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萊爾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3月22日,資本額約人民幣4億元,年營業額約人民幣45億,現有1300家門店,是臺灣第三大便利店企業,也是臺灣唯一沒有外來Known-How支持的本土連鎖便利店體系。
萊爾富自2013年8月在上海成立分公司(上海萊泉企業管理諮詢公司)以來,本著分享臺灣便利店的經營模式經驗,積極與大陸各地具有實力或潛力的便利店業者做技術的合作。
我想與各位業界的先進們,先分享兩條便利店的經營鐵律,以作為演講的核心主軸
經營鐵律的第一條:經營需要過程,可以快,但不能跳過!市場的經營是需要有步驟的,不是看別人有甚麼,我馬上也要有甚麼。就像摺紙鶴一樣,是需要十八個步驟才能折出來,少一個步驟都不行。
經營鐵律的第二條:學習有三個階段,模仿→研究→創新。目前看到大陸便利店的業者,學習力都很強,但大都只停滯在模仿階段,模仿並沒有甚麼不對,但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我們要將學回來的東西加以研究,知其然還要知所以然,方能產生出新的東西,這新的東西,才是企業的價值所在。
以下分享的六個主題,是我這兩年來,與各地企業領導或老總交流後,最常溝通的六個問題所在。
1、門店營業面積愈大愈好嗎?
根據日本MCR協會的定義,便利店營業面積應該在60-200平米之間。故臺灣早期的營業面積為100到200平米,後來發現此定義也非符合臺灣的現狀,故將營業的面積縮小到50到100平米,但這五年來又產生變化到100到300平米。
那臺灣CVS的營業面積為何要變大呢?其實說穿了,或許大家不信,初始的動機只是為了降租金!何以店面大租金卻變便宜了?這個不是很矛盾的嗎?那是因為三角窗的店面租金太貴了,房東們往往吃定便利店的開店需求,做不合理的租金遞增,造成便利店只能在租金期滿後,被迫往原店址的周圍附近做店址的轉移。
但沒想到是,平麵店的租金,竟然比原址便宜許多,甚至還低於原址的一倍,故我們便在此基礎上將店面予以加大甚至一倍,且在多出來的空間裡,做品類的擴增與品項的齊全,或設置廁所與加入座位區,讓顧客有更多的消費選擇與有更舒適的休憩空間。但沒想到的是,此做法卻讓顧客產生大大的好感與認同,進而產生了業績的大幅提升。
但我要強調的是,這種移點是有前提的,此三角店面移至平麵店的做法,最好是在該商圈深耕了一段時間後,再將此店做轉移變大,方能有較大的效益產生。若只是單獨將店面變大,而非選擇較好的立地,業績是不可能有好的表現。
2、為何要有顧客休息區?
事實上,這個問題是上述問題的延伸,為何要有顧客休息區?就是因為這個店太大了,沒有這麼多的貨架擺設,沒有這麼多的商品販賣,所以擺上幾張桌子幾張椅子,來填補多餘的空間。
但同樣讓我們意外的是,讓顧客在店裡休息,讓顧客在店裡面吃東西,吹空調聽音樂,享受舒適的食憩空間,更是造就了顧客的好感,業績也是大幅的提升。讓我們不禁感嘆,在創新的過程中,美麗的成果,總來自於處理許多困難後,所產生的意外驚喜。
但我還是要強調的是,此座位區增設也是有缺點的。顧客容易吵雜髒亂,或成為交易、聚會場所,此舉將造成門店在店務維持上的困擾。但也有店家自己會將此座位區,當成促銷商品區,或當成門店庫存區,此舉亦已侵犯顧客的食憩空間。
3、要不要開發鮮食品?
開發鮮食的關鍵所在是食品安全衛生。從基地到專業工廠,到物流系統,到門市管理,都須層層的把關與檢測,方能確保商品的質量。便利店所賣的鮮食品,通常是由自己的中央工廠所製造,若在食用上產生問題,不僅要賠償顧客,更可能的是嚴重傷害到自己的品牌與商譽。
其次我們是要思考的是,如何經營鮮食品。鮮食廠要獲利,產能是關鍵!而產能又來自門店的銷售,所以店長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店長往往因為擔心報損就訂得少,訂得少就賣得少,賣得少就訂得更少,如此地惡性循環,最後就越來越差。故怎麼樣去教育店長維持門店的基本陳列量與銷售量,更是是鮮食是否能經營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4、需不需要PB商品?
PB商品的本質是建築在原有品牌的基礎上。換言之,它是現有企業品牌的延伸。實施條件有三條,企業本身必須具有較高的商譽,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網絡優勢,商店對商品質量必須有足夠的控制能力。
目前在市場上,做得最成功的企業有7-11、家樂福、沃爾瑪,他們都是最符合這三條的。故如果你做得到這三條,那你也可以做PB商品,否則不要貪求此低價高毛利率的正面效益,而忽略了事後賣不出去的庫存或報損問題。
至於PB商品適合哪些品類呢?建議是普及性較高的商品,如洗衣粉、沐浴露等,或忠誠度較低的商品,如紙杯、衛生筷之類的,還有企業獨特開發的商品,如鮮食、麵包等商品。
5、O2O如何跟進?
O2O的經營模式,需有三格條件~網上商城,支付工具,與物流配送。總的來講大陸企業做O2O的商城有,淘寶網、京東商城;支付工具有支付寶、微信支付;物流配送就是快遞。由快遞直接送到消費者的手上,或送到店家讓店家送至顧客手上,這個是大陸的O2O的模式。
臺灣的O2O經營模式,網上商城,比如有PChome、博客萊,他們都做得非常好,當然也有各通路自建商城,但成效都不盡理想。支付工具是信用卡、在線ATM、電子貨幣包;物流配送則是由快遞公司,或由各通路自建物流配送。但臺灣的O2O是從網上商城直接有接受平臺,把訂單直接到物流,物流直接送到門店,門店讓消費者自己來取(臺灣很少送到消費者的手上)。
但於5年前,我們研究強大的物流體系是不是還有一些空間可以發展。故我們利用渠道的優勢,讓消費者可在A店訂貨,在B店取貨。或讓一些賣家可在A店寄貨,讓買家在B店取貨。此舉造成臺灣快遞業者很大的衝擊,便利店的物流體系,正逐漸在侵蝕快遞業者的市場,造成臺灣快遞業者經營得很辛苦。
而O2O的未來發展趨勢?個人認為,在大陸O2O的三大關鍵~網上商城已夠大夠強了,我們就別玩了。而支付工具更是沒得玩了,老早就被這些巨大的支付工具給綁定了。而我們還能做的,就只剩物流配送了。我們應該把物流做強大一點,讓自己物流能仿造臺灣模式來配送。讓消費者可在A店訂貨,在B店取貨。或讓一些賣家可在A店寄貨,讓買家在B店取貨。我們的店這麼多,難道還擔心天網不落地嗎?
6、開放加盟真的好嗎?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做加盟了,但要怎麼樣做,更是一大學問。在臺灣的加盟都是代管性質,實際的所有權都歸企業擁有。企業看重加盟主的四個能力:管理能力、創造經營、組織力量、成本管控;加盟主看中企業的經營技術、專業知識、商品開發、設備機臺的資源提供。雙方互取所需,利益共創,利潤共享。
連鎖加盟的特徵,統一訂貨,統一進貨,制服,商標,經營形態,價錢、系統、管理體系,物流配送,營銷活動,督查輔導等都是必有的特徵,具備了才能稱作是完整的加盟總部。
加盟體制下仍有不斷的問題產生,總部最好要有一個專司的單位來處理加盟主的問題。而加盟主的問題通常有以下幾點,有獲利不佳,擬解約或要求總部補貼,對總部政策的抗爭,投訴區顧問的管理能力或風格,異質店加盟主的管理問題,加盟主向外部廠商進貨或私下轉讓經營權等問題。
(龍商網 陳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