兒園門前上演。孩子們在入園時的哭鬧行為源於和自己的家人分別時產生的分離焦慮。哭鬧型入園之初,大部分孩子初和家長分離,第一反應就是抱著家人大聲哭鬧,即使家長已經離開,孩子已經入班,他們也仍然哭鬧不止,甚至聲音都哭啞了,也仍然不住抽噎,有些甚至嘔吐,或拼命想要離開幼兒園。也有些幼兒剛入園一兩天非常聽話,可是兩三天之後開始哭鬧,不願意去上幼兒園。還有些幼兒,雖然依從父母和老師的要求,能夠來園,但仍然會哭泣傷心。
  • 寶爸媽的煩惱:寶寶上幼兒園分離時大哭,該怎麼辦
    在這時,父母可以制定一個跟孩子告別的計劃,讓孩子知道去幼兒園就是應該與父母分開的,但父母是會回來接他們的。與此同時,為了讓孩子接受父母發出離開的明確信號,在心理上有了一個預期,當爸媽真正離開的時候,孩子就不會出現情緒不穩了。 例如,在出門前寶媽可以對孩子說:今天媽媽打算送你去幼兒園,等你在那裡吃完三頓飯後,媽媽就會回來接你,好嗎?
  • 上了三天幼兒園就「退學」,只因奶奶的「分離焦慮」比孩子還嚴重
    又到了開學季,比起寶寶的入園哭鬧、分離焦慮,其實更應該做心理建設的是我們家長,我們做得不好,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入園情況。你看,這就是典型的家長的分離焦慮影響孩子的案例。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感覺孩子們剛從監獄裡放出來一樣……這樣做,自然也是會加重寶寶對幼兒園的牴觸的。
  • 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家長這樣做,輕鬆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
    手足無措是有分離焦慮的孩子,最典型的特徵,不僅孩子會這樣,不少家長也會因為和孩子的分開而出現一些不安的情緒。動不動就哭,缺乏安全感。有的時候沒和孩子說幾句話,孩子就哭起來了,時不時還想問問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自己了,想把自己送給別人,是不是聽話就可以不上學了。激動情緒的背後,是孩子們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 開學季入園哭鬧?媽媽必知的寶寶入園指南,從容解決分離焦慮
    媽媽們是不是都已經送寶寶入園了呢?入園,是每位寶寶從家庭生活走向幼兒園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不少寶寶在入園前都會哭鬧不止,尤其是第一次入園的寶寶,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那媽媽們應該如何正確幫助孩子過度,更好得適應幼兒園生活呢?
  • 寶貝上幼兒園1個月仍哭鬧,不是分離焦慮!原因讓家長深思
    三歲的晨晨9月開始上幼兒園,入學快一個月了。可讓晨晨爸媽頭疼的是,每天早上送寶貝幼兒園,他依舊是哭鬧不止,就是不想上學,這讓晨爸晨媽和老師都很無奈。和晨晨一個班的孩子,剛開始時哭鬧的很多,尤其是開學一周左右,每天早上教室裡那是哭聲一片,場面頗為壯觀。但後來,其他小朋友們都慢慢適應了,度過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基本上哭的就很少了。
  • 寶寶入園在即,家長學會這6招,搞定分離焦慮,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還有幾天,一大批剛滿3歲的孩子就要離開爸爸媽媽,獨自上幼兒園了。很多孩子從出生就一直跟爸爸媽媽待在一起,從來沒有分開過,現在小小的人兒馬上要離開媽媽的懷抱,獨自踏上幼兒園的道路,很多家長非常擔心。長假後,寶寶面臨再次適應幼兒園的情況,這時候部分寶寶會表現出不適應的情況,還會像第一周一樣哭鬧不配合,不過因為之前的經歷,這個時間很短,只需要2-3天,大部分寶寶已經能正常入園了。正常入園,只是孩子順利踏入幼兒園的第一步。作為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入園情況,還要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幫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 寶寶入園4種哭鬧類型,媽媽做好這5個準備,巧分離才能不焦慮
    每年到了寶寶入園的月份,幼兒園門口都會如期上演母子分離的年度大戲。 進入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熟悉的家庭和家人,不但要長時間和媽媽分開,還要獨自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們,心裡難免會感到恐懼和焦慮,哭鬧也就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