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362.5億元;預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62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01元;位列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169名,相比去年上升5名,連續6年考核優秀……這是龍泉驛區柏合鎮2019年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
柏合鎮是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核心區域。今年以來,作為龍泉驛區經濟發展重鎮,柏合鎮按照市委「東進」「中優」、區委「一區一城」戰略部署,切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黨建引領各項工作,推動重大項目用地保障、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微腐敗」治理、扶貧攻堅等各項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站在新起點,柏合鎮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搶抓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籌辦和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機遇,主動擔當「東進」使命,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重點,以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為基礎,突出抓好城市整體轉型、產業優化升級、民生福祉增進,以高昂的鬥志,飽滿的熱情,加快推動「公園城市引領鎮、鄉村振興先行鎮」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
全力保障重大產業發展
吉利汽車成都BMA乘用車項目建設現場,工地上車來車往,廠房內工人正進行設備的安裝調試,一旁的塔吊上下搬運著建材,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據了解,吉利BMA試車跑道項目已施工完畢並投入使用,2020年整個項目將正式投產,首次生產車型為BMA平臺的SUV,預計年總產量為30萬臺。
在柏合鎮,正在推進的重大項目還有中韓LNG、屹豐……而這一個個重大項目得以順利推進,都離不開柏合鎮黨員幹部以及廣大群眾在背後的協力付出——全鎮深入實施以「雙自願」拆(搬)遷為重點的土地要素保障工作,為吉利BMA、中韓LNG、屹豐等重大項目提供了堅強的用地保障。
產業轉型升級,給區域帶來的新機遇與新挑戰並存,服務好企業,推動龍泉驛區「先進汽車智造區」建設,是成都經開區重要組成部分的柏合鎮的重中之重。
柏合鎮黨委班子堅決落實龍泉驛區委加快建設「先進汽車智造區」發展戰略,全力保障重大產業發展。
今年以來,柏合鎮完成吉利BMA二期、吉利BMA試車跑道項目2100餘畝用地拆遷;基本完成省、市重大功能性項目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的拆遷交地工作,涉及5個村200餘戶農房890餘畝土地青苗,已有兩個標段正在施工中;完成航院片區黎明城中村700餘畝雙自願拆遷,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華龍互通立交200餘畝拆(搬)遷項目已完成90%,已完成資金兌付工作;二河村「雙自願」基本完成,龍四小校前道路、人才公寓(拍賣地)已交地。
「讓企業落得下、建得快、早見效,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柏合鎮主要負責人表示,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市」的要求,柏合鎮多層次、多角度推動軟硬環境不斷提升,營造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
就在歲末,為全面落實省、市、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決策部署,柏合鎮成立了「柏合商會」。商會由轄區各企業和社會組織自願組成、依法進行註冊登記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商會以「互商、互幫、互助,共謀、共享、共贏」為宗旨;搭建一個助推企業合作共贏、暢通信息、軍民融合的溝通平臺。
「商會成立後,將使政府和企業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和對話機制,真正把『送服務、幫企業』等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該負責人表示,新平臺將使政府部門更好地服務轄區企業,而轄區企業也將在維護鎮域社會和經濟穩定發展、鄉村振興等工作中發揮引領作用,積極推動會員企業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共享發展成果
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真的是做夢都沒想到,老了還能住進這麼安逸的房子,真的太感謝你們了。」12月8日,柏合鎮桂花村11組半山腰,陽光穿透雲層照在一棟新建成的白牆灰瓦民房上,發出耀眼的光芒。房屋主人、79歲的李明成坐在門口,與前來回訪他的村兩委班子成員們擺起了龍門陣。
李明成夫婦的幾個女兒均已外嫁,家中只有老兩口,長年來一直住在幾間破舊的泥磚瓦房裡。去年夏天,持續暴雨讓老人的房屋成為危房,村兩委一班人不得不將老人轉移至安全的房屋暫時居住。今年春節剛過,由村兩委積極爭取,鎮黨委政府和區級相關部門支持建設的新房動工,4月初,老兩口搬進了這套70平方米、兩室一廳的新房子,再也不用擔心漏雨了。
在柏合鎮,這樣惠民利民的「新房」越來越多。
今年來,柏合鎮全面完成57處70餘畝大棚房清理整治,順利通過省市檢查驗收;完成三百梯道路沿線5.1公裡綠化美化和3個景觀節點建設;農村「藍頂」或破舊石棉瓦形象差的2225戶農村房屋風貌得到徹底整治。在二河村、元包村,以「舊村改造」的方式,完成68戶7000餘平方米的農村房屋改造更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鄉村環境整治,既是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要求,也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柏合鎮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柏合老場鎮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已通過專家論證和區規委會。田園綜合體項目完成土地立項編制工作,市規自局已發立項批覆。
今年,長松水蜜桃合作社被評為四川省百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銷售水蜜桃260萬斤,收入達1820萬元,社員人均增收3000元。
柏合鎮黨委班子始終把增進民生福祉,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圍繞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全力推動25項為民辦實事項目落地落實。通過「一戶一表」電錶改造惠民工程,切實解決藍色理想小區2730戶、東山國際新城ABC區2590戶電錶改造。完成歇涼關龍泉人家、東山水體中心規劃設計,加快推進「三盛都會城」片區農貿市場規劃建設。開展已脫貧相對貧困戶「回頭看、回頭幫」,完成197個扶貧項目建設任務。
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輸出11182人,城鎮新增就業1180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08.6%、118%。開展社保業務20320件,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24594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13.7%、101.32%。積極開展社會保障和救助工作,4513名各類困難群眾和保障對象、1428名各類殘疾人士得到及時保障和救助。切實解決294名拆遷戶子女、423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入學問題。
一項項民生實事項目的落地落實,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樹牢「柏合精神」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再上新臺階
告別路邊攤,有了室內菜市,買賣都變得更加舒心起來。這樣的變化,對於柏合鎮東華村龍騰東麓城等三個小區的居民和鄰裡菜市的商家來說,是一件喜事,更是一件順心事。
近年來,柏合鎮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轄區商業樓宇逐漸增多,一座座高樓大廈在這片熱土上拔地而起。隨著位於東華村歇涼關路包括龍騰東麓城等在內的3個大型商業樓盤陸續建成入住,因幾家樓盤的開發商未能將相關生活配套設施及時跟上,規劃的市場還未建成,周邊部分商販便自發在歇涼關人行道上形成了一片臨時菜市場,雖然給三個樓盤住戶帶來了買菜便利,但卻造成了周邊環境髒、亂、差等現象。
在主題教育中,柏合鎮黨委政府聯合東華村深入走訪周邊居民,了解到了居民的這一訴求。柏合鎮黨委政府用了一個多月時間與附近的3家商業樓盤開發商進行了多達5輪的綜合協調,最終協調了近600平方米的室內商鋪建設歇涼關鄰裡菜市場作為臨時過渡市場,滿足周邊群眾的生活配套需要。
「鄰裡菜市場」的成功建設是柏合鎮以黨建引領城鄉發展治理、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柏合鎮用最新理念武裝頭腦、指導行動,組織鎮村幹部赴上海、浙江等地,學習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和鄉村振興等課題,實現黨員幹部培訓全覆蓋,並形成全鎮黨員幹部「敢擔當、善作為」的精神品質和「忠誠、團結、奉獻、感恩」的柏合精神。
「忠誠於事業、團結好隊伍、有奉獻精神、帶著感恩的心工作。」柏合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東進」和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雙重機遇的疊加,為柏合鎮推進城鄉發展治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下一步,柏合鎮將樹牢「柏合精神」,以建設鄉村振興的先行鎮、公園城市的典範鎮、城鄉治理的引領鎮、經濟發展的示範鎮、固本強基的先進鎮為抓手,為柏合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編制規劃,科學布局鄉村產業體系。堅持「因地制宜」原則,高標準編制柏合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規劃和優化村莊布局,促進一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
——狠抓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充分發動群眾參與藏龍苑項目的設計,實現對老舊院落的改造升級,提升社區形態。探索在街道層面引入樞紐型、孵化型社會組織,主要開展黨建指導站建設、對村社區在項目資金上給予技術支持,對村(社區)成立自組織、社會組織提供系統支持,提升社區業態。穩步推進小區業委會換屆工作,以蔚藍花城、藍色理想為試點,同步完善「社區-小區-樓棟」小區網格治理體系,推進社區生態。
——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推進省、市、區重大功能性項目,機場高速龍華互通立交、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億華通和航院片區黎明城中村等項目的拆遷交地工作;做好以「雙自願」為主的工農、桂花、馬壩、天燈片區「雙自願」的拆遷收尾工作,為項目順利入駐做好保障;對接區級部門,爭取2020年全面啟動金桂苑安置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