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雖可防可控,但因為疫苗接種率低,每年國內新發病例不僅佔全球1/3,還有超5萬人因此失去生命。記者今天獲悉,好在國產疫苗加速入局將緩解一針難求的局面,目前國內進入臨床的HPV疫苗已有40餘個,其中進入III期臨床的就有16個。
今年11月世衛組織啟動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這也敦促我國儘快推進宮頸癌防控工作。這次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就此舉辦了「HPV疫苗與宮頸癌防控」全球健康與創新傳播研討會,與會專家普遍呼籲,我國應加速將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早日在全國範圍內消除宮頸癌。
北京協和醫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喬友林在會上介紹,無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近年來宮頸癌都持續上升,發病年齡也不斷提前。「從去年的數據看,我國有近11萬新發宮頸癌病例,以及近5萬的死亡病例。」喬友林說。
喬友林稱,目前全球已有110個國家和地區將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部分國家發病率降幅高達90%。
世衛組織全球消除宮頸癌行動計劃工作組專家、國家癌症中心腫瘤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趙方輝在會上稱,目前我國宮頸癌防控策略只有篩查,沒有將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比例還比較低,我國也仍是每年宮頸癌新發病例最多的國家。
HPV疫苗接種面臨的另一個尷尬處境是疫苗短缺,部分女性甚至為打疫苗遠赴海外,經濟和時間成本大大增加。
在擔任國際醫療諮詢公司IQVIA(艾昆緯)大中華區衛生經濟與真實世界研究負責人前,謝洋曾任默沙東亞太與新興市場衛生經濟與真實世界證據總監,而默沙東正是全球最大的HPV疫苗生產企業。謝洋分析,我國如將HPV 疫苗納入免疫規劃,向9至15歲人群進行接種,粗略估算將涉及約5300萬人。而從16至45歲年齡段來看,我國會涉及約2.8億人。
他表示,面對如此之大的需求量,產能就成為了HPV疫苗大規模接種的門檻。而我國從2017年到現在,HPV疫苗總批籤發量只有約3000萬支。
好消息是國產疫苗入局將有效緩解疫苗「一苗難求」的局面。據謝洋介紹,截至今年12月,國內在研的2價疫苗有13個,3價疫苗有3個,4價疫苗有10個,9價疫苗有13個,還有2個11價疫苗,以及一個其他類型疫苗。其中進入III期臨床的就有16個。
據了解,這其中絕大部分由中企自研,涉及到北京生物、北京康樂衛士、北京安百勝、上海博唯、江蘇瑞科、浙江普康等眾多企業。
謝洋建議,藥監部門可適當考慮加快對於國產疫苗的審批速度,以解決一部分供需矛盾。
記者也注意到,雖然我國從國家層面尚未將HPV疫苗納入免疫規劃,但部分地區已出現先行者。今年8月鄂爾多斯市將準格爾旗作為試點,啟動了HPV疫苗免費接種項目,為13至18歲女性免費接種二價HPV疫苗,成為了全國首個政府免費接種HPV疫苗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