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家核電事業奉獻青春——記中廣核集團研究院安全分析科研團隊...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王婷,中國廣核集團研究院堆工中心流體系統與安全分析研究所副所長。她和她的科研團隊應用最前沿的設計理念,為「華龍一號」裝上「中國芯」和「中國盾」,確保在安全特性上,全面實現第三代核電指標,助推「華龍一號」走上國際舞臺,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她用自己的青春才華和幹事熱情,為我國核電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作為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創新創業好青年獲獎代表,5月1日,王婷榮幸地參加了「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

  王婷是中國廣核集團研究院堆工中心流體系統與安全分析研究所副所長、「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GDA)項目堆芯設計與安全分析領域負責人,她和她所在的團隊應用最前沿的設計理念,對滿足事故後30分鐘操縱員不幹預、事故放射性限值等關鍵技術,提出了創造性的解決方案,經過反覆論證,凝練出了滿足三代核電型號安全設計要求的設計方案。

  意志堅定,做追夢「酷」女孩

  2000年,17歲的王婷順利考上西安交通大學核工程專業。「我當時覺得搞核的女生很酷、很純粹呀,就像居裡夫人一樣。」回想當初的選擇,王婷臉上露出了倔強的神情。

  那個時候,正值我國核工業發展的低潮期,很多設計院開始設計啤酒廠、住宅和寫字樓維持生計。搞「核」,意味著收入不高,是一個很另類的選擇。家人得知這個消息後,要求她更改志願,但她還是成為了那一屆西交核工系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4年後,王婷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核電科研隊伍。

  作為一名核電科研人員,王婷認真勤奮、刻苦鑽研,遇到問題總是刨根問底,直到弄清楚每一個細節。2005年,王婷被派往法國學習一項核電廠安全分析中最複雜的技術,這項技術是核電廠安全的關鍵,經驗豐富的法國工程師按流程完成一次需要一年時間。而王婷不但要用一年時間學會,而且還要把這項技術帶回國內,難度可想而知。

  剛滿22歲的王婷來到法國後,法國人看到被派來的是一位年輕小姑娘,眼神裡充滿著質疑,他們不相信王婷能夠掌握那麼複雜的分析。面對法國人的質疑和祖國的期盼,王婷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

  那一年,王婷每天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離開,晚上在宿舍裡把一天的總結與思考記錄在本子上,時常工作到凌晨,終於用11個月的時間提前完成了任務。當她把自己的分析報告交給法國導師時,導師感慨道:「你是阿海琺大學的優秀畢業生!」這讓王婷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如今,這份曾經必須由外方完成,每次耗時一年,費用近百萬歐元的項目,已完全實現自主化。

  從無到有,竭力只為「中國芯」

  2007年,我國核電發展政策由「適度發展」調整為「積極推進」。為了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以及核電國產化水平,中廣核啟動了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研發。

  王婷所在的中廣核研究院安全分析團隊所從事的安全分析工作,是「華龍一號」研發最核心的工作之一,要為「華龍一號」裝上「中國芯」和「中國盾」,確保在安全特性上,全面實現第三代核電指標。

  王婷和她的團隊開展了廣泛調研,在掌握了國際先進堆型設計理念、特徵與設計方法後,他們反覆研究核電廠事故現象、機理和計算理論模型,梳理了反應堆安全系統配置和功能需求、事故處理策略等10餘個關鍵領域,應用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對滿足事故後30分鐘操縱員不幹預、事故放射性限值等關鍵技術,創新性地提出了多個解決方案。每個方案提出後,都需要經歷反覆多輪的迭代論證,每一個參數的確定,都需要經過成百上千次的計算分析,以保證核電站在發生事故後仍能保持充足的安全裕量,最大程度地緩解事故後果。

  歷經千錘百鍊,一個滿足三代核電型號安全設計要求和針對福島核事故後對於新建核電廠的設計要求的技術方案才被最終確定下來。

  2015年10月,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籤約,共同投資建設英國三大核電項目,其中布拉德韋爾B項目採用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2015年12月,王婷參與設計的「華龍一號」技術在國內開工建設。

  2017年初,英國政府發表聲明,正式受理中廣核提交的「『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GDA)」。與此同時,王婷被任命為GDA項目安全分析領域負責人。「華龍一號」走上國際舞臺,成為又一張「國家名片」。

  8年裡,王婷從設計者成長為安全分析團隊負責人。8年裡,王婷的團隊屢立奇功,斬獲中國廣核集團及中廣核研究院科技成果獎23項,王婷因此被評為中廣核「最佳師傅」。

  化零為整,凝心聚力共奮進

  王婷帶領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1歲,這個數字對於這支碩士、博士佔比高達90%的隊伍來說,也意味著經驗不足。在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如何幫助青年員工快速成長,如何將大家擰成一股繩,攻堅克難、聚力前行,王婷一直在思考。

  為促進團隊能力建設,王婷用標準化的理念,將安全分析需要掌握的相關技術能力按照基本技能和擴展技能分解成近百項獨立技能,分析每一名成員掌握情況並制定出特色培養方案。在這一理念下,每個人的工作水平與進度都可量化、可比較,一方面保證了新人成長的質量,另一方面促成了年輕員工比學趕超的熱情,使團隊的工作能力不斷增強。

  為提升團隊管理水平,王婷將所內管理詳細地劃分為五大模塊共20多個關注項,根據每名員工的性格、能力特點,給予相應的權利和義務。所有員工都逐漸地參與到所內管理事務中,充分調動了團隊成員的積極性,逐步消除了所內管理的痛點。

  她總是關注身邊每一位同事的需求,發現有同事挨餓加班,她自掏腰包購置食物填補零食箱。每逢過年,她都會給每名員工的家人寄一封感謝信,與同事的家人分享團隊這一年的工作成就,感謝團隊成員的家人對核安全事業的大力支持。

  在王婷的帶領下,歷經數個重大項目浴火淬鍊打造出的安全分析團隊,能攻關、勇創新,在「華龍一號」的研發中屢建奇功,先後榮獲中國廣核集團示範黨支部、質量標杆班組、最佳學習型團隊等榮譽稱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 楊陽騰)

(責任編輯:單曉冰)

相關焦點

  • 「追夢青春」「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王婷:在核電事業發展中綻放...
    由於中、英兩國間存在八個小時的時差,她和她的團隊只能在晚上加班,向英國核能監管辦公室(ONR)詳細介紹華龍一號的設計和分析過程,逐步消除英國人的疑慮。王婷是中廣核研究院堆工中心流體系統與安全分析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GDA)項目堆芯設計與安全分析領域負責人。
  • 打造核工業科研樣板 中核集團揭牌成立核電運行研究院
    打造核工業科研樣板 中核集團揭牌成立核電運行研究院 2020-07-04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內那些核能相關的研究院所
    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科華核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於2015年10月28日正式更名,以下簡稱研究院)隸屬於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01816.HK),是中國廣核集團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也是國家能源核電站核級設備研發(實驗)中心和國家能源先進核燃料元件研發
  • 自主創新奏響「核電強國」時代強音
    85歲高齡的秦山核電原副總設計師繆鴻興告訴記者,自己的初心就是響應國家要求,於是「像一根釘子釘在那裡默默地幹」。離開工作崗位後,繆鴻興依然熱心核電事業,不斷發揮餘熱,「我願把一生獻給核電事業。」 繆鴻興說。
  • 核電央企重組啟幕:中電投國家核電合併獲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1月29日)從多個渠道獲悉,今年1月初,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家核電)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以下簡稱中電投)的合併事宜獲得了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1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核電等中國裝備「走出去」;昨日下午,中國廣核集團 (以下簡稱中廣核)還和法國電力公司在京籤署了核電站設計領域的有關合作協議。一系列動作表明,我國核電「走出去」的戰略步伐進一步加快。
  • 中核五公司工程研究院與漳州核電項目部開展科研技術應用交流
    為推動漳州核電項目高質量建設,加強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提高科研服務項目能力,5月28日,中核五公司工程研究院到漳州核電項目部開展科研成果推廣應用交流。參會人員主要圍繞漳州核電項目建設,重點就BIM技術在土建深入應用、腳手架三維模擬、電纜敷設、小管深化、變更管理、大管焊點管理等數位化深入應用;核電智慧工地人員、安全、材料及設備管理、綠色施工、軟體研發、VR安全體驗等部署方面做了深入交流;並對後續集群焊接系統、自動焊裝備及工藝、窄間隙TIG焊、小管自動焊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 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開始裝料 向商運邁出關鍵一步
    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爐燃料裝載正式開始近十餘年來,全球核電建設普遍採用更安全、更經濟的第三代核電技術。首堆是將一種新核電技術的創新設計轉化為工程實踐的過程,因為是首次實踐,所以全球三代核電的首堆建設大多出現了拖期現象。按照計劃,福清核電5號機組將在2020年實現併網發電。
  • 中廣核自主研發海上小型堆技術獲入國際「小堆家譜」
    據中廣核集團(中廣核電力,港股代碼01816;中廣核新能源,港股代碼01811)官方微信消息,中廣核自主研發的海上小型堆ACPR50S已經正式納入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中、美、俄、法等18個國家受邀派出29名代表參會,並開展國際小型堆主流技術及近期部署情況評估。中廣核研究院代表中國廣核集團就ACPR50S海上浮動式小型堆技術做了大會主題發言及技術答辯。中廣核稱,此次受邀標誌著自主研發的海上小型堆ACPR50S正式進入IAEA全球小型堆發展路線圖。
  • 第六屆國際核電運維大會於9月5日-6日在浙江嘉興海鹽成功舉辦
    本屆運維大會共吸引了來自中、美、英、法、加、日、羅馬尼亞等15個國家和地區,涵蓋政府機構、核電運營商、設計院、檢維修服務公司、運維服務商、設備供應商及科研院校等共180多家單位的500多位代表參會,60多位嘉賓發表了主題演講,近50家企業現場參展。
  • 共融共生共贏,共建綠色核電生態圈—— 第十二屆核電前沿高峰論壇...
    、中廣核蒼南核電有限公司、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中核(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核能材料產業發展聯盟作為支持單位共同舉辦。
  • 楊長利任中廣核黨委書記、董事長,能源領域60後主政大軍再添猛將
    國家能源集團原董事長、黨組書記喬保平,於1955年12月出生,2019年3月正式退休,超齡服役3個月左右。國家電投原董事長、黨組書記王炳華,於1954年10月出生,2018年1月退休,超齡服疫3個月左右。
  • 中廣核人的勞動工具,都有哪些「神器」?
    ▲中廣核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臺山分公司使用的削麵機器人,每分鐘可削2-3斤面,讓麵食師傅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徹底解放出來,輕鬆應對每天的用餐客流高峰期。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採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助力核電施工,該技術測圖效率高、成果直觀清晰,精度完全能夠滿足1:500國家地形測量規範要求,已成為施工測量一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上海交大科研團隊助力航天科技集團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攻克火工品...
    2018年12月17日至24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薛小懷副教授團隊負責的航天科技集團重大工藝技術研究項目「橋絲自動焊接技術」通過評審驗收,助力航天科技集團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攻克火工品生產重大工藝瓶頸。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信息研究院人才招聘公告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信息研究院人才招聘公告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事業單位招聘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核能老專家撰文批評科研「忽悠」,「核5G」再受質疑
    文章標題提到的吳宜燦,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前段因為該所出現集體辭職事件而被捲入輿論風潮。上述文章的作者署名為陳叔平。9月18日當天,陳叔平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確認文章為其所寫,「不過,我原來的文章標題是《請不要再忽悠了!》,並沒有針對任何人,但文章流出來後,被別人改了標題,而且標點符號也不對,應該是『,』寫成了『:』變成吳宜燦院士寫的了。」
  • 核電多相環形無刷勵磁機的轉子繞組短路故障特徵分析
    多相環形無刷勵磁機是大容量核電機組廣泛採用的一種勵磁機型,實現對其內部故障的可靠保護,對保障核電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因多相環形無刷勵磁機為轉樞式結構,轉子電樞繞組故障無法得到直接監測,但依據故障在定子勵磁繞組中反映的特徵來實現監測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 核能老專家批評科研「忽悠」, 「核5G」再受質疑
    文章標題提到的吳宜燦,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前段因為該所出現集體辭職事件而被捲入輿論風潮。上述文章的作者署名為陳叔平。9月18日當天,陳叔平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確認文章為其所寫,「不過,我原來的文章標題是《請不要再忽悠了!》,並沒有針對任何人,但文章流出來後,被別人改了標題,而且標點符號也不對,應該是『,』寫成了『:』變成吳宜燦院士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