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見不鮮的路牌錯誤,讓網友們忍俊不禁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5日訊(記者 漆奇 實習生 王夢倩)菊樂路寫成「JUELE ROAD」,賴家新橋路口站標註為「Naijia Xinqiao LuKou Station」,雙流機場候機樓翻譯成「hou machine building」,屢見不鮮的雷人錯誤出現在成都的街頭巷尾,比「小廣告兒」還頑固,穿梭於城市街頭,儼然已成城市形象的另一面鏡子。
即日起,川網發動「找茬」集結令——無論你在成都市區任何一個旮旮角角,只要你發現了公共場所的設施路牌或公交站牌有出錯的情況,隨手拍下照片寫下地名並@四川新聞網,就可以獲得四川新聞網為您準備的紫荊電影院電影票兩張,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哦!
「Chinglish」和「川普」當道
路牌標識錯誤五花八門
「錦江近百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裡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唐張籍一首《成都曲》,描繪出古時成都古橋新園交相輝映,酒家遊客的縱情肆意市容百態。而現在的人提起成都,談笑間一句「成都,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也流露了對這座城市的深厚情誼。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成都,素來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的美稱,成功舉辦了2013年第12屆全球財富論壇的蓉城,即將迎來第12屆華商大會。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成都也向中外遊客展現了她巴適安逸生活的一面。
外國人越來越多的成都街頭,也漸漸換上了中文與拼音的雙標識路牌,對於頻頻出鏡的路牌出錯,川網記者粗略統計,分為以下幾類情況:
一,讓人哭笑不得的「Chinglish」。早前川網報導《雙流機場大巴現雷人「中式」翻譯英漢混搭遭吐槽》中,雙流機場候機樓翻譯成「hou machine buildin可謂是讓人捧腹大笑,這個混搭風走得真是雷人程度超過lady gaga。
二,渾然天成的拼音錯誤。菊樂路寫成「JUELE ROAD」,賴家新橋路口站標註為「Naijia Xinqiao LuKou Station」一個中間多了一個「e」,一個直接鼻音邊音不分,讓網友不禁大呼:都是川普惹的禍!
三,頑固的錯別字頑強生存。钂鈀街vs鏜鈀街,你也傻傻分不清楚吧。但是,「钂鈀(tangpa)街」是這條街道名稱的正確寫法和讀音。民俗專家表示,钂鈀街名字有來歷,古時僧侶們有一種很厲害的兵器,叫做「钂鈀」,放在大慈寺裡,後來這條小街就因此得名,成了現在的「钂鈀街」。
網友調侃路牌錯誤
街道名片可管中窺豹
@萬俊華:如今許多外國人能用流利普通話與我們對話,國人對英語重視的同時,更不能丟了母語。醒目路牌出現低級錯誤,拜求速速改正。
@寂寞的老大:杯催的一天,父子倆都在補胎,路牌出錯,騎了一百一十公裡才到武鳴縣,路爛,渾身是泥,到武鳴時,老爸又遭胎了,杯催阿!
@晚安小妹告別豆瓣咯:小學作文寫錯字了還要扣分,路牌出錯了單怕要扣錢吧。
一個小小的路牌出錯,除了引發市民的戲謔與調侃,更是一座城市文明形象的折射。作為街道「名片」的路牌,更多時候發揮著指引的作用。對於城市而言,規範、優美的路牌是街頭文化的組成部分,建設文明城市,更要杜絕錯別字和不規範用字。
語言漢字的使用有法可依,2001年1月1日,我國頒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該法明確規定:如果不按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和標準使用漢語文字,公民可以提出批評和建議。城市公共場所的設施和招牌、廣告用字違反本法有關規定,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隨手拍#川網「找茬」集結令
做成都文明形象的捍衛者
即日起,川網發動「找茬」集結令,我們將匯總到的錯誤情況交至相關單位部門,督促其完善解決錯誤情況。就愛面子工程,就要斤斤計較。一起做成都面子的捍衛者,給成都城市形象一張巴適的名片。
活動參與方式:成都市區(三環內)公共場所的設施路牌或公交站牌有出錯的情況,隨手拍下照片寫下地名並@四川新聞網。
活動持續時間:截止於7月18日。
本活動解釋權歸四川新聞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