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在福州開幕
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中共福建省委共同主辦的「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今天在福州開幕。
來自100多個國家的約400位政黨代表以及駐華使節、國際機構駐華代表、發展中國家媒體駐華代表、智庫學者等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參會,共同研討「擺脫貧困與政黨責任」,共享減貧經驗。
在世界的目光前
為本次研討會
專門製作的視頻短片
《夢想照亮現實》
用8分半鐘的時間
真實生動地再現了
習近平總書記
在福建特別是寧德工作期間
帶領人民擺脫貧困的偉大實踐
▼
寧德的變遷
福建的發展
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
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夢想的
一個縮影
貧困是人類長期面臨的社會現象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
是聯合國2030年
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
擺脫貧困
福建有著怎樣的故事和實踐?
看夢想如何照亮現實
▼
夢想照亮現實
福建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
曾經工作過17年半的地方
是習近平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
孕育之地
正是在這裡
他帶領八閩兒女
開啟了擺脫貧困的偉大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
做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
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中國人民書寫了
嚮往幸福、追求幸福的
奮鬥史詩
面朝大海,背倚群山,位於福建東北部的寧德,曾經是中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區之一,集「老、少、邊、島、貧」於一體,全區九個縣有六個國家級貧困縣,是福建最貧困的地方。
寧德今昔對比↓
面對寧德的貧困狀況,在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習近平把帶領人民擺脫貧困放在首位,把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和精力都用在了攻克貧困上,提出「弱鳥先飛」「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等重大理念,親自倡導實踐「四下基層」工作制度等等,翻開了閩東扶貧開發和擺脫貧困的歷史性決定性篇章。
壽寧縣下黨鄉,昔日這裡無公路、無自來水、無照明、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習近平曾披荊斬棘,「三進下黨」,留下「異常艱苦、異常難忘」的下黨印象。
如今的下黨,路通了、村美了、民富了,從曾經偏遠的「閩東西伯利亞」變成了「紅色旅遊新地標」。
福建在全國率先實施造福工程搬遷,開創「換血」扶貧新路徑。
長年漂泊水上的連家船民上了岸↓
從沿海到山區,易地搬遷、再造家園的造福工程持續了二十多年。福建全省7300多個自然村被整體搬遷,172萬多人告別了惡劣的生存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業的長遠之計。
在福建寧德,各具特色的產業成為阻斷貧困發生的強大動能。
福鼎,中國白茶發源地之一。各種茶葉合作社和茶產業聯合體,成就了一個綜合產值一百多億元的優勢產業。
在霞浦縣海域,深水網箱讓「耕海牧漁」成為現實,從海帶、紫菜到大黃魚、鮑魚,水產品創造了超百億元的產值。
在古田縣,食用菌產業以超百億元的產業鏈產值,讓全縣70%的人口從中受益。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強調,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好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就大力推動黨員幹部到基層任職,目前已累計有5萬多名黨員幹部活躍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一線。
當年極度貧困、被形容為「一隻弱鳥」的寧德,如今產業興旺,百姓富足,經濟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從三都澳到賽岐港,依託優良海灣而建造的港口,以每年接近4000萬噸的貨物吞吐量,顯示了寧德向海而生的實力與雄心。
千億元不鏽鋼產業集群,為寧德崛起奠定根基;實現新能源應用的寧德時代,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企業。
寧德的脫貧實踐與經驗,助推福建全省決勝脫貧攻堅,邁向全面小康。
2019年底,福建全省1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01個貧困村,全部實現脫貧。今天,福建正實現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的新跨越。
2019年,福建經濟總量突破4萬億元,經濟增速7.6%,是中國經濟最具成長性和競爭力的區域之一。
續寫海上絲綢之路新輝煌的福建,正在實現「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時代發展藍圖。
寧德的變遷,福建的發展,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體現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政黨初心與使命,凝聚著習近平總書記為八閩人民擺脫貧困付出的巨大心血。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中國每年減少貧困人口一千萬人以上,為國際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經驗與中國智慧。
消除貧困,讓每一個人享有更具保障與尊嚴的生活,讓夢想照亮現實,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付出的努力與實踐。
◆來源:福建新聞聯播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在一個月內與本公號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