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擊上方-蘋果百分百-進行收藏
Mac之所以是Mac,OSX功不可沒
基于堅如磐石的UNIX系統,OSX的設計讓每臺Mac內蘊含的技術得以充分發揮為你帶來更直觀、更完善使用體驗。
Quick Time
Quick Time是Mac中的視頻播放器,但由於它內置編碼很少,一些電影不支持播放 我們用第三方的播放軟體,所以Quick Time的亮點不在於『播放電影』而是錄製/剪輯使用Quick Time錄製『影片(電腦攝像頭錄製)』 『錄音』『屏幕錄製』影片錄製,首先,點擊上方菜單欄中的『文件』-『新建影片錄製』,出來一個窗口,隨之攝像頭便開啟
錄製完後,它會儲存在Mac上,如果喜歡也可以分享到優酷/土豆/郵件/信息上音頻錄製,也是點擊上方菜單欄中的『文件』-『新建音頻錄製』,出來一個窗口,電腦內置的麥克風會開啟,也可以選擇外置麥克風
屏幕錄製,點擊上方菜單欄中的『文件』-『新建屏幕錄製』,屏幕錄製就是 可以錄製整個屏幕的操作,一些視頻電腦教程就是這樣錄製的
修剪視頻,如果喜歡一個電影片段而不像保留整個,那麼可以使用剪輯,把需要部分保留,點擊菜單欄『編輯』—『修剪』,快捷鍵⌘T
拖動兩端的黃色選框邊緣,選框內即是需要保留的片段,按下『修剪』,黃框之外的片段便被剪掉
修剪音頻,有一首歌,想製作成鈴聲,但時間太長怎麼辦?也可以使用Qiuck Time中的修剪功能
先把要修剪的歌曲拖到Qiuck Time中播放,點擊菜單欄『編輯』—『修剪』,快捷鍵是⌘T拖動兩端的黃色選框邊緣,選框內即是需要保留的音頻,按下『修剪』,黃框之外的音頻便被剪掉
iCloud
iCloud 不僅可存儲你的內容,還可讓你在所有設備上訪問你的照片、日曆、通訊錄、文檔以及更多內容。十分方便,在Mac下編輯好的通訊錄、備忘錄、日曆等信息會通過iCloud自動同步到iOS設備上,同時 在iOS設備上 照的照片以及修改的文稿也會通過iCloud回傳到Mac上…
首先需要開啟iCloud帳號
在"系統偏好設置"中點擊 iCloud,輸入你的 Apple ID,然後選擇要啟用的服務
郵件:此功能需要iCloud郵箱開啟
通訊錄:可以與iOS上的通訊錄同步,或在iCloud上備份
日曆與提醒事項:在日曆中添加的任務可自動同步到iOS設備上,提醒事項也是如此
Safari:同步Safari中的標籤頁 以及在iOS上瀏覽過的網頁
照片流:簡單來說就是在iPhone上照張照片,立即會在Mac的iPhoto中出現~~借給朋友時 應該把此項功能關閉
文稿與數據:iWork辦公套件,在iPhone上修改文稿的時候 會自動同步到Mac上,還有遊戲存檔~~
回到我的Mac:簡單意思就是遠程訪問,複雜的來說 我也沒有用過……
查找我的Mac:與查找我的iPhone一樣,丟了 被偷了可以找回來(除非那賊太笨或壓根就是個蘋果白痴…個人建議在『關閉』這個功能的時候也要輸入帳戶密碼)
日曆
日曆就不用多說了,但我想說的是教大家 添加農曆日曆(還有很多比如天氣/節日等)
首先,打開『日曆』在『文件』中選擇『新建日曆訂閱…⌥⌘S』,訂閱日曆就是 引用一些大家在網上分享的日曆任務,
之後,輸入訂閱地址(訂閱地址下面提到)
訂閱之後,日曆會添加農曆,注意:在『顯示簡介』要『移除』『提醒』和『附件』,不然每天都會提醒你一遍,即使Mac上不煩在iPhone上也會煩的
之後就完成了!點擊可查看每天的『任務』
想要刪除也十分簡單,在左側邊欄中找到想移除的『日曆』,右鍵『刪除』即可…
Time Machine
Time Machine是可以與 Mac 和外置硬碟或 Time Capsule 配合使用來備份 整個Mac的文件,包括系統文件、應用軟體、帳戶、偏好設置、電子郵件、音樂、照片、影片和文稿而 Time Machine 與其他備份應用軟體的區別在於它不僅能備份所有文件,還能夠記住系統在任意一天的顯示狀態,因此可以重新訪問 Mac 在過去某個時段的顯示狀態(像時光機器一樣)。Time Machine 會保留過去 24 小時的每小時備份、過去一個月的每日備份及每周備份,直到備份硬碟撐死為止。
備份硬碟大致有三種選擇
外置硬碟:品牌無所謂,後期需要把硬碟格式轉成「mac os x擴展日誌式 」
Time Capsule:蘋果自家的無線硬碟/路由器,目前有2TB和3TB版本,價格略高
硬碟分區:這個方法有種脫褲子放屁的味道~給喜歡折騰的用戶吧
首先,在拿到新電腦的時候,右上角會有個類似時間的圖標,這個就是Time Machine 標誌,點擊『打開Time Machine 偏好設置…』即可開始設置Time Machine
從中可是設置 備份周期,需要備份的文件等,初次備份的時候因為要備份整臺電腦的文件,大概需要一個通宵的時間來備份,之後每天/每周/每月的備份所需時間就少了
把要用於Time Machine 備份的移動硬碟插入電腦(最後專門準備個 用於Time Machine 備份的硬碟),用於手頭沒有Time Capsule,就拿移動硬碟了~~
如果不想在右上角的菜單欄裡顯示這個圖標,在偏好設置中下部的「在菜單欄中顯示Time Machine 」的選項√劃掉即可
分享功能
分享是Mountain Lion 中新添加的功能,在Mac上總是能找到」分享「按鈕的 你可以通過 Mail、信息及 AirDrop 分享照片、視頻及其他文件,甚至還可以從 Safari 上發送連結。只需點擊幾下,即可直接將內容發布到新浪微博、優酷、土豆上。
例如,在『預覽』程序中 要分享圖片至新浪微博上,可以點擊 分享 按鈕,並分享至『新浪微博』即可
輸入上你要說的話,即可『發送』~也可以添加『定位』信息
也可以通過『信息』的方式發到好友的手機上(蘋果設備),一切都是免費的
設置『信息』 iMessage,需要打開『信息』程序,找到偏好設置,這個帳戶要和你iPhone上的帳戶一致
分享視頻到優酷/土豆
首先,在你要分享的視頻(一般為mp4格式)右鍵,找到『共享』,優酷或者土豆,即可分享到視頻網站上
通知中心
新消息總會在 Mac 的某處即時彈出,如電子郵件、信息、軟體更新或日曆提醒等,通知中心會讓你輕鬆掌握所有情況通知橫幅總會在你桌面上的同一位置出現,然後迅速消失,只要從右向左輕掃觸控板,所有通知便會在通知中心裡
喚出通知中心十分簡單,只需雙指從觸摸板外向左滑即可,或 在菜單欄右上角
通知
如果要設置一些項目程序的通知方式,可以在『系統偏好設置』中的『通知』設置
從中可以設置一切的提醒方式
無:即不提醒通知
橫幅:提醒用戶,變回向右滑動消失
提示:可以從中操作通知選項
用戶甚至可以在通知中心發布『新浪微博』,只需把相應的『在通知中心顯示分享按鈕』即可發布
系統信息
當我們買了一臺新的Mac後,通過『系統信息』可以來查看當前電腦的信息,以及硬體配置
在系統信息中可以查看Mac中所有的信息,系統、內存、顯示器、儲存、內存、顯卡、電池等等…
新買Mac,首先,在菜單欄中點擊「」,『關於本機』,這裡顯示的是大致信息,以防您買錯型號,點擊『更多信息』可以查看 硬體/顯示器/存儲/內存/保修狀況…
彈出一個窗口,選擇你要查看的內容,有處理器,內存,顯卡,序列號等基本信息。單擊『系統報告…』可啟動『系統信息』程序
選擇『內存』可查看基本內存信息以及插槽數量,用戶可自己拆機升級內存(Macbook Pro),更換內存是不影響保修的,這大家不用擔心點擊「內存升級說明」可查看Apple官方製作的拆機說明,內容詳細。主要選中內存的時候儘量選擇同一型號/品牌/大小的,最好成雙成對的選擇
『服務』是可以查詢Apple對用戶的服務範圍,包括保修期限,保修狀態。不用 死記硬背幾下 序列號 再輸入查詢,直接點擊 即可轉到Apple官網 查詢
再讓我們看看『系統信息』這個程序,這個程序比『關於本機』要強大和詳細,這個相當於win下的 設備管理器左邊是項目欄,可以選擇需要查看的目錄,右邊則是詳細信息,界面和查看方式要比win簡潔明了
如何確保我的Mac是全新的呢?除了包裝和激活系統查看『電源』也是個很好的方法,此方法適用MacBook,這裡能查看Mac電池的使用狀況,包括容量、實際容量、電池循環(在下面講解電池)電池循環通俗講就是電池使用次數,也間接的表明了這臺電腦的使用情況,一般剛拆封的MacBook 循環計數為0或1
關於電池—鋰聚合物電池
目前,可充電鋰聚合物電池為你的Mac筆記本電腦、iPod 或 iPhone提供動力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的功率密度更高。一塊電池即可提供很長的使用時間。可以隨時為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充電,而無需進行完全的充放電。也就是說新買的Mac沒必要用到完全沒電的時候再充電(這樣反而損壞鋰電池),或一次性充電十幾個小時,總之 充滿就好正確的用法就是能充就充,儘量插著電源使用,因為Mac在電量剩餘95%以上的時候 是不向電池充電的,也就是說插著電源用實際上是在使用的電源電,不是電池裡的電。所以就會看到 即使插著電源,菜單欄裡的電池項目會顯示>95%的數字,當低於95% 電池才會充電,充到100%,第二天打開電腦看剩餘電量為99%而不充電,這是正常的!但 至少每月為電池充電、放電一次
充電周期與電池循環
大多數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均採用一種快速充電方式,可迅速為你的設備充滿 80% 的電量,然後再轉換為連續補充式充電方式繼續充電。在Mac上,電鋰電池的充電/放電次數是有限制的,可以實現多達1000次完全充電和放電循環,在『系統信息』程序 中可查看當前循環次數關於電池循環的解釋:一次充電循環意味著用完電池的全部電量,但不一定意味著進行一次充電。例如,某天您可能使用筆記本電腦一個小時或更長時間,用完一半電量後即重新充滿。如果第二天仍是如此,則可計為一次(而不是兩次)充電循環,因此,一次充電循環是將之前用過的電量做加法合 計算的。
注意:請避免在夏天將Mac 鎖在高溫的車內或汽車後備箱中
10° 到 35° C 是運行電腦和鋰電池的適宜溫度
-25° 到 45° C 是存放筆記本電腦的適宜溫度
電池是個損耗商品,無論怎樣呵護與保養,它都是有壽命的,提醒各位要理性對待,不要讓電池健康度與循環次數影響了用戶使用電腦的體驗,『電池』這都是可以更換的!
鏡像光碟
接下來 著重講一講刻錄鏡像光碟,鏡像光碟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比如系統安裝光碟,軟體光碟等,都是iso鏡像光碟在目前的Mac中已經取消了系統光碟,但可以DIY刻錄一張,以備不時之需,刻錄系統需要DVD光碟這是一個從OS X10.8中提取的鏡像文件
在『實用工具』中打開『磁碟工具』,點擊刻錄 出來一個窗口,選擇你準備好的鏡像文件,點擊『刻錄』
接著就是刻錄設置了,基本上不用更改,點擊刻錄……
N分鐘後 熱乎乎的系統光碟便出爐了,是不是很簡單?
磁碟工具
磁碟工具是Mac中最為重要的系統工具之一,一切硬碟上的問題可以由它解決當電腦不好用的時候,一些程序文件出現錯誤的時候,可以嘗試嘗試「磁碟修復權限」在Mac中,文件是有權限的,為了保證用戶不會篡改重要的文件而影響系統,所以『修復磁碟權限』就是修文件的權限打開『實用工具』中的『磁碟工具』,左側是項目欄,能夠選取需要的 磁碟,包括鏡像文件、光碟、移動硬碟、U盤等……總之,一切需要裝載/推出的文件點擊『修復磁碟權限』可以修復文件的權限,以保證文件的安全和文件的有效;而『修復磁碟』是可以檢驗和修復磁碟的問題,比如數據丟失 硬碟壞道等,如果損壞比較嚴重這是需要修硬體了
另一個比較常用的功能—格式化硬碟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離不開U盤或移動硬碟,在Mac中 格式化硬碟也是在磁碟工具中完成的一般全新的硬碟格式為NTFS,為Mac專用的硬碟一般為Mac OS 擴展 日誌式
介紹幾種常見格式Mac OS 擴展(日誌式):Mac最常用的格式,也是系統硬碟的格式,如果U盤和移動硬碟只在蘋果電腦間使用那麼用這個格式就好Mac OS 擴展(日誌式區分大小寫):區分大小寫是區分於 Mac OS擴展日誌式 最大的區別,比如在這個格式下 同一名稱文件 大寫和小寫會共同存在,儘量不要選這個會出現兼容性問題FAT:在Mac和Win下都可以使用的硬碟格式,但對於文件大小有限制 一般文件不能超過4GBExFAT:在Mac和Win下可以使用,一般多為U盤格式,WinXP需要裝驅動,ExFAT在Mac下讀取速度一般NTFS(compressed):(Win7)如果U盤和硬碟在Win和Mac之間使用的話,NTFS絕對是首選,Mac+Win最好選此NTFS:這個版本比較老,U盤和硬碟在Win和Mac之間使用
插入U盤或硬碟,打開『磁碟工具』選擇你需要格式化的硬碟,在『抹掉』中選擇你需要的格式,由於我這個是4G的U盤,所以FAT是最好的選擇,Win與Mac公用
NTFS
由於NTFS是微軟的專利,所以在原生Mac下是只能讀取,不能寫入的,所以在Mac下需要第三方插件來支持讀取NTFS,安裝也是很方便的Mac中NTFS插件有很多,比如Tuxera NTFS、Paragon NTFS、PropEdit、NTFS-3G等
硬碟分區
從Win過渡到Mac的用戶 再使用後有疑慮 『為什麼Mac沒有 C/E/F等磁碟呢?』,這是因為Mac電腦沒有硬碟分區的概念,也就是說Mac使用的是一整塊硬碟空間來使用,而不像Windows 把硬碟劃分很多空間區域。使用Boot Camp安裝雙系統(windows)時 需要硬碟分區也就是說在Mac上 分區 完全靠用戶自願的。例如 你可以創建一個分區來用作Time Machine 備份,但硬碟出了問題 分區也是無藥可救的。所以分區帶來的益處在Mac上是微乎其微
Mac電腦上其實自帶有兩個分區,另一個分區屬於隱藏分區 起到恢復盤的作用,所以在新電腦盒子裡找不到傳統的"系統恢復光碟",在開機時按下option可以看見它,它叫「Recovery HD」
在選擇2個分區後,會出現2塊區域,拖動之間的滑棍 可以調節這2塊分區的容量空間分配格式,格式可以參考上面的信息,根據自己需要找到合適的格式。大小,也可以手動輸入容量空間的數值
之後,點擊應用,熱騰騰的硬碟出鍋!
磁碟鏡像
磁碟鏡像是可以將鏡像文件(系統安裝文件)投入到U盤之中,使之達到安裝光碟一樣的效果,適用於沒有光碟機的電腦安裝或恢復系統首先 打開磁碟工具程序,同時插入你需要被製成鏡像的U盤(如果是OS X系統 需要8GB的U盤)根據刻錄大小而定在左邊欄找到你的U盤或移動硬碟,在項目分欄中點擊「恢復」,「恢復"具體涵義是指 將現成已有的鏡像文件(dmg Iso)恢復到硬碟/U盤之中
之後,把你需要被刻錄的鏡像文件 拖入「源磁碟」之中,也可以點擊「映像…」選取文件
「目的磁碟」是需要被刻錄的U盤或硬碟,拖入其中就可
在檢查一遍所選取的內容是否有錯,最後 點擊「恢復」即可
鑰匙串訪問
鑰匙串訪問是顧名思義就是Mac中的鑰匙,它在『危機』時刻十分管用!!(要利用它的好處)比如 QQ號忘了密碼 可以在這裡面查看 找到你當初的QQ號密碼,郵箱密碼忘了 也可以在這個程序中找到密碼,是不是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你的一切密碼都在這裡首先我就不拿QQ密碼舉例了…我拿WIFI密碼來舉例, 比如你拿Mac去好友家上網,但好友很摳門,捂著鍵盤輸入密碼,但利用『鑰匙串訪問』就能一覽無餘~~在『應用程式』文件夾中找到『實用工具』文件夾 找到「鑰匙串訪問」,打開程序,這個程序窗口很單一,操作也很簡單,具體自己點兩下就了解了!找到WIFI的項目,首先是要找到WIFI的名稱了(這個容易鑑別),雙擊之後彈出一個窗口,這個就是著串『鑰匙』的具體信息了~在查看密碼前需要鑑定用戶密碼(登錄密碼)在輸入你自己的密碼後 ,把『顯示密碼』√劃上,就能查看別人WIFI的『密碼』了~ 這只是一個例子,更多的是在找不到密碼的危急時刻使用
這是是拋磚引玉,強大的鑰匙串訪問 不止看看密碼這麼簡單,具體深奧的用法 本人不才,各位探索~
Boot Camp雙系統
需要Windows?可以!在Mac中Boot Camp助理可以讓你使用Windows,一臺電腦,兩個系統!
什麼是Boot Camp?Boot Camp 是可以讓您安裝Windows 安裝光碟和在 Mac 電腦上運行 Windows的助理。Windows 將被安裝在Mac的另一個分區上,所以安裝雙系統 需要分區切換Mac/Win系統也是十分的方便,重新啟動或啟動電腦時按下option鍵 即可選擇當前需要的作業系統,相互切換系統需要重啟,也就是說一臺電腦有兩種狀態,一種是Mac狀態,一種是Win狀態,它們相互生存 互不打擾。前期準備:Windows安裝光碟,沒有光碟或插不了光碟可以製作一個U盤鏡像 與光碟效果一樣。iMac臺式機用戶需要注意了:在未安裝 驅動之前 藍牙的Magic Mouse滑鼠和 Wireless Keyboard鍵盤是無法使用的,無法操作電腦的!因此需要一個無線(不是藍牙)或有線的鍵盤滑鼠。
看看具體步驟吧 我以普遍的安裝方式安裝,首先在「實用工具」中找到「Boot Camp助理」。點擊『繼續』
有些人可能沒有「創建更高版本的安裝盤」 所以不用勾上。第二個重要啦,「從Apple下載Win支持的軟體」這裡指的是驅動以及藍牙滑鼠鍵盤和攝像頭等的驅動,以便在Windows中使用,但 蘋果伺服器的網速我想大家都知道,很慢,而且這個驅動也將近1GB左右,網速快的和iMac沒有有線滑鼠鍵盤的同學可以選擇勾上,不過在安裝完Win後可以手動下載,所以只是早晚下載的事兒。第三個「安裝Win7或更高版本」
接下來會看到一個分區調整的界面,插入安裝光碟或安裝U盤,拖動中間滑棍來調整Mac與Win的硬碟容量劃分,根據自己使用情況而定
電腦會自動分區,如果提示分區失敗,可以打開『磁碟工具』程序 修復一下磁碟權限即可,分區完畢,電腦會黑屏 重啟之後,熟悉的Windows安裝界面出現了,這裡的安裝也是十分重要,關係著Windows安裝的正確與否選擇「自定義(高級)」,從中可以自定義安裝 路徑或磁碟
接著,十分重要的界面出現了!這不僅關係著Windows的性命,同時也關乎著你的Mac系統的性命!小心!仔細!一定一定要選擇 之前劃分的BootCamp分區,選擇分區後 點擊「驅動器選項(高級)」
點擊「格式化」,格式化BootCamp這個分區,已達到Windows需要的分區格式
之後的步驟就是等待安裝了,安裝步驟一切順利後 Windows啟動,一切都是你熟悉的Windows,之前沒有安裝驅動可以下載安裝驅動啟動或重新啟動電腦時按住option鍵 可以選擇當前需要啟動哪一個系統
虛擬機
雙系統太繁瑣?尋求最簡單使用Windows?虛擬機是首選!虛擬機是另一種可以在Mac上使用Win的工具,它要比BootCamp雙系統要簡單,同時也很方便,相互切換也不必重啟電腦,只是像打開一個軟體一樣簡單,更不用硬碟分區虛擬機可以看作是Mac的一個軟體,利用這個軟體來模擬使用windows,也就是說一臺電腦以Mac系統為基礎 可以同時運行兩個系統和同時運行Mac和Win的應用程式就像這樣,是不是很酷呢,可以運行Windows、Linux 甚至 Google Chrome OS等作業系統
目前普遍使用的虛擬機有兩個 Parallels Desktop(簡稱PD)和VMware Fusion(簡稱VM) ,這倆孰優孰劣目前不能定奪,各有優缺,PD用的人多 界面華麗,VM操作簡單 穩定性強。很多基本的功能兩者都是相似的(目前最新版本都是支持Windows8)
Parallels Desktop目前在Apple Store上正版售價為¥298,使用PD 需要激活碼,目前網上售賣的激活碼也在¥188左右
VMware Fusion目前在Apple Store上正版售價為¥319
打開虛擬機選擇安裝方式
『新建』就是新建一個虛擬機的作業系統,一般選這個。『新建Boot Camp』就是把目前有的BootCamp雙系統導入虛擬機中
插入光碟,確定是需要安裝的系統後點擊『繼續』
接著,選擇Windows的安裝類型(集成),有「更加無縫」和「更加獨立」兩種方式,更加無縫就是Mac中的文件會在Win中同步顯示,在Win刪除一個文件則Mac中這個文件也會消失。更加獨立則是這個Windows就是全新的,Win與Mac互不打擾,但之間可以共享和傳輸拷貝文件/文字。個人和多數人都選擇的是「更加獨立」,視自己習慣而定
下一步,『完成』,其中有分配給虛擬機的性能,後期可以再設置調整,點擊完成,會彈出窗口,選擇你想要存儲的位置,保存Windows系統的虛擬機文件,這個文件比較大(20GB左右)
這個文件就是Windows系統所需的文件,在Finder中就能找到它
剩下的步驟就屬於Windows安裝步驟了,基本上是比較順利的步驟。虛擬機會重新啟動,熟悉的Windows便會啟動(注意:虛擬機會耗大量的內存,請把Mac上不需要的程序退出,預留內存給虛擬機使用),之後在Win上會按照各種驅動和插件,虛擬機上Win的網絡會橋接Mac的網絡使用,系統之間的拷貝文件/文字就像在一個系統中操作那樣方便。不需要Windows時,和正常一樣,在菜單中選擇『關機』,Windows會關機,直到黑屏後 再關閉 退出虛擬機,不然下次打開虛擬機會恢復未關機的Windows 耽誤時間。
雙系統與虛擬機
通過以上安裝與使用方式 可以辨別BootCamp雙系統和虛擬機的利與弊,優與缺這是張以按照 電腦的100%性能為標準,比如內存、CUP等,藍色代表Mac的性能量,紅色代表Win的性能量,與此比較便可大致 明確虛擬機與雙系統之間的性能差距
這是為什麼呢?與雙系統和虛擬機的特性相關聯。
BootCamp雙系統的Win與Mac切換時需要重啟電腦,之間的兩個系統只許運行一個,一臺電腦的硬體專心奉獻與一臺系統VM/PD虛擬機,它們只是一個Mac的應用程式,在Mac的基礎上運行Win,切換系統時只需切換桌面樣便捷,但一臺電腦的硬體要供足兩部系統來使用,由於虛擬機要耗費大量內存,最好再擴大一下電腦內存那雙系統好還是虛擬機好呢?根據它們的特性與自己需求來選取
虛擬機:安裝簡單,啟動方便 快捷,兩部系統可同時使用,相互切換便捷,但由於性能 只可在Win上運行小量程序,比如上上網 用用網銀 看看電影 小遊戲…虛擬機是首選
雙系統:純正安裝Windows,性能比虛擬機強大,根據需求選用啟動,日常可以 運行大遊戲 專業性軟體 適合大量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