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標GB18186代碼的醬油會致癌?來看真相調查(圖)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昆明超市裡銷售的國產醬油都標有代碼

  沒標GB18186代碼的醬油會致癌?昆明記者調查出來了

  記者 劉嘉 實習生 楊洪廣 錢洪敏 攝影報導

  雲南網訊 近日,一則消息在網絡流傳:「根據國家衛生部門公布:國家標準的糧食釀造醬油有國家標準代碼,釀造醬油代碼為GB18186。凡沒有這個代碼的醬油,都是化學黑焦糖勾兌產品,食用後使人患上肝癌!市場上所有醬油,不管是不是名牌,只要沒有這個代碼一律不要購買!趕快轉告親友不要買,買了也要扔掉……」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記者走訪

  國產醬油都有代碼部分進口醬油沒有

  記者走訪了昆明多家大型超市,發現海天、廚邦、千禾、加加、六月鮮等品牌的醬油,全部為釀造醬油。根據不同用途又細分為老抽、生抽、紅燒、海鮮等品類,不過瓶身上的產品標準號一欄都標有「GB18186」或「GB/T18186」代碼,並註明「高鹽稀態發酵醬油」。

  記者又走訪了許多小超市、便利店,也在篆新農貿市場的醬油鋪裡觀察,發現無論哪種品牌都有代碼,除了上述兩個代碼外,還有的標註為「SB10336」。

  記者還在家樂福南屏街店發現有少量進口醬油未標註「GB18186」等代碼,還有一些醬油則標註了「SB10336」代碼。超市銷售人員介紹:「這些進口醬油價格比一般醬油貴,購買的人不是太多。」

  在沃爾瑪大觀店超市中則已經沒有從國外進口的醬油。工作人員江女士介紹:由於國外進口醬油價格比國內的價格高,因此鮮有人買,所以直接下架了。

醬油標籤上的代碼

  五大焦點

  GB18186代碼到底是啥?

  昆明拓東調味食品公司從事醬油生產30多年的高級工程師朱師傅告訴記者:「GB18186低鹽固態或GB18186高鹽稀態是國家釀造醬油標準。從2017年4月起,醬油國家標準將GB18186轉變為GB/T18186,所以,標籤標註為『GB/T18186低鹽固態』或『GB/T18186高鹽稀態』的醬油也是執行國家釀造標準的醬油。」

  釀造和配製醬油咋區分?

  昆明市食藥監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釀造醬油是以大豆、脫脂大豆、小麥、小麥粉或麩皮為原料,使用符合標準的釀造用水、食用鹽、食品添加劑,經微生物發酵製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品,包裝、運輸、貯存都符合標準的釀造醬油才能標註「GB18186」。「SB10336」是一項配製醬油的商業行業標準,配製醬油是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製而成的液體調味品,其中釀造醬油的含量不得少於50%。

  簡而言之,配製醬油的主要原料還是釀造醬油,只是出於改變風味、降低成本等需求,多了一些其他加工工序和添加劑。符合「SB10336」標準的配製醬油,也是可以安全食用的醬油。按照定義,市場上不少餃子醬油、海鮮醬油、老抽都屬於配製醬油。

  朱師傅介紹,配製醬油由於加工工藝較為簡單,產品成本低,售價也相對較低。釀造醬油的質量等級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一般級別越高營養成分越高,胺基酸態氮也高,而配製醬油就沒有級別之分。

  沒標GB18186就不安全?

  記者調查發現,拓東甜醬油並沒有標註代碼,而是一種企業生產標準代碼。昆明食藥監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我國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辦法》,允許食品生產企業制定企業標準,而這個企業標準必須嚴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且必須向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也就是說市民購買了有企業生產標準代碼的醬油,也是安全的。

  朱師傅也表示,現在標籤沒有標註「GB18186(GB/T18186)」的基本上都屬於配製醬油。

  市民購買時關注代碼嗎?

  記者隨機採訪了20名前來超市購買醬油的市民,其中19人表示在購買醬油時不會看代碼,且不知道有這個代碼。大家購買醬油時更多的是看重品牌。「只看牌子,最多就看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正在選購醬油的王女士說。

  沃爾瑪大觀店工作人員江女士告訴記者,超市方在醬油進入前都會留意產品的代碼,正因為顧客購買時不看重這個,所以超市方更要把好關。

  「醬油致癌」靠譜嗎?

  記者發現,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醬油致癌」的傳言就會在網上火一把,也讓不少人「談醬油色變」。

  朱師傅說,釀造醬油的原輔材料是無毒、無害、無汙染、符合國家糧食標準要求的;加工工藝則都成熟穩定,符合規範要求;每批次產品出廠檢驗也非常嚴格,問題食品不會流入市場;規模大一些的企業還引進第三方認證機構,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更有保障。「那些謠言所說的『醬油致癌』沒有任何依據。」

  「醬油除了含鹽量較高之外,其營養價值在液體食品裡算很高的。很多人認為牛奶營養價值高,每100毫升的蛋白質含量約3.5克,而在等量的一級醬油裡,蛋白質含量為10克左右,還有人體極易吸收的17種胺基酸、葡萄糖等營養成分。」朱師傅說:「只要符合標準的正規產品,控制好食用量,不會產生危害,更不會致癌。」

相關焦點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是一場遊戲 吃醬油致癌是危言聳聽
    老人常告誡年輕人不能「美麗凍人」,穿得少會凍出關節炎,這有科學道理嗎?真相是:沒有因為寒冷直接導致的關節炎。受涼後腿痛確實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但寒冷並非是導致關節炎的直接原因。雖然不會因為受凍直接患上關節炎,但關節受凍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收縮、關節僵硬、血液循環和滑液分泌減少,也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就增加了關節的負擔和受傷的可能性,如果已患有關節炎還會加重相關症狀,因此寒冷天氣下重視保暖關節並沒有錯。「醬油致癌」是危言聳聽日前,養殖戶「用針筒往螃蟹裡注水或其他液體,以此給螃蟹增重賣更多錢」的流言在市面上流傳。
  • 沒代碼的醬油會致癌?十月朋友圈刷屏十大謠言,第四個簡直在害人!|新聞早評
    程式設計師破解的測試代碼。資料圖:二月二「龍抬頭」,民間有剃龍頭習俗,圖為民眾來到昆明老字號國際美發廳剪髮。總之,大家重視喝湯當然沒問題,但也沒必要放棄湯料。近日,微信群和微博上熱傳一張央視新聞頻道的節目截圖,圖片顯示「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抓拍系統被緊急叫停」、「飽受司機詬病,增添交通擁堵」。
  • 這種醬油傷肝傷腎又致癌?選購時認準幾個關鍵詞!快速避開雷區
    醬油,是我們最常見也是食用最多的調味品之一 。但關於它的一些傳言也駭人聽聞,說它致癌、傷肝傷腎、讓皮膚變黑……究竟孰真孰假?關於醬油的「奇葩」傳言1生吃醬油會致癌?說醬油致癌,主要是指醬油中的焦糖色素含有4-甲基咪唑,對人類可能是致癌物。但其實,目前尚沒有證據表明醬油4-甲基咪唑是人類致癌物,況且,不是所有醬油都含有4-甲基咪唑。專家表示是否會致癌還要看攝入的量、種類等多種因素。
  • 微波爐熱菜會致癌?專家:無稽之談!朋友圈這些謠言別再信了
    文中列舉數項微波爐對人體有害並且會致癌的證據,還提出警告:如果您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則會把癌細胞養得肥肥壯壯的;最後連您的身體也會一起吃掉。不少人雖然不相信,但網傳此文出處是《人民日報》,很多人一下子分不清真假了。微波爐熱菜熱飯真的會致癌嗎?為此,我們找到相關專家進行求證專家表示,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 買醬油,不管啥牌子,只要是瓶身上標有這2個字母,都是勾兌醬油
    不過,在我們平日炒菜做飯時,大家都會用到調料吧,畢竟只有加了調料的食材,才能給我們帶來味覺上的享受,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醬」,也就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醬油。
  • 媒體曝「化學醬油」可能致癌 與釀造醬油無法區分
    ,可能會釋放致癌物質。不法商販因此渾水摸魚,不管醬油是配製還是釀造,全都標稱是「釀造醬油」。       文/記者劉俊、何穎思 圖/記者莫偉濃       近日,山西陳醋被爆多為勾兌醋,昨日又有港媒稱發現市面有售致癌「化學醬油」。記者了解得知,配製陳醋和配製醬油國家都有含量標準限定,但是,如何檢測,本身卻沒有規範。致使不法商販渾水摸魚,出售不合格產品。
  • 醬油致癌?醬油吃多了會使皮膚和傷口變黑?醬油到底還能不能吃?
    醬油,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食用最多的一種調味品,或者做湯,或者調拌涼菜,醬油可以協同起到增色、添鮮的作用;對於這種再家常不過的食物,市面上也流傳著比較「奇葩」的言論,有人說經常吃醬油會使自己的皮膚變黑;受傷後傷口恢復的過程中也不可食用醬油,否則也會導致傷口變黑。真的如此?
  • 喝牛奶、生吃醬油、喝可樂致癌?聽專家怎麼說
      半島記者 肖玲玲  「喝牛奶、生吃醬油、喝可樂能致癌?柿子酸奶同吃會致死?……」相信在不少人的朋友圈裡,類似的食品安全信息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有人相信,也有人不信,更有不少人半信半疑。而據調查顯示,類似的食品安全信息在網絡謠言中位居第一,佔比高達45%,這些虛假食品安全信息對企業、產業的發展造成損害。
  • 「威極」公司致癌醬油被查 海天「威極生抽」躺著中槍?
    貨架上的海天醬油品牌以金標居多。晶報記者 楊志敏/文 賴犁/圖從5月22日「高明某大型調味品公司」用致癌工業鹽水造醬油被查處的新聞爆出,到23日高明區政府緊急新聞發布會澄清「某公司」就是「威極」公司,海天醬油在深圳的銷量大幅下降,僅深圳家樂福前天和昨天,海天醬油的銷量就下降了25%和50%。昨天,海天公司發表正式聲明,稱該事件和海天沒有任何關係。
  • 味事達在廣州宣稱:廣東未見致癌「味極鮮」醬油(圖)
    味事達在廣州宣稱:廣東未見致癌「味極鮮」醬油(圖) 點擊進入>>>   新快報記者 任慧良 實習生 佟瑞雪  昨日,開平味事達調味品有限公司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對香港媒體報導的味極鮮醬油含致癌物質事件作出回應
  • 醬油怎麼選?吃醬油會變黑?一篇文章全都說清楚了→
    有國家標準(GB18186-2000)的嚴格規定。配製醬油: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製而成。「配製醬油」在香氣、色澤、滋味上一般都不如「釀造醬油」,因此建議優先選擇「釀造醬油」。
  • 有些標稱「釀造醬油」,實際都不是醬油,不要盲目看價格買醬油
    近日,央視調查《名為釀造醬油,實際甚至都不是醬油》江蘇消保委發布的醬油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市面上有些標稱「釀造醬油」的,釀造醬油該有的核心成分為零;有些醬油各成分的實測值與標籤標示值嚴重不符,如鈉的標示值為小於等於360,而實測值已達5000以上;一半以上樣品可能是借增鮮劑來「表面提高
  • 醬油會致癌嗎? _科學中國
    醬油,是老百姓每天都要用的調味品,然而您所用的醬油真的安全健康麼?2014年11月11日,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欄目中,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武愛文主任醫師明確告知:醬油中的焦糖色素是致癌物。原本焦糖色素被列為天然色素,但是因為根據動物實驗證實,攝取過量的焦糖色素,其衍生物4-甲基咪唑(4-MEI)會導致小白鼠患肺癌,甚至致畸,所以各國政府限制食品中的焦糖色添加量,以維護國人的健康。關於醬油,《我是大醫生》欄目中明確了醬油的分類與辨別:純釀造醬油是酒紅色的,而化學勾兌的醬油所呈現的是大家看到黑色,黑色的醬油很有可能就是焦糖色素過量使用導致的。
  • 較真| 空心菜沒毒,轉基因大豆不致癌!這100種食物都能吃
    3.吃蘑菇不會導致重金屬中毒,但別瞎吃野生蘑菇,也別迷信民間流傳的辨別方法,比如鮮豔的毒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大誤)。4.金針菇吃了不會中毒。5.香椿不致癌。6.紫薯呈現紫色,是因為它含有花青素,而不是轉基因。我們在市場上能買到的聖女果和彩椒也不是轉基因食品。7.反季蔬菜水果可以吃。8.山藥變紫可以吃。
  • 醬油不是越貴越好,認準3個關鍵信息,再便宜也是好醬油,放心買
    買醬油時,只看價錢是會翻車的,有些廠家的醬油不好,卻賣了個高價。其實,我們只需要看看醬油瓶上的標籤,上面記錄了3個關鍵信息,只要照著這3個信息買,再便宜也是好醬油,放心買。買醬油看3個關鍵關鍵一:生產工藝發展至今,醬油有釀造醬油、配製醬油2種,配製醬油是利用成品釀造醬油,加上多種添加劑進行「二次勾兌」,大廠家也會生產高價的配製醬油,買的時候要注意,要買就買釀造醬油。
  • 化學醬油會傷身、致癌?純釀造、薄鹽比較好嗎?2招安心購買醬油
    醬油是烹調時必備的調味料之一,但市面上的醬油有純釀造醬油、釀造醬油、速成醬油、水解醬油、混合醬油,還有低鈉醬油、低鹽醬油、薄鹽醬油等,多種醬油選擇,到底如何安心購買醬油呢?不過,傳統醬油製造從原料到上市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不僅耗時、也耗工,許多業者為了節省時間,利用鹽酸將原料脫脂大豆中的蛋白質水解成胺基酸,製成所謂的化學醬油。化學醬油只需要3~7天的時間,但原料脫脂大豆殘存的微量脂肪,也會因為鹽酸而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進而反應形成3-單氯丙二醇,通過現代製程,可以將其去除。
  • 醬油吃多了皮膚變黑還致癌?醬油:這鍋我不背
    對於醬油,市面上也流傳著比較「奇葩」的言論,有人說經常吃醬油會使自己的皮膚變黑;受傷後傷口恢復的過程中也不可食用醬油,否則也會導致傷口變黑。真的如此?難道自己現在皮膚這麼黑是和醬油有關?還有傳言說「吃醬油會致癌」。吃醬油,有些事情需要您知曉。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和醬油有關的那些事。各位看官,搬個小板凳坐好啦!
  • 拍照擺「剪刀手」會洩露指紋?今年十大謠言你中...
    無醬油代碼的醬油致癌? 謠言日前,「醬油致癌」的消息在網上被熱議。消息稱,國家衛生部門公布:國家標準的糧食釀造醬油有國家標準代碼 GB18186,沒有的是化學黑焦糖勾兌,食用後會使人患上肝癌。 真相據新華網消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標準管理處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他們從未發布過與網傳消息相似的公告或新聞。
  • 買醬油時,只要包裝有這幾個數字,不管什麼牌子,都是優質好醬油
    豆渣其實就是大豆被提取豆油後的產物,它的價格比大豆要便宜很多,有些生廠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都會選擇用豆渣來做原料,而用完整的大豆釀製的醬油,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風味物質,口感也會更加醇香。所以如果對醬油有更高口感的要求,建議選擇配料表中只用黃豆的醬油,而對配料表中含有脫脂大豆的醬油合情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