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的孩子今年兩歲了,本來她一直覺得兒子很是聽話,但是就在前幾天,他把外婆的手給咬了。那天小燕和老公要出去處理一點事情,就暫時讓外婆看著他了。
結果等小燕來接兒子的時候,就看見外婆的手上全是咬痕,一問才知道這都是兒子的傑作。看到自己媽媽的手被咬成這樣,小燕真的是很心疼,立刻衝過去問兒子:「你為什麼咬外婆?」兒子卻理直氣壯地說:「誰讓她不允許我看動畫片的?」
實際上,這樣的問題在每個孩子身上都存在,他們表達情緒的時候非常直接,一旦不開心了,他們就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相信很多家長都被自己的孩子咬過、打過,然而這不意味著著孩子本來就很暴躁。
對於5-7個月的孩子,要是喜歡咬人的話,基本上是因為他們的牙很痛。
8-14個月的孩子要是喜歡咬人的話,不僅是因為牙疼,還可能是他們感到了高興,於是就選擇咬人。
一歲半到三歲的孩子要是喜歡咬人的話,那就證明他們的情緒很差,或者是很生氣,他們希望通過咬人這個行為來得到重視。
假如說三歲以上的孩子,還是在頻繁地咬人,那麼就可能不太正常了。因為大多數的孩子到了三歲以上,就慢慢戒掉了咬人這個習慣。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完全可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所以會控制自己的行動。家長要是發現自己的孩子三歲多了,還是喜歡咬人的話,那麼他們可能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
對於孩子來說,咬人跟吮吸是一樣的行為,他們在受到一定刺激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做出這些行動。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孩子咬人,到底是出於怎樣的原因。
第一,可能是孩子在長牙齒。牙齒剛開始生長的時候,孩子會覺得牙齦非常癢,為了緩解這種感覺,他們會選擇咬人。
第二,可能是因為他們表達能力不強。別看孩子年齡比較小,其實他們心裡的想法很多,只是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很多時候他們都不懂得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於是家長就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了。
實際上,孩子喜歡咬人的話,很可能是他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是想法,至少,他們希望通過咬人這個行為,讓家長更關注自己一些。
第三,可能是孩子在模仿別人。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最擅長的事情,大概就是模仿別人了。要是孩子經常看到別人咬人,那麼他們也會慢慢學著去咬人。有些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本來並不會咬人,但是突然從某一天開始,孩子就養成了咬人的習慣。
這主要是因為,他可能看到自己的小夥伴咬人,或者是看到家裡的小動物咬人,然後將這個行為模仿了下來。
第一,可以買一些磨牙棒。要是孩子咬人是因為處在長牙齒的階段,那麼家長可以買一些孩子用的磨牙棒給他,這樣自己的胳膊也可以少受一點苦。
第二,讓孩子學會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要是孩子咬人是因為不懂得怎麼表達自己,那麼家長平時就可以教孩子一些簡單的表達方式。比如說可以教他一些日常用語,表達自己開心、生氣或者是難過。
第三,給孩子看相關的書籍。有的孩子可能是在模仿別人,也可能是喜歡咬人這種表達方式。讓這種孩子戒掉這個壞習慣的方式,就是給他們看相關的書籍。
其實關於孩子咬人這方面的書籍還是很多的,家長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繪本,拿回去跟孩子一起看。在觀看的過程當中,家長可以讓孩子明白,咬人是一個很不好的行為,而且被咬的那個人會感覺很疼。
第四,孩子咬人要是處於攻擊心理,那麼就應該被懲罰。有些孩子咬人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這些孩子知道咬人的話會讓別人受傷。
對於這種孩子,簡單的教育可能起不到作用,那麼家長就必須懲罰他,才能讓他慢慢改掉這個壞習慣。比如說當他咬人之後,家長可以減少他的玩耍時間,或者不讓他看動畫片。
其實,孩子喜歡咬人並不是一個太難改掉的習慣,只要家長們多用心一些,就能輕鬆克服這個難題。畢竟咬人要是養成了習慣,受罪的還是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