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兩歲了,一出去玩就不愛回家怎麼辦?

2020-12-24 三個好媽媽

現在的家長對於一個個聰明伶俐卻又淘氣萬分的寶寶有時候真的是又愛又無奈,家長常常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出門不願出,出去又不願意回來,每次在外面玩得起勁,家長都得費九牛二虎之力,使出渾身解數才能把孩子帶回來,做家長難啊,做一個淘氣寶寶的家長更難。

前幾天子玲收到一位媽媽的私信說:「我家寶寶快兩歲了,不愛回家 ,喜歡在外面玩,每次玩回來都要哭一場,跟他講道理也講不通。而且到外面喜歡跟小朋友們玩,見到小朋友就上去擁抱,然後就是愛親小朋友,有些小朋友不友好,不願意跟他玩,我覺得他特別可憐,又不知道應該怎麼教他。」

這個問題也是經常會被媽媽們問到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是孩子的規則意識建立和社交能力培養。

不愛回家

對於孩子活動規律的養成,我的建議是:提前約定、有限選擇和溫柔堅定三步走。

每次和孩子提前約定好目的地和玩耍時間,可以用一些有儀式感有好玩的方式,比如擊掌、拉鉤,讓孩子有自主感。

當到了約定的時間,而孩子不願意配合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有限選擇,並且告訴孩子每個選擇的後果是什麼,比如再多玩5分鐘,可能天就要下雨了,我們沒帶傘會被淋溼。雖然選項都是我們制定好的,但要讓孩子覺得她有自主權。

最後就是溫和而堅定的提出之前的約定,告訴她如果不按約定就會受到懲罰,讓她自己再做一次選擇。這時,孩子很有可能會產生負面情緒,我們可以安靜的陪伴和聆聽,不要過多介入。

沒有方法是一次湊效的,只要堅持下來,你會看到孩子的改變。

社交培養

因為看到媽媽有提到對於不友好的小朋友對孩子時,會覺得孩子也別可憐又不知道該如何教他。所以我想分享一下幼兒同伴關係發展的過程,打消媽媽的這個顧慮。

1歲左右的幼兒近半數的同伴互動是攻擊性、衝擊性行為。

1~2歲之間的幼兒對同伴的反應經歷了常常因為玩具、物體而發生互動的階段,到對同伴的行為能坐出反應並試圖支配同伴的行為的階段,再到遊戲中出現互動和互補的角色關係。2歲時同伴之間因為玩具發生糾紛的現象更為常見,兒童社會性遊戲增多,更願意與同伴遊戲。

所以說在孩子的這個年齡階段,他不會覺得自己很可憐,也不會覺得自己是不被小朋友不喜歡的,很快他就會忘了這個拒絕他的小朋友,興高採烈的投入到他喜歡的下一段遊戲中去呢。我給的建議呢,首先,媽媽這個時候可以站在旁觀的一個角度去觀察一下孩子和別的孩子的互動方式到底是什麼樣子。其次,下次再出門玩的時候,多帶一件玩具,讓孩子學會跟同伴分享玩具,進行互動遊戲,在遊戲中學會協商與合作。最後,如果媽媽有時間可以和孩子多進行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通過角色遊戲來幫助孩子學會一些交友「技巧」,比如讀懂別人的想法、識別別人的行為及如何適當回應等等。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啟發你哦~

相關焦點

  • 撒出去的孩子,就拽不回家,要不要裝麻袋扛回家?
    文|芭比聊育兒忙碌了好些時日,終於能抽空陪孩子出去散心遊玩了。一想到帶孩子出去玩,腦袋就像智能機一樣做出多方面的考慮。比如:去哪裡玩?路程遠不遠,需不需要開車?如果不方便停車,換乘公交走哪條線路?公共設施便不便利?周邊有沒有孩子能吃的?如果去那麼遠,孩子出汗了怎麼辦?需要給孩子帶幾件換洗的衣服?
  • 出去玩,孩子總是亂跑怎麼辦?
    90的後的家長大多是大學畢業,有著高學歷,所以再教育孩子的問題,也不同於老一輩,總想著帶著孩子,開闊視野,我也是一樣的想法,今天我和爸媽,帶著寶寶去我們附近的一個旅遊景點去玩,雖然說現在是疫情期間,但是旅遊景點,人還是特別多,寶寶平時和我在一起還可以,總體來說,還算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但是因為今天有我爸媽,他覺得他有保護傘,所以我說的話,他跟本不聽,在景點,大人小孩都特別多
  • 兩歲半的孩子不說話怎麼辦
    兩歲半的孩子不說話怎麼辦?一般的小寶寶在五六個月的時候會咿呀咿呀的說話的,通常都是會發出一些簡單的聲音,只是很簡短,一般到了一周左右的時候都會叫一些重疊的稱呼了,如果這個時候還不會說話的孩子,肯定是語言發育稍微的是有一點問題。那麼,兩歲半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 兩歲半小孩不說話怎麼辦
    兩歲半小孩不說話怎麼辦?兩歲半小孩都是上學的年紀,可是很多寶媽們會發現寶寶還不會說話,說話能力總不能提高,只會叫爸爸媽媽等,其他的話都還不會說。那麼,兩歲半小孩不說話怎麼辦?一起來看看。1、不要把你的孩子當成啞巴。當你兩歲的時候,你的孩子已經有了學習發音和說話的能力。父母不應該忽視與孩子的交流,多和孩子交談。
  • 出門溜娃,孩子不願意回家,3個方法,讓孩子不哭不鬧,乖乖回家
    我也帶著兩歲多的大寶出去玩,每次出去玩都不願意回家,不僅我家大寶不願意回家,還有跟他差不多年齡的小孩子都是這樣,到了飯點還是玩的不亦樂乎,一點要回家的意願都沒有,面對不願回家的孩子,父母們也是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回家。
  • 孩子出去玩不願意回家怎麼辦
    1.生活常規生活常規必須是合理、定義清楚、孩子做得到的、並且需要一致地執行。例如:玩具玩完一個就要收好後才能玩下一個,父母每次的要求跟態度都要一致,不能有時候可以不收、有時候隨便收收、有時候卻得收得乾淨到一個都不剩。
  • 兩歲半男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兩歲半男寶寶不說話怎麼辦?男寶寶的發育情況是和女寶寶的發育不一樣的,所以開始說話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這點家長們應該都知道吧,還有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需要家長們不離左右的照顧,但是寶寶成長一段時間後,寶寶兩歲了就有了自己的意識,不需要家長們時刻照顧了,但是兩歲的寶寶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麼,兩歲半男寶寶不說話怎麼辦?
  • 兩歲寶寶整天玩手機,為了讓寶寶「戒掉」手機,爸爸這一招絕了
    導讀:兩歲寶寶整天玩手機,為了讓寶寶「戒掉」手機,爸爸這一招絕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兩歲寶寶整天玩手機,為了讓寶寶「戒掉」手機,爸爸這一招絕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到周末,老公就出去放風不回家」
    有時候是夜釣,一整晚一整晚地不回來,留我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家裡的家務活和育兒責任幾乎都是我在承擔,而白天我還是要出去上班,真的很累。很多時候,我也希望他能多在家裡陪陪我們。他出去玩時,我會頻頻打電話催促,可這無疑會讓我老公難堪,他的哥們兒也因此對我頗有微詞,覺得我不大度。可是,我真的很惱火,因為老公和哥們兒相處確實有點過火,把夫妻的私人空間、把陪孩子的時間全都擠佔了。」
  • 兩歲孩子總動手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寶媽自述:我家兒子從一歲半以後就喜歡推或者拍一下其他小朋友,那會兒情況並不是很明顯。相信在生活中有類似困惑的寶媽還有很多,面對兩歲多的孩子總是打人的情況,家長打也打不得、說也不聽,這真是愁壞了人啊!請大家先別急,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究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總喜歡打人呢?
  • 「我家孩子兩歲半了,不愛開口說英語怎麼辦?」
    「我家孩子兩歲半了,不愛開口說英語怎麼辦?」作為家長,當然很理解父母們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憂心,可是看到這種問題,還是不免好氣又好笑:兩歲半的孩子,生在中國長在中國,連漢字都還沒認全,怎能指望孩子有多愛開口說英語?提出這種問題,不覺得荒誕嗎?可是,話又說回來,難道提問的家長就真的是個傻子?不知道孩子在這個階段不愛說英語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 不帶孩子出去玩,是保護他?睿智寶媽:一招化解老人的錯誤行為
    文|全文共227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朋友小可帶兩歲的寶寶來家裡做客,我家倆娃在一旁玩奧特曼的卡片不亦樂乎,小可家女兒則怯生生地躲在媽媽懷裡。我說:「小女孩就是文靜,多乖呢。」小可看了一眼女兒,說:「這哪裡是乖,她是不敢過去。
  • 愛出去玩與宅在家的孩子,十年後,這三點區別很明顯!
    文丨福林媽咪孩子經常吐槽媽媽這樣一個行為:「我在外面玩得多時候,媽媽會埋怨我天天不回家;我在家時間長了,就會說我天天不出去。」每次聽到孩子們這樣吐槽,我這個當媽的內心也是五味雜陳,其實是希望孩子能夠生活協調一些,不要總在外面玩,也不要總宅在家裡。不過有些孩子還真就是兩個極端,要不特別愛跑出去玩,要不就愛宅在家裡。
  • 孩子玩手機上癮怎麼辦?愛熊寶給你解決
    不玩手機是不是就會和這個社會脫軌,那玩手機到底好不好呢?答案毋庸置疑,當然是「不好」。手機就像一把利刃,深深地嵌入進我們的生活當中,伴隨而來的,是手機對孩子們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時家長想要阻止的時候已無法做到,如強制不讓孩子碰手機,更增加孩子對手機的好奇心,孩子更容易深陷其中。
  • 為啥孩子貪玩就不愛回家?
    家長在蟲洞APP家長群裡抱怨說:我家孩子晚飯後出去玩,一直要玩到很晚才回家。本來就出去的遲,想讓他玩一會兒就回家,可他跟小朋友玩起來,再說都不回家。強拉,他就大哭大鬧,只能依著他。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主要原因還是孩子孤單。
  • 孩子整天玩手機,不學習也不出去玩怎麼辦,3步走讓孩子放下手機
    許多父母提起手機都恨得咬牙切齒、面目猙獰,聲稱手機是洪水猛獸,是手機毀了自己的孩子。前段時間有一位媽媽在後臺留言,說她的兒子整天都在家玩手機,不出去玩,也不讀書學習,怎麼說都不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她想沒收孩子的手機,又擔心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與自己完全對立起來,反而不好收場。許多父母都把自己育兒上的失敗歸罪於手機,殊不知,手機不會毀了孩子,能夠毀了孩子的只有父母的無知與不負責任。
  • 兩歲寶寶愛發脾氣怎麼辦?父母先做好情緒教育,讓娃「安靜」下來
    兩歲寶寶愛發脾氣怎麼辦?父母先做好情緒教育,讓娃「安靜」下來寶寶愛發脾氣,父母要正確引導引導孩子的情緒當寶寶到兩歲左右,愛發脾氣喜歡亂丟東西,父母說的話不願意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會非常頭痛,孩子還小不能動手去打,也不能罵孩子,會擔心寶寶教育不好,養不成好的性格習慣。
  • 孩子玩過玩具不收拾該怎麼辦?
    孩子玩過的玩具總是不愛收拾,該怎麼辦?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沒有歸位的意識,我們要做兩個方面引導。告訴孩子玩具架,收納袋是它的家,因為你是從這裡面拿出來的,就等於你是從這個家裡把它請出來。然後,你要讓它回去。同時你要告訴孩子,比如說晚上了,你是否要回家?你要回家,那麼這些玩具它們也要回家,這樣下次你再玩的時候跟它們的感情才不一樣。
  • 不給手機玩,孩子哭鬧怎麼辦?
    三歲以後很多孩子,他能夠表述自己的很多東西了,而且他開始有主意了。比如我們現在最常見的是玩手機,當孩子看到媽媽玩手機,他也要玩,於是就給他玩ipad,這一看就不撒手了,半個小時了,我就不讓他看了,說你看了這麼長時間,對眼睛不好,當我把它拿走的時候,啪上來就打我一巴掌。這就屬於什麼呢?他已經開始有主意了,他開始要反抗了。那麼如果這個時候您說:啊啊啊,給你給你,這是一種處理方式。
  • 愛「出去玩」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之後,差距明眼人一看便知
    文丨小七(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是大不相同的,所以說每一個孩子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出去玩,因為他們的性格比較活潑,但也有的孩子喜歡宅在家裡,因為他的性格比較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