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中國廣核集團研究院堆工中心流體系統與安全分析研究所副所長。她和她的科研團隊應用最前沿的設計理念,為「華龍一號」裝上「中國芯」和「中國盾」,確保在安全特性上,全面實現第三代核電指標,助推「華龍一號」走上國際舞臺,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她用自己的青春才華和幹事熱情,為我國核電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作為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創新創業好青年獲獎代表,5月1日,王婷榮幸地參加了「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
王婷是中國廣核集團研究院堆工中心流體系統與安全分析研究所副所長、「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GDA)項目堆芯設計與安全分析領域負責人,她和她所在的團隊應用最前沿的設計理念,對滿足事故後30分鐘操縱員不幹預、事故放射性限值等關鍵技術,提出了創造性的解決方案,經過反覆論證,凝練出了滿足三代核電型號安全設計要求的設計方案。
意志堅定,做追夢「酷」女孩
2000年,17歲的王婷順利考上西安交通大學核工程專業。「我當時覺得搞核的女生很酷、很純粹呀,就像居裡夫人一樣。」回想當初的選擇,王婷臉上露出了倔強的神情。
那個時候,正值我國核工業發展的低潮期,很多設計院開始設計啤酒廠、住宅和寫字樓維持生計。搞「核」,意味著收入不高,是一個很另類的選擇。家人得知這個消息後,要求她更改志願,但她還是成為了那一屆西交核工系僅有的兩名女生之一。4年後,王婷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核電科研隊伍。
作為一名核電科研人員,王婷認真勤奮、刻苦鑽研,遇到問題總是刨根問底,直到弄清楚每一個細節。2005年,王婷被派往法國學習一項核電廠安全分析中最複雜的技術,這項技術是核電廠安全的關鍵,經驗豐富的法國工程師按流程完成一次需要一年時間。而王婷不但要用一年時間學會,而且還要把這項技術帶回國內,難度可想而知。
剛滿22歲的王婷來到法國後,法國人看到被派來的是一位年輕小姑娘,眼神裡充滿著質疑,他們不相信王婷能夠掌握那麼複雜的分析。面對法國人的質疑和祖國的期盼,王婷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責任。
那一年,王婷每天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離開,晚上在宿舍裡把一天的總結與思考記錄在本子上,時常工作到凌晨,終於用11個月的時間提前完成了任務。當她把自己的分析報告交給法國導師時,導師感慨道:「你是阿海琺大學的優秀畢業生!」這讓王婷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如今,這份曾經必須由外方完成,每次耗時一年,費用近百萬歐元的項目,已完全實現自主化。
從無到有,竭力只為「中國芯」
2007年,我國核電發展政策由「適度發展」調整為「積極推進」。為了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以及核電國產化水平,中廣核啟動了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研發。
王婷所在的中廣核研究院安全分析團隊所從事的安全分析工作,是「華龍一號」研發最核心的工作之一,要為「華龍一號」裝上「中國芯」和「中國盾」,確保在安全特性上,全面實現第三代核電指標。
王婷和她的團隊開展了廣泛調研,在掌握了國際先進堆型設計理念、特徵與設計方法後,他們反覆研究核電廠事故現象、機理和計算理論模型,梳理了反應堆安全系統配置和功能需求、事故處理策略等10餘個關鍵領域,應用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對滿足事故後30分鐘操縱員不幹預、事故放射性限值等關鍵技術,創新性地提出了多個解決方案。每個方案提出後,都需要經歷反覆多輪的迭代論證,每一個參數的確定,都需要經過成百上千次的計算分析,以保證核電站在發生事故後仍能保持充足的安全裕量,最大程度地緩解事故後果。
歷經千錘百鍊,一個滿足三代核電型號安全設計要求和針對福島核事故後對於新建核電廠的設計要求的技術方案才被最終確定下來。
2015年10月,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籤約,共同投資建設英國三大核電項目,其中布拉德韋爾B項目採用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2015年12月,王婷參與設計的「華龍一號」技術在國內開工建設。
2017年初,英國政府發表聲明,正式受理中廣核提交的「『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GDA)」。與此同時,王婷被任命為GDA項目安全分析領域負責人。「華龍一號」走上國際舞臺,成為又一張「國家名片」。
8年裡,王婷從設計者成長為安全分析團隊負責人。8年裡,王婷的團隊屢立奇功,斬獲中國廣核集團及中廣核研究院科技成果獎23項,王婷因此被評為中廣核「最佳師傅」。
化零為整,凝心聚力共奮進
王婷帶領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1歲,這個數字對於這支碩士、博士佔比高達90%的隊伍來說,也意味著經驗不足。在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如何幫助青年員工快速成長,如何將大家擰成一股繩,攻堅克難、聚力前行,王婷一直在思考。
為促進團隊能力建設,王婷用標準化的理念,將安全分析需要掌握的相關技術能力按照基本技能和擴展技能分解成近百項獨立技能,分析每一名成員掌握情況並制定出特色培養方案。在這一理念下,每個人的工作水平與進度都可量化、可比較,一方面保證了新人成長的質量,另一方面促成了年輕員工比學趕超的熱情,使團隊的工作能力不斷增強。
為提升團隊管理水平,王婷將所內管理詳細地劃分為五大模塊共20多個關注項,根據每名員工的性格、能力特點,給予相應的權利和義務。所有員工都逐漸地參與到所內管理事務中,充分調動了團隊成員的積極性,逐步消除了所內管理的痛點。
她總是關注身邊每一位同事的需求,發現有同事挨餓加班,她自掏腰包購置食物填補零食箱。每逢過年,她都會給每名員工的家人寄一封感謝信,與同事的家人分享團隊這一年的工作成就,感謝團隊成員的家人對核安全事業的大力支持。
在王婷的帶領下,歷經數個重大項目浴火淬鍊打造出的安全分析團隊,能攻關、勇創新,在「華龍一號」的研發中屢建奇功,先後榮獲中國廣核集團示範黨支部、質量標杆班組、最佳學習型團隊等榮譽稱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 楊陽騰)
(責任編輯:單曉冰)