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廣核集團(中廣核電力,港股代碼01816;中廣核新能源,港股代碼01811)官方微信消息,中廣核自主研發的海上小型堆ACPR50S已經正式納入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全球小型堆發展路線圖。
9月5日至8日,IAEA在北京舉辦了年度全球小型堆技術評審會議。中、美、俄、法等18個國家受邀派出29名代表參會,並開展國際小型堆主流技術及近期部署情況評估。中廣核研究院代表中國廣核集團就ACPR50S海上浮動式小型堆技術做了大會主題發言及技術答辯。中廣核稱,此次受邀標誌著自主研發的海上小型堆ACPR50S正式進入IAEA全球小型堆發展路線圖。
智通財經了解到,IAEA此次會議的目的是搭建全球範圍內的論壇平臺,以便各成員國綜合性地討論商業上可用於近期部署的小型模塊堆設計和技術的狀況及其技術評定方案。
大會通過各與會國主題發言及技術答辯的方式,廣泛評估了全球小型堆主要技術路線,包括機組功率、成熟製造技術、標準化、建設特點、運行維修、電站安全、項目進度計劃、選址、電網匹配性以及經濟性等各方面,通過評估幫助新興國家獲得小型堆技術、安全性、經濟性等全方位的知識,以便新興國家更好定位並推動本國小型堆應用及發展方案。
IAEA將小型核反應堆定義為發電功率小於300兆瓦的核反應堆動力裝置,簡稱小型堆。按照技術路線的不同,小型反應堆大致可分為輕水堆、高溫氣冷堆、液態金屬冷卻快中子反應堆和熔鹽反應堆四大類。小型反應堆具有安全、初始投資小、建造周期短、可有效解決中小電網輸電等優勢。隨著全球核電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開始關注小型堆的應用。
海上核電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目前正在努力把小型堆應用於海上核動力平臺,而海洋核動力平臺是海上移動式小型核電站,是小型核反應堆與船舶工程的有機結合,可為海洋石油開採和偏遠島嶼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用於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領域。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復函同意中廣核集團申報的ACPR50S海洋核動力平臺納入能源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目前中廣核正在開展初步設計工作,預計2017年啟動示範項目建設,2020年建成發電。
另據智通財經了解,中船重工申報的海洋核動力平臺示範工程項目也已經得到國家發改委的同意。
目前,全球唯一的海上小堆是俄國在建的阿卡德米克-羅蒙諾索夫號 (Akademik Lomonosov),兩座功率為35MW(1MW=1000KW)、類似於用於推進船舶的反應堆正在港口的駁船上安裝。
歡迎關注騰訊港股微信號「玩轉港股」(ihkstock),更多勁爆內容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