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一個被「快節奏、競爭激烈」等類似字樣充斥著的時代,尤其出生在這個時代的孩子,可能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入到備戰狀態。
【TVB2016年紀錄片《沒有起跑線》中,對於孩子的教育規劃,出了兩句名言:贏在射精前,贏在子宮裡。直到現在仍然為人津津樂道,去年還為此上過熱搜,引起了一波討論熱潮。雖然內地沒有這麼誇張,但「不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也已經深入人心。】
圖片截取自網絡
人們常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所謂「計深遠」就是「做規劃」。
在人才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不分性別、國籍、膚色,教育是孩子們的第一個戰場,工作是孩子們的第二戰場。在這些戰場上,經濟基礎起了決定性作用。經濟基礎可以決定孩子上什麼樣的學校,可以決定孩子畢業之後是否能按意願選擇工作。
從幼兒園到工作整個過程,可能要跨越二十幾年的時間。意味著這是個周期長且又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提早為孩子做好規劃,至少可以使孩子的一些人生重要階段不受到太大影響。
尤其教育支出是一筆剛性支出,必須安全可靠,專屬性強。還要跨越將近20年的時間,就還要考慮到通脹、保值。
有一種金融產品可以完全滿足這幾點要求,甚至還能提供更多的附加值。那就是教育金。
教育金是商業保險中的一種理財險種,雖然名為教育金,但能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規劃教育經費,還可以規劃創業金、婚嫁金、養老金等。
拿目前市場上的一款產品舉個例子:假設某家長為1歲女兒規劃教育金、婚嫁金或者創業金
保障至30歲,躉交100萬
利益演示數據表
由以上兩個數據可以得出:
*女兒18至24歲,每年可領取20萬作為教育金,累計領取140萬
*女兒30歲,每年可領取101.1萬作為婚嫁金或者創業金
*若女兒在保險期間不幸身故,至少可以領取100萬
現在市場上的理財產品琳琅滿目,為什麼要選擇教育金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計算過,孩子順利完成本科高等教育需要多少資金支出。根據各大網絡數據調查資料顯示,以現在的教育標準以及消費水平,可得出以下大致結果:
21世紀,別讓孩子輸在規劃上
在做資料整理的時候,我也著實被驚了一下。這些資金都是需要家長準備的必備資金,為了子女的將來考慮,我們更不能懈怠。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面對鋪天蓋地的誘惑性引導消費的廣告,想要做到理性消費太難。衝動消費、過度消費已然充噬了我們的生活,想要攢下錢也太難。
由於教育金不是短期理財產品,講究的長期增值,並且有多種繳費方式可以選擇(躉交、1年、3年、5年等)。投保之後,如果想要提前退保,會損失比較大,所以具有強制性儲蓄功能,建立細水長流的專款帳戶。
儲蓄和消費在正常情況下是互斥的。有了強制儲蓄的意識,消費意識會本能的被約束。
教育金屬於金融理財產品的一種。和其他金融理財產品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安全穩健,可以在特定時間提供所需現金流。
教育金的收益都會體現在合同上,具有絕對兌付的法律屬性。且保險公司也受相關政府部門的特別監製和管理。不用擔心會本金虧損、公司倒閉的風險發生。
誰都不能預測風險,也不能保證家庭未來的經濟狀況如何。在家庭經濟出現一些不可控的負面情況時,教育金會作為專款專用的現金流,保證孩子的教育質量不被影響。這是其他任何理財產品都無法與之相比的優勢。
在做長期資金規劃時,必須要考慮的兩個因素就是:利率下行和通貨膨脹。銀行利率從二十多年前10%左右到今天2%左右的情況說明,鎖定長期利率的重要性。
倒退20年,如果有年收益率在8%、9%左右複利遞增的理財產品,而你又能預知今天的市場行情,相信你會毫不猶豫的購買。這個也確實是那個時代「年金」類產品的真實情況。
還有通貨膨脹。關注一下近些年來的CPI指數,就會發現,長期通脹不可忽視。況且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都受到打擊。經濟也有可能出現滯脹的現象。
面對複雜不穩定的環境,儘早讓一些生活必需資產進入安全區是非常必要的。教育金就是很好的選擇,可以鎖定長期利率、複利遞增。抵禦利率下行和通貨膨脹。
以上是教育金的主要功能,除此之外,教育金還有很多附加值。
Ⅰ、 終身帳戶
教育金能配置一生的現金流。
陪著孩子經歷人生四大苦:生、老、病、死。代替父母成為呵護他們一生的禮物。
Ⅱ、 投保人豁免
教育金有投保人豁免功能。
如果在繳費期間投保人因一些原因不幸離開,那後期的所有保費都將豁免,但保單的所有權益被保險人依然完全享有。
Ⅲ、 第二投保人
教育金可以設置第二投保人。
如果原投保人不幸離世,孩子又沒有成年。第二投保人可以成為正式投保人。
對於一些會涉及遺產繼承的客戶來說,這個可以有效避免保單進入到遺產分配中去,非常有利於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
Ⅳ、 規避婚姻風險
教育金是完全屬於孩子的個人財產。
有了婚姻之後,也不會成為夫妻共同財產。
寫在最後
1、 教育金具有強制儲蓄、專款專用的優點。對應的就是靈活性低的缺點,短期內是無法領取的。建議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高保額,增加現在家庭經濟壓力。
2、 教育金是長期理財產品,強調安全穩健。無法追求高利益。
3、 建議遵守保險配置原則,先大人後小孩,先保障後理財。畢竟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保護傘,生命是一切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