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輸了嗎?

2020-08-27 英山人

有人說農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看未必。所謂起跑線,大概就是人們理解的條件和環境。農村的孩子,從出生到上學,再到成家立業。所處的環境、家庭的薰陶、接受的教育,確實與城裡有很大的差別(當然這是指以前)。

表面上看起來,農村的孩子、吃的沒城裡好、穿的沒有城裡好、吃的苦、比城裡孩子多。農村的師資力量、教學質量、比城裡差,等等,好象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實際上,不一定是壞事。農村的孩子,進入高等學府的不比城裡少,只會更多。正因為城裡的條件比農村好,城裡的孩子容易養成懶散和享受的習慣。當然這不是絕對的,要看家長怎麼督促和引導了。

農村的孩子,從小就參加勞動鍛鍊,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吃足了苦頭,受夠了艱難,渴望美好生活的欲望,更強烈,深諳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先天不足,只好用刻苦學習去彌補。激發了鬥志,往往後來居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成才之後的農村孩子,當初所謂的輸在起跑線上,在工作和生活中,就轉化為優勢了。農村的孩子,從小在磨鍊中成長,在砥礪中前行。出社會後,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更從容。心裡承受能力強,心志更堅定,這是磨鍊帶來的好處。

農村的孩子,沒有父母長輩的關係網,就沒有依賴思想。要想有所作為,有所成就,全靠自己拼博努力,去創造。小時候的經歷和磨難,便成為了事業的奠基石,登峰的階梯。

人之一生,何其短暫。成才與否、成就的大小,不決定於起跑線。所謂的起跑線,只不過是自己的心理防線。要看你怎樣利用,怎樣去突破。就算真的有起跑線,你遠遠的站在別人的前面,如果不知把握,只會成為一時的沾沾自喜。而輸了的起跑線,會成為別人追趕的動力,厲志的源泉。

表面看,農村的孩子輸了起跑線,看一時、確實如此。但若是用一生去體驗、去詮釋,農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嗎?沒有啊!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寶貴意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探討三農問題,敬請關注三農優質創作者:英山人。

相關焦點

  • 農村孩子容易輸在起跑線上,退休老師無奈道出:的確是真的
    農村孩子容易輸在起跑線上?退休老師無奈道出:的確是真的!我們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農村的孩子卻往往都輸在了起跑線上,退休老師說的這些原因想必大家也都深有體會了。第一,父母的影響農村很多家長都是小學或者初中學歷,有的甚至沒有上過學。本來就沒有什麼文化的父母能教育出來有文化的孩子嗎?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真的好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真的好嗎?印度電影《起跑線》,講了一對在平民區做生意發了大財的富人夫妻,為了讓女兒上知名的私立幼兒園,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不輸在起跑線上,他們想盡了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辦法。
  • 農村孩子為什麼不如城市孩子?專家:是輸在起跑線上!
    因為自己生活在農村是經歷少,見識短?是因為膽怯不自信?或許真的是因為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區別!曾經就有專家跟蹤調查過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區別。結果是城市孩子完勝!一、審美!從小都是班上成績最好的那幾個,一直到初中畢業都是全校前幾名。中考順利考入縣裡一中,進入高中,從各地來的學生,城裡的、鄉下的混入一班。現在才知道真的有區別:在學習上,不管怎麼努力也趕不上來自城裡的孩子!(因為他們從小各種補習班,基礎非常好。)
  • 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孟母三遷談孩子的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已經無法考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中國家長中非常流行。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雖然房貸和借款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還清,但似乎已經看到孩子在學區房出生,且生在了一個相對較高的起跑線上,順理成章的上了雙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高中,清華北大已經在招手了。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完整的看一下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經過三次搬家搬到了學堂旁。
  • 你的孩子真的輸在起跑線了嗎?
    ,他們利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打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幌子向你推薦各種培訓班,向你灌輸一種任何興趣都是需要培養的意識,而且要像他們的那樣專業培養。他們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總有一樣是你感興趣的,不幸的是,很多家長給孩子挑選的培訓科目孩子根本就不喜歡,反正就是家長覺得孩子喜歡這個就選了,有沒有用沒有關係,先報一個再說,別人某某家孩子不是已經上某某培訓班了麼?我們也要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 對孩子來說,「不輸在起跑線上」真的那麼重要嗎?
    更可悲的是,這些盲目的家長給孩子儲備的不是知識,而是題目而已,只是一道道做的題目。他們的孩子知道自己喜歡上的小花叫什麼名字嗎?他們知道不遠處停在電線桿上的鳥兒,它的家在哪裡嗎?他們知道小貓在地上打滾的時候,是想讓她跟它一起玩嗎?這些難道不也是知識嗎?父母一廂情願的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一隻威武的獅子,但他們或許不知道的是,他的孩子有多麼想成為一隻大鼻子野豬。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的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作者:積極的麥子經常會聽到許多家長,包括老師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去跑線上。」然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就會瘋狂地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到最後,搞得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極大地厭惡和排斥。
  •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孩子考試結束後最害怕的是什麼?」有人說是考試成績下來的那一刻,但更多人說的是害怕考試完開家長會。為什麼會害怕開家長會呢?因為優秀拔尖的孩子畢竟是少數的,多半的家長在會後,會各種指責孩子,這裡問題,那裡錯誤,這樣的家長其實大多是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真的很爭氣」的同時,恨鐵不成鋼地發洩自己內心的情緒。所以一到開家長會,很多孩子都戰戰兢兢的,內心充滿了焦慮。可是,「別人家孩子」真的就比自己家孩子優秀嗎?說好的同一起跑線起跑,為什麼有的孩子坐起了奔馳?
  •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古怪的命題
    印度有部電影,叫《起跑線》,影片講述的是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看得出,我們的孩子一生下來就站在了起跑線上。有的人說還要更早,從胎教開始。一群人在比賽場,站在同一條線前準備開跑,那條線是起跑線。
  • 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
    「我們不想一開始就把自己所有的體力、精力耗掉,不想急著衝刺,我們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上的花費也越來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學區房也應運而生,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甚者,有人花費巨資購買一間不能住人的倉庫當學區房,就是為了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晨語|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今日關鍵詞:起跑線。也不知道從猴年馬月開始,出現了一句話: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真的害人啊!不知道害了多少孩子和家庭。我從事心理工作十幾年真的發現這句話其實只說了一半,後面半句應該是如果不輸在起跑線,那麼很快就會死在跑道上。人生哪裡有什麼起跑線,每個個體都是有差異的,全世界的小孩一起學數學,難道個個都能成為數學家嗎?
  • 深思: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真的是爹媽「不行」嗎?
    01之前,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謊言?」話題一出,立馬引起廣大網友激烈的討論,回答是的有,回答不是的也有,網友各抒己見,表達著自己的看法。是啊,誰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可是如果你的經濟能力、學識修養、道德三觀、眼界品味從一開始就輸了呢?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不怕輸在起跑線,就怕停滯不前
    總是有家長說:「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也有人說:「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起跑線就決定了終點?贏在起跑線,就能一直贏了嗎?一、莫言輸在起跑線,堅持前行贏在終點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世界著名作家莫言,他有一句名言:「當時光碾過青春,我將以快樂註解悲傷」。莫言在小學五年級時輟學,十二歲時已經參加生產隊繁重的體力勞動了,並且在農村生產隊勞動長達10年之久。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不知道什麼人,什麼時候,提出了一條並沒有什麼理論依據的觀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自從有了這條線,多少家長奔波這、焦慮著;多少孩子負重前行,挑起了與年齡不相符的重擔。可這條起跑線到底在哪裡,誰也不知道。
  • 父母課堂——鄭淵潔:請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01近年在教育領域對家長誤導最嚴重的一句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超前大滿灌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揠苗助長。倘若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但是,「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例如百米賽。
  •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到底對不對?
    一些教育機構為了招攬父母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賺錢,就想盡一切辦法找好的宣傳語,反覆誇大這句話「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先說說這句話的害人之處!「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讓很多家庭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導致了社會的攀比之風,很多家庭明明不需要報輔導班和培訓班,但是面臨身邊鄰居和朋友的討論,慢慢被影響,也開始為孩子報各種班,導致了孩子正常的生活狀態發生改變,性格也會收到影響,活的會更加壓抑,這種壓抑有可能產生性格上的變化,嚴重了會造成性格扭曲!
  • 為什麼「不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偽命題」?
    」的完整表述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輸在起跑線上」的邏輯前提是另外一句同樣具有中國特色的口號,叫做「知識改變命運」。因為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怕孩子的命運被改變得慢,或者怕改變得不夠徹底,因此有人進一步提出諄諄警告曰:「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輸在起跑線上」在現實生活中直接導致了兩種同樣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一是無限度地提前施教時間——早教;二是拼著比著加大對孩子學習的時間投入和經濟投資——補課。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能會讓孩子輸在終點線上
    撰文 | 丁玖十年前我回國時,讀到《文匯報》2009 年5月9日刊登的北京理工大學教育專家楊東平的文章《奧數熱、擇校熱是不治之症嗎?》。該文批評了在中國膾炙人口的一句口號: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十年過去了,這句違背教育基本規律的口號依然響徹雲霄,成為數不勝數的教師、家長教育孩子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