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真的好嗎?

2020-12-16 劍客談教育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真的好嗎?

印度電影《起跑線》,講了一對在平民區做生意發了大財的富人夫妻,為了讓女兒上知名的私立幼兒園,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不輸在起跑線上,他們想盡了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辦法。購買學區房、找入園掮客、賄賂園長,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後來搬到貧民窟假扮窮人,去竊取窮人孩子的入園資格,卻傷害了真心幫助他的窮人朋友。善良的窮人朋友為了他們的孩子,放棄了舉報,感動了夫妻倆。

故事裡充滿著年輕的父母對於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但看完之後,仔細品味,才發現導演其實想表達的是所謂的起跑線不過是家長們自己放大了的、自己嚇自己的!

孩子的起跑線嚴格說起來,並不在學校教育的起始和過程中,而恰恰是家長以及家庭教育的萌芽時期。從生物遺傳學上說,家長的基因決定了孩子奔跑的速度和距離;從社會學上說,家長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地位決定了孩子奔跑時穿戴的設備;從教育學上說,家庭教育決定了孩子奔跑的起點。所以說,輸在起跑線上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家長把對自己的不滿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完成自己的心願,彌補自己過去的缺憾。比如從小缺失了音樂教育的總想著要讓孩子成為鋼琴大師、小提琴王子;不會講英文的家長就一心想讓孩子說一口標準的美式英語;羞於在人前露臉的家長就無論如何也要給孩子報個主持與表演……

家長們都拼命想給孩子提供自己認為的更好的平臺,拼命要把孩子的起跑線往前挪,卻沒有想到自己恰恰是孩子最大的掣肘,如果孩子完全按照家長的想法去發展,最終一定無法突破家長的想像空間。試想,一個從來也沒有出過國的人,又怎麼能想像得出國外的情景呢?一個才剛剛腰包鼓起來的人,又怎麼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貴族生活呢?

所以,家長們不如結合自己和孩子的實際,順其自然,讓孩子自由地發展,家長只在一邊扶持、引導、規範、鼓勵和鞭策,拋開那條令人焦慮的「起跑線」,不去跟其他人盲目攀比,而是讓孩子走適合自己的路,他們才會走得更快、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別輸在起跑線」的教育理念真的好嗎?家長究竟該怎麼做?
    「不要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但是後來很多人冷靜分析了以後,有的人覺得對有的人覺得不對,無法反駁,每個事物都有正反面,今天我們就這這句話來討論一下。起跑線在那裡,誰家的孩子都躲不開,現實和現實是不存在的,有不能理解的人,起跑線不是都跑嗎?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有人說農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輸了嗎?
    有人說農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看未必。所謂起跑線,大概就是人們理解的條件和環境。農村的孩子,從出生到上學,再到成家立業。所處的環境、家庭的薰陶、接受的教育,確實與城裡有很大的差別(當然這是指以前)。
  • 你還相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教育口號嗎?
    文/魯鵬程家有兒女,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繃緊敏感的神經,因為很多父母都聽過「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響亮」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正在努力「實踐」這個所謂的「教育理念」。「起跑線」這個詞,本來是田徑比賽等相關活動專用術語,可現在竟然被「移植」進教育領域,居然還能迷惑住一大批父母,可見其「不簡單」。
  • 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孟母三遷談孩子的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已經無法考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中國家長中非常流行。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孟母三遷應該是最早的關於學區房的故事了,經過了兩千多年,但中國人的觀念也還是一樣,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教育環境,雖然房價已經高不可攀,但如果是學區房,似乎房價比周圍的再高一點也能咬牙接受。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因為很多時候,父母都聽過,「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響亮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正在努力「實踐」這個所謂的「教育理念」。 難道是真正的教育學家提倡嗎?我想聽到這個口號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家長去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的時候,聽到教育機構這樣說的吧。 鄰居張姐在她的女兒兩歲時,就給孩子報了舞蹈班,三歲給孩子報鋼琴班,現在孩子6歲了,開始報了英語班,張姐經常說這樣的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女孩子從小多學一些才藝,將來對她的人生會有幫助。
  • 教育界最大的「謊言」: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竊以為是這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伴隨著這句「謊言」的誕生,可以說無數的家長為之折腰,花費無數心血、精力、金錢,陪伴孩子,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都是不同的,每一年高考,能夠進入名牌重點大學的學生,也還是鳳毛麟角。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是教育的一個偽命題
    所以,中國家長眼中的教育就是學業水平的出類拔萃,充其量拓展到音樂、美術等技能的獲得,關於道德品質修養的教育卻被廣泛忽略,生活能力的養成教育更是無人問津。這些觀念自然催生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中國式教育的「金科玉律」。
  • 對孩子來說,「不輸在起跑線上」真的那麼重要嗎?
    更可悲的是,這些盲目的家長給孩子儲備的不是知識,而是題目而已,只是一道道做的題目。他們的孩子知道自己喜歡上的小花叫什麼名字嗎?他們知道不遠處停在電線桿上的鳥兒,它的家在哪裡嗎?他們知道小貓在地上打滾的時候,是想讓她跟它一起玩嗎?這些難道不也是知識嗎?父母一廂情願的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一隻威武的獅子,但他們或許不知道的是,他的孩子有多麼想成為一隻大鼻子野豬。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至理名言還是偽命題?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到底有沒有什麼問題?羅媽媽覺得,這句話本身沒什麼問題,但是需要看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再來回歸「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問題,大家細品下,是不是有點這個意思?如果是少部分家長「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覺得一點問題都沒有了,如果所有的家長都「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是不是最終把孩子壓垮了?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真的知道這個起跑線在哪嗎?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到底是不是最大的謊言呢?我認為這句話不是謊言,只不過是商家偷換概念,用錯了對象。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並不是折騰孩子,而是在折騰家長自己,因為你孩子的起跑線就是你自己。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誤導愈演愈烈,學科教育幼兒畫在商業助推之下全線發力,家長們相互裹挾著隨波逐流,且「以愛之名」。不知何時起,「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悄然崛起,愈演愈烈,來得如此措手不及,一時間,人心惶惶。孩子言語、行為、身體、心智等方面發育稍有滯後,家長們就歸咎自身,埋怨自己,埋怨另一半沒有給孩子最好的,讓自家孩子在起跑線上落後一步。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你,如今後悔了?
    但是在她6歲開始上一年級的時候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入學沒多久的時候,貝貝的適應能力的確很強,很多同學不知道的東西她都會,應該算的上班上的佼佼者,但是漸漸的她對學習失去了積極性,開始的優越感讓貝貝覺得學不學都無所謂,上課總是走神,漸漸的她的成績就就開始下滑了,老師對她的評價也是越來越差。所以每每提起孩子的教育,我的這位朋友都後悔不已。
  • 深思: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是爹媽「不行」嗎?
    01之前,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謊言?」話題一出,立馬引起廣大網友激烈的討論,回答是的有,回答不是的也有,網友各抒己見,表達著自己的看法。是啊,誰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可是如果你的經濟能力、學識修養、道德三觀、眼界品味從一開始就輸了呢?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條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可以堪稱教育界的名言。:「大山裡的孩子真的很難走出來。」所以說起跑線在富人手裡,這可能就是一個接受自己和孩子都是普通人的藉口。沒有絕對的起跑線,只有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和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錯,人生沒有起跑線,任何時候都是起跑線
    那位發宣傳頁的老師就「教育」了我: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就已經開始上了,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想真是可怕,才二年級,就應該為小學畢業做準備。雜七雜八的課程包羅萬象。奧語、奧數,英語,遊泳,跆拳道、羽毛球、足球、籃球、小主播、鋼琴、吉他.......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不存在的。
  • 你的孩子真的輸在起跑線了嗎?
    ,他們利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打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幌子向你推薦各種培訓班,向你灌輸一種任何興趣都是需要培養的意識,而且要像他們的那樣專業培養。他們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總有一樣是你感興趣的,不幸的是,很多家長給孩子挑選的培訓科目孩子根本就不喜歡,反正就是家長覺得孩子喜歡這個就選了,有沒有用沒有關係,先報一個再說,別人某某家孩子不是已經上某某培訓班了麼?我們也要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 不尊重孩子生長規律的教育,早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就是「基因給你的東西」,或者說,就是天賦,是先天的,而教育是後天的。「素質」不是後天的教育所能教出來的,能說有一種教育叫「天賦教育」、「基因教育」嗎?從中小學教師到家長再到學生,這個鼓吹也是不能落實的。很多時候,我們說「素質教育」,就是要學生多學點音體美,這個真的很荒誕,按他們這個說法,素質等於能力,可事實上,素質和能力根本是兩回事。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能有個更好的未來可謂是煞費苦心,嘔心瀝血。可事實是絕大部分家長越來越失望,自己的孩子怎麼與自己期望的樣子越來越遠呢?他們可以歸咎於老師和爺爺奶奶,歸咎於社會環境、教育制度等等,就是沒考慮過自己作為父母的問題。柳媽今天想說的就是父母要領著孩子在起跑線上 沿著正確的方向起跑。這個正確的方向就是從孩子能聽得見聲音開始時就要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影響。
  • 暑假補課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別把起跑線理解錯了,暑假也就白過
    我們家長喜歡在暑假給孩子報班學習,理由是:別人都報,你不報,開學就你輸了,想贏在起跑線,就得去補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成為了家長們為孩子教育投資的最好理由。可是什麼是起跑線呢?孩子的學習環境,接受的教育資源,甚至是提前學的知識?我們對起跑線的不同理解,其實都是為孩子傾盡所有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